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765章老夫耄矣,無能為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秋風掠過伊闕關的旌旗,帶來幾分寒意,也卷動著曹操空蕩蕩的衣袍。

  曹操瘦了很多。

  原來是矮矬子,但多少能撐起衣袍來。

  現在一瘦,就顯得又小了一圈,連衣袍都有些空蕩蕩的。

  他獨立關頭,眺望北方那片烽煙漸起的河洛大地,身影在夕陽下拉得細長,卻更顯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孤寂與瘦削。

  他,老了。

  曹操自己都能感覺到,精力正不可抗拒地從這具軀體內流逝。曾經的亂世之雄,現在更像是亂世之熊了。

  一個被重重壓力榨干了血肉的老人,只剩下嶙峋的骨架和一顆仍在瘋狂計算、不甘落寞的心。

  他手中的牌,確實不多了。

  天子劉協是一張底牌,但這張牌更像是一面旗幟,能聚攏一些人心,卻無法直接轉化為戰場上的勝勢。

  而且這種人心,更像是賭桌上的虛張聲勢,表示自己能湊出一副大牌來,穩吃對面的對手。

  而另一張,那最后的一張底牌……

  他攥在手里,掌心甚至因用力而微微出汗,卻遲遲不敢,也不能輕易打出。

  賭桌的規則他很清楚。

  底牌之所以是底牌,就在于其未知性。

  誰先亮出來,誰就失了先手,將應對的策略交給了對方。

  他想藏到最后,藏到那一錘定音或是絕地翻盤的時刻。

  誰先亮出底牌,誰就被動,但是想要不那么早的亮出來,就必須有籌碼扛得住。

  可是現在曹操的血條很空了。

  他面前的籌碼,已經不多了。

  他的血條,在連年的征戰、內部的傾軋、以及斐潛不斷施加的戰略壓力下,已然見底。

  尤其是冀州。

  秋風起,馬膘肥。

  亂兵,亂賊。

  亂賊,亂兵。

  傻傻分不清楚。

  曹操丟出冀州這幾乎毫無防備的這塊肥肉,目的就是為了讓趙云等人哄搶。

  還有空虛的豫州,徐州……

  曹操經歷過太多了。

  按照他過往的經驗,沒有人能抗拒這種誘惑。

  尤其是那些被不通漢字,不知漢語胡人騎兵。

  可以說,搶掠是刻在他們骨子里的本能。

  因為胡人的生存環境,就是掠奪,就是肉弱強食。大草原上,羊吃草,狼吃羊,沒有任何的溝通途徑,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手中的刀槍弓箭。這是和漢人完全不同的生存環境,也就造成了完全不等同于漢人的律法,以及道德觀念。

  胡人可以很熱情的招待遠方而來的陌生人,甚至是傾盡所有的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根本不認識的陌生人,當然,也會很隨意的拿起割肉的小刀,像是殺一頭羊一樣割斷陌生人的喉嚨。

  在胡人眼里,招待和殺戮,并不矛盾。

  所以曹操知道,就像是偷腥的貓永遠都管不住自己的爪子一樣,只要沾染上了冀州的肥油,趙云再想要約束手下的胡人騎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一旦放開那道口子,讓胡人的鐵蹄踏入冀州,讓漢人的鮮血染紅他們的戰刀,那么所謂的盟約、紀律都將蕩然無存。

  漢人的血,沒那么容易清洗干凈。

  屆時,北域軍將不再是紀律嚴明的軍隊,而會重新變回一群無法控制的蝗蟲。

  他們或許能重創冀州,但也必將徹底失去河北民心,并將自己拖入戰爭的泥潭,再難抽身。

  曹操太熟悉這種套路了,他自己就是玩弄人心、利用欲望的高手。他就像是一個技藝精湛的釣手,拋出了最香甜的餌料,等待著魚兒上鉤,等待著北域軍體系從內部開始崩壞。

  而且就算是驃騎手下的騎兵能控制部隊,但是曹操也有辦法讓驃騎騎兵控制不住,就像是汜水關的天子一樣……

  然而,趙云的反應,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穩得令人窒息,穩得令人費解。

  面對冀州幾乎不設防的誘惑,尤其是在曹純死后,趙云非但沒有急不可耐地撲上來,反而更加收緊了對胡人的約束。

  趙云沒有像是某些人以為的那樣,急不可耐的揮軍南下,而是將那些最躁動、最難以管束的一部分胡人部落,直接送,或者說強制遣返回了漠北。

  留下的,雖然是少數,但卻是更服從命令、更能融入其軍事體系的力量。

  他甚至在幽州和冀州北部邊境開展屯田,整頓治安,擺出了一副長期經營、步步為營的架勢。

  這下曹操就抓瞎了,總不能說驃騎軍的人馬沒來,他們自己就把店里面的瓷器砸了吧?

