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舊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喪,由是內外眾職并廢喪禮。火然文a`”后漢書劉愷傳  皇帝又與馬鈞提點了幾句,督勸他多看些《墨經》、《考工記》等手工藝與科技專著,其中《考工記》取自《周禮》,是經營科的必備書目,而《墨經》則由于出自《墨子》則不為人重視。馬鈞唯唯應下,皇帝沒什么好說的了,便讓穆順將桌案上那碗已經冷了的酸梅湯拿去賜給馬鈞。

  馬鈞在劉琬艷羨的目光中飲下酸梅湯之后,便與之拱手離去。

  穆順見狀,以為皇帝午后的召見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遂上前輕聲道:“陛下,天氣悶熱,不如先歇息了吧。凡有關涉要務之事,奴婢自會斗膽犯顏,通稟陛下。”

  皇帝卻不搭理他,反而伸手拿起桌案上、劉琬呈報的有關疑似地動的帛書,百無聊賴的翻覆看了幾眼,默不作聲,像是在等待什么人。

  穆順見無法說動皇帝去休息睡覺,神情一時有些忐忑。

  清涼殿里一片寂靜,似乎只有簾幕被風吹動時發出的呼呼聲。

  忽然,內謁者令李堅從殿外小步趨進,向皇帝跪伏稽首,輕聲通稟道:“陛下,賈公回來了。”

  穆順面色一變,賈詡服喪歸來、回朝述職是他最不想見的結果,因為賈詡一旦回朝,穆順這期間代掌平準監的權力就會自動收回。作為一個有野心的內侍,穆順無時不在向往著前輩們封侯拜官的風光,只可惜他再如何討皇帝的寵信,皇帝始終不肯給他絲毫權力。

  但在穆順的長期努力下,也不知出于何種原因,這段時間皇帝的口風似乎有所松動,平時討論大政偶爾也會帶他在一邊奉茶觀望,雖然沒有給他參與的權力,卻也是個極大的進步了。這期間皇帝讓穆順代理平準監的事務,讓穆順初次嘗到了權力的滋味,只是眼看著賈詡即將回朝,皇帝卻對穆順接下來的去向沒有任何的指示,這就讓穆順心里有些急了。

  雖然穆順在皇帝的默許下,趁賈詡不在的時候往平準監發展了許多親信,但這到底不是明面上的權力,一切都還任重道遠。

  皇帝斜睨了穆順一眼,穆順再如何有野心、會辦事,也是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多多少少會有些浮躁,要想成為大長秋苗祀那樣老成穩重之輩,還得多磨礪一下性子。這般想著,皇帝又將注意力轉到傳訊的李堅身上,口中輕吐一個字:“宣。”

  “平準令臣詡,叩見陛下。”賈詡依然是穿著簡單的袍服,身形與相貌沒什么變化,只是臉上清瘦了不少,不知是因慈母亡故之痛所致、還是這一路上奔波勞苦所致。

  直到得聞涼州金城、西海、酒泉等郡也因為旱蝗而鬧得不可開交以后,賈詡、周瑜與丘興等人這才放下心來奉詔回京、交卸差使。數日行程趕來,賈詡等人終于與趕至長安,沐浴更衣,稍作歇息之后,第一時間便請求入宮覲見。

  “快起來,近前來坐。”皇帝這時身邊沒有常侍謁者,便親自出聲說道:“此間無有旁人,賈公別去經年,可不要又與我生疏了。”

  “臣惶恐。”賈詡答道。

  皇帝擺手讓穆順給賈詡備上冷飲,又笑著說道:“依漢家制度,大臣喪假以日代月,只服喪三十六日,而無三年之喪。賈公執意服喪歲余,遠赴涼州,當真純孝可表。”

  漢初由于民間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不深,并沒有形成服喪三年的社會風氣,尤其是在孝文皇帝開始將三十六個月的喪期改成三十六日的短喪以后,臣民就一直沒有服喪三年的硬性制度。這種情況一直到東漢經學盛行才有所改觀,許多人為了博求‘至孝’的美名,在父母墳前結廬而居。所以出于制度的歷史慣性以及其他的種種緣故,自光武以下的歷代皇帝為了維護上層官僚制度的穩定,仍舊不許二千石以上的大臣行三年喪。

  至于像是賈詡這樣的臣子,理論上依舊是以短期喪為主,期限則是在親屬下葬以后才算服除。

  所以賈詡從長安到武威,一來一回,總共花了將近一年的功夫才服完孝期,至于其中有多久是花在喪事上,就見仁見智了。

  皇帝在賈詡服喪時沒少與其書信溝通,知道賈詡在辦喪事期間,借著皇帝對他的寵信以及自己早年間在涼州獲得的聲名,大肆結交了好一批當地豪強。在豪強中間宣揚了朝廷如今的情況,又許下利誘,讓彼等畏威懷德,從而在不知不覺間分化了韓遂在河西數郡的勢力,并收服了部分河西任俠充作平準監的勢力。

  也正是賈詡在服喪之余,在涼州打下的這些基礎,才使得如今的韓遂后方起火、自顧不暇,給朝廷安然度過天災獲取喘息的時間。

  皇帝將那些雙方心照不宣的事情拋開不談,直接問道:“朝廷失雍涼已有數年,政多有失,屢有軍興,疆域恍若荒土,臣民猶如棄兒。朝廷今后必將有所作為,但也得先知悉此地近況,不知賈公這一路過來,過眼所見雍涼情形是何等模樣?”

  “雍涼屢遭戰亂,河渠干涸、農桑不興,地方守令疏于引導,有失督勸之責,其地本就貧瘠,何況災禍?彼等豪強大戶,雖然資財不如關中豪強之富,但久與羌人雜居,部曲精銳,視地方為己物,縱二千石亦難治之。”賈詡淡淡說道,簡單的描述了一下涼州的現況。

  總之就是羌族勢力與地方漢族豪強勢力勾結串聯,統治地方郡縣,即便朝廷遣派官員,也是被人架空的下場。而且涼州豪強不比內地豪強,內地豪強多少還講究面子與仁義,不會堂而皇之的與官府作對,涼州豪強則是已經習慣通過武力來解決問題,除非朝廷以暴制暴,先樹之以威,不然光靠懷柔,只會養虎為患。

  “益州新附,我軍師老且疲,縱然有羽林、屯騎、越騎等軍可用,但……以關中現下的局勢,光是糧草一項就是個難題。”皇帝籌算了一下,雖然可以趁著韓遂后方不穩,一舉圖之,但誰也不知道這場戰事會耗費朝廷多少錢谷、精力,再加上沿途征調民夫等等。在短期內對韓遂的態度仍舊要以安撫為主,這是朝臣內部一致取得的共識,而皇帝也不是急于求成的人,自然懂得取舍:“還是暫緩圖之吧。”

  賈詡早知會是這個結果,也不驚奇,接著說道:“若是朝廷在應付關中旱蝗之余,尚有余糧,臣以為不妨趁此機會,遣派使者押運糧草前往涼州,以賑濟之名,收士民之心。”

  涼州豪強也不盡是喪失理智要與朝廷作對的,其中不乏有些勢利的墻頭草,比如張掖蒯氏、武威王氏、酒泉黃氏等,若是朝廷能把握住這次旱災,大可通過賑濟的方式爭取可以團結的勢力,預先在涼州鋪設伏筆。

  皇帝深以為然,點頭說道:“無論如何,關中的旱蝗仍是燃眉之急,賈公所言,等蜀中糧草運至關中以后,再做商榷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