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秦,抗秦!
反秦!
有朝一日誅滅暴秦!
這些年來,一直在施為,明里在做,暗地里亦是在做,只要是對于他們的目標有助力之法,都在施為。
諸郡的官府,盡可能安插人手。
可惜,雖有一些人手,短時間內,難以登臨高位,欲要等那些人有所用、有大用,還需要好好的等一等!
各地的官府之中,主要位置多由秦國關中內外之人擔任,多由兩大學宮出身的人擔任,多由出自秦國軍中的人擔任。
多由一些人資歷、份量足夠的人舉薦擔任。
兩大學宮。
兩大學宮對于山東之地的人很苛刻,盡管允許學員報名,是否審核通過,卻難說!
尤其是護國學宮,基本上很難入內,偶有一二入內,如此短的時間,也難以立下功勛,更別說登臨高位。
難以有大用。
中央學宮,雖可有一二名額,也是太少太少,尤其……中央學宮對于學員分派的標準,一直是不固定的。
籍貫來自于中原,必然不會讓學員去中原做官,而是去另外的一些地方,那就……難受了。
除非,耗費一些代價,耗費相當大的一些代價。
除非,靜靜等待,靜靜等待那些棋子一步步走上高位,選擇才會多出一點點。
那……需要時間。
而秦國一天下才短短十余年,時間不夠,時間不足。
羅網、影密衛,也在目標之中。
羅網,原本的根基是秦國黑冰臺,是獨屬于秦國王族一脈的密探間人團體。
后來,被文信侯呂不韋掌控,進而變化。
負責的事情更多更雜亂了。
不僅僅是負責密探之事,還有負責殺人、緝捕、追查……。
相對于進入門檻更高的影密衛,羅網更容易進入,這些年來,也有落下一些棋子。
可是。
還是時間太短,不能夠在羅網內爬到太高的位置,倘若這個時候啟用,無異于這些年來的心血白費。
安排那些人入羅網,可不是容易之事!
培養那些合適的人,更不容易。
影密衛!
是嬴政的貼身護衛團體,根據了解,這些年來能夠入內的,幾乎沒有山東背景之人。
多關中內外之人。
尤其,審核很嚴厲。
稍有不妥,就會出局,縱然入內,也很難接觸核心之事。
雖如此,影密衛那里……也勉強入了些許人手,惜哉,暫時無大用,羅網相對還好一些。
眼下之事,要將暗地里攪動風云的人揪出來?解決掉?如何為之?將一些人殺掉?
如何找到那些人?
中原現在多混亂,連自己人都不敢說值得相信,何況外人?何況諸郡之地的其余人?
也只有啟用一些棋子,通過羅網、影密衛的渠道去探查了,而那……很容易出問題。
但有問題,牽連的麻煩就大了。
投入那些人身上的心血也就白費了。
當初對那些人的期待,乃是等一個上等的機會,而后為他們所用,以為更大所得。
現在?
不太好。
明顯不太好!
“哼!”
“啟用羅網之內的暗子,自然不是時候。”
“我之意……先將一些吃里扒外的人解決掉,無論心意如何,他們已然是如今的中原亂象之根。”
“將他們解決掉,咱們可以少一些麻煩。”
“秦國也無法再拿那些人挑動事端,咱們也可以不理會他們,在收拾那些私心之人的時候,也當可以將另外一些人收拾掉。”
“怎么,你們怎么不說話了?”
“難道這個主意不行?”
“對自己人下手?無論是否有私心?牽涉之人,都要處理掉?老弟,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么?”
“且不說是否可行。”
“就算如你所言,行此策,會有什么后果?”
“倘若事情外泄,只怕會引得我等麾下之人都不穩了,都人心惶惶了,都人心難安了!”
“期時,別說將事情徹底解決,不惹出更大的麻煩,都屬于昊天祖宗庇佑了。”
“這個法子如何可行?完全是自損一千、數千,傷敵八百的法子!”
“甚至于我等的損失會更大。”
“既然此法不行,你們倒是想出一個可行之法!”
