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554章 蔣欽戰于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孫翊立于竹筏之上,順水而下。

  眼前漸漸開闊,山勢漸緩,陡峭的山峰不知不覺變成了延綿的丘陵,連天空都變得明亮起來,令人心情為之一暢。

  走了一個多月的山路,辛苦自不用說,更讓孫翊擔心的卻是遇伏。山地交通不便,視野受限,斥候傳遞消息的速度大受影響。大軍沿著河谷前進,逶迤如長蛇,一旦中伏,前線很難相救。他不敢有絲毫大意,寧可走得慢一些,也不能讓敵人伏擊得手,對糧草、輜重的保護更是重中之重。

  這些糧食都是從山里蠻夷手中收購來的,價格要比關東高不少。可是算下來,還是比從楚州運來更合算。諸葛亮早早做了準備,從楚州運來了幾十船的布匹、武器,送給當地的頭領,從他們手中換取糧食,花錢少,效果卻極佳。

  楚州屯田十余年,平地種稻,山地種桑,紡織業發達,布價一直很便宜,質量又好,比起山里的土布,更能滿足那些頭領們的審美。再送上幾口裝飾華麗的戰刀、盔甲,頭領們就將他們當成了朋友,熱情招待,盡可能滿足他們的交易需求。

  當然也有不識相的,打算做無本買賣。可惜在武裝到牙齒的吳軍面前,他們不僅沒撈著好處,反而讓吳軍有了反殺的理由。幾個回合下來,大部分人都明智的選擇了交易。除了留下必要的口糧,秋收的大部分收成都賣給了孫翊。

  孫翊買到了糧食,只是數量有限,畢竟山里人的糧食也不多。一旦被伏擊毀去,再想買都沒地方買去。而要毀掉這些糧食實在太簡單了,直接用刀劃開草袋,推到江里就行。

  這一路走來,孫翊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這些糧食,沒給曹仁一點機會。幾次小規模接戰,蜀軍都吃了虧,就連出動號稱無當飛軍的青羌兵都沒能得手,反折損了不少人。

  曹仁意識到吳軍謹慎,索性放棄了真正的伏擊,只是一路騷擾,延緩吳軍的前進速度,然后將主力撤到僰道,扼守必經之路,以逸待勞,等孫翊來戰。

  孫翊也為這一天準備了很久。

  “都護,想什么呢?”諸葛亮從后面走了過來,看看孫翊,笑道:“想做詩?”

  孫翊哈哈一笑,揚揚手。“軍師說笑了,我哪有那樣的詩情。只是眼前景色喜人,有些感慨。在山里走了這么久,總算出來了。”

  諸葛亮看看前面。“都護,我們還沒出山。只有擊敗了曹仁,奪取僰道后,我們才算真正出了山。”他伸手一指。“相比于這些不會動的山,曹仁才是真正的障礙。當年戰浚儀,這個曹仁就曾大顯身手,連陛下都贊他善戰,有勇有謀。”

  孫翊心領神會。“多謝軍師提醒,我不會大意的。”他想了一會,又道:“僰道城當三江之口,倚山為城,強攻怕是不易。我們何不繞過僰道,直奔成都。益州主力都在魚復,腹地空虛,正是好機會。”

  諸葛亮笑了。“都護是想與左都護爭功,先取成都?”

  孫翊眨眨眼睛,哈哈一笑。“軍師以為可否?”

  “可以當然可以,只是不夠穩妥。由僰道而成都,逆水而上,都護想靠這些竹筏嗎?”

  孫翊嘆了一口氣。“是啊,要是有戰船就好了。曹仁謹慎,除了在僰道設防,江上必然有水師,用這些竹筏迎戰,無異于求死。沒辦法,成都只好讓給小妹了。軍師,委屈你了,又讓伯言一合。”

  諸葛亮斜睨了孫翊一眼,微微一笑。看來孫翊早就明白了這一點,故意這么說,只是試試他的心意,欲擒故縱而已。雖然略顯稚嫩,卻是一個可喜的趨勢。經過一年多的戰事,這個少年不管是心志還是能力,都有了幾分陛下的模樣。

