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1章:惠盎(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在經過了一宿的秉燭長談后,惠盎與蒙仲對彼此已頗為熟悉與親近,亦逐漸適應“阿兄”、“阿弟”這般的稱呼。

  盡管惠盎的年紀,比蒙仲年長近三十歲,但論輩分,前者是惠子的侄子,而后者是莊子的弟子,他倆倒也確實屬于同輩,因此用兄弟稱呼并無不可。

  熟悉了之后,蒙仲才感覺出惠盎是個面冷心熱的人,記得昨日他在府門外初見惠盎的時候,只見這位宋王偃身邊的重臣面色冷淡,龍行虎步、頗有氣勢,少了幾分親和。

  但在彼此熟悉,坦誠相待之后,蒙仲這才感覺惠盎其實是一位非常好相與的人。

  當然,這是因為彼此的關系近,倘若換做旁人,相信惠盎就不會那么推心置腹了。

  據彼此的交流,蒙仲感覺惠盎學的很雜,仿佛涉及道、名、法、儒、墨幾家的學術,不過最精純的,不是道家、也不是名家,卻是儒家與法家。

  不得不說這讓蒙仲感到很是意外。

  畢竟從親疏來說,惠盎也應該集道、名兩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或法家。

  對此惠盎解釋道:“道家治國,治的是太平盛世,且道家首要在于‘治己’,你亦是道家弟子,想必能理解愚兄的意思。”

  蒙仲微微點了點頭。

  他當然明白,道家的治國思想,即「無為無不為」,這是建立在“治人”基礎上,即要求君主與臣子都具備一定要求的道德準則,君主與臣民的道德絕無越高,道家的治國思想就越發能體現,但反過來說,道家的治國思想就很難實現,就比如當前的亂世,國與國之間為了兼并土地而頻繁發生戰爭,在這種情況下,道家的思想就很難被君主所接受,即便被接受也難被奉為治國的策略。

  說白了,道家思想不適合用來作為王權統治臣民的工具。

  而適合作為統治工具的,即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

  孔子的儒家思想,它源自于周禮,其本身就是為了貴族統治庶民,只不過它提倡“仁義”,主張上位者善待下位者,而下位者則必須迎合、擁護上位者,其本質還是為了君權統治。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這句話就已經充分闡述了儒家治國思想的本質。

  至于法家,雖然法家曾主張「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其本質還是為了維護君權統治。

  且法家法家必須得到君主的支持,才能施展自己的治國抱負。

  曾經,秦太子(嬴駟)犯了罪,商君衛鞅言“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決定重懲太子以表現法的威嚴,盡管后來經過旁人勸說才改為懲罰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可結果呢,那名太子,也就是后來繼位的秦惠文王,他繼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殺掉衛鞅,使衛鞅這位曾經執政秦國的重臣,惶惶而逃,卻沒有一名秦人膽敢收留。

  這就是法家弟子失去了君主支持的下場。

  不過相比較而言,法家思想還是有治國具體可行理論的,不像儒家,從孔子時期到孟子時期,除了“仁義”、“禮德”的規范口號,基本上沒有什么治國的策略——孟子亦是,中原國家都已經在開始實行“名田制”了,儒家那邊還在提倡過時幾百年的“井田制”,嚴重跟社會需求脫節。

  因此惠盎的主張是「以法治國、以儒治人」,總的來說是比較偏向于溫和的治國策略。

  而其余道家、墨家、名家的思想,惠盎認為不適合用在當前的世俗,所以被他放棄了,畢竟道家與墨家的思想實在是太理想化,而名家的思想又如天馬行空一般,大多只能用來做學問增加見識,卻無法使國家變得強大。

  在交流過學術后,蒙仲亦向惠盎詢問了他心中的疑惑:“阿兄,我斗膽問一句,大王討伐滕國,是為了給齊國施壓么?”

  惠盎聽了后有些意外,不過倒也不隱瞞,點點頭說道:“大王確有這個打算。”

  蒙仲聞言心中釋然,又問道:“既然如此,宋國與趙國、秦國,想必私下已有盟約?”

  惠盎聞言一愣,看著蒙仲好奇問道:“是夫子告訴你的?”

  蒙仲搖搖頭說道:“夫子并沒有告訴我,只是我個人的猜測。”

  聽聞此言,惠盎感覺更加驚奇,便問道:“你怎么猜到的?”

  蒙仲便解釋道:“齊國乃強國,而我宋國乃中等之國,以中等之國犯強國忌諱,想必有所仗持。當今諸國,唯秦、齊最強,既然我宋國欲犯齊國,想必是從秦國那邊得到了什么承諾,否則,此舉不符合我宋國的利益。至于趙國,倘若三晉團結一致,縱使秦國對我宋國許下承諾,想來宋王也不敢貿然冒犯秦國,顯然三晉中有一國暗中與秦,與我宋國有私下協議……”

  聽著蒙仲的解釋,惠盎捋著胡須暗暗稱奇。

  他相信蒙仲作為莊子弟子的品德,既然此子說是自己猜到的,那就是自己猜到的,斷然不會存在虛假。

  一名年僅十四歲的少年,身處景亳,卻能猜到秦、趙、宋幾國私底下的盟約,這份才智,讓惠盎感到頗為吃驚,忍不住要暗自稱贊一句:不愧是莊子的弟子!