  為什么?

  為什么會這樣?

  曹操的眉頭緊鎖,心中的困惑幾乎要滿溢出來。

  為什么能忍得住?

  斐潛能忍住,曹操還能理解,但是為什么趙云也這么穩?

  為什么能看得這么透?

  難道他就對近在咫尺的功勛、唾手可得的土地財富毫無動心?

  趙云就像是一個經驗老到的獵手,明明看到獵物已經走進了陷阱,卻依舊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最佳時機,或者,他根本看穿了這個陷阱本身?

  他只是冷冷地注視著,不疾不徐,不動如山。

  這種穩,帶給曹操的壓力,甚至超過了千軍萬馬的直接沖擊。

  因為這意味著他精心設計的誘餌失效了,他戰略欺騙的核心目的落空了。

  冀州太肥了,想要一口吞,反而會被噎死,但是小口小口的啃,卻是最為滋補……

  趙云沒有亂,北域軍沒有亂,那么冀州就就成為了驃騎軍的滋補品。

  同時,那個魏延,像條滑不留手的泥鰍,在冀州北部來回竄動,東打一棒子,西敲一榔頭,看似毫無章法,卻實實在在地攪得冀州北部雞犬不寧……

  相輔相成,配合無間。

  這種手段,怎么是這種級別將領能施展出來的?

  曹操深吸了一口涼了的胡辣湯,肺腑間卻感覺不到絲毫舒暢,只有一種沉甸甸的滯澀感。

  現如今趙云穩住了后方,穩住了軍隊,穩住了節奏,當他徐徐往南壓來的時候,無人可以抗衡……

  鄴城……

  幾乎就成為了最后一個防御的節點。

  驃騎軍斐潛,現在想必就是沖著鄴城去的。

  因為這幾天雖然曹軍小部隊劫掠河洛的計劃被打斷了,但是也證明了一點,斐潛的大部隊騎兵確實不在河洛。

  漢天子劉協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阻擋作用。

  這同樣也是在曹操的意料之中……

  只不過,漢天子這張牌,打出去之后,就成為了明牌。

  一些狡猾的,投機的大臣百官,也跟著劉協到了汜水關。

  曹操不止一次的設想,如果說斐潛真的一時沖動,興兵直接攻打了漢天子所在的汜水關,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

  廢帝。

  在漢代,幾乎是一個權臣展示最終底牌,最為強硬的手段。

  對于大多數的漢臣來說,廢帝雖然是大逆不道之舉,但是依舊和弒帝有著天壤之別。

  廢帝,挑戰皇權秩序,但未徹底否定漢室。

  弒帝,則是徹底踐踏政治底線。尤其是弒殺已無反抗能力的廢帝,在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是無可饒恕的首惡。

  這不再是權力游戲內的操作,而是對游戲規則本身的毀滅性破壞。

  斐潛在關中,在河東推行的各種新制度,新法律,新職位,從某種意義上上來說,依舊是屬于權臣的范圍內,所以在山東之中,即便是有人不滿意斐潛的做法,但是依舊能吸引一批人投奔到三色旗幟之下。

  但是一旦斐潛真的弒君了,就意味著斐潛完全不遵守任何政治規則和儒家倫理,變成了一個純粹的、赤裸裸的暴力屠夫。

  曹操曾經期待著斐潛穩不住,就像是他也期待著趙云穩不住一樣。

  世間人,大多數都穩不住的,所以就壓不住橫財,守不住暴富。

  一旦斐潛沒能壓住性子,想要走捷徑,所帶來的后果,便是徹底的失去其合法性。

  若是弒君之后,斐潛的任何行為都無法再得到任何道義上的辯護。他從一個跋扈的權臣變成了人神共憤的國賊。這使得所有反對他的人不僅有了理由,更有了必須誅滅他的道德使命感。

  同時還會加速內部瓦解,連斐潛自己的部下,也會因為意見分裂而導致不和,進而引發不安和內訌。就像是當年董卓弒帝之舉,讓董卓集團內部也產生了嚴重的道德焦慮和不穩定因素一樣。