“農家泗水郡的事情在前,我等內部有吃里扒外之人,再繼續下去,真的要重蹈農家后塵了。”
“那個時候,我等除了狼狽離開中原,怕是也無別的手段了。”
“離開中原!”
“斷不可行!”
“法子?”
“唉!”
“有些難,這些日子,我與身邊的人也有琢磨那件事,想要破局?很難!”
“月來,從秦國的動靜來看,明顯是希望借助那些人,對我等下手,希望將我等的力量削弱,甚至于將我等的力量拔除中原!”
“如何破局?”
“老弟剛才所言泗水郡農家之事,的確有些像。”
“秦國欲要如法炮制。”
“當年的泗水郡,農家內部有吃里扒外的,外部則是有秦國官府的力量支撐。”
“再加上農家六堂紛亂,最終……被秦國得手了。”
“農家六堂潰敗,連六賢冢之地都被摧毀,千百年的歲月,農家第一次遇到那樣的重擊。”
“這些年來,農家弟子多有待在瑯琊郡、東海郡等地,實力大不如前,倒是這一次……他們也隱隱被牽扯在內了。”
“只是,相對于我等,情形又好了一點。”
“農家在中原的人手力量不為多,哪怕全部損去,也沒有什么大礙,咱們則不行了!”
“破局之法?”
“要么,中原諸郡的官府之力止住,不再有那般動作了,事情也就可以慢慢解決了。”
“要么,我等舍棄一些人手和物力,消災于此,大體也能得到解決。”
“要么,便是好好的同那些人斗一場!”
“中原之地,我等之力雖不如往昔,果然魚死網破,中原之地也別想安生,秦國也別想得到好處。”
“嗯?”
“斗一場?”
“如何爭斗?”
“這段時間,外來的力量愈發侵擾了,煩不勝煩,避無可避,著實令人煩躁。”
無視老友的前兩個主意,指望著秦國之力停歇?還不如指望待會用飯的時候,廚娘將菜肴做的好吃一些。
起碼,后者的希望還是有的。
前者,想不出來有什么發生的可能。
至于說舍棄一些人手物力,若是那樣,他們這段時間在做什么?他們此刻還愁緒什么?
和秦國好好的斗一斗?
此法倒是入心,就是……該如何斗一斗呢?這段時間,也和身邊之人有過商榷,惜哉,沒有最合適的法子。
“斗一場?”
“如何斗?”
“東郡大營就在不遠處,哪怕我等真的可以斗贏,又能如何?何況,面對秦國鐵騎,我等又如何可以斗贏?”
“該死的。”
“真真該死!”
“中原!”
“他們怎么就盯上中原了!”
“中原之地,災情剛過,秦國難道真的不顧中原大局?”
“如何爭斗?”
“身邊人曾說過幾個法子,諸位兄弟可以參謀一二。”
“是否有用,怕是還要商榷。”
“其一。”
“眼下,秦國在中原的力量不少,再加上東郡大營的威脅,加上羅網、影密衛的難纏,我等著實束手束腳。”
“是以,若是此刻諸夏間別的地方有大事發生,則……可以將秦國之力分散不少,甚至于暫時熄滅他們繼續中原為事的心思。”
“于秦國大局而言,中原的安穩還是重要的。”
“也就是,需要中原諸郡以外有大事發生,將中原的力量引走一些,我等就能好受一些了。”
“甚至于,秦國為了山東諸地安穩之故,也許,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那是一個法子。”
“諸位,覺得如何?”
“聽起來有些意思,將秦國在中原的力量分化出去。”
“其余諸地出現較大的亂事?”
“法子可行,但如何為之呢?”
“如今的諸夏間,別的地方有大事發生嗎?先前的燕趙之地倒是旱情嚴重,最近也有下雨。”
“齊魯之地,因去歲之事,也有安穩。”
“楚地,似乎他們也遇到不小的麻煩。”
“嗯?要不……咱們派人在楚地加一把火,將咱們這里的火勢引到楚地去?”
“畢竟,秦國和楚地向來大仇,只要咱們稍稍動手,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那個時候,楚地動靜大了,中原這里,咱們就可舒緩一口氣了,如何?”
