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紛飛,依稀間,道理好像明晰了,好像當如此,天地萬物,世間萬靈,本就處于有序和無序之中。
看似無序。
實則昊天自由規矩。
看似有序。
又偏偏所感所覺皆一片混亂,甚至于一片混沌。
還真是有些怪怪的。
拂手間,將數個盛裝餐碟的大木箱子取出,那些問題……思索起來,還是蠻有趣的。
畢竟,那也算是……天道?
追尋天道的本源?
當是本源!
反正,云舒自己沒有答案,諸子百家的典籍之中,倒是有過答案,琢磨之,又太玄奧。
好像說了。
又好像等于沒說。
無疑,沒有深入根本。
“這個問題可是不小。”
“從帝國到三代,從三代到五帝歲月,從五帝歲月到上古一位位部落聯盟首領的歲月。”
“更為耀眼的歲月,燧人氏?”
“有巢氏?”
“伏羲氏?”
“女媧氏?”
“在那些古老的人族先賢之前呢?”
“記載就很少很少。”
“許多都成為傳說,甚至于一些人杜撰而出了。”
弄玉在旁,于這個話題有些興趣,抿嘴一笑,思忖之,也沒有什么答案,畢竟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答案。
強行找出答案?
自會自尋煩惱。
還不如放任之,那樣對誰都好。
真要找尋那些問題的答案,就太難了一些,甚至于根本就不太可能的事情。
公子以前書錄的那些文字,大能開天辟地,仙神造化世間,進而萬靈繁衍,乃至于有今日歲月。
似乎。
諸夏間許多人都認同那個論斷。
不然,還有更好的答案嗎?
沒有!
并無!
“繼續向南?”
“接下來可以去瞧瞧,當初咱們乘坐蜃樓,都深入海域六千里了。”
“如今才一兩千里,還不如咱們前幾次去的遠。”
“要不,也深入六千里瞧瞧?”
“說不定可以碰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可能就會有人的存在。”
對于找尋天地的來源根本,焰靈姬沒有太大的興趣。
比起追尋道理,找尋天地間的好東西才是正經事,南海之地,也來過多次了。
大體都只是深入兩千里左右,深入三千里的都沒有。
這一次,既然來了,當深入六千里,和海域仙山齊平,萬一也能找到一處類似海域仙山的妙地呢?
想一想都覺心中暢快。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明明闇闇,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羋原!”
“他的確是一個不俗的人物,天問的很是徹底,每一句都不是可以輕松回答的。”
“縱然回答,也難以是正確的答案。”
“是啊。”
“數千年之前,數萬年之前的天地是什么模樣?”
“天地是如何產生的呢?”
“萬靈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是從混沌之中化生?那么,又是如何化生的呢?”
“何以天地間會有白晝呢?”
“那般規矩是誰定下的呢?”
“一歲四時,又是那樣的玄妙。”
“那些問題,本侯如今也難以回答。”
“真要回答的話,只能將一切推到偉岸神奇的昊天身上,推到冥冥之中的造物主身上。”
“非如此,誰人可有那般力量?”
“誰人可有那般奇思妙想?”
“誰人可有那般的造化玄功?”
“同一片天地間,冷熱寒暑各不同。”
“同處于諸夏,亦是如此。”
“此地,更是如此。”
“至于個中緣由?似乎非簡單可以說清楚。”
“真要說一說,倒也可以說一說。”
“在那之前,本侯先詢問你等一個問題。”
“你等覺大地是否是平坦的?”
“海域是否是平坦的?”
身處于南海一處莫名的島嶼上,感覺的確不太一樣。
無論是天地間的氣息,還是六識所感的外在外物,都是迥異于江南的,參玄于此,一身道理都有些小小的躍動。
焰靈和云舒她們此刻言談的事情,很值得深究。
自己也沒有最根本的答案。
《天問》!
都是一個個問題,都是對昊天發出的疑問,都是需要世間一位位智者之人孜孜不倦探索的。
羋原!
也是一個有趣的人。
真的很有趣!
“大地是否是平坦的?”
“海域?”
“這……這個問題,自然是……,嗯,大地不全是平坦的,各種地形地勢都有。”
“海域應該是平坦的。”
造物主!
