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章 沒娘的孩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金嬤嬤敷衍了兩次,都沒攔住韓氏的追問。

  葉欣顏看這個樣子,不給個踏實話,還過不去了似得,就接過話來,“二嬸嬸,這米豆腐只是個不值錢的小吃食,咱們也是碰巧做出來,用它來掙個活命的錢。往后啊,這就是我們用來糊口的營生了,我們一家三口,都指著這個掙溫飽呢。”

  葉欣顏雖然沒直接說出拒絕的話,但也說的清楚,她家不會把米豆腐的做法告訴別人。

  韓氏一聽,臉色就掛不住了,有了些微的不滿,“侄女啊,我可不是那愛打聽事的人。不過是覺得這個吃食味道不錯,若是能讓家里多個日常的飯食,也能讓勞累的爺們兒們吃的順口些,沒存著要和你搶生意的意思。”

  三順雖然是齊家大房最小的孩子,但也八歲了,算是個半大孩子,聽得娘親話語間似乎不高興了,連忙扯了扯韓氏的衣襟,想著早早回家。

  可韓氏卻沒打算就這么回去,只似笑非笑的看著葉欣顏,想看看這個外來的休棄婦有什么好說的,這可是他們齊家的地盤。

  齊友年聽韓氏的話鋒不對,連忙說道:“大根媳婦,葉子小孩子家的,說話可能沒那么正好,你別和她計較。這個米豆腐,是白米做的,做起來很是麻煩,若只是自家吃一頓,卻要花那許多的時間做,怕是不值當的。日后咱們開始擺攤,咱們自家人若是想吃,那還不簡單嗎?多做一些就是了。”

  話說得好聽,還不是一樣不告訴?虧得自家公公把他這個二弟當做骨肉至親,人家二叔父可沒把齊家大房親人。

  韓氏站起身來,撣了撣沒塵土的衣服,淡淡的笑道:“二叔父客氣了,你家用來糊口的買賣,咱們怎么能隨便張口就吃呢。我爹是實實的惦記著、想著接濟二叔父呢,我們怎么好不顧老人家的心意,來白沾你家的東西?”

  說完,連告辭的場面話都不說,抬腳回家去了。

  葉欣顏把韓氏送出院門,返回來有些歉意的對齊友年說道:“爺爺,是我說話不周,想得簡單了。我也沒想到二嬸嬸會這么不高興。”

  齊友年擺擺手,不甚在意的說道:“你不用想那么多。人活這一輩子,哪能事事如意,更不可能讓所有人都高興滿意。咱家還想著用這個吃食掙個溫飽,自然不能隨便告訴他人。”

  “問題是,二嬸嬸不算是外人呢。”葉欣顏有些怏怏的,她也沒想到,不住在一起的兩家人,也會發生這樣的不愉快。要知道,那是齊友年老爺子至親的人。

  齊友年笑道:“韓氏不是外人,但終究不是咱們二房的人,甚至不單單是齊家人。韓氏知道的事情,保不準你伯祖父一家人就都知道了。到時候,你兩個嬸嬸的娘家,你堂嫂的娘家,甚至你伯祖母的娘家,誰知道他們是不是也能順便知道了。人家都有田地吃飯,目前來說,只有咱家沒有田地,米豆腐可是咱家糊口的營生,哪能被人搶了飯碗去?不要管那些,只要咱們做好自己的本分,就不用管他們想什么。”

  “嗯。”葉欣顏點點頭。

  她的運氣不錯,走投無路的時候,遇到齊友年這個老人,不但給了她一個能夠生存的身份,還是一個這么豁達通透的老人。

  接下來的時間,葉欣顏陪著齊友年去遠處的山里,幫著他砍伐樹木。用砍下來的樹干,換人家曬過的木料。

  砍樹不但能換來做桌椅板凳的木料,還能多些實在的燒火柴,葉欣顏每天做的樂此不疲。

  期間,她又做了兩次米豆腐,覺得已經接近記憶中的味道,才停了手。而齊家大房和三房,也跟著沾光,分食了兩次米豆腐的美味。

  這幾天,葉欣顏在村里走動的多了,也見過幾次齊友榮家那個小小年紀就做事的孫子,那的確是個沒娘的孩子,這孩子叫齊從明。

  齊友榮小兒子齊梁的原配張氏,生齊從明時傷了身體,齊從明剛滿周歲,張氏就去世了。

  齊友榮的兩個兒子來之不易,算是老來子,尤其小兒子齊梁,更得老兩口嬌慣。張氏臥病在床時,齊梁就和鄰村的一個女子有了來往。

  張氏剛去世沒多久,齊家三房給齊梁娶了龐氏回來,就是那個和他有來往的女子。

  龐氏也爭氣,成親三個月,有了身孕,而且十月懷胎之后,一舉得男。龐氏本就嫌齊從明累贅,如今有了自己的孩子,對這個不到三歲的小兒更是百般的看不順眼。

  齊從明小小年紀,就開始家里家外的做活兒。在清河村眾人眼里,龐氏似乎也不找著茬的虐待后兒子,可是他做不好活兒,卻要受打罵的,至于這個活兒是不是小孩子做的了的,人家龐氏當不管。

  齊梁自然向著媳婦,而齊友榮老兩口也是萬事不操心,只要不給他兩人找麻煩就好。于是,齊從明就成了生長在三房院子里,卻無依無靠的孩子。

  大概是齊從明從小就沒人疼愛教導,卻受盡了白眼冷遇,打小就不怎么說話。如今雖然已經四歲多了,卻依然不開口,整日的沉默木訥。

  為了不給這個孩子找麻煩,葉欣顏也沒有特意關照他,待他親熱。她若是對這個孩子表示了善意,誰知道會不會讓龐氏嫉恨。她只知道,給不了這孩子根本的好處,就不要給他添麻煩。

  只是每次去三房時,她都會多看齊從明幾眼,詢問三房大人幾句。為的是讓三房人知道,還是有人關注這個孩子的,他們不要做的太過分。

  每次從三房離開,葉欣顏都有種深深的無力感。眼睜睜的看著這孩子每日做著力不能及的事情,卻悲哀的發現,那是人家的家事,她做不了更多。

  忙碌了七八天,王木匠做出來一個碗柜,一個衣柜,其余的就不怎么著急了。齊友年這里,不但修好了房間的門窗,還做了兩個小炕桌和兩張椅子、幾個凳子。

  齊友年想著,若是擺攤賣米豆腐,自然也要桌子凳子的,也就計劃著一并做出來。

  他們在縣城擺攤,卻沒有落腳的地方,而驢車又只有那么點兒地方。為了搬運方便,葉欣顏給齊友年出主意,讓他做能折疊的桌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