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間古典書房。
地上鋪著紅金配色的羊毛絨毯,赭石色的半圓書桌被拋光打磨,在管道汽燈的照耀下,泛出明顯的油光。
不大的空間,四面都是立式書架,上面密密麻麻的塞滿各類厚殼書。
這間泛著柔黃光芒的書房,乍看之下會覺得很溫馨,但如果細看就會發現,這間書房壓根沒有門和窗戶,就像是一個精致裝修的牢房。
而此時,這間逼仄又精裝的“牢房”中卻是憑空出現了一道身影。
安格爾睜開眼。
他環顧了一下四周,確認自己在一個疑似密閉的書房。
這間書房里除了他以外,沒有其他人,兔子洞小隊的成員似乎被強行分開了。
不過,安格爾也沒有太驚訝。
這是回聲圖書館的經典環節:入館考核。
之前拂曉之詩小隊,在進入回聲圖書館的時候也經歷過類似的分開。
這種分開并不是把隊伍打散,而是把他們安置在了相鄰的五個不同密室內,只要解開各自密室的謎題,就能到外面的大廳匯合。
而這個謎題,就是入館考核。
聽上去有難度,但實際上還好。
因為回聲圖書館的解謎,考驗的是觀察力,只要你觀察細致,謎題本身沒有難度。
所以,拂曉之詩的人沒費多少功夫就脫了困。
反倒是聚在一起的開局,難度可能會更高,比如……神龍小隊。
當初他們開局就在同一個階梯書室內,入館考核的謎題也是:尋找出路。
明明幾人一起努力,最后卻花了整整半個小時才解開謎題。
兩相對比就能看出來,隊員分開,各自為戰時,謎題的難度是會降低的;可一旦聚在一起能互相討論,謎題的難度反而會顯著上升。
這大概也算是某種……公平?
安格爾在確認周圍環境后,并沒有立刻開始解密,而是先切入上帝視角。
和之前的關卡一樣,視野里沒有熟悉的密室場景,只有一片漆黑的虛空,以及懸浮在虛空中的無數發光泡泡。
所有挑戰回聲圖書館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沉睡在這些泡泡里。
從泡泡的數量來看,回聲圖書館的挑戰隊伍比安格爾想的還要更多……
真正的回聲圖書館則在遙遠的虛空另一端,只有開啟完美挑戰模式才能進入。而他們現在待的,不過是與真圖書館結構完全一致的“魘夢狀態”的圖書館。
也因為“結構一致”,所以只要摸清真圖書館的地理細節,就能反過來解開魘夢圖書館的謎題。
僅僅數秒,安格爾就找到了自己所在的書房,并看到了“門”所在。
只要看到了離開的“門”,想要解開謎題就不難了。
安格爾心滿意足的準備收起上帝視角,可就在這時,他突然停頓了一下,將視角重新放回到了虛空之中。
很快,他鎖定住了這次的目標。
那是個趴在發光泡泡上的小家伙,身高約莫一米,模樣像極了童話故事里的精靈。
面容精致得近乎剔透,尖尖的耳朵透著淺粉,金色長發如鎏緞般垂落,靈動又好看。
但和故事里那種生活在自然界的精靈不一樣的是,她渾身上下都浸透著“書”的氣息——頭頂沒有尋常發飾,而是穩穩頂著一本翻開的小書;身上的裙子也不是布料縫制,而是用層層書頁拼接而成,稍微一動,就會傳來嘩嘩的翻書聲;連背后展開的發光蝶翼上,都印著密密麻麻的“書”形圖案,翅尖扇動時,仿佛有細碎的書頁光影在流轉。
如無意外,這位就是回聲圖書館的觀察者了。
看上去像是一位“書精靈”。
但是,在特雷塔和巴巴雷貢的描述中,回聲圖書館里的“書精靈”幾乎是沒有人形的,看上去就像是發光的白色團子。
和這位“精靈”完全不一樣。
或許這位也是書精靈?只是外形不一樣?
安格爾也沒有多想,只是將她身上的特征記在心中,然后便收回了上帝視角。
睜開眼后,安格爾走到了書桌正對著的書架。
根據在真實箱庭里的觀察,這個書架背后就是“門”,那么大概率謎面也在這附近。
安格爾先是伸出手,拉扯了一下書架……不無意外,書架被某種未知力量固定著,無法被拉動。
既然沒辦法用物理的方法開門,那就只能解謎。
安格爾仔細地觀察一下書架上的書籍。
片刻后,他的目光被書架上的一本厚殼書給吸引了。
主要是這本書有點太“耀眼”了。
字面意義上的耀眼。
這個書架上的書殼,基本都是森系配色,以低飽和度的淺色為主,很多色調都能讓人聯想到大自然。
比如苔蘚綠、橄欖綠、燕麥色、卡其色、米白色、泥土黃……等等。
但在如此森系配色的書殼中,安格爾看到了一個熒光玫紅。
這種顏色不僅亮眼,而且還十分的跳躍。
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個小冊子,但它的存在感非常高,幾乎讓人一眼就會鎖定到它。
“難道是這個?”安格爾低聲喃喃,然后探出手想要把這本薄冊取出來。
不過,安格爾剛剛將這本薄冊從書架上拿下來,還沒翻閱,這本薄冊就化作一陣粉紅色的煙霧消失不見。
消失前還發出了一陣清脆的聲響,像是在……笑?
