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四七四章 終窺圖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銀眸眨了眨,靜聽師兄之言。

  師兄的些許猜測入心,思忖之,不無可能,可能性還不小,欲要推演之,又沒有很清晰的結果。

  凡所推演,必有痕跡助力!

  欲要無本無源的推演萬事萬物,幾乎是不可能之事,以自己眼下的境界還做不到。

  合道歸元,更進一步,便是身融萬物的至高境界。

  那也是數千年來所流傳的修行之法,分層之境,境界是虛無的,道理是存在的。

  蚩尤!

  他真正的修行境界?

  難知!

  多年來,親手梳理的道藏之書足有數萬卷之多,關于那般訊息的記載寥寥無幾。

  有一些,不足多。

  涉及那個層次的道韻妙言更是微乎其微。

  是諸夏間不存在?

  不可能!

  因為,從諸夏收羅來的典籍文字多有殘缺,若是得見全本全部……當有更多所得。

  陰陽家!

  對那些殘卷的來源根本進行追蹤,多指向一個地方。

  陰陽家!

  準確的說,是祭祀一脈!

  自人皇歲月就存在的傳承,時隔數千年,一直沒有斷絕過,且底蘊一直在增強。

  一直那般渾厚。

  若無大周平王歲月,也無今日諸夏陰陽家了。

  諸子百家的興起,同祭祀一脈的遭劫有關,他們坐擁的傳承太多太多了。

  劫數之下,根本不足以將所有的傳承轉移。

  散落諸夏,有緣者得之,便是有了萬千道理傳播,便是有了諸子百家,便是有了百家盛況。

  陰陽家!

  他們丟失的傳承有很多,但……本性而觀,最為根本與核心的傳承,他們肯定還牢牢保存著。

  當年,師兄雖有一觀所謂的核心傳承,皆虛妄,皆不足夠,也許也是位列核心,卻非師兄想要的那些。

  語落一段古老典籍的記載之事,人皇在上古歲月的修行,曾有許多記載。

  人皇問道之人不只是廣成子、容成子、九天玄女等人,還有許多上古部族的強者。

  天真皇人,便是其一。

  對于其人,典籍上雖無確切的記載,但是,從其詮釋天地之道的言語來看,起碼也是一位合道大成的存在。

  甚至于更近一小步,也說不準。

  除了天真皇人,還有另外一些人,那些整理出來的道藏典籍,師兄也有一觀的。

  應該知曉。

  “歸自崆峒,復訪皇人。”

  “究其三一,知微知真!”

  “除了天真皇人之外,還有子崔之言。”

  “天清地寧,近取諸身。”

  “用火守陰,其陽乃純!”

  “學道之人,先澄凈己心,而后方可無為,內境、外境、是非俱忘,而后息氣養形,形神俱妙。”

  “如此,方可與道合真!”

  “其人之道,純陽之至,祖師的經文中有過提及!”

  “心為天,腎為地,天清則地寧矣!”

  “日月常有用者也,陰陽轉動是之謂陽極而陰生也,升降陰陽所以見天不能常清也!”

  “變動其四時之季,各以一季受氣焉!”

  “故,生死萬物非天不清,所生萬物非地不寧!”

  “些許言語,真言真字或許不太一樣,后世之人應該有過梳理,對其進行過歸納總結!”

  “陰陽家!”

  “傳承!”

  “境界!”

  “蚩尤!”

  “一些事,一些答案固然重要,實則,又不太重要。”

  “若是真有一些答案的話,那么,這處古殿應該可以給我等以回應!”

  道藏!

  數以萬計的道藏!

  難為曉夢這些年的心思了,難為曉夢這些年的經歷了,也只有她這樣的性子,只有她這樣的修行境界,才能夠將其整理出來。

  帝國攻滅諸夏,諸國守藏室的書皆有抄錄一份送來江南,關中守藏室也是一樣。

  此外,天水商會還有諸郡之地,也都有收羅各種典籍文字,還有開出不小的價錢。

  諸子百家的傳承,亦是在其中。

  儒家的藏書樓,也在其中。

  這些年來,昆侖山西王金母一族的典籍珍藏也在其中。

  將那些文字一一梳攏整理,成就一卷卷道藏,真本皆送蜀山,雪兒她們閑暇也有抄錄一些副本。

  那些道藏。

  關于道者修行的篇章,曉夢都有專門給予歸納,閑暇之事,自己也有細細一覽。

  如曉夢所言,涉及合道層次的有不少,合道更深處的則是罕見,關于性命神靈之道的,更是屈指可數。

  陰陽家。

  以他們的傳承,當有珍藏。

  一些事已經不太重要了。

  走到這一步,縱然陰陽家將所有的核心傳承送到自己面前,該無所進,還是無所進。

  祖師的道,尚且沒有徹底參悟透側,別家的道理……錦上添花亦是看機緣。

  何況。

  此地是何處?

