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976節-七水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山高皇帝遠,自給自足,又沒有城市的喧囂與勾心斗角,山里的生活節奏慢,自然逍遙。

  但是山里有山里的各種不方便,比如說看病。

  頭痛感冒皮膚癢等小毛病往往只能自己硬扛,或者抓把草藥煎煮,勉強對付一下。

  像發燒等比較嚴重的病或傷筋動骨,那就沒有辦法,只能連夜往鄉里,甚至縣里送。

  路途迢迢,哪怕鐵打的漢子,氣急敗壞的跑完這一趟,也得精疲力竭,為了一個病人,累癱一家子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還會多出幾個病號來。

  有時候遇到急癥,病人沒能堅持到醫院,死在半路上也不是沒有。

  在折樓縣,像這樣的事情,一年總有個一例或兩例。

  當醫療隊來到如此偏僻的小山村,村民們的激動和喜悅絕對不是裝出來的。

  有些老病號就是因為行動不便,無法去鄉里的衛生院,只好一直在村里拖著硬撐。

  剛剛過橋的時候,一群村民從村里涌了過來,不由分說的就想要拉扯著牛車和醫生們往自己家去。

  “有野豬,野豬,有豬肉吃嘍!”

  有一個孩子又驚又喜的喊了起來,臥槽,牛車上那是嘛玩意兒?

  饞嘴的孩子就是眼尖,指著一輛牛車上嗷嗷直叫喚。

  “關叔,你們打到野豬啦!”

  “把豬頭給我吧!烀豬頭可香啦!”

  “哥子,我要豬腸子,全包!”

  “老關,蹄子一定要留兩只給我,我媳婦正下奶,五行缺豬蹄。”

  城里的肉價漲到飛起,村里的肉哪里舍得吃,寧可換點現錢,讓娃娃們上進多些書本費。

  城里人饞肉,村里的小娃兒早就饞瘋嘍!

  趕車的村民們著急忙慌的攔著鄉親們的手,氣急敗壞的叫道:“別搶,別搶,這是醫療隊送給我們的禮物,還沒有個章程呢!”

  正當局面快要控制不住的時候,幸虧村長及時趕到了。

  “喊啥喊啥,給勞資陰到點(閉嘴)!罪貨貨(偷雞摸狗的)干嘛子?都散嘍!”

  揮舞著又粗又長的水煙筒子一通敲打,驅散了這些熱情過了頭的家伙,這才讓醫療隊等人避免了陷入尷尬的處境。

  有個四十來歲的醫生,甚至還被村姑給捏了屁股,嚇得汗毛直豎,這特么上哪兒講理去。

  一村之長,權威毋庸置疑,恐怖如斯,圍住四輛牛車擠作一團的村民們立刻作鳥獸散。

  依然還有幾個膽大些的婦女依舊站在不遠處,指指點點,似乎在對大城市來的醫生評頭論足,哪個有氣質,哪個皮膚白,哪個比較強壯,隨風飄過來的只言片語,讓孫書輝等人忍不住背后冒出一層白毛汗。

  “啊呀啊呀,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我是七水坳的村長,崔彥,剛才真是不好意思,那些家伙沒見識,不懂得禮貌,請多多包涵,我給各位賠禮了。”

  說著還抱拳打揖,聽這位村長的聲音,似乎正是方才村里大喇叭里傳出的聲音。

  很顯然通知村民們的播音員,就是這位村長,只是沒有想到村民們會如此反應過度。

  “崔村長,你們村這個下馬威可真是厲害啊!”

  方才差點兒被嚇到的朱干事拿話挪揄著對方,之前的場面讓他幾乎有些腿軟。

  “咦?你是,鄉里的朱干事吧!真是對不起,對不起!我再次誠懇的道歉。”

  即使是一個小小自然村的村長,也依然是個成了精似的人物,崔村長假作誠惶誠恐的再次打揖,里子面子統統給到。

  “好了好了,崔村長,安排一下,醫療隊落腳的地方,這里剛剛下過雨,可別隨隨便便安排到露天,還要有電,最好有網。”

  朱干事自然不可能跟對方拗到底,畢竟人家是地頭蛇,臉一番,自己也難辦,所以順坡下驢,將話題轉移。

  “沒問題,都包在我身上。”

  崔村長拍著胸脯,接著說道:“看病的地方就放在祠堂里怎么樣,既遮風擋雨,又敞亮,通電通網全都有,住宿嘛,我家里可以安排五個,其他人分派到老關,老耿,大疤癩和小四家里,一家分攤兩個,食宿全包,我數數,一,二,三……十四,我家再添一個,管六個,妥嘍!剛剛好!”

  當即點起了人頭,醫療隊十個人,黔南省衛生廳接待人員陸力,折樓縣干事朱豪春,考斯車公務車的司機,還多了一個百口鄉的管帳會計,一共十四個人,勉強可以塞進七水坳村經濟條件最好的五戶人家里。

  三下五除二,全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就算是朱干事也挑不出理來。

  “行,入鄉隨俗,就聽崔村長的安排,對了,我們帶過來四頭野豬,收拾一下,給全村分了吧!”

  朱干事同意了崔村長的建議,順便把那四頭獵物給安排了,他是吃過野豬肉的,知道這東西費火候,早點兒處理了,說不定能夠早點兒吃上。

  七水坳村的經濟條件就擺在那里,至今沒有全村集體擺脫貧困,能夠有地方住,有東西吃,就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再想要別的,那么可也得有啊!

  “交給我吧!不就是野豬嘛!走走走,我帶你們去看地方。”

  崔村長將自己的水煙筒子拍的嘭嘭作響,招呼趕牛車的村民,親自在前面領路。

  七水坳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手里捏著鄉里給的獵殺指標,吃不到家豬,難道還吃不到野豬嗎?自然有一套收拾這等野味的法子。

  村里最好的建筑不是村長家,而是當作村辦小學的崔關耿三家的聯合祠堂,里面不僅僅是學校,還供奉著三家祖先的香火。

  石塊堆砌與青磚疊壘的墻體,白墻紅柱,黑瓦挑著飛檐,高墻大院,顯然是一座有些年頭的老建筑。

  里面是前后三進的格局,四百多平方的前院,種著一株桃樹,一株李樹,有點兒寓意桃李滿園的味道,三百多平方的中廳祭堂,里面還點著香燭燈火,再加上兼作村辦小學和雜物庫房的后廂,總共一千多平的面積,足以容納下醫療隊擺開的陣勢。

  崔村長還真是推薦了一個好地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