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71章 獨立王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家都在趕時節。

  既要搶著把自家的地種下,還得去把軍屯、官田也種下。軍屯和官屯里雖有屯田奴,可軍府的士兵,縣鄉的百姓,一樣也還要輪流承擔種官屯田的義務。

  這算是一種雜役,基本上也是輪流著來。這種幫軍屯官屯種地的夫役,和去官衙里做三班衙差的差役,其實性質一樣。

  官府甚至還會在農閑的時候,組織百姓去修河堤修水渠修城墻等。

  在遼東道,每個百姓一年都要為朝廷免費服役二十天,這二十天是百姓的義務。一年未服滿二十天,則還要納交,也叫代庸。如果超過了二十天,則按超過的實際天數,最后來減免一定的租調。

  當然,這種勞役只限節度使府和郡縣征召的,至于鄉村里自己的一些修路鋪橋修渠這樣的小項目,不在其列,算是鄉民們自己的事情。

  安東道現在六郡有一百五十萬余萬人口,十縣不過八萬人口,這個人口基數還很弱,尤其是羅成的這個人口是把人都算進去了,不管你是奴隸也好,部曲也罷,甚至僧道妓女也算進去了的,這跟朝廷的戶籍登記大為不同。

  朝廷的戶籍人口,是只登記良人,那些奴隸部曲僧道等是不入戶口統計的。

  百來萬人口,占據著最好的遼河平原,更別說遼西也有大片肥沃的土地。

  大量的田地,軍屯官屯占據著約三分之一,而府兵郡兵和軍官們占據著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其它百姓占據著。

  另外整個安東道一百五十余萬人口中,其中有近五十萬人口是無地的,他們都是突厥奴隸、高句麗奴隸、中原流放罪民等,他們不是自耕農無資格授田分地,只得為農奴或者是佃農。

  地廣人少,加之又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沒資格分地,因此現在遼東的府兵郡兵們手里個個都地很多,每個府兵手里最少也有二三百畝地,家族人口多的,甚至有上千畝。

  好在這年頭也沒條件精耕細作,還要休耕輪種,粗放式耕種使的畝產不高,因此算是廣種薄收,但有這么多田地,依然還是能夠收益不少。

  府兵們基本上都有奴隸和牛馬等大牲畜,而軍屯和官屯則又都是由官府提供牛馬耕具種子,所以地雖廣人雖少,但大家的效率也還是很高。

  羅成今年還特意讓有水源灌溉的良田種上了不少水稻,水稻的產量還是很不錯的,比起粟麥普遍要高出不少來,只是對水要求高,一般地方種不了。

  忙碌的一場春耕過后,田地里漸又安靜下來。

  這個時候,百姓們也終于有時間可以享受下安靜。

  早上的時候,各個屯子里,青壯男人們又開始提著長矛弓箭開始訓練,在屯長們的喝令下操練。

  孩童們也開始在節度使衙門統一設立的學校里,開始跟隨著派來的先生們讀書識字。條件簡單,沒有課本,缺少紙筆,那就折樹枝做筆,以沙盤當紙。

  屯里的學校很貼近生活,每天只上半天課,清晨上課,上到午時下課,下午就不用來了,可以在家幫忙干活,每天農忙的時候,甚至還會放長假。

  來學校上課不需要學費,各家產的糧食疏菜干魚什么的送點給老師做為束修就行,先生們有節度使衙門拔給的薪水。

  當然,讓人比較驚訝的還是這些先生們,其實都是以一群少年們為主。這群同樣稚氣未脫的少年,有的才十一二歲,大的也不過十三四歲,他們多是從羅成的義兒營中出來的。

  在營,一邊練武,當年紀大些后就會加入到軍中,做軍官們的侍從,在軍伍中歷練。

  而現在,羅成把義兒營中的一些少年,安排到各個郡縣的屯子里來當老師,給孩子教課,他要求這些義兒們每人要在屯子里教滿兩年書,然后再進軍營做軍官侍從。

  雖然他們年輕,但屯莊里的百姓們,對他們卻很尊敬。

  一來大家都稱他們為大帥的孩子,二來他們雖年輕,可卻都能讀會寫,這年頭,十個人里有九個人不識字,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機會讀書識字,所以對于這樣免費的讀書機會,他們是非常珍惜的。

  農閑下來。

  各軍鎮和郡縣,也重新開始征召青壯們輪番去集訓,也有征召百姓去修路筑城修河,還有來雇傭百姓去挖礦造船打鐵的。

  遼河兩岸,一片生機勃勃。

  從遼西到遼東的官道上,無數的商隊運送著貨物前來,又帶走許多從遼東采購的牲畜皮毛返回。

  而北邊的許多契丹、奚、室韋、霫等部落,也都趕來遼東互市交易。

  就連東邊的靺鞨人和高句麗人,也忍不住派商隊過來交易。

  遼西的望海鎮,遼河口的營口城,遼南的大連港和旅順港,現在也都異常的紅火繁忙,無數的船只往來,載來一船船的貨物,甚至也源源不斷的從中原送來闖關外的流民百姓。

  對于商業貿易,對于邊市交易,羅成是積極的倡導著,哪怕他推出了中原沒有的工商稅,可依然阻止不了商人們的熱情。

  蓋因雖有稅,可無費無捐,只要進了遼東,便能一路通暢,沒有人勒索沒有人打劫,而且相比于中原的混亂,現在這邊十分安定,商貨需求極高,經商就是為賺錢,來遼東既然能賺錢,那管他交不交稅,都無所謂。

  商市的繁榮,也帶動著遼東的手工作坊制造行業的發展,更為節度使衙門帶來了大量的稅收。

  節度使衙門有錢,郡縣有錢,物價安穩,邊疆太平。

  等到五月之時。

  軍隊停訓,學校停課,甚至官員們也都下到鄉里開始幫忙搶收。

  到處都是收獲的景象,一家老少都在地里搶收麥子。

  老婦人在家做飯,年幼的孩子在地里拾麥穗,青壯男人婦人們都在地里揮動著麥鐮,馬拉騾背人挑,一車車一旦旦的麥被送到打谷場上。

  到處都是金色。8)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