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144 計斷九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九月底,諸事繁雜的臨鄉,終于完成了這一年的上計。

  樓桑,計一萬三百二十七戶,十四萬六千三百二十余口。

  西林,計一萬一千三十七戶,十五萬一千三百二十余口。

  酈城,計一萬二千四百七十五戶,十七萬五千八百六十余口。

  督亢,計一萬二千九百一十七戶,十五萬二千九百一十余口。

  臨鄉,計四千一百六十一戶,四萬三千二百七十余口。

  容城,計六千七百二十八戶,八萬四千一百二十余口。

  南關:計三千一百六十七戶,四萬一千八百五十余口。

  平曲:計五千三百七十三戶,六萬四千九百一十余口。

  益昌,計八千七百四十一戶,十萬六千九百四十余口。

  大利,計一千六百三十五戶,一萬三千五百六十余口。

  南廣陽:計三千六百二十七戶,四萬三千六百二十余口。

  臨鄉共計:八萬一百八十八戸,一百零二萬四千八百余口。

  其中,約二成為淮泗百姓。半成丹陽百姓。二成五為大別山蠻。二成為青冀流民。還有三成為臨近鄉民(包括胡民)。

  果如先前所料。臨鄉人口終破百萬。人歲六十三錢的獻費,足要繳納六千四百五十六萬錢。等于我家陛下賣三公之位,整整兩輪。若遇名士打對折,打包三公九卿也是夠了。

  此等規模的獻費,除去幾大封國,列候中劉備堪稱第一。陛下又豈能不器重。最關鍵是,劉備出身際遇與當今陛下頗多相似。皆少時貧苦,三餐不繼。又一飛沖天,天下揚名。以己度人,劉備便是陛下心中,未能達成的另一半。若不是驟登帝位,陛下何嘗不想如劉備這般,開荒種田,豐衣足食。故而,多有榮寵。

  后漢書·百官志·州郡載:郡“屬官,每縣、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長,四百石;小者置長,三百石。侯國之相,秩次亦如之。本注曰:皆掌治民,顯善勸義,禁奸罰惡,理訟平賊,恤民時務。秋冬集課,上計于所屬郡國”。胡廣又注曰:“秋冬歲盡,各計縣戶口墾田,錢谷入出,盜賊多少,上其集簿”。

  陳逸、田驊、劉修三人,勞苦功高。劉備這便擢升陳逸為上計令,秩千石。田驊、劉修為上計丞,秩六百石。各城上計長食俸,過萬戶的大城,四百石;未過萬戶的小城,三百石。各城計掾、計吏、計佐酌情封賞。

  上計令與家丞同俸。足見上計的重要。

  遼東田韶寫書道謝。幼子田驊為官數載,知行倍增,已是食俸六百石高官。田氏焉能不喜。

  老族長亦是老懷欣慰。文修武備四娃,大兄劉文、二兄劉武、四弟劉修,皆食俸六百石。與州刺史等同。月谷七十斛,一年八百四十石。折錢二十五萬兩千。劉氏宗人亦多有任職。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臣、宗人、摯友,皆要顧及到。

  “漢時八月案比而造籍書”。

  又曰“計斷九月”:以每年十月初到翌年九月底,為一個財政年度。因而郡、國遣吏上計的時間便在“計斷九月”之后。太初元年(前104年)改以正月為歲首后,仍是“計斷九月”。今漢亦延此例。

  因路途遠近不同,各郡、國遣吏上計的時間亦不同。然卻皆要趕在正旦前,抵達京城。故而史書記為:“歲盡遣吏上計”。

  上計吏到達京城后,由大鴻臚接待。大鴻臚亦負責郡、國上計的典禮。

  后漢書·百官志亦載:“大鴻臚,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諸侯及四方歸義蠻夷。其郊廟行禮,贊導,請行事,既可,以命群司。諸王入朝,當郊迎,典其禮儀。及郡國上計,匡四方來,亦屬焉”。

  御史大夫,監察百官,也負有審核郡、國計簿的職責。郡、國上計時,御史大夫還單獨接見上計者。漢官舊儀:“大夫見孝廉、上計丞、長史,皆放官(宮)司馬門外,比丞相掾史白錄”。

  “大司農中丞,管諸會計事”,故而大司農亦參加對郡、國上計的審計。

  郡國計吏在上計期間,還有許多活動。最重要亦是最常參加的便是:正月旦會。

  漢儀:“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公、卿、將、大夫、百官各陪(位)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見屬郡計吏,皆(陛)覲,庭燎(宮廷中用于照明的火炬)。宗室諸劉(親)會,萬人以上,立西面。……計吏中庭北面立”。

  后漢書·郭宏傳亦載:“郭宏為郡上計吏,正月朝覲,宏進殿下,謝祖宗受恩,言辭辯麗,專對移時。天子曰:‘潁川乃有此辯士耶?子貢、晏嬰何以加之!’群公屬目,卿士嘆伏”。

  皇帝親自“受計”,或讓郡、國計吏參加宗祀大典,皆以示皇帝對郡、國上計的重視,對郡、國子民的關懷,亦表示民眾對皇家的擁戴。更重要的意義便在于,朝廷通過郡、國上計吏,能充分了解民情。

  正如詳盡的編戶制度。計簿上分門別類,羅列了郡、國,此一計年中,土地、人口、田畝、官吏、兵卒、山林、水澤、堠(hòu)砦、收支等,諸多詳情。且還要與上一計年,進行橫向比對。生死、增減,一目了然。

  劉備要親去洛陽,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陳逸乃前太傅陳蕃之子。劉備雖知其真名,然臨鄉一地皆以為他是陳奔。黨錮未解,冒然前去洛陽,若被人認出。豈非大大不妙。故而年年上計,皆交由郡中代為稟報。

  此次親去,自當由劉備親自稟明圣聽。

  三位夫人,兩人已孕。烏蓮如何能不著急。得知身患隱疾,便更加憂心。烏蓮性烈如火。若不能為一生所愛誕下麟兒,必將抱憾終身。

  兩人自幼相識,劉備又豈能不知。

  然據說,精神高度緊張,反而不利于受孕。一切歸于自然,宜緩不宜急。只是這些話,此時的烏蓮是無論如何也聽不進去的。

  深秋初寒。

  寢榻卻已鋪上了厚厚的被褥。暖柜亦早早開啟。暖風徐徐。懷中玉人大汗淋漓,已沉沉睡去。劉備謹遵醫囑,未敢輕動。便深藏不露,交頸而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