莫大的偉力!
思來想去,也只有那個答案最合適了。
落于人身上?明顯做不到。
落于仙神身上?
天地間,又難以見到所謂的仙神。
太虛星辰,日月有序,晦朔明滅,晝夜輪轉,往返不息,人間萬物,四時節慶,風雨雷電,清風和煦……。
非人力可及。
也非仙神可及。
唯有無處不在的造物主了。
公子。
反倒詢問他們一個問題。
大地是否是平坦的?
這個問題還需要思索嗎?
自然是平坦的。
若是細究的話,也不一定,拿腳下的島嶼而言,就不是平坦的,有稍高一些的山丘隆起之所,也有溝壑幽谷之所。
是以,就看怎么問了。
落于諸夏的天地,更是不好說了。
中原大地是一面,巴蜀以西的昆侖山、大雪山則是巍峨直沖云霄、太虛的峰巒起伏雄奇之地。
至于海域?
這個不需要思量吧?
如果海域有不平的地方,那么,自然有處于高位的海水給予補足,至于時間傳聞的歸墟之地,則不可能存在。
歸墟空洞,深不可測,海域海水倒灌,何以會有如今幾乎沒有什么變化的海域?
是以,海域是平坦的。
“弄玉,你說呢?”
周清沒有評語,踱步焰靈開辟的山腹空曠區域,觀云舒她們的動靜,淺言之。
“公子,難道說大地不是平的嗎?”
“海域難道不是平的嗎?”
未待弄玉有言,焰靈姬多有狐疑的從軟榻坐起來,伸展慵懶的身姿,輕捋鬢間柔順青絲。
公子的那個問題有些意思。
大地、海域是否是平的?
自己的回答和云舒差不多。
公子不滿意?
不認可?
有別的答案?
大地是平的?
高山幽谷怎么說?
海域不是平的?
更不可能了。
“大地!”
“海域!”
“大地不平,海域平順。”
“公子,難道不對?”
暫緩手中事,弄玉一時間也不太敢直接回應了,公子之問,聽上去很簡單,答案……也不難?
所想和云舒一樣。
難不成公子有深意?那個問題有不一樣的答案?不太可能吧。
“天圓如張蓋,地方為棋局。”
“天象蓋笠,地法覆槃。”
“是為蓋天說!”
“天地為雞子,大地居于中,群星萬象環繞之。”
“是為渾天說!”
“天了無質,仰而瞻之,高遠無極!”
“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
“是為宣夜說!”
“一歲四時,冬日,天最遠,夏日,天最近。”
“是為昕天說,此語論可以解釋一歲四時的道理。”
“穹頂為天,氣貫內外。”
“是為穹天說!”
“天地為雞子,大地浸于水。”
“方平大地,日月交感。”
“是為晝夜說!”
“那些是數百年來以及近些年來,稷下學宮、中央學宮的百家博士之人所語論之道。”
“天地之根本,許多人也在探究,各有其道理說出。”
“只不過,那些道理雖多,卻沒有一個有足夠支撐的根本之言。”
“若說都沒有道理,也不盡然。”
“它們從特定的一些方面,還是可以自圓其說的。”
“大地是否是平的。”
“這一點……其實不難得出結果。”
“帝國修建的馳道你等都有見過,平坦、開闊、綿長……,然,若然大地是平坦的,何以從馳道看向遠處奔來的一隊車馬,會先看到旗幟呢?”
“若然是平的,應該會先看到全貌才是!”
“草原之地,也是一樣,所見草原部族,往往也是先看到一處處稍高的地方,而后才能一窺全貌。”
“海域!”
“海域若是平的,可用一樣的道理對照之。”
“是以,可以得出一個和你等剛才所言不一樣的結果。”
“雖有結果得出,又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
周清緩緩語落。
天地的根本是什么?天地是什么模樣的?海域到底有多大?一直都有人好奇的。
九霄之外,又是什么樣的一幅景象?
同樣有人猜測。
那些道理,有些用。
又沒有大用,起碼眼下而言,是沒有大用的,咸陽欽天監所掌握的道理,足夠用。
“這……。”
“馳道?”
“旗幟?”
“海域,帝國水師?”