  “來日言長,讓他一合也無妨。”諸葛亮笑道:“逆水而上不易,順水而下卻可行,我們去抄夏侯惇的后路,接應周都督入關,然后再合兵一處,與曹仁戰一場。”

  孫翊略作思索,撫掌而笑。“軍師好計。制人而不制于人,正合用兵之道。”

  諸葛亮微微頜首,心中歡喜。孫翊答應得這么爽快,自然是早有這個打算,但他居然一直沒說,而是等他說,免得侵奪他的職權,丟了面子,也是想得周到。

  兩人正說著,前面有人來報,蜀軍在前面雁嶺設障,前鋒蔣欽準備接戰,請中軍停止前進,免得江面聚集堵塞,成為蜀軍拋石機攻擊的目標。吳軍沒有船,用的是竹筏,無法攜帶大型軍械,對攻堅極為不利。一旦過于聚集,很容易成為對方拋石機等重器的殺傷目標。

  孫翊下令,全軍停止前進,中軍兩營棄筏登岸,占領制高點,尋找進軍路線,準備策應蔣欽,夾擊蜀軍。后軍潘濬則做做好警戒,以防蜀軍聲東擊西,前面佯攻,吸引注意力,突然在后面來一下。

  即使有戰船,還是順水而下來得容易。

  孫翊有條不紊,一一安排妥當,然后將中軍事務交給諸葛亮,自己帶著親衛營,來到陣前觀戰。

  雁嶺在江水以西,嶺如其名,像一只俯首飲水的大雁,俯瞰江面,長頸伸向江面,兩翼展開,迫使江水在這里接連轉了幾個彎,前后不能相望。在沿江的山嶺上,蜀軍架起了幾十架拋石機,還安排了弓弩手,居高臨下,封鎖江面。

  面對這種地形,蔣欽明智的放棄了水戰,棄筏登岸,命人攻取東岸的制高點,設立指揮陣地。

  守雁嶺的蜀軍將領是于禁。

  看到蔣欽棄筏登岸,派人攻取設在東岸的制高點,他暗自冷笑了一聲。

  在交趾與太史慈、甘寧交鋒近兩年,他算是蜀軍將領中最了解吳軍戰法的人之一。依仗著精良的裝備和訓練,吳軍敢于同任何數量相當的對手正面硬捍,即使一時受挫,也能挽回局面,最終取得勝利。

  對岸的制高點并不險峻,只要給吳軍一天時間,失守是必然的。

  于禁當然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也沒指望部下能守住那個陣地。他只希望部下多能守一陣子,不要敗得太容易,最好能將時間拖到晚上。

  他在那道山嶺的背后安排了重兵,只等吳軍將領入伏。如果能擊殺吳軍的前軍大將,這一戰就可以奪人先聲,牢牢控制住這道防線,將吳軍堵在山里,為曹仁爭取一些時間。

  如果能夠擊殺孫翊當然更好,只不過從之前的戰斗來看,孫翊雖然年輕,卻極謹慎,誘他入伏的可能性太小。于禁只能退而求其次,將目標設定為蔣欽。

  蔣欽本是孫策身邊的小將,是孫策重點栽培的將領之一。他被安排到孫翊麾下,就是孫策對孫翊的期望,正如呂蒙被安排在孫尚香麾下一般,是孫翊的左膀右臂。

  如果能擊殺蔣欽,或者生俘他,對雙方的軍心士氣影響自然不小。

  于禁在西岸嶺上看著東岸戰事時,蔣欽也在東岸看著西岸嶺上的于禁。負責攻擊嶺上蜀軍的校尉成當派人來說,嶺上蜀軍不少,但也不算多,最多一天時間,他肯定能拿下陣地。

  聽完這句話,蔣欽抬頭看了看天色,就覺得有些不對。成當作戰很勇猛,他如果說一天就能拿下陣地,絕不會拖延半個時辰,只會提前,甚至提前很多。也就是說,如果讓他連續攻擊,他很可能會在上半夜就拿下陣地。

  即使吳軍擅長夜戰,夜間作戰依然是盡可能避免的選擇,尤其是在陌生的地形。

  這個時間點未免太巧。

  按理說,東岸的陣地雖然不如西岸重要,但東岸失守,雁嶺防線殘缺不全,威力大減,以于禁的經驗應該看得出才對。他在交趾作戰多時,太史慈的戰報里對他的戰績描述很多,蔣欽并不陌生,前幾天還特地拿出來復習過。

