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五一八章 攻守異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王離盡可能壓制自己的心緒,壓制自己的不滿,壓低自己的聲音,跪在榻前,將心中思忖許久的言語一一道出。

  父親是……是老了?

  亦或者遠離咸陽太久了?

  亦或者準備對王家長遠不理會了?

  還是說……別的緣故?

  父親!

  自然是帝國英武勇猛之人,攻城滅國的功勛,至今都能在軍中閑聊之時聽到。

  大父。

  父親!

  是王氏一族最為顯耀的存在,一門雙侯,咸陽內外,天下諸家,誰人可比?

  蒙氏一族,不如王家。

  那些榮耀而今眼看著有暗淡的趨勢。

  讀書!

  自少幼以來,便是一直在讀書,除了兵書之外,諸子百家的書也有研讀,許多道理也有明悟。

  也有所知。

  一個家族!

  欲要有千百年的富貴,很難很難。

  自大周以來,何有那樣的家族?

  連諸國都難以傳承那般長久的歲月,何況小小之家?

  想要將一個家族傳承百年、千年,那是任何一個家族之人都想要的,誰人不想呢?

  王氏一族自大父以來,便是逐步崛起為顯耀之家,在帝國東出函谷,攻滅山東諸國之后,堪為鼎盛。

  帝國。

  立下十余年了。

  一些事,似乎有了變化。

  王氏一族,自然還是極其顯耀和尊貴的,可……長遠來看,是不一定的,也是不確定的。

  一朝君主一朝臣子!

  那不只是朝廷上下的道理,落于軍中,也是一樣,一如自己領兵作戰,麾下之人皆親近之。

  那些陌生的、不喜的、看不順眼的……,皆不太可能被自己重用,縱然用之,也是不為真正的大事。

  行事之道如此,王氏一族將來如何?

  始皇帝陛下!

  陛下近些年的身子不太好,固然,關注、言語那般事是不合禮儀的,也是不合尊卑的。

  然而。

  那件事是真實存在的。

  始皇帝陛下早早晚晚都是要去的,下一位天子陛下是誰?不知道,那就是變數。

  是王氏一族的變數。

  長生不老!

  數年前,陰陽家駕馭蜃樓東游入海,煉制出長生不老丹,但……王離不太相信會有那樣的丹藥。

  如何會有長生不老的丹藥呢?

  上古歲月以來,那樣的傳聞很多很多,誰又能夠做到呢?一位都沒有,都只是傳說。

  太子儲君,很重要。

  不只是為帝國的傳承,于他們這些帝國大族而言,同樣很重要,對于那些朝臣而言,應該也是一樣的。

  一如始皇帝陛下當年親政之時,就將朝廷上下的不少人肅清整頓了。

  父親!

  怎么就不明白自己的一片心呢?

  怎么就不理解自己為王家長遠長久的一份心呢?

  父親!

  真的不操心那般事嗎?

  真的以為王家可以憑借先前的功勞,富貴萬代呢?如何可能?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父親想不到那一點?

  父親如何會想不到?

  父親肯定可以想到,既然想到了,為何……為何就是不理會那件事呢?甚至于還有些攔阻自己?

  不解。

  王離很是不解。

  “一片心!”

  “你小子的一片心太稚嫩了。”

  “小小年紀,想的不少。”

  “有那個時間精力,將心思落于正經事上更好,接下來前往楚地,差事辦好才是上上之事。”

  “你所想所思皆雜念,速速忘了為好。”

  “王家之事。”

  “天下之事。”

  “天下之事,輪得到你一個小小的軍將摻和?”

  “王家之事,為父現在還活著,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出去吧。”

  “為父要歇息片刻了。”

  王賁擺擺手,沒有對說了一大堆話的王離多言。

  “父親,父親!”

  “兒子之心,父親明鑒啊。”

  “兒子真的是為了王家啊!”

  “出去。”

  “你現在的雜念太多了。”

  “那樣的話語,為父不想要聽到第二次!”

  “父親!”

  “父親!”

  須臾!

  見父親真的不理會自己,王離叩首之,神色甚是不甘的起身,邁著沉重的步伐,轉身離去。

  “根據這段時間從匈奴那里傳來的消息,接下來……匈奴南下掠邊的可能倒是不大。”

  “雖不大,該警惕的烽火之地,還是不能少的。”

  “該巡邏的人,也要按照往年一樣,密集巡視,但有所察,邊軍當迅疾而動。”

  “說不得我等覺匈奴南下的可能不大,他們偏偏打我等一個措手不及,打我等一個松懈。”

  “那般事,是斷然不能夠發生的。”

  “諾!”