  斐潛已經有大勢,他完全沒有必要再冒著弒帝的風險。

  歷史上司馬氏之所以殺曹氏,是因為曹氏政權是曹操在亂世中一出來的,功業顯赫,部下忠心。司馬懿則是通過高平陵之變這種宮廷政變上臺,其權力基礎更多依賴于權謀和恐怖清洗,缺乏曹操那樣的赫赫功勛和個人威望來鎮服人心。因此,司馬氏對內部的反對力量更為敏感和恐懼。

  有了曹髦反抗的先例,司馬炎在接受禪讓后,對于保留在世的曹魏廢帝存在疑慮。雖然曹奐可能無害,但誰能保證他不會成為前朝勢力企圖復辟的旗幟?司馬氏自己就是權臣篡位,他們更深知權臣的威脅。為了杜絕后患,殺害前朝君主,或使其暴斃,就成為一種更安全的選擇。這標志著政治道德從漢末到魏晉的進一步滑坡,權力斗爭變得更加殘酷和毫無底線。

  斐潛需要通過弒帝來加強對于內部的震懾么?

  顯然是不需要的,所以弒帝對于斐潛來說,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斐潛最好的舉措,就是避。

  退避三舍。

  可是光避,無疑是消極的,自捆手腳的……

  所以斐潛如果真的大軍轉進冀州,和北域軍合擊冀州,甚至是輕騎突入曹軍腹地,老曹同學就可以施展出其手段了。

  曹操通過牌桌上打出來的牌,和斐潛進行了一次溝通。

  效果,還算是在曹操的預料之中。

  但是,真實情況就是如此么?

  手中捏著的這張牌,究竟要不要攤出去?

  秋風襲來,吹得曹操身上的衣袍獵獵作響。

  曹操獨坐,從黃昏一直坐到了清晨。

  等他想要發出號令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渾身上下已經是僵硬無比,喘息調整了半天,才算是緩過氣來……

  曹操意識到,不管是他的身體,還是大漢的身軀,亦或是整個的曹氏政治集團,都已經衰老了,僵硬了,沒有多少時間了……

  傳令!

  曹操的聲音,依舊平穩。

  停止所有小隊出擊!各軍收攏兵力,于關前集結!

  眾將凜然,知道丞相要有大動作了。

  曹氏戰車,雖然破敗不堪,可是依舊帶著慣性,轟隆隆向前。

  別以為小破三輪就撞不死人。

  傳令荀令君,曹操站在兵卒面前的時候,已經恢復了所有的威嚴之態,似乎昨夜的寒冷已經退去,只剩下了當下的朝陽,光華四射,急領太谷關之軍,出關西進,與某會師!

  曹操舉起手,指向了雒陽的方向,全軍集結,穩步推進,直逼雒陽城下!某倒要看看,那棗子敬還敢不敢將黃、張等人散在外面!彼等若再不回縮,某便以泰山壓頂之勢,將其這些小股部隊一一碾碎!

  若其回縮,則城外之地,便任我宰割!

  眾軍校轟然領命。

  這是一個陽謀。

  通過集結大軍,形成無法抗拒的正面壓力,逼迫驃騎軍放棄游擊戰術,將所有力量縮回雒陽堅城進行防守。

  如此一來,曹軍便可以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在推進途中,從容不迫地、徹底地執行最初的焦土政策,將沿途一切村鎮田畝蕩平。

  然而,這個決策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

  荀彧在接到軍令后,立刻快馬加鞭從太谷關趕至伊闕關曹營。

  明公,荀彧的臉上帶著深深的憂慮,他甚至顧不上寒暄,直接切入主題,此舉是否過于行險?大軍離開關隘,深入河洛腹地,糧道勢必拉長。雒陽雖無主力,然城池堅固,棗子敬非庸才,短期恐難攻克。若頓兵堅城之下,遷延日久,則……則驃騎大將軍主力回師,我軍腹背受敵,危矣!