  想了想,惠盎正色叮囑蒙仲道:“這些話,出我口,入你耳,不可透露給旁人。”說罷,他見蒙仲點點頭,便繼續說道:“趙國與我宋國的盟約,早就形成,并非是當前。……王驅逐皇喜(宋剔成君)的第三年,趙國的君主「趙語」去世,即世人所稱的「趙肅侯」。趙肅侯生前與魏、楚、秦、燕、齊等諸國連年惡戰而不處下風,是一位雄主,他去世后,魏國的君主「魏罃」便聯合楚、秦、燕、齊四國,試圖攻滅趙國。當時的趙國新君「趙雍」初繼位,派來使者與大王交涉,促成了「趙宋之盟」。期間,趙雍派人說服越國進攻楚國,又賄賂婁煩攻打燕國與中山,又拉攏韓國,使之出現「趙韓宋」三國對敵「魏秦齊」三國的局面,便最終取得勝利,挫敗了魏國試圖聯合四國討伐趙國的陰謀。……所以說,趙宋之盟,早早便已形成。”

  “韓國?”蒙仲面露吃驚之色,忍不住問道:“韓國怎么會跟趙、宋兩國結盟?韓國不是齊國那邊的么?”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惠盎捋著胡須解釋道:“那時,我的族叔惠子在魏國擔任相位,他促成了「齊魏互王」,齊魏兩國結成同盟,聯合擊敗了趙國,韓國唯恐被魏國所吞并,便與趙國結盟,抗拒齊魏。那時我宋國的君主乃皇喜,其依附于齊國,是故被趙、韓所攻擊。……后來秦國氣勢洶洶攻打魏國,魏國便與韓國和解,聯合齊國抗拒秦國。”

  “原來如此。”

  蒙仲恍然大悟,旋即他又問道:“那秦國是幾時與趙、宋兩國結盟?”

  惠盎搖了搖頭解釋道:“秦國與趙國有盟,但與我宋國卻無盟約,只不過,三方私底下有些默契罷了。……秦國的目標是使魏韓兩國臣服,趙國的目的是促使齊秦兩國交鋒,而我宋國,或者說大王的心意,則是借機吞并衛國以及一部分齊土。”說到這里,他見蒙仲臉上露出迷惑之色,便開導道:“阿仲,所謂國與國之間的盟約,不過是一份隨時可以扯爛的簡牘罷了,真正能促成同盟的,唯有利益。秦國不希望齊國與他爭雄,趙國希望秦齊兩國鷸蚌相持,而我國君主,則希望蠶食齊國,換而言之,秦、趙、宋三國私下皆針對‘齊國’,有沒有盟約,其實并不重要。”

  頓了頓,惠盎又說道:“前兩年,我宋國攻滕國,確實如你所言,是為了給齊國施壓,但事實上,是趙國希望我們這么做,因為趙國準備鏟滅中山。”

  “中山?中山國?”蒙仲好奇問道。

  “對!”惠盎點點頭說道:“中山國位于趙國腹地,以往頻繁受齊國指使攻打趙國,是故,趙王雍欲一舉鏟滅中山國,免得再受到齊國的掣肘。為防止齊國阻擾此事,趙國便要求我宋國對齊國施壓,故而我宋國這才發兵攻打滕國,擺出威逼齊國的架勢。”

  “這……”蒙仲皺了皺眉說道:“這不是被趙國所利用了么?”

  “是啊。”惠盎惆悵地嘆了口氣,旋即開導蒙仲道:“但凡事不可只著眼于當下,趙國欲攻伐中山,要我宋國牽制齊國,看似仿佛我宋國被其利用,但你想,趙國鏟滅中山之后,趙宋兩國便可形成對齊國的夾攻之勢,介時,我宋國隨同趙國攻打齊國,亦能從中獲利。……還有燕國,齊國當年在燕國境內大肆屠殺搶掠,燕王深以為恨,到時候趙、宋、燕三國聯手攻打齊國,縱使齊國是強國,又豈擋得住趙、宋、燕三國的夾攻?……介時,齊國唯有求援于楚國,或求援于韓魏兩國,但無論是楚國,還是韓魏兩國,皆有秦國為我們牽制,因為秦國也不想齊國與他兩足鼎立,你想,齊國焉有不覆亡之理?”

  聽了惠盎這一番話,蒙仲心中震驚不已。

  他怎么也沒想到,原來「宋國伐滕」這件事的背后,竟然還深藏著這樣的秘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