  于禁當然有可能是一時疏忽,或者兵力不足,但蔣欽更愿意相信他另有計劃。

  取出地圖,蔣欽仔細研究了一番,有了一些發現。

  東岸這個陣地不僅在河灣之中,三面受敵,背后還有一道被稱作仰天窩的南北向山嶺。這道山嶺與臨江的山嶺隔著一道不足五十步的深溝,卻高出不少,粗略估計,至少有一百丈。

  有了這一百多丈的高度差,便可以衍生出多種攻擊方法。

  蔣欽叫過親衛,讓他通知斥候營校尉,安排人摸到仰天窩上看一看。

  斥候營的行動很迅速,下午未時,斥候營送來消息,仰天窩上有不少大樹被人砍了。雖然分布很散,又被人精心掩飾過,還是能看得出一些問題。附近的百姓上山伐木燒炭,這是很正常的事,但砍那么粗的樹,而且大小差不多,又與制作拋石機所需的木材相近,未免過于巧合。

  斥候們擔心上面有伏兵,不敢輕舉妄動,先送回消息示警,再尋機潛入深處。準確的消息要晚一些,很可能要到明天上午。

  斥候們還沒偵察到準確的消息,蔣欽心里卻有了準備。他有七八成的把握判斷,于禁在嶺上安排了伏兵。他隨即進行了安排,準備打于禁一個反伏擊。

  入夜時分,成當提前拿下了陣地。蔣欽帶著親衛營,大張旗鼓地登上了陣地,隨即叫來成當,仔細盤問交戰的經過。當他得知蜀軍的阻擊一直很頑強,直到入夜之后才迅速崩潰,不由得笑了兩聲,隨即派人向中軍報告,請求夜戰。

  于禁看到了蔣欽登上陣地,卻沒有看到蔣欽派往中軍的傳令兵。就算看到了,他也絕不會想到蔣欽要向中軍匯報的是什么。

  戍時,于禁率領精銳三千,悄悄地離開雁嶺陣地,進入伏擊地點。

  在仰天窩上設伏的將領岑白趕來匯報。吳軍斥候曾到嶺上偵察,有人看到了伐木的痕跡,但是沒有生疑。有人一度接近他們埋伏的地點,幾乎逼得他們出手。好在他們熟知吳軍偵察的習慣,將伏擊地點掩飾得極好,這才沒有暴露。

  于禁很上心,反復追問,甚至讓岑白畫出了吳軍斥候的路線圖。

  他與太史慈、甘寧交鋒的時候,對吳軍斥候的能力印象極深,知道他們能力出眾,思維縝密,稍有破綻,就會被他們識破。相比之下,蜀軍斥候的整體水平要差不多,只有個別精銳能與之相比。

  岑白是隨他在交州征戰的將領,對吳軍的實力也是比較了解了。正因為如此,他才特地將這個重任交給他。從岑白的描述來看,吳軍雖然沒有發現什么,但也不是完全放心,明天很可能會再來偵察。

  不過,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之所以決定今天夜襲,就是怕夜長夢多,不給蔣欽充分偵察的時間。

  于禁讓將士們休息,自己也裹著大氅,靠著一棵大樹假寐,腦子里反復揣摩形勢,分析蔣欽可能的反應。他清楚雙方的實力差距,更清楚吳軍的作戰能力,只能速戰速勝,久戰必敗,弄不好被吳軍反咬一口,可能連西岸雁嶺上的陣地都丟掉。

  雁嶺是僰道的東南大門。丟了雁嶺,吳軍就可以直入大江。

  于禁想得太久,頭皮隱隱地疼,總覺得哪里有問題,卻又找不到確切的理由,只能歸結于自己對吳軍的恐懼。而這偏偏又是不能宣諸于口,就連自己都不愿意面對的問題。

  一旦有畏敵心理,還怎么作戰?