  是戰神殿!

  蚩尤留下的《戰神圖錄》就在此地,倘若蚩尤當年的實力境界真的臻至化境,那么,造化就來了。

  造化?

  可來。

  是否能夠抓住就不好說了。

  緩步輕踱之,看向身邊的小妮子,此刻的話語不少,心神都躍動不少,甚好!

  拂手之,將小妮子額鬢間的一縷銀發綰至耳邊,四目相對,一顆心也不自覺怡然許多。

  “戰神殿!”

  秀首輕點,曉夢將視線落于臨近的參天石柱上,又看向數百丈開外的大殿正中央碧波池。

  那里……應該是核心之地!

  “石柱上的圖畫多上古之事。”

  “這根石柱看起來是部族狩獵……狩獵異獸!”

  “是異獸,從形體來看,有些像長嘴毛彘,這種異獸上古很多,能夠凝練內丹的不多。”

  “圖畫上的這只毛彘應該不弱。”

  “狩獵起來,還是頗有陣形的。”

  一步步想著大殿深處走過,行之左側臨近的一根粗壯石柱前,抬首端量之,還是有些意思的。

  是上古一些事情的留圖記載。

  并無鳥蟲文留下。

  圖畫多簡略,雖如此,大體也能依稀看出那些人的穿著,多獸皮裁剪而成、茅草編織而成、布匹絲綢之物不顯……。

  三五成群結隊的在曠野山林之中狩獵,有已經收獲頗豐的畫面,也有戰況慘烈的畫面,也有嚴陣以待的對峙畫面。

  后續。

  則是一些人茹毛飲血的畫面,還有篝火跳舞的畫面。

  還有祭祀昊天的畫面。

  還是有些意思的。

  一些事,從典籍圖錄上,也能了解一些,現在真正看到上古之人的親自記載,又是一番感受。

  “從今世流傳的上古之法來看,上古的許多修行之法,多粗糙,多狂猛,多干脆……。”

  “門檻不為高,欲要入深處,有些難。”

  “如今之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有所長,選擇就多了,只不過……欲要入深處,也是有些難。”

  “倒也不能說孰強孰弱!”

  “本源盡頭,一般無二。”

  “走吧!”

  “這些石柱上的圖畫看起來并無太大的內蘊,只是對上古之事的一些記述。”

  石柱上的一幅幅畫面并無任何氣機留存,也無任何道韻暗藏,更無玄功真法隱匿其中。

  就是最表面的所觀。

  所見,即是它的全部!

  當然。

  如果其中真有藏起來的秘密,那……那就算自己走眼了。

  同曉夢隨意言談諸事,沒有在石柱上密布的圖畫停留,繼續想著殿中走去。

  一路。

  觀別的石柱,所記載也都差不多的上古之事。

  所不同。

  事情種類不一樣。

  初始看的那根石柱是日常狩獵生活之事,別的柱子記載各異,想來都是九黎一族的事情。

  有部族之間的爭斗之事。

  也有部族之間會盟之事。

  還有部族戰士的修煉之事。

  還有部族匠作之人鑄就諸般兵刃器械的畫面。

  “上古歲月的部族,雖無完善一體的統御制式,大體相似的功能行署都有的。”

  “九黎一族,還真是勇猛,從一隅之地起家,雄踞東夷東荒,繼而占據天下泰半!”

  “有熊氏、魁隗氏、烈山氏、高陽氏、高辛氏、少昊氏、皋陶氏……,在九黎面前都吃過虧。”

  “神農烈山一脈,更是被徹底擊敗!”

  “嘖嘖,還真是威猛!”

  一根根撐持戰神殿的石柱上,記載的諸般事漸漸多了,似乎將整個九黎一族的崛起歷史都涵蓋其上了。

  尤其,有幾根柱子記載了幾場大戰,雖無鳥蟲文字說明,但是畫面上的一些圖騰記載足以銘刻身份。

  人皇所在的有熊氏都吃了好幾次虧,人皇都被蚩尤擊敗多次。

  惜哉!

  雖敗,并不有損根基。

  人皇敗的不少,最后一次……贏了,贏了一次,所有都回來了,都彌補了。

  “異獸百族,皆有參與!”