  荀彧的擔憂切中要害。

  曹操此舉,等于放棄了依關固守的有利態勢,將全軍暴露在野戰中。

  雖然當前驃騎軍主力不在,但雒陽不是能輕易啃下的骨頭。

  一旦戰事膠著,斐潛的主力大軍星夜回援,那么深入敵境的曹操大軍,將面臨被內外夾擊的極端危險境地。

  而且從嵩山二關隘轉運的糧道是漫長且脆弱的,極易被切斷,屆時曹氏最后的這一批軍隊,很有可能就會陷入絕境。

  曹操看著自己最重要的謀士,眼中閃爍著賭徒般的光芒:文若之憂,吾豈不知?然,若依先前之法,寸功難進,空耗錢糧,待斐軍回師,我等仍是徒勞無功,鎩羽而歸!與其如此,不若行險一搏!

  曹操沉聲說道,棗氏身為大司農,農事確為翹楚,然無戰場之盛名!其之所以能遣小隊四處救火,皆因某主力未動,其無后顧之憂。今某使大軍壓境,直撲其巢穴,彼必召回所有游騎,固守待援。我軍便可趁此機會,橫掃河洛之地!即便最終不能下雒陽,只要能將雒陽周邊乃至整個河洛中心地帶徹底化為白地,便是可使斐子淵河洛所圖,盡化虛無!至于斐子淵屆時回師……

  曹操頓了一下,聲音壓低,似乎是充滿了自信與謀劃,吾豈無后手?只需速戰速決,在其回師之前壞了河洛……屆時一可退守伊闕、太谷二關,二亦可破汜水營地,入汜水關,接天子回鑾!屆時,斐子淵所得只是一片廢墟,再欲圖東進,難于登天!此乃唯一破局之法!

  此外,派人速往冀州,設法引誘北域軍南下……

  荀彧眉眼一跳:主公!

  曹操擺了擺手,如今……也就只有此法了……

  曹操想要讓斐潛成為第二個袁紹。

  當年袁紹沒想著要分兵襲擾,包抄老曹同學后路?

  很顯然,袁紹想到了,也做了,但是失敗了。

  那么,為什么?

  這就是曹操的藏在袖子里面的牌……

  不過,即便是藏再多的牌,也是需要攤到賭桌上比大小的。

  河洛是一個賭桌,那么冀州同樣也是賭桌。

  曹操準備先和棗祗比一下大小,然后等斐潛回軍,曹操還可以再渡河北上去攻擊河內和冀州那些被斐潛占領的縣城,接回鄴城的曹丕和殘兵。

  雖然斐潛有戰馬,但是驃騎軍一來要渡河,二來是走外線,要繞圈,而曹操選擇的幾乎都是直線,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斐潛要分兵,要駐守,要糧草,要容納地方人口,官僚,以及那些換個皮的……

  所以在戰略上,確實有達成曹操預設目標的可能。

  荀彧默然。

  他承認這是打破當前僵局的唯一方法,但他性格更為謹慎,總是想將風險降至最低。

  曹操的計劃,無異于一場豪賭,賭他們能在斐潛回師前完成破壞并安全撤回。

  明公既然決意已定,荀彧最終緩緩道,語氣依然沉重,那彧便盡力輔佐。然糧道安危,乃重中之重!需遣大將護衛。進軍速度需快,破壞需徹底,絕不可在雒陽城下糾纏!時機一到,必須果斷后撤,絕不可戀戰!

  善!曹操點頭,文若所言,正合吾意。進軍之事,吾親自督促!

  底牌被扔在了賭桌上。

  曹軍這臺戰爭機器開始轟鳴運轉,營寨拔起,大軍開始從伊闕關涌出,與從太谷關方向開來的荀彧部匯合,組成在一起,開始緩緩向雒陽方向推進。

  壓力,瞬間轉移到了雒陽一方。

  正如曹操所預料,面對曹軍主力的全面壓上,棗祗幾乎沒有任何選擇余地,只能急令所有在外騷擾、救援的黃忠、杜畿、王昶、從來等部,立即放棄當前任務,火速退回雒陽城內協防。

  廣袤的河洛原野上,失去了驃騎軍游騎的制衡,曹軍的破壞行動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濃煙再次沖天而起,且規模遠勝從前。

  然而,曹操的大軍,也正如荀彧所擔憂的那樣,徹底離開了堅固的關隘保護,將自己暴露在了未知的風險之中。

  每一步推進,都伴隨著糧道延長的隱憂;每一天過去,斐潛回師的陰影就更近一分。

  一場圍繞著時間與破壞的競賽,以及一場巨大的戰略冒險,就此拉開序幕。

  雒陽的命運,乃至整個中原的戰略格局,都系于這險峻的一搏之上。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