“我覺可行!”
“我覺可行?果然是一人計短,我等一處,法子就開始出現了,是一件好事。”
“怎么樣?你等覺得我所思之法如何?”
“將中原的火勢引到楚地?”
“讓楚地亂起來?”
“似乎……有些意思,施為起來,也不是不可能,楚地現在本就有些亂,咱們加一些木柴,加一些猛火油,亂象應該更大。”
“可行。”
“我覺可行,你等覺得呢?”
“將麻煩扔給楚人?”
“可以!”
“那些楚人這些年來,沒做什么有用的事情,一群廢物,也該為我等分擔這般壓力了。”
“老兄,你剛才言語那是其中一個爭斗的法子,莫不還有別的?”
“單單這個法子,就已經有些可用了。”
“楚地!”
“讓楚地的麻煩大起來,將中原壓力小一些,這個的確可行。”
“只是……,雖可行,不一定有用,楚地的人也非傻子,倘若琢磨過來了,直接偃旗息鼓,也只是牽引不長的時間。”
“而非一勞永逸之法。”
“剛才那個法子,其實也有緩解之法。”
“根據方仙道的人所言,去歲諸夏有大旱、大水發生,那么,接下來的冬日,很大可能會有大雪降臨。”
“甚至于和去歲的大水一般大,都是數十年、百年難得一見的災情。”
“誠如此,只要我等再堅持堅持,或許,秦國的力量就會自動消散了,畢竟,災情之下,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
“哪怕大雪不是落于中原,而是落于關中內外、燕趙之地,也是有些效果的。”
“但!”
“那些都只是猜測,是否真的會有大災一樣的雪勢落下,也是難料。”
“故而,法子可行,目下來看,多不確定的事情!”
“至于其它的法子,有!”
“第二個法子便是引入別的力量。”
“引入別的力量,匯合我等一處,我等的力量就強大了,也能夠做一些先前不好做的事情。”
“比如,對抗羅網和影密衛的力量。”
“那個時候,彼此爭斗一處,中原只會更亂,秦國就要思忖不能讓中原亂下去了。”
“那時,機會也就來了。”
“大災之論,我麾下也有一些人所言,剛才我也想說的。”
“今歲的雪勢可能真的不小,算著時間,中原也該下雪了,說不定接下來下一場大雪,事情就解決了。”
“奈何,雪勢不定,難以將所有的希望寄予其上!”
“引入別的力量?是希望將中原這潭水攪渾嗎?現在的水其實已經很渾了!”
“此外,別的力量何在?”
“中原之地,三晉核心,諸夏間別的力量引入可以有用?齊魯之力?我等這段時間還暗地里將力量送出中原呢。”
“難道接下來要從齊魯引入力量?”
“引入力量?”
“匯合我等一處,我等的力量就強了,雖強,有用?到時候,面對秦國官府的力量,我等怕是也難以有為吧?”
“齊魯之地,倒是可能引入一些力量。”
“只是,除非引入很強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將中原的水攪渾,還要讓秦國官府難以施展手腳。”
“那些人不一定愿意吧?”
“去歲,就吃虧了。”
“現在前來中原,他們不一定愿意。”
“除非,我等愿意花費大代價,那樣的代價?是否值得?”
“引入別的力量?比起引入齊魯之力,我倒是覺得還不如指望北胡匈奴那些人接下來大舉南下呢。”
“若是那些人大舉南下,咱們這里也就沒有麻煩了。”
“現在正是秋冬之日,他們的馬兒吃肥了,人也養足精神了,正合南下,只要動作大一些,定然有用!”
“比起引入齊魯之力,效果更好一些。”
“何況,我等在北胡之地,也有一些暗子,若是游說之,讓北胡匈奴帶領多個萬人隊南下,不是沒有可能的。”
“匈奴近年來被秦國蒙恬壓制,他們也憋著一口氣,說不定就大舉南下了!”
“如何?我突然想到的這個法子如何?也是引入外力。”
“只是引入的外力比較遠,雖說無法對中原援手,若是他們有動,咱們這里的麻煩還真可以得到解決!”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