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的時間,看似不長,但也足夠發生很多變故了。
所以張儀、范雎,包括商鞅等人,都沒有去在這時勸阻帝子受。
吃力不討好,還很容易做無用功。
當然,擔憂是肯定的。
那樣做,是舒服了,問題是實力方面,能做到嗎?
身為大秦丞相,內閣大臣,他們當然要提前考慮。
還有,太學建立,最少也要二十多年。
也就是說,在大王眼里,可能二十多年,一統天下的偉業。
就要正式開始了。
畢竟都開始逼迫諸子百家站隊。
當然,那時也可能是進入最后的準備階段,還不會正式開始。
不過這皆說明,時間并不是太多了。
他們要盡可能去完成準備,心中不由升起陣陣緊迫感。
張儀和范雎對視一眼,皆看出了對方的一抹苦笑和驚訝。
大王的手段,真是越來越高明了!
短短幾句話,便讓他們都從大秦欣欣向榮、而有些松懈的情緒中,變得緊迫起來。
一松一緊,掌握的恰到好處。
讓他們思緒正式打開了新的天地,同時,也凝聚了人心、思想,加深了他的威望。
“罷了,既然大王如此有自信和雄心,那就看到時,他和大秦究竟能達到什么地步吧!”沉默數息,張儀輕嘆一口氣。
但一雙極亮的雙眼深處,卻好似燃起了激動、期待的火焰。
作為大秦丞相,職責、理智告訴他,不贊同此法。
可他內心中,如何不想如此?
橫掃六國,挑戰全天下。
一舉成就前無古人的偉業,沒有一個有志男人能拒絕得了。
他期待,期待讓他看不透,甚至讓他感覺壓力越來越大的大王,能做到。
起碼能讓他放棄理智,全力支持。
范雎點了下頭,既然現在不能勸阻大王,那就只能看以后了。
如果那時大秦實力不足,自然不用說,他們定會拼盡全力勸阻。
要是足夠,那……
范雎雙眼中精芒悄然閃過。
隨后,兩師兄弟又說了不少話,范雎無聲無息間離去。
張儀目送范雎離去,雙眼漸漸變得平和。
師弟也該下山了!
這一夜,不止張儀、范雎兩人商量了不斷時間。
就連王翦、司馬錯、蒙驁這些將軍,都思考了很多。
然后,將白天里的事情,都選擇在心里掩埋了起來。
只是做起事來,精神更加旺盛了幾分。
感覺渾身充滿了一種動力。
那四個字的魅力,實在太大了!
內閣、軍閣,都開始比以往更加忙碌起來。
同時,大秦直接殺死燕國太子燕丹之事,已經大致傳遍了天下。
還有論才大典之事,也開始漸漸往四面八方擴散而去。
對于燕丹之死,雖然有一些人抨擊秦國太過霸道蠻橫,但也沒有太多別的。
畢竟質子代表兩國和平相處,你要私自逃跑,是不是說明燕國要對我大秦開戰了?
如此,直接殺了你也都是正常的。
誰也說不出什么來。
雖然誰都知道,秦、燕兩國根本不接壤,開戰的幾率非常小。
但規矩擺在這,誰也不敢破壞。
還有,這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論才大典,也有不少聲音抨擊大秦。
心胸不夠寬廣、應該公開之類的等等。
總之,秦國蠻橫、野蠻、虎狼之國的形象,是如常、慢慢的越來越深。
又過了四天,燕國。
帝子受派出的使臣隊伍,經過十幾天不緊不慢的趕路,終于來到了燕國王都。
此時,燕國自然早就提前收到了消息,一進入王都,使臣隊伍就感受到了很多燕國民眾的怒氣、敵視。
沒錯,對燕丹之事,燕國人是說不了什么,畢竟錯在燕丹。
質子私自逃跑,要是引起兩國大戰,那就不好了。
哪怕都知道,基本不可能開戰。
但萬一呢?
而且這對燕國信譽也是一次傷害。
燕國不與秦國接壤,開戰幾率很小,跟其他國家就不一樣了。
可說不了什么,卻不代表他們不能在心里敵視秦國。
一道道來自百姓的目光,早就如同利劍,連綿不絕的刺向秦國使臣隊伍身上。
秦國使臣隊伍為首之人,乃是禮部上卿姚賈。
對于那一道道敵視目光,他毫不在意,甚至還有一絲絲的與有榮焉、感到自豪。
畢竟,燕國處于弱勢者、受傷害者。
這種打了對方臉,對方還不能發作,只能拿目光來無能報復的事情 的確很容易讓人感覺痛快。
尤其是接下來,他還能明目張大、光明正大繼續去打對方臉。
更是讓加入大秦的他,感覺到驕傲。
這就是大國、不,天下第一大國的底氣,好處。
心里舒服了一會,姚賈就平息了心中情緒。
此來燕國,主要就是來質問燕國,燕丹私自逃跑之事。
不管結果如何,能不能拿到什么好處,姿態是一定要擺足的。
不過要足夠強勢,最好拿到一些好處,又要不真正的激怒燕王。
其次,就是了解熟悉燕國的一切了。
這是帝子受給他的命令。
燕國跟大秦不接壤,所以對其國內情況了解并不深。
黑冰臺在燕國實力也并不強。
更主要的是,黑冰臺可以做很多事,但也有一些事,是他們做不了的。
由秦國使臣來做,更好。
就比如跟燕國官員交好之類的。
來到燕國的第三日,姚賈見到了燕國丞相,蘇秦。
這位大秦丞相張儀的最大對手。
也是讓大秦恨不得殺之而后快的人物,畢竟其近兩百年前,曾經聯合各國,幾次進攻大秦。
這份仇恨,不是隨著時間就能化解的。
沒有廢話,姚賈知道,論口才、隨機能力,他都不如蘇秦,所以一開始的客套后,直奔主題,理直氣壯嚴肅質問道:“貴國太子燕丹身為質子,卻私自逃跑,顧兩國關系于不顧。
同時造成我大秦誤會,以為貴國要對我大秦開戰,所以已經緊急調動各方兵馬,形成巨大影響,造成巨大損失。
不管如何,燕國必須給我大秦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