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45章 士紳一體納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通常情況下,堡壘都是從內部先崩潰的,對此葉華是深信不疑,而李肆呢,就是馮道調教出來,留給葉華的一個寶貝。隨{夢}小◢說шщЩ.suimEnG.1a

  此人第一次出手,就來了一個驚天動地!

  李肆以布衣之身,站在葉華和柴榮面前,侃侃而談,血脈里的高傲,讓他并不畏懼柴榮這個天子,你現在不過占據中原而已,我的祖上可是尊貴的天可汗!

  李肆以大唐為榮,可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唐的弊端在哪里。

  他要給柴榮和葉華講解科舉的關鍵,大唐就是繞不開的時間……最初發明科舉的是隋朝,以科舉選官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打破九品中正制,就是打破世家對官僚體系的掌控。

  隋朝滅亡之后,大唐繼續堅持這個策略。

  尤其是唐朝前期,李二不遺余力,打擊世家,壓制世家的地位,發揮科舉作用,大力提拔寒門。

  李二甚至發出了天下英才,入我甕中的感嘆!

  坦白講,李二的努力是成功的,接下來,他的兒子,兒媳,兩代皇帝,繼續打壓士族,如果能持之以恒,所謂的五姓七宗,或許就會提前消失。

  不過問題出在了安史之亂以后,大唐帝國的權威當然無存,不得不重新組建中樞,改弦更張。皇家不夠強,就要拉攏幫手,借助其他的力量。

  所以世家大族重新迎來了發展的機會。

  在這個時候,世家也做了調整。

  原來的世家子弟是瞧不起科舉的,不屑于跟寒門一起競爭搶奪。

  但在安史之亂以后,世家大族放下身段,進入科舉,并且順利掌握了科舉,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比如滎陽鄭氏,盛唐時為宰相者難尋身影,而自中唐開始,連續出現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鄭半朝”之說。

  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亂”前任宰相的僅有2人,事變后進入中唐,則陸續有8人為宰相。

  再如范陽盧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進士者超過百人,這一數量令人驚異。要知道,唐朝時科舉考試中的進士考試是最難的,錄取人數又少,盧氏能有此成績,簡直是匪夷所思!

  作為世家子弟,他們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沾沾自喜之余,就到處吹噓,說他們家風純正,知識淵博。千年積累,文采風流,遠不是寒門能相提并論的。

  這種說辭,也僅僅是騙騙外人而已。

  世家大族能有如此傲人成績,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適應掌握了科舉的規律!

  在所有科舉當中,以進士科最為重要,而進士科則是靠策論選材,一篇文章定命運。

  稍微受點教育的人都明白,文章這個東西,是很主觀的。

  有人偏好辛辣,有人偏好含蓄,有人覺得要汪洋恣肆,有人覺得要溪水潺潺……同樣的一篇文章,在不同考官那里,也會得到不同的評分。

  葉華記得,上輩子的時候,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老師反復提醒,就是告訴學生,要寫容易得分的作文。

  放到科舉場,也是如此,甚至更加重要!

  首先,字跡要漂亮。

  其次呢,文采要飛揚。

  再次,說理也中規中矩,不能讓人挑出毛病。

  還有,要把握考官的喜好,寫考官中意的文章……

  世家大族為官者眾多,甚至主考就是世家的人。他們手中財力雄厚,又能掌握輿論,引導文風……擁有這么多優勢,只要不是豬,就有機會考上。

  更何況,上面這些都是堂堂正正的手段,其他的作弊啊,替考啊,……這些還都沒拿出來呢!

  所謂世家子弟考進士,就跟有錢人家進名校一樣,普通人窮盡幾輩子未必能做成的事情,人家只是揮手之間而已!

  當然了,凡事有利有弊。

  一味迎合考官,一味投機取巧,到了最后,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是空洞乏味,言之無物。雖然能過科舉的那一關,卻沒法打動要銳意進取的皇帝陛下。

  相反,柴榮震怒了,朝廷四年一次,花費巨資,開科取士,結果就選出了一幫廢物!這不是白白浪費資源嗎?

  讓他們為官,只會結黨營私,貪圖私利,殘害百姓,這樣的官,要他們有什么用?

  “這四個廢物,立刻免去進士功名,革去官職,聽候發落!”