  “諾!”

  “諾!”

  “此外,讓匈奴的暗子盡可能打聽消息。”

  “頭曼單于,他的確老矣,當年也是一代雄主,非如此,不足以整合四分五散的草原諸多部落,成就匈奴大勢。”

  “頭曼單于雖老,他的太子冒頓似乎……不為遜色,在匈奴王庭的聲望不弱,若可,當散播一二流言為用。”

  “匈奴部族的傳承,向來比較混亂,若是流言有力,或可引得匈奴王庭內部有亂。”

  “安平君,以為如何?”

  蒼茫北地,遼闊草原。

  臨近大河,密密麻麻的大軍駐扎,營帳連綿有序漫開,臨近正午,生火造飯的動靜可見。

  道道炊煙直沖天際,又很快被無處不在的寒風席卷四散,消失不見。

  當其時。

  中軍大帳,一位位軍中要人匯聚,言談之語不斷,時有響亮,時有應和,時有遲疑,時有疑惑……。

  “根據匈奴那里傳來的消息,頭曼單于近年來身體多有抱恙,匈奴部族的事務多由左右賢王處理。”

  “也是為此,導致剛有歸附匈奴不太長時間的東胡蠢蠢欲動,頗有些自立之心。”

  “匈奴部族,本就一個個離散群居的部族,頭曼單于強行將他們匯合一處,自然雄才。”

  “只是,若無頭曼單于那樣的人物對那些部族統領駕馭,北方草原對帝國,實則沒有太大的威脅。”

  “一如數百年來的草原諸事,縱然北方有亂,諸國派遣一支支兵士,都足以將他們輕易鎮壓。”

  “派遣暗子在匈奴王庭散播流言,應有用處,如蒙將軍所言,匈奴的部族傳承,向來比較混亂。”

  “只要部族的首領稍有頹敗之態,便會有相當大的危險。”

  “殺父奪位之事,不為罕見。”

  “太子冒頓,未必沒有那個心思。”

  “若是可以引得匈奴王庭有亂,暗子也算有力。”

  “東胡!”

  “我等未必不可派人前往,與之相談。”

  “畢竟,當初燕地附近的東胡部族本就不愿意被匈奴統御,他們本就自由自在的在東部草原以及遼東塞外行走。”

  “近些年來,被匈奴強勢統御,多有損耗損傷族群之力。”

  “引得東胡部族多有不滿,若是匈奴王庭有亂,東胡部族未必不可用之。”

  安平君扶蘇在列,位上。

  坐于案后,持手中茶水,輕輕搖晃,琢磨匈奴眼下的局勢,還真是一個莫測的結果。

  若是向著所想的結果走去,說不定接下來一二年就能將匈奴攻滅。

  若是向著另外一條路走去,那就……不好說了,總歸眼下的匈奴震蕩對帝國是好事。

  是難得的好事。

  這些年來。

  匈奴各大部族,在頭曼單于的統御下,皆臣服,皆沒有什么違背之舉,以至于匈奴勢大。

  以至于蒙將軍這些年來雖取得一些戰果,若言徹底剿滅匈奴,還有不短的距離。

  長遠來看,在帝國面前,匈奴只會有一個結果,沒有第二個。

  所差別,就是早一些、晚一些。

  自己,是希望早一些的,是希望早一些將匈奴剿滅,繼而可以早一些歸于咸陽。

  咸陽!

  都已經許久沒有回去了,不知道現在是什么模樣,從咸陽來的文書很多,腦海中的咸陽……多令人期待。

  多令人向往!

  “安平君所言有理。”

  “東胡!”

  “從輿圖而觀,東胡在北方草原東部,所占據之地不為小,麾下的部族不為少,足有數萬精銳的控弦之士。”

  “若是派人善于游說之人前往,還是有可成希望的。”

  “不過。”

  “首要是匈奴王庭有變動,若是匈奴王庭沒有什么變化,東胡估計也難以抉擇。”

  “比起不太確定的東胡,帝國河西之地的才是可以確定的,可以穩定的!”

  “烏孫之地,今歲以來,應該就會有不小的變化。”

  “西域諸國,也已經在蓋先生的縱橫之術下,勾連一處了,匈奴也有派人前往,用處不大。”

  “除了西域北部的幾個小地方,更多的地方還是對匈奴避而遠之的。”

  “匈奴!”