“這……。”
“公子,好像是那個道理。”
“三晉之地,中原區域,馳道貫通,若是平坦無虞,那里當不會出現公子所言的情形。”
“中原,我等還是去過不少次的。”
“公子所言在道路上先看到旗幟,我等……都有見過,如今看來,沒有細細思忖。”
“果然平坦,當一窺全貌,何以先看到旗幟?”
“海域也是一樣,在海域深處看到一些大魚的時候,往往先看到一角魚鰭,而后,才見到更大的魚鰭。”
“才見到大魚的真身。”
“這么說……大地不是平的?是曲的?海域也是曲的?”
“這……彎曲的大地?彎曲的海域?”
“豈非天地如雞子了?”
公子所言的畫面,弄玉不為陌生,甚至于見過多次,只不過,當初看到的時候,并沒有深入細想。
現在。
明晰之。
天地都變了模樣。
無盡平坦的海域,現在變成彎曲的海域?怎么會彎曲呢?海水為何不會墜落?
可是,海水墜落,又能夠落到哪里去呢?
大地也是彎曲的?
腦海中的萬千畫面先是破碎,而后重新匯合,嶄新的畫面多奇異、多怪異、多離奇……。
此時此刻,有些想不出來大地是什么模樣的了。
也想不出來海域的本來面貌是什么模樣了。
海域是曲的,無盡海域都是曲的?
那么,就會彎曲成輪?
畢竟,只要是曲的東西,只要一直固定是曲的,就會成輪,成為一個圓,成為一個球?
大地呢?
也是成輪?
怎么越想越是奇怪了。
公子,也沒有在那個問題上多言,是因為那個問題越是深究越是……奇特?越是難解?
“天地如雞子,可以這么說。”
“天地是什么形態,肉眼所觀,心中所想,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萬物力場之下,萬物氣機混元唯一,天地就是一團氣,一團駁雜萬象,而又統御為元的氣!”
“以蒼璩的無間波動而觀,天地萬物皆是顆粒,無所謂高山低谷,無所謂海域歸墟,皆是一般模樣。”
“浮屠的道理,則是須彌無量。”
“太虛寰宇,山河萬物,都在須彌山周圍環繞,有無盡微塵沙數世界,世尊證道,大光明普照每一個世界!”
“那個問題,沒有必要深究,深入了,反倒會影響己身的道理。”
“世間,每一條道理都是對的。”
“都是正確的。”
“心之所向,既是天道。”
“一念花開,一念生滅。”
“身若在,天地就在。”
“身不存,萬物歸無。”
“道,從來不是固定的,從來不是唯一的。”
不用猜,都能知曉弄玉她們現在的心思錯亂無章,往昔許多道理都破滅了,換成新生的了?
一時間,也難以將其立住。
肉眼所觀,近距離,大地是平的,遠望之,大地又是曲的,哪一個是對的?
曲以成輪,輪以成球!
海域之水為何不掉落?
人立于其上,為何不會摔倒?
若是想多了,又會生出人為何會站在大地上,而不能和鳥兒一樣飛翔,思緒就更加雜亂了。
思忖那些,有意義?
有些意義。
于修行而言,各自言論,各自參道。
深入的那些,只是道則演化的一條路。
“天地如雞子?”
“彎彎曲曲的?”
“海域也是彎彎的?”
“本姑娘現在要去海域瞧瞧!”
焰靈姬有些頭大,用力的搖搖頭,赤焰之光一閃,便是立于洞穴之外,此刻,自己也想不好海域是什么模樣了。
真的是彎彎曲曲的?
看上去,就是平的。
思忖之,的確是曲的。
完全看不出來的彎曲,之所以是彎曲,也是道理推演的,應是正確的,又是那樣的奇特。
“公子,若是海域彎曲,則如這只圓盤,有高的地方,也有低的地方,甚至于還有最低的地方?”
云舒盯著手中正要擺放在長幾上的一碟圓盤,施施然,不自覺將其對照腦海中的一二畫面。
頗為相合,只要手中的圓盤足夠大,豈非就是那般?
圓盤平放?
應該豎起來。
若是豎立起來,必然有高低,高處的也就罷了,低處的呢?
一時,多蹙眉,多不解,多迷惑,多驚異……。
請: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