  一道旨意,以李覃為首的四個人,全都待下去了。

  這里面就剩下馮家兄弟,他們兩個沒有參加科舉,是靠著恩蔭入仕,葉華把這倆人揪來陪綁,是想給他們當頭一棒。

  事實上馮家兄弟也的確被震撼了,兩個人跪在地上,渾身顫抖,不停哆嗦。

  柴榮怒氣不息,“你們兩個雖然沒有參加科舉,但是寫出來的東西,一樣味同嚼蠟,空乏說教,連馮太師的一成本事都沒有學到,妄為人子!”

  被臭罵了一頓,兩兄弟只剩下磕頭請罪。

  柴榮緩了緩,又道“你們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這書法就不錯,比那四個東西強多了……你們就先留在翰林院,替朕草擬圣旨,記住了,以后要多跟令尊學,要把書讀活泛了。”

  這也就是看著馮道的面子,當然了,葉華的作用也不小,兩個人才能因禍得福,不但沒有被罷官,還成了天子近臣,馮平和馮吉乖乖退到一邊,偷著擦汗去了。

  現在只剩下柴榮,葉華,李肆三個人。

  柴榮怒道“世家官吏靠著把持科舉,將自家的子弟送入官場,朝廷的論才大典已經變成了他們私相授受的工具!這幾個人不堪用,其他人也未必如何,朕,朕要廢了科舉!”

  “不可!”

  葉華急忙攔阻。

  要說科舉制的弊端,那是說也說不清。

  可是要廢了科舉,總要拿出替代的辦法吧?

  葉華自問,哪怕到了一千多年之后,那么多國家,那么多聰明人,依舊延續著科舉的傳統,采用考試選官。就好像高考一樣,罵的人不計其數,可要是廢了高考,卻找不出更公平合理的方法。

  不憑成績說話,難道靠血統,或者靠金錢?

  顯然,都行不通!

  “陛下,科舉不可廢,只宜調整。”

  “怎么調整?”柴榮道“眼下世家大族的子弟,占了科舉的六成以上,難道朕要降旨,不許世家子弟參與考試嗎?”

  葉華道“陛下,臣以為應當調整考試內容,還有,要增加錄取人數!”

  第一個改進,柴榮很輕松接受了,內容一定要改,他再也不想看到空洞無味的玩意了。可增加錄取人數,這就讓他殊為不解了。

  “葉卿,你是不是說反了?錄取人數越多,豈不是讓更多的世家子弟進入官場?他們結黨營私,把持朝政,你讓朕何以自處?”

  葉華搖頭,“陛下,臣以為增加錄取率之后,情況會迥然不同的。”

  柴榮還是不信。

  這時候李肆突然站出來,“陛下,請容草民說幾句,冠軍侯所言,其實頗有道理!”

  柴榮哼了一聲,“你跟他都是一師之徒,當然替他說話了!”

  李肆沒敢還嘴,只是道“陛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其實自從中唐開始,科舉錄取的人數就已經不斷增加了。”

  “哦?那結果如何?你方才不是說,世家大族靠著科舉重新興起嗎?”

  “啟奏,陛下,草民所言,只是事情的一方面,還有另外一方面。”

  “講!”

  “是這樣的,世家子弟越來越多走科舉的路子,使得科舉的地位越發尊崇,成為入仕的正途,其他的方法都是偏門。漸漸的,中進士就成了身份的代表,而世家大族,血統尊崇,反而不為人們所承認了。”

  李肆笑道“在世家大族當中,也有人看出了這一點,比如以蔭入仕的宰相趙郡李德裕和滎陽鄭覃,他們就支持恩蔭,反對科舉入仕,李德裕恥與諸生從鄉賦,不喜科試,尤惡進士,滎陽鄭覃更是建議廢除進士制度。只不過這些人無力回天,五姓七宗的衰敗,不只是靠著朱溫的屠殺而已。事實上,那時候的豪門大族,已經遠不能和唐初相提并論了。”

  葉華驚嘆李肆的眼光,他總結道“陛下,擴大科舉的錄取范圍,就是以寒門取代豪門!以中小士人取代大族高第!這么做,對朝廷是有利的。”

  柴榮思量半晌,緩緩道“這個辦法不錯,只是寒門愿意承擔田賦徭役嗎?朕總不能殺了幾只老虎,換來幾群惡狼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