  石柱上的畫面,曉夢一一掃視,此行歸去,當抽空將那些畫面落于紙張上。

  于一些道藏典籍而言,當可將其內容豐厚些。

  石柱上繁多的大幅畫面上,除了人的身影外,異獸的身影也屢見不鮮,同樣參戰,同樣死傷極多。

  “萬靈存于天地間,人,亦是異獸!”

  “特別一些的異獸!”

  “異獸盤踞九州之地,部族相爭,異獸百族如何逃脫。”

  “哦,不知不覺,就走到這里了。”

  “這處碧波水池……還真是道韻匯聚,較之仙山之地的秘地都不為遜色。”

  “合道之下,于此處修行,裨益極大。”

  “玄關之下,于此處修行,一日千里不為過。”

  “池中的天材地寶不少,想要采摘一些,還真不容易,這里的陣法太密集了。”

  “稍有不慎,牽一發而動全身,欲要碰觸而不可得。”

  “不過,咱們采摘一些還是不難的。”

  焰靈她們還在殿中各處虛空,和先前相比,沒有任何變化。

  不知她們此刻在經歷什么。

  眼前,是一汪徑長二十余丈的碧波池,剛有進入大殿就看到的碧波池。

  和碧波池內的天材地寶相比,一方懸空的浮雕巨石更為顯眼,經受池中寶物靈韻的侵擾,青黃氤氳之光化生,天地元氣自動滋生諸般形貌。

  合道之下的人來此,真容都難窺。

  懸空的浮雕巨石之下,之前沒有注意,如今近距離一觀,巨石之下,好像有一只巨大的石龜隱沒水面之下。

  石龜不為大,非異獸霸下之行,就是石龜!

  方圓三四丈大小,唯有石龜的腦袋還有龜甲有部分露出水面,紫眸臨視,龜甲表面刻印著云篆文?

  不太像!

  又有些像星斗之象!

  “師兄,這應該就是《戰神圖錄》了!”

  “《戰神圖錄》!”

  “就刻印在這些石塊表面的浮雕上。”

  “焰靈念叨許久,這一次……難有緣法一見真容了。”

  天材地寶。

  于碧波池中的寶物,曉夢并不在意。

  一路走來,外加諸物所需本就不多,沒有破真丹,一樣可以登臨此境,倒是莫負和寧兒他們,將來或許需要一些。

  如師兄所言,池中陣法密集,欲要將寶物取走,非有洞悉陣法脈絡的運轉。

  自己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的。

  比起寶物,碧波池中央懸空的那方浮雕巨石更為入眼,巨石方正,棱長兩丈有余。

  六面皆有浮雕,相較于石柱上的那些粗糙畫風,精致精美超過數倍以上。

  無需靈覺靠近,單單是看著那些畫面,肉身、臟腑、靈覺都本能一顫,此時此刻,銀眸直視,巨石的一面浮雕入目。

  精細刻著一位身穿奇特玄色甲胄、面戴玄甲的巨人,胯下坐著一條似龍非龍、似蛟非蛟、似長蟲非長蟲的異獸。

  從九片裂開的濃厚云層中飛出,直撲而下,去勢滔滔,威武赫赫,盡頭……是一枚赤焰之光極盡閃耀的火球。

  是時!

  眼眸深處的巨石浮雕轉換另外一面,出現后續之畫,出現后續之內容,雖為兩面,觀之……一紙之畫!

  熾熱的火球橫空,普照虛空上下,籠罩山川大地,其勢同那人那異獸絲毫不遜色。

  順而。

  巨石再動,第三面浮雕出面。

  也非第三面,而是一幅浮雕巨作的后續內容。

  川澤大地皆有無形之勢,皆有無形之力,火球欲要侵襲之,天地萬物本能反抗之?

  河流滔滔。

  高山峨峨。

  林木蒼蒼。

  “《戰神圖錄一》!”

  “終于得見真容了。”

  “這塊浮雕巨石烙印的道韻很強,曉夢,可有看出一二妙處?”

  雙手背負身后,周清也是看向眼前的那塊懸空巨石,六面皆有浮雕,真空之下,真幻交織,六面一體,一體一幅,一幅一畫!

  一畫一道!

  一道一卷!

  四十九塊巨石!

  四十九幅浮雕!

  整個《戰神圖錄》盡皆在這里了。

  這里是第一幅,留存這處區域了。

  凡真法玄功,凡真經道紋,起始為重,奠定一卷之根本,鑄就一經之源力!

  《戰神圖錄一》!

  是第一幅!

  若無意外,若無特殊,整個《戰神圖錄》的大致韻律脈絡當可隱隱把握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