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472 三項技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手握十五個基礎點數,對于見慣風浪的陸恪來說,稱不上大殺器,卻足以讓他的實力再次提升。

  兩連敗的經歷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收獲就是,比賽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失誤而葬送,但失利卻是整支球隊的責任;同樣,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努力,不足以贏得比賽的勝利,這是一項集體運動,但追逐勝利的道路之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永遠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正式加點之前,陸恪沒有立刻下手,而是認認真真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屬性面板,同時快速開動起了腦筋。

  但隨即,陸恪就注意到了一點點異常:為什么技術屬性的清單似乎看起來又更長了一些?

  這是錯覺嗎?

  視線重新回到了屬性面板的最上方,重新打量了一遍,然后陸恪就確認了自己的猜測,屬性面板之上居然一口氣出現了三個全新的技術分項。

  一直以來,系統其實都在陸陸續續地增加細分項目,比如說預判,比如說運氣,比如說戰術區域準度。雖然說,這意味著,嗷嗷待哺的分項又增多了,但某種程度來說,這是細化提升實力的一種方式,長遠來看,其實是好事。

  不過,在此之前,每一次增加分項都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出現;今天,卻一口氣出現了三個分項,這著實太過突然,也太過兇殘,以至于陸恪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難道是因為兩連敗的關系,暴露了自己更多的短板?于是,系統就提出了實質化了相對應的分項?

  短暫的震驚過后,陸恪就再次冷靜了下來,視線落在了三個新的技術分項之上。

  第一個分項,叫做手腕控制。

  剛剛看到的時候,腦海里的第一反應就是傳球控制,與傳球精準度息息相關,陸恪還有些納悶,關于傳球精準的分項已經夠多了,為什么還出現另外一個?隨后閱讀了技術分項的說明之后,這才恍然大悟。

  這的確與傳球控制有關,卻不是關于傳球精準,而是關于傳球落點位置的控制,與抄截和接球等相關環節息息相關。

  這是一項非常非常精細的技術。

  在四分衛與外接手的連線過程中,距離、位置、落線,這都是四分衛必須完成控制的項目,當四分衛準確地將橄欖球輸送過去之后,接球球員就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完成接球。

  對于普通四分衛來說,他們可能就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傳球往往出現或大或小的偏差,又或者是無法捕捉到傳球空檔,導致進攻的傳球推進始終無法流暢起來。所以,他們需要一名頂級外接手,力挽狂瀾地殺出一條血路,甚至是完成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接球。

  對于優秀四分衛來說,他們總是能夠精確地將橄欖球傳送到合理范圍之內,并且在防守陣型之中、跑動路線之中尋找到自己的傳球目標,只是具體位置可能稍稍有所偏差。所以,他們需要一名優秀外接手,在準確的傳球位置之上,完成高難度的接球。

  簡單舉例,比如說,傳球過高,接球球員就必須高高躍起,在防守球員抄截之前,搶下橄欖球;比如說,傳球過低,接球球員就必須降低重心,在橄欖球觸地之前,完成接球,并且控制住橄欖球。但至少,傳球落點還是在合理范圍之內的。

  而對于精英四分衛來說,他們不僅能夠準確撕開防守陣型,尋求到一條縫隙,將橄欖球輸送到合理的范圍之內;而且還可以精準地控制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名普通外接手,就可以輕輕松松地完成接球。

  簡單舉例,比如說,肩后陰影傳球,橄欖球落在了接球球員的肩膀后側陰影位置,避開了防守球員拍掉傳球的可能,為外接手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接球空間;比如說,胸口傳球,不需要跳躍、不需要下蹲,僅僅只是保持重心,就可以順利完成接球,然后伺機展開持續推進。

  普通四分衛,需要頂級外接手;優秀四分衛,需要優秀外接手;精英四分衛,需要普通外接手,這就是區別。如果頂級四分衛搭配頂級外接手,那就是見神殺神、遇佛殺佛了。

  當然,如此區分都是紙上談兵的理論知識,實際比賽之中的實力發揮卻又是另外一番面貌了。

  當下聯盟之中,四大精英四分衛和一大批優秀四分衛的區別就在于——

  精英四分衛的實力水準是一個常態,即使狀態不佳,他們的下限也往往能夠達到“優秀”水準;而那些優秀四分衛們,關鍵時刻同樣可以發揮出“精英”級別的實力,卻無法形成一個連貫性,伊萊曼寧、本羅斯里斯伯格、菲利普里弗斯、喬弗拉科、托尼羅莫等等,都是如此。