  但他又不得不承認,吳軍是他最不愿意遇到的對手。從初平年間隨曹昂征戰開始,他遇到的吳軍越來越強,漸成不可敵之勢,掃平天下也是遲早的事。只算他能取勝一時,也不可能逆轉形勢。

  將來怎么辦?于禁很茫然。

  “將軍,丑時了。”一個親衛摸了過來,推了推于禁,輕聲說道。

  于禁渾身一震,連忙收回思緒,暗自汗顏。大戰之際,自己居然走神了一個多時辰。

  “吳軍情況如何?”

  “戍時收拾完戰場,亥時就全部熄了燈火。中軍的燈火一直亮著,直到子時三刻才熄。從登上山嶺到休息,蔣欽一共巡了兩次營,一次是查看地形,一次是看士卒安頓情況。他還往這邊看了一會,說了些什么,太遠,聽不清。看樣子,應該是要派人查一查什么的。”

  聽完親衛的報告,于禁笑了。蔣欽的行動都在他的計劃之中,看來并沒有發現什么,只是按照慣例行事罷了。吳軍實力很強,也自信,有時候未免自負,想不到他會兵行險著。

  嶺上地形受限,駐不下蔣欽所部的全部士卒,只能安置蔣欽的中軍,其他人只能在嶺下扎營。蔣欽是萬人將,他的中軍包括一千親衛,還包括大量的吏員,實際的戰士不會超一千五百人。他為此戰準備了三千精銳,都是隨他在交州征戰的老兵,又在仰天窩上安排了拋石機和弓弩手,一擊之下,縱使不能陣斬蔣欽,也能挫挫吳軍士氣。

  于禁深吸了一口氣,發出攻擊的命令。

  幾聲鳥鳴,在幽靜的夜色中傳出很遠。

  仰天窩上傳來幾聲悶響,大地為之一振,緊接著幾團火球沖天而起,劃破夜空,直奔吳軍中軍而去。于禁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握緊了拳頭,眼睛死死的盯住火球的去向。

  這是他此次夜襲的關鍵步驟,如果能準確命中蔣欽的中軍大帳,這一戰就勝了一半。

  蜀軍雖然能制造大型拋石機,但精準度卻遠遠不如吳軍。為此,于禁準備了十架拋石機,事先又經過多次演練,就是希望能一舉摧毀吳軍的指揮中樞,至少要讓吳軍出現暫時的混亂。

  火球帶著呼呼的聲響,越過山谷,落在吳軍大營里,“轟”的一聲散開,火星四濺,瞬間點燃一片。第一批十個火球,有五個落在了預定的區域,有一個成功落在吳軍的中軍大帳附近,散開的火苗點燃了吳軍的帳篷,然后又點燃了蔣欽的戰旗。

  吳軍大營頓時報警聲大作,刺耳的銅鑼聲響成一片,無數身影從帳篷里鉆了出來。

  仰天窩上的弓弩手開始射擊,無數枝利箭呼嘯而去,撲向吳軍大營中混亂的身影。在火光的映射下,那些身影是哪些清晰,就連中箭倒地的動作都看得清清楚楚。

  于禁側耳聽了一會,沒有聽到中軍的戰鼓聲,心中升起一線希望。

  蔣欽很可能在第一波的打擊中受傷甚至陣亡了,這可是一個好消息。

  于禁下令步卒出擊。

  嶺上的吳軍大亂,也沒有注意嶺下的動靜,幾個當值的士卒也被蜀軍的狙擊手射中,有的倒地不起,有的滾落山谷。蜀軍迅速向上攀登,在拋石機完成第二波次的打擊,弓弩手完成三次集射后,沖上了山嶺,分作左中右三隊,沖向已成火海的吳軍大營。

  于禁在親衛的夾侍下,奔上預先選定的山坡,睜大眼睛,極力遠眺,近距離觀察吳軍大營的動靜。

  吳軍大火光熊熊,聲音嘈雜,無數身影往來沖突。

  于禁只看了兩眼,就覺得不對,頓時心生警覺,后背一緊。

  他下意識地向四周看了看,正好看見數點寒芒閃現。沒等他反應過來,兩枝弩箭刺破黑暗,疾射而至,一枝箭擦著他的頭盔飛過,射中了身后的一名親衛,另一枝箭射中了他的胸口,刺破了他的胸甲,強勁的力量帶得他飛了起來,摔下山坡,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