  “他們的戰法愈發謹慎了,從我等拿下河套開始,匈奴就鮮少派出超過兩萬人的大軍同我等交手了。”

  “這不是一件好事。”

  “開春之事,或許要給匈奴更大的壓力。”

  北胡匈奴內部有變數,落于戰事上,落于兵家眼中,那就是戰場的勝負之機。

  長久待在北方,長久風吹日曬,長久馭馬東西奔走,膚色顯得更為黢黑了一些。

  形體外在有變,人如舊!

  精神還是旺盛的,體魄還是康健的,動靜還是無礙的,清亮之音回蕩中軍大帳,對于接下來的軍務大事一一言道。

  戰機,可能就要到了。

  戰機,有些時候是需要等待的。

  有些時候,也是需要己身去親自開拓的。

  草原部族,一位垂垂老矣的頭領,一位健壯勇武的太子,一直都是對手,一直都是敵人。

  那也是草原部族傳下來的道理。

  就看匈奴王庭接下來會有什么事情發生了。

  外事的變化,難以準確把握。

  內事。

  還是較為穩妥的。

  “開春!”

  “帝國……帝國諸郡無礙,更加為上!”

  扶蘇頷首。

  無論匈奴內部是否有亂,今歲定下的大謀大略都是要施為的,河套之地在手,攻守一心。

  戰局主動在帝國。

  再加上數年來,帝國內部無大事,府庫充盈,倉儲齊備,足以支撐大軍進行真正的征伐。

  以前,多等待匈奴南下,繼而與之交手。

  從今歲開始,攻守異形了。

  只要萬事無憂,那么,帝國就要開始對匈奴進行一場場的大戰,就算匈奴不同意就不行!

  多年來,對匈奴內部各地的情形有所知。

  對匈奴草原各個稍大的綠洲、水源、河流、高山……多有了解。

  今歲開始,匈奴他們不戰也得戰斗。

  何況。

  近些年來,護國學宮又研制了不少好用的軍中器械,正好可以拿出來好好的用一下。

  開春一戰,定要對匈奴大軍以痛擊!

  定要給匈奴以好看!

  也希望匈奴內部真的有變化,如果那樣的話,戰事起來,會更加的如心入心。

  在開春大軍開撥之前,帝國內部諸郡不要有什么大事才好,若有大事,定會牽連大軍動靜。

  稍稍嚴重一些,大軍定下的兵出策略都要推后了。

  去歲,山東之地災情不少,旱災、水災……,甚至于還有地動之事,今歲,不清楚。

  “帝國諸郡!”

  “昊天會庇護帝國的!”

  帝國諸郡自然不能有什么變故,若說一些山東悖逆之人為事,那已經不為大了。

  都是一些宵小之輩。

  當然,也不能小覷,萬一那些人拋開一切,還真可以鬧出不小的麻煩,對帝國造成不小的隱患。

  天災人禍?

  去歲,帝國已經遭劫了。

  今歲?

  當安和,當安穩,當平順!

  一定會的。

  “蒙將軍!”

  “有聞蒙武老將軍身子有恙,若可,接下來你可趁著開春前的數月時間,回咸陽一趟!”

  “順便,也替我問候一二。”

  “蒙武老將軍,帝國柱石之人,萬萬不要有礙才好。”

  片刻。

  目視中軍大帳的與列之人一一離去,扶蘇目送之。

  隨著最后一人的身影消失在眼眸深處,方緩緩起身,將手中茶水一飲而盡,置于案幾上,淺淺的呼吸一口氣,看向臨近不遠的蒙恬。

  咸陽來的消息,蒙武老將軍病重,似乎……醫者都沒有什么力量,這不是一件好事。

  眼下。

  距離開春還有一段時間,此間無大事。

  剛才,也有將一些事情安排妥當,大軍守御是綽綽有余的,蒙恬將軍可以放心回咸陽的。

  說來,今歲大朝會,蒙恬就沒有回去,趁著機會,也順而可以見一見父皇,同父皇言談一二北方的情形。

  雖說北方諸事,每隔幾日就有文書落于咸陽,總歸不若蒙恬將軍親自同父皇坐論。

  父皇!

  自己也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見父皇了。

  蒙武老將軍身子有礙,很嚴重,父皇……近年來的身子同樣不太好,頭痛的病癥再現了。

  還有些嚴重。

  父皇。

  當年自己離開咸陽的時候,父皇的身子還是很康健的,現在卻……,昊天必會保佑父皇的!

  父皇,定不會有大事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