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78章 織布機誕生2/2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王,我們做出來了。隨夢小說.SUIMENG.lā”一個中年族人跑到蘇焱面前激動的說道。

  “什么做出來了,犁?”

  “不是,不是犁,是織布機。”

  “織布機做出來了!走!我要看看。”

  蘇焱當即站了起來,大步向著木匠坊走去,那中年族人緊緊跟在蘇焱身后。

  木匠坊位于源城的東南區域,之前源城南方的叢林是距離源城最近的一片叢林,木匠坊建立在東南區域,可以快速從南方的叢林獲取木材,只可惜現在那片叢林被血虎部落一把火都燒掉了,預計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才能恢復一片片叢林的模樣。

  蘇焱走的速度很快,可見蘇焱對織布機的重視,原本蘇焱以為是新的人力犁打造出來了,若是人力犁適用就可以批量制造,明年龍部落種植面積將大大增加。

  織布機的重要性要比人力犁差一點,畢竟衣服的重要性趕不上食物,不過織布機對龍部落來說也非常的重要,人力犁要有,織布機也要有。

  龍部落最開始用麻線織布的時候,僅僅是用幾根木棍和骨針作為工具,就開始紡織麻布,將一根根紗線依次綁結在兩根木棍上,再把經兩根木棍固定的紗線繃緊,用手指像編席或網那樣進行有條不紊的編結。

  這種織布方法效率非常的低下,因為紡車的出現,加工出的紗線日漸精細,再用這種方法編結,不但費工而且柔軟的紗線極易糾纏在一起,給操作帶來困難,之后幾年時間里慢慢改進,腰機隨之出現。

  原始的織機是席地而坐的“踞織機”,又稱腰機,與傳統認知的織布機不同,這種踞織機沒有機架。

  腰機上前后兩根相當于現代織機上卷布棍和經軸的橫木,一把打緯刀,一個引緯的紆子,一根直徑較粗的分經棍和一根較細的綜桿。

  織造時,織工席地而坐,將經紗的兩端分別綁在兩根橫木上,其中一根橫木(卷布軸)系在腰間,另一根由腳踏住,靠腰背控制經紗張力,利用分經棍形成一個自然梭口,用紆子引緯,砍刀打緯。

  織第二梭時,提起綜桿,使下層經紗變為上層,形成第二梭口,立起砍刀固定梭口,紆子引緯,砍刀打緯。織造就是這樣不斷交替循環往復進行的。

  以人來代替支架,“腰機”之名也因此而來。

  原始腰機織造采用了提綜桿、分經棍和打緯刀,實現了經緯紗縱橫交織,通過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后打緊緯紗三種主要技藝,將絲線織成布帛,構成基本織物。

  腰機的出現讓織布效率大大提高,這才使得紡織出來的布逐漸取代樹葉、植物葉片和獸皮的地位,大部分時候人們都穿著布帛做的衣服,只有在寒冷的時候才會穿獸皮制作的衣服。

  不過日后隨著野獸數量大大減少,能夠穿獸皮衣服的人也會減少。

  蘇焱猜測,若是大河南岸有部落有紡織結束,很大可能這個部落就有腰機。

  腰機雖然使得織布效率提高,不過還不夠,龍部落還需要織布效率更高的織布機,以此解放出更多的人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織布機的構造比人力犁的構造復雜太多,蘇焱對織布機的知識沒有多少,以為還得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制造出來,沒想到驚喜來的這么突然。

  木匠坊由多座房屋組成,一部分房屋由來存儲木材,另一部分房屋為工坊,木匠們就在這些工坊里勞作,將一塊塊木材經過多道工序制作成自己需要的模樣,織布機是在這里制造,人力犁是在這里制造,弓和箭也是在這里制造。

  蘇焱很快來到那個專屬于織布機的房屋中,房屋里堆積著大塊小塊的木料,各類的工具,加上跟著蘇焱走進房屋的那個中年族人,一共三個木匠和六個學徒,最重要的還是房間中央的那一架織布機。

  這個房屋蘇焱來過多次,查看織布機的制造進度,數年時間里,曾制造出多個殘次品,今天還是第一次“被邀請”過來,說明三個木匠自己都認為新制造出來的織布機合格了。

  “王,這是我們最新制造出來的織布機,它……”

  聽著那中年木匠的講解,蘇焱的目光全部放在這架織布機上,這織布機和腰機有著巨大的差別。

  面前的織布機和漢代的斜織機有點像,斜織機的機身分為機座和機架兩部分,機座前端設有坐板,后端斜接著長方形機架,機架后端安置的兩根撐柱,使機架和水平機座成五十度到六十度角。

  機架是一長方形木框,上端設有一根經軸,下端設有一根卷布軸,經軸和卷布軸上還各設有一用以控制送經量和卷布量的軸牙,機架中間兩側各裝一根“立叉子”,其端裝有形似“馬頭”狀的提綜桿,活套于一根中軸上。

  “馬頭”前端系著綜框,后端裝有一根用于將經線分為上下兩層的分經木,機座下有兩長短不一的腳踏桿,長者連結一提綜杠桿,通過“馬頭”控制綜片的提升,短的一根與綜片下端相聯結。

  織造時,織工坐在機上,踩下長踏桿,力量沿桿傳到提綜馬頭的杠桿部分時,馬頭前傾上蹺,連系底經的綜框立即將底經提高到原面經的位置之上,同時,中軸也相應地向下壓迫面經,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梭口,這時可進行投梭送緯,竹筘打緯的工作了。

  當這一工作完成后,腳即離開長踏桿,而踩下短踏桿,使綜框下降,底經失去拉力,恢復到原來的形狀,與此同時,“馬頭”前端靠自重下垂,使面經也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準備接受下一個開口運動。

  如此往復,織品就“縷縷而成之,寸寸而積之”了,當織好一段布帛后,可一邊扳動經軸一端的軸牙放經,一邊轉動卷布軸一端的軸牙張緊經紗,繼續織造。

  織布機上還掛著線,已經有一小段麻布被織布機紡織出來,這應該是幾位木匠對織布機進行嘗試,在確定織布機的紡織效果確定后,才將織布機制造出來的好消息急急忙忙上報給蘇焱。

  “你們來使用一下這織布機我看看。”

  “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