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012 歷史回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站在歷史高度回頭展望電影的百年歷史,細數每一位能夠稱得上頂級巨星的演員們,不難發現他們擁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通過大屏幕展現自己的獨特魅力,并且與觀眾產生共鳴——或向往或親近、或驚嘆或仰慕,進而發展成為一種羈絆與信任,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走進電影院,感受膠片藝術的美好。

  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網絡年代之后,伴隨著草根明星的崛起、全民娛樂的普及、神秘光環的消失,普羅大眾與頂級演員的距離感正在逐漸弱化;同時,電影產業也走下神壇進入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與認知態度,于是,巨星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漫畫改編超級英雄的屏幕形象。

  前者與后者之間的相似之處比想象中更多:一點點神秘、一點點向往、一點點仰慕、一點點期待,最重要的是,觀眾與電影之間強烈羈絆感的延續——這也使得‘巨星’的內核保持了一致,只是從真實演員轉移到了虛擬形象上,與網絡空間所營造出來的幻想形成互文,最終再次制造出了新世紀新時代里的全新巨星們,同樣在票房市場里擁有著無與倫比的號召力。

  曾經,觀眾喜歡的是查理卓別林,而現在,觀眾喜歡的是鋼鐵俠。

  曾經,觀眾喜歡的是哈里森福特,而現在,觀眾喜歡的是漢索羅。

  微妙的變化卻導致了整個產業的變化——觀眾愿意為了杰克斯派洛船長走進電影院,卻不見的愿意為了約翰尼德普而買票;同樣,觀眾愿意為了鋼鐵俠走進電影院,卻不見得能夠被小羅伯特唐尼所吸引,這就是‘巨星消亡’的真相。

  只是,現實生活中,虛擬形象與真實身份的壁壘,被社交網絡所打破之后,觀眾們往往容易產生混淆,不確定上述理論是否適用、甚至無法理解‘二者分割獨立’的概念;不過,電影票房數字卻不會說謊。

  自然地,電影公司的發展與籌劃也就發生了改變,以漫威宇宙為首的系列作品正在改變著整個市場的格局,以‘星球大戰’為首的系列作品又給予了市場另外一種選擇,但兩個選擇的核心競爭力都來自于當代全新巨星定義當代演變,演員與導演的力量也正在逐漸消退,電影產業的整體格局都正在變化著。

  然后,藍禮霍爾出現了:

  他擁有著曾經復古巨星們的所有特質;同時也擁有著當代虛擬巨星們衍生出來的特質,最終蛻變成為一個全新的獨特巨星形象,憑借著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堅定不移地開辟出了一個屬于藍禮的世界。”

  “星際穿越”的全球票房突破十億美元,這也是繼2012年的“明日邊緣”、2013年的“明日邊緣”之后,藍禮連續三年都創造了如此佳績,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所有新聞媒體的矚目焦點,即使是諾蘭的聲勢都無法相提并論,似乎所有功勞全部都是藍禮的,如此報道趨勢著實不正常,但如此局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紐約客”雜志撰寫了一篇專題,繼“美國沒有巨星”之后,正式確定了藍禮“當代巨星”的光環,徹底改變了市場規則,而專題內容也解釋了“媒體如此亢奮激動”的重要原因,無疑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

  “截止到2014年暑期檔為止,世界范圍內一共誕生了十九部全球票房突破十億美元的作品,聯手構成了’十億票房俱樂部’,而其中的成員也是目前整個電影市場的一個縮影,能夠窺見電影產業的發展脈絡。

  在這之中——

  漫畫改編超級英雄電影,一共三部,’復仇者聯盟’,’鋼鐵俠3’,’蝙蝠俠:黑暗騎士’。

  原著或者游戲或者動畫等其他類似項目改編的系列電影,一共十部,’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魔戒3’,’變形金剛3’,’007:大破天幕殺機’,’加勒比海盜3’,’加勒比海盜4’,’愛麗絲夢游仙境’,’星戰前傳1’,’霍比特人1’,’明日邊緣’。

  動畫電影,一共兩部,’玩具總動員3’,’冰雪奇緣’。

  原創電影,一共四部,’阿凡達’,’泰坦尼克號’,’侏羅紀公園’,’地心引力’。

  上述作品全部疊加起來之后,構成了’十億俱樂部’第一集團的十九部作品,可以明顯察覺到改編系列電影正在占據絕對上風,這也成為了整個市場無可動搖的核心競爭力:續集電影的大行其道已經無法逆轉。

  其中,首部電影或者起源電影,一共有十部;但只有首部電影而沒有續集電影的,卻只剩下三部:’明日邊緣’、’泰坦尼克號’和’地心引力’——如果再扣除傳聞中正在開發卻遲遲沒有動靜的’明日邊緣2’,那么也就只有區區兩部而已。

