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彧領命回去準備明日初講的時候,棗祗正期待的看著斐潛能告訴他這根青草到底是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作用?
斐潛也是剛剛棗祗遞過來一杯水,才忽然想起來的,這個青草,在當時斐潛他去農家樂的時候,有人介紹過有一個名字叫做“禹韭”,其中的禹字指的就是治水的那個大禹。
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莊稼豐收了,老百姓產的糧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糧食倒進河中,河中便長出了一種草,人們稱此草“禹韭”。
棗祗“哦”了一聲,顯然比較感興趣,說道:“竟有如此說法,那么既然稱之為韭,必可食用了?”
斐潛點點頭說道:“此草不僅根莖可食,且可入藥,具有滋陰、止咳、清心之效……”
聽得棗祗雙眼放光,真恨不得立刻就將此草根莖切下了吃了。
斐潛回想起當時在農家樂吃的那一道用這種草做的菜,口水都有止不住,瞇縫著眼一邊回想一邊說道:“若是以此草根莖,再將一雛雞去毛洗凈,配以小火慢燉,只需再加少許精鹽,則可以其甘溫之氣去雞之油膩,使得湯水清潤,甘甜可口,又可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之功,簡直是無上之美味……”
話還沒有說完,斐潛就聽見身邊的棗祗肚子發出了咕嚕嚕的一陣亂響……
棗祗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兄臺描述的太過傳神,竟引得小弟腹內饑蟲長鳴……”
這能怪我?我還沒說其他好吃的呢……
可惜到了東漢,好多東西都吃不到了……
斐潛顯得有些落寞的嘆了一口氣。
棗祗以為是剛才講的話傷到了斐潛,便連忙致歉。
斐潛搖了搖頭,說道:“小弟只是想起好多美味如今卻無法吃到,故而嘆氣,與兄臺并無關系。”
“有何美食,兄臺不妨言之,也好讓小弟見識一二。”說道好吃的,棗祗好像特別感興趣的樣子。
行啊,既然你舍得死,我就舍得埋——斐潛覺得現在閑著也是閑著,說不定說一說美食還能促進消化,等下吃飯的時候能有個好胃口,便和棗祗講開了——
“單說這雞啊,就可以有煎、炒、烹、炸、煮、燉、燜、燒、烤等等做法……”斐潛后世走街串巷小吃貨的名頭可不是白來的,掰著手指頭就給棗祗普及開了……
“等等,等等,待小弟取紙筆來,”棗祗手忙腳亂的找出紙筆鋪好,雙眼放光的看著斐潛,說道,“兄臺請講——”
“比如這煎字一法,最簡單的就是將雞肉去骨……”斐潛也沒在意,棗祗愿意記就記唄,反正就漢代現在這條件,好多菜也就只能想想,不好做,就算棗祗都記下了,也不一定能復原得出來。
在斐潛繪聲繪色的描述之下,棗祗在一旁筆走龍蛇,一邊嗯嗯作聲的瘋狂記錄,一邊對斐潛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人居然懂得這么多好吃的做法,簡直是——在世的吃貨啊!自己原來還以為自己算是對于吃這一塊滿在行的了,沒想到和斐潛一比,簡直是天地之別啊……
斐潛叨叨叨的說了一堆,意猶未盡的吞了吞口水,嘆息一聲:“可惜如今好多都沒辦法做了啊……”
棗祗認真的問道:“為何做不到?”
斐潛搖搖頭,沒有直接回答棗祗的問題,而是說道:“來此路上,小弟曾詢問一老農,言及上田可產四石粗粟,下田僅不到一石,而如今天下可產糧之田又有幾何?并且如今世道紛亂,眾多百姓仍衣食無著,縱然是將此些菜肴做出來,也頂多是我等之人偶爾吃吃罷了,那個百姓又能吃得起?”
后世普通百姓工薪階層至少要吃一頓肉還是大多數吃得起的,想什么啃得起和賣得好才會在后世大行其道。
但是在東漢,舉個例子,普通老百姓吃飯甚至都舍不得將粟米的殼完全去除,因為那樣重量就輕了,大都是帶著糠吃的……
你說在這樣條件下,就算能做出來后世的菜肴又有什么意義?也僅僅是給當朝的顯貴滿足一下口腹之欲罷了。
糧食才是最根本的東西,只有糧食充足了,才能變出后世的那些花樣出來,否則,人餓得連樹皮都啃了,誰還會理會什么創新的做飯方法?
所以當斐潛說出這個理由的時候,棗祗也是沉默了,沒錯,對于現在的農桑之事來說,重要的不是花樣創新,而是產量。
斐潛心道,我會告訴你是因為好多工序現在都做不到,還有好多配料都還找不到么?反正說出來這些菜就是饞饞你的,不講一些場面話怎么能顯得我胸懷天下呢?
果然棗祗還是很吃這一套的,聽完斐潛的說法后,拿著寫了滿滿的一張紙,左右為難,扔了吧又覺得可惜了,不扔吧又覺得自己追求的口腹之欲跟斐潛比起來,這個境界相差太多了……
斐潛見狀暗笑,唉,這就是沒見過世面的年輕人啊——
想當初在后世辦公室混的時候,那個新人沒遭受過職場老油子的蒙蔽?看那一個個老油子每每慷慨激昂的樣子,以為人人都是愛崗敬業以公司為家好員工,便將那一句今天我以公司為榮,明日公司以我為榮念得山響,干勁十足,什么臟活累活搶著上,報酬沒有也不要緊,可到最后才發現,那些老油子一個個只是口號叫的響亮,手底下卻是另外一套……
斐潛看見棗祗的青澀的樣子,就跟在后世看見一個剛進行業的新員工差不多……
斐潛于是就用很熟練的套路安慰棗祗道:“兄臺也不必如此,小弟見兄臺有志于農桑,想必將來定可取得一番成就!屆時小弟再來沾沾光哈!”
棗祗很認真的點頭說道:“多謝兄臺勉勵!”心中滿懷的激情,感覺斐潛講的太好了,自己將來一定要在農桑上取得一定的成就才是!
看著棗祗嚴肅正經的樣子,斐潛多少覺得欺負老實人,有些過意不去,正巧院內的荀家仆人過來告知說開飯了,便一邊和棗祗朝外走,去吃荀家的大鍋飯,一邊隨意說道:“小弟此番荀家公講事了,便要求荊襄游學,待到荊襄之后,若是有緣,小弟再設法做幾道菜讓兄臺嘗嘗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