  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說,普通四分衛躋身到優秀四分衛,戰術區域準度,這個分項是關鍵區別;而從優秀四分衛躋身到精英四分衛,手腕控制,這就是關鍵技術。

  傳球出手的剎那,四分衛對于外接手的位置判斷以及對位防守球員的預判解讀,瞬間通過手腕的柔和細膩控制,將對橄欖球的落點位置進一步地完成控制。

  一來,避免抄截;二來,方便外接手接球;三來,方便接球之后的下一步動作,甩開擒抱、持續推進或者是沖出邊界控制時間等等。

  可以說,這是屬于傳球手感的天賦之一。

  之前就提過,這種細膩的觸感對于四分衛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天賦,往往是在潛意識之中的瞬間控制,卻可以決定四分衛的高度極限。一般來說,白人的手感更加優秀,而黑人則相對更加粗糙一點;至于亞裔球員,目前陸恪沒有其他參照模板,但可以看得出來,這也是他的天賦技能之一。

  在實際傳球過程中,不僅僅是手腕控制而已,還需要結合時機判斷、防守閱讀、防守預判等各個環節銜接起來,將整個傳球的出手控制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之前,戰術區域準度的分項就已經出現了,目前陸恪這一項目的分數是七十五分;而現在,手腕控制的分項也出現了,陸恪猜測,應該和對陣紅雀隊比賽之中的三次抄截有關。

  目前,陸恪的手腕控制起始分數是八十一分。

  正如所料,傳球手感的細膩程度,這是陸恪的天賦之一。

  在第一次收獲系統的時候,陸恪的技術分項之中都是一片江山紅,不要說八十分了,就連六十分的項目都著實不多;但現在,手腕控制出現之時,一開始分數就是八十一分,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第二個分項和第三個分項其實是一對技術分項,分別是左側感知、右側感知,同時,左側感知還被稱為盲側感知。

  這兩個分項的功能和技術就相對簡單了許多:對擒殺的預判。

  站在口袋之中完成傳球的時候,四分衛是非常忙碌的,需要判斷接球球員的位置和防守球員的對位,同時視線余光還需要注意口袋的情況,隨時警惕對手突破進攻鋒線實施擒殺的危機。

  對于跑動四分衛來說,擒殺危機到來時,他們就用雙腳跑出空檔;而對于口袋四分衛來說,要么就是倉促傳球,要么就是保護橄欖球避免掉球,再不然就是被迫摔球,避免更多損失。

  可以想象,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在短短兩秒、三秒的時間里,心念百轉、掌控全局,一點點疏忽就可能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面。

  尤其是來自盲側的擒殺。因為這是四分衛的視野盲點,沒有辦法通過視線余光完成判斷。這意味著他們是能依靠野獸直覺。一旦直覺的判斷稍稍遲緩,那么來自盲側的擒殺基本都無法逃脫,有時候,即使察覺了,瞬間條件反射之下的逃脫也無比困難。

  顯然,這兩個分項就是來自于對陣烏鴉隊的九次擒殺。

  在那一場比賽之中,陸恪使出渾身解數,兩次絕對步伐、一次銅皮鐵骨全部都用上了,這才避免了傷病,但依舊沒有能夠帶走一場勝利。

  現在,左側感知和右側感知的出現,為了陸恪的進一步提升自己提供了平臺。

  雖然說,這是一種相對冷門偏僻的天賦,但整體而言,跑動四分衛還是比口袋四分衛有更多優勢的,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技戰術水準,觀察左側和右側是必備條件;另一方面也就是因為他們的身體素質更加優秀,就是如此簡單粗暴。

  所以,當陸恪看到自己兩個技術分項的分數時,一點都不意外:

  左側感知(盲側感知),四十五分;右側感知,六十分。

  那么,這也就不奇怪了,每一次當盲側出現擒殺的時候,陸恪基本都無法逃脫,更多時候是沒有任何機會;而右側出現擒殺的時候,偶爾可以避開,但有時候也是視而不見,呆愣愣地就站在原地遭遇擒殺。

  現在,總算是找到原因了。

  果然,上帝是公平的。

  手腕控制高達八十一分;而左側感知和右側感知兩項數據都堪稱是糟糕透頂。

  這也再一次證明了,陸恪就是一名傳統的口袋四分衛,想要成為一名全能的跑動四分衛,即使手握系統,估計也至少需要一個三五年的時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