  換而言之,全球十億俱樂部的核心力量就是來自于系列電影所構建起來的強大號召力,作品與作品之間、角色與角色之間的聯動,成為了打開票房市場的敲門磚這也徹底改變了電影產業的運轉模式:

  電影制作公司不需要再繼續相信演員的力量,只需要選擇相信系列電影的累積與沉淀,這就可以取得成功。比起演員來說,作品本身的魅力才是能量來源,這也進而鑄就了’巨星隕落’的獨特時代特征。

  曾經,詹姆斯卡梅隆擁有著如此號召力,’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的相繼成功,讓這位導演在全球范圍都占據了獨特位置,但伴隨著’阿凡達’續集進入漫長開發階段,他的個人魅力也與系列作品融為一體,難以再次展現出巨星的輝煌。

  現在,藍禮霍爾出現了!

  ‘明日邊緣’和’地心引力’的成功證明了藍禮的號召力,而’星際穿越’的加入則完成了拼圖的最后一塊。

  誠然,’明日邊緣’是原著改編電影,并且正在開放續集,但客觀來說,原著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至今沒有任何動靜的續集傳聞,甚至比’冰雪奇緣2’的籌備還要更加遲緩,這也讓作品剝離了那些顯著特性,即使歸類為’無續集原創電影’,似乎也沒有問題,于是,所有焦點就落在了藍禮身上。

  原創作品、續集缺席,這也意味著電影的成功更加艱難也更加復雜:一部的成功,可能是機緣巧合——就好像’冰雪奇緣’一樣;兩部的成功,這就證明了實力的出眾——就好像詹姆斯卡梅隆五年前所創造的奇跡一般;三部的作品,這則是巨星光環的確立——真正地重現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巨星風采:

  哈里森福特,湯姆漢克斯,湯姆克魯斯,威爾史密斯,無論出演什么作品,只需要他們的名字出現在演員列表的領先主演位置上,這就是票房保證,與續集無關、與改編無關,這些演員本身才是觀眾走進電影院的動力,包括金凱瑞、阿諾德施瓦辛格、茱莉亞羅伯茨、梅格瑞恩也都可以算是如此行列。

  然后就是現在的藍禮。

  全球范圍內三部十億美元票房作品,這也真正地證明了藍禮的’巨星號召力’,不需要續集也不需要改編,不需要導演也不需要制片,只需要一個名字,’藍禮霍爾’,這就已經足夠,如同一個品牌般,在電影市場建立起了獨一無二的亮麗風景線。

  事實上,除了三部全球十億票房作品之外,全球兩億美元票房的’愛瘋了、’抗癌的我’、’醉鄉民謠’也全部都是如此,沒有改編也沒有續集,甚至沒有大投資大制作,輕盈的小成本獨立作品,卻仍然能夠成為觀眾走進電影院的動力!

  至今為止,藍禮的個人累積票房已經創造了一系列新高:北美累積二十五億一千萬美元,全球累積五十六億一千兩百萬美元,如此數據超過了哈里森福特、湯姆漢克斯等一眾巨星,成為了影史最快達到北美二十億、全球五十億的演員,也許在三十歲之前,藍禮甚至可以完成北美一百億的史無前例歷史。

  這是一個展望,卻也是藍禮超強人氣的體現。

  當站在未來百年之后的歷史高度回頭展望電影產業的第二個百年歷史,巨星概念的變化與發展過程,必然伴隨著電影產業以及消費模式的變化與發展,而其中,’藍禮霍爾’的名字勢必將占據一個重要位置。

  巨星隕落了嗎?

  是的。因為二十一世紀不是一個屬于巨星的時代,至少從第一個十五年來看,電影產業已經進入了全新階段,成熟化流水線的生產模式,正在讓’改編加續集’模式占據上風,此時是不需要巨星的一個時代。

  但巨星真的隕落了嗎?

  不是。藍禮的橫空出世讓人們意識到了,在’改編加續集’模式之中,巨星效應依舊能夠擁有自己的強大基礎,就如同’堂吉訶德’這張專輯的寓意一般:人人都以為那些事物不存在,但堂吉訶德仍然堅信著;那么,當’改編加續集’模式出現疲軟并且開始下滑的時候,又將發生什么呢?藍禮的崛起是否能夠帶來一些啟示呢?

  巨星,依舊存在,卻只有一個:藍禮霍爾。”

  “紐約客”洋洋灑灑的文章,從產業規律和歷史定位給出了答案:為什么“星際穿越”全球票房突破十億之后,引發了如此熱烈的討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