設置
書頁

1.185 有神無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左慈自返大震關,四海館。

  理清前后,遂將一路所獲,六百里傳書,密報薊王。又親登關首云霞殿,面陳鐘存慧妃。

  “左翁之意,除天師道外,世上還另高人,暗中行事,圖我大漢,江山社稷。”慧妃表情已說明一切。

  “正是如此。”左慈言道:“慧妃當知。天下方術士,何其多也。各門各派,皆得其法。天師道,不過是其中之一。多年前,二代天師遣座下弟子,聯絡四方術士,欲一統海內教派。時,張角兄弟三人,便在其中。張嗣師,摒棄門戶之見,傾囊相授。張角得其真傳,自號‘大賢良師’,奉命回河北布道。與三輔駱矅,漢中張修,皆與天師道,一脈相成。各自以駱晹、盧暒、張甯三女刺客,與天師道,互通有無,相向而行。直到……”

  略作停頓,左慈又言道:“張嗣師羽化飛升,三人各立門戶。天師道分崩離析,元氣大傷。二嗣師張機,張安子,兼以墨門鉅子身份與太平道張角暗結同盟,欲力挽狂瀾。稱‘神上宗師’。方才引出這許多后事。”

  “太平道,竟出脫于天師道。”簾后慧妃,一聲輕嘆:“右國令,已然辭世。夫君再不設右國令一職,以為紀念。雖未著書立傳,功過皆留后人評說。然,后世凡有人問,‘因何國無右令’。便可知右國令,其人其事。”

  左慈亦點頭道:“主公便是此意。”

  “先前,夫君另設方技館,又置門下署。黃金臺四方館,已并入門下署。不知左翁四海館,愿入何署。”慧妃代王發問。

  左慈已想好:“我等,本就是四方游士。眼看天將有變,恐江山板蕩,萬民饑流。故出仕明主,再定江山。方技館不信神鬼,與國有益。四海館,愿入方技館。”

  聽此言,慧妃不置可否:“游方術士,求仙問道,神鬼為證。因何要與不信神鬼之王學弟子,混為一談。”

  “有無神鬼,皆心存敬畏。正如二分陰陽,殊途同歸也。”左慈對曰。

  “原來如此。”慧妃欣然一笑:“夫君來函,有言在先:若左翁愿入方技館,當可并列‘四海方技’,稱‘四方寺’。四方寺下,并有四海,方技二署。擢升左翁為四海令,兼領薊王宮門大夫,秩雙二千石。擢升原方技令常伯槐,兼領薊王宮門大夫,亦秩雙二千石。”

  “老朽遵命。”左慈五體投地,起身后又道:“敢問慧妃,何人為四方令。”

  “二令合(為)四方(令)。”慧妃答曰。

  “主公真乃神人也。”左慈幡然醒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先分而后合。涇渭分明,各行其道,方能殊途同歸。

  慧妃笑言:“如左翁所言,有無神鬼,殊途同歸。”

  左慈再問:“四海館,當如何行事。”

  “統御(四)海(方)士,為國鑒(別)(人)才。”慧妃字字珠璣,振聾發聵。

  左慈默記于心。捧過符印冠服,再拜而出。

  六百里傳與慧妃的薊王手書,已備說初衷。

  正如時人無法脫離農作。方術士,亦是封建本身所局限,乃時代之產物。讓絕大部分時人,不信神鬼,幾無可能。與其嚴于律法,坐視民眾求神問鬼,以身試法。不如引而導之,令其不受妖人所惑,誤入歧途。合并四海與方技二館,如同捏合“硬幣之兩面”。互補互足,互助互利。有百利而無一害。

  薊國,臨鄉城。

  薊王與十夷王女,和親典禮,如期而至。

  話說。王上和親,國人已見慣不怪。甚至洛陽少帝,未雨綢繆。提前賜下數卷六百詔書,專為薊王日后和親所用。雖說王爵妻妾,不過四十。若擅自僭越,便是逾制大罪。然若天子御賜,便另當別論。和親,可高可低。且看雙方事先如何協商。十夷王女以“美人”身份出嫁,便是此因。和親并非一定是婚禮。乃以“美人禮”聘之。

  薊王已下口諭,一切從簡。各城無需大擺流水長席。僅在都亭市樓,張貼日報,廣而告之足以。

  數百萬蠻夷,百位王女中擇選十人。萬里挑一,莫過如此。姿色殊麗,容貌出眾,堪稱嶺南絕色。安定西南夷,抱得美人歸。薊王大宴群臣。是夜,由安氏姐妹中二人,相伴入鴛鴦殿。前后兩晚,各湊七人。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手手相遞,口口相傳。

  蜜月之內,皆如此例。

  茅尾海,南醴港。

  一路兼程,郭嘉一行,終于抵港。

  薊國營城,月起五百(樓)。足見神速。

  待郭嘉抵達,已初具規模。入住海市旗船,靜待水衡都尉,自中山洲南返。

  五溪蠻屬國,有宋奇坐鎮,自當無虞。郭嘉當以南醴港為基,沿枝津故瀆,深入夷區。擇址修建港津,先與蠻夷互市,再徐徐向化。只需容渠通航,大回環水路貫通。宋奇、郭嘉、周暉三人,受三地港城,各自為政,互為犄角,為薊王打理江表諸事。

  此來,亦為拜見交趾刺史賈琮。

  順帝時,“交趾太守周敞求立為州,朝儀不許,即拜敞為交趾刺史“。據此可知,交趾刺史部,尚未稱“州”。直到獻帝建安八年(203年),“張津為刺史,士燮為交趾太守,共表立為州,乃拜津為交州牧“。至此交趾刺史部始稱“交州”。然仿大漢十三州,約定俗成,省稱“交州”,亦是情理之中。尤其嶺南人氏,多以交州或交趾自稱。

  何太后臨盆在即。傳聞,少帝有意將前左右車騎,今幽冀二州牧,皇甫嵩、朱儁調回京畿,以備無患。

  又聞,驃騎將軍董重亦上表,請調孫堅入京畿。

  竇太皇凡有所請,必有所應。一干人等,皆得償所愿。

  少帝六百里傳口諭,問詢薊王:若皇甫嵩、朱儁二人調回京師,何人可繼任。

  薊王已舉薦交趾刺史賈琮,勃海相徐璆繼任。料想不日當見分曉。

  臨行前,郭嘉代薊王拜訪,自是善意。

  交趾刺史部,前漢無固定治所,后漢定龍編(越南河內東,天德江北岸)為治。前漢置。立縣之始,蛟龍蟠編於江津之間,因以為瑞而名。地處當南海海上交通孔道,海舶輻輳,為交州門戶。

  沿近海航路,泛舟南下,不日可達。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