隨著薄冊的消失,安格爾身前的這個書架也在發生著劇烈變化,就像是幾何排列進行重構。
書架化為了“俄羅斯方塊”,不同形狀的板塊在快速移動著,最終拼接成了一扇敞開的大門。
安格爾看著這扇憑空出現的門,表情難得帶了點迷惑。
這就解開謎題了?
這么簡單的嗎?
雖然之前特雷塔和巴巴雷貢都提過,回聲圖書館的謎題難度不高,但沒親身經歷前總少了點實感;如今親手觸發機關才確認……這話確實沒摻水分,的確很簡單。
不過,這種簡單也只是相對的。
這次簡單是因為安格爾直接鎖定了大門的位置,知曉結果再去尋找過程,但如果不知曉“門”的位置,再想要尋找這本書,那就……咳,好像也不難?只是找到時需要耗費的時間相對多一些。
但如果將書房的面積放大一些呢?
就比如說,換成能容納幾百個書架的巨型空間,哪怕謎題邏輯沒變,要在成千上萬本書里找到那本薄薄的、顏色扎眼的冊子,難度恐怕就要翻上好幾倍了。
當然,這些也只是安格爾自己在腦補中上難度。
避免因為覺得解謎太簡單,而放松了警惕。
安格爾走出書房大門,迎面便撞進一個圓形大廳。
大廳中央空蕩蕩的,只在四周憑空立著四扇門,前后還各延伸出一條走廊,隱在陰影里看不清盡頭。
四扇門中,只有他剛出來的那扇還敞著,剩下三扇都緊緊閉著。
不用想也知道,門后應該就是他的那幾位隊友們的密室,看這緊閉的樣子,他們顯然還沒解開謎題。
安格爾也不急著探索那兩條走廊,而是趁著這個時間,點開了文字欄。
「歡迎來到六重拼盤之一的“回聲圖書館”」
「關卡介紹:該關卡來自???,挑戰者團隊的目標是成功封印■■■■。」
「注意1:回聲圖書館一共三層,每一層存在一個裂隙,請在書精靈的幫助下,尋找并關閉裂隙。在尋找過程中,請警惕書妖!」
「注意2:三個裂隙需要同一時間關閉。」
「注意3:當所有裂隙全部關閉后,■■■■將會進入虛弱狀態。」
「當前完成度:0」
整體信息和之前得到的無誤。
安格爾將目光從文字欄上移開,然后再次進入了上帝視角。
這次,他還是將注意力放到了真實箱庭那邊。
之前只是一瞥,并沒有詳細去看,比如“書精靈”、“裂隙”、以及那需要封印的“疑似神明”的存在,安格爾都沒有進一步探察。
如今,安格爾準備細看。
首先是書精靈和書妖,她們遍布每一層,而且數目比想象中還要更多。
幾乎每個大館藏里,都有一位。
所以,想要尋找它們,只要去大館藏必然會遇到,并不是特別難。
之前安格爾還擔心,書精靈會不會藏的太深找不到,現在看來,應該沒什么問題。
接下來就是“裂隙”。
雖然巴巴雷貢提到過,裂隙是透明且移動的,肉眼看不到。但安格爾還是打算嘗試一下,看能不能在上帝視角下發現蛛絲馬跡,這樣就不用去進行書精靈的挑戰了。
可安格爾把一到三層圖書館都看了一遍,連隱藏空間都看到了幾個,但愣是沒有看到所謂的“裂隙”。
看來,想要定位裂隙是沒辦法取巧的,只能按流程走。
至于最后那位需要被封印的存在。
安格爾在負一層,或者說“隱藏空間”,看到了……祂。
但是,并沒有看到祂的真容。
只看到了一個被無數書籍所裹覆的“巨繭”。
那位需要被封印的存在,就在巨繭之內。安格爾原本是想要將目光穿過外面的繭殼,看向內部。
但就在這時,某種冥冥之中的感覺阻止了他的注視。
似乎注視內部的存在,會產生一些未知的麻煩。
安格爾沒有逆著冥感行事。
作為夢之晶原的實質主人,他很清楚,自己此時產生的所謂冥感,說白了就是夢之晶原的泛意志,或者說世界意志在阻攔他的洞察。
連世界意志都在阻攔,安格爾自然不會對著干。
不過,這次的危險冥感,也讓安格爾深深皺起了眉。
僅僅觀察,都會引發莫名的危機,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副本內的一切,包括活物與死物,基本都是仙境權能所創造,頂多捕捉了一部分夢的記憶融入其中。
而現在,仙境權能在提示它,不要窺探這個繭,這顯然不對勁。
仙境權能的造物肯定不會出現這種提示,那么只有一種可能:融入的記憶有問題。
但僅靠破碎的記憶,就能讓窺探“祂”變得危險……難道說,這個記憶還真的來自某位“真神”?
思及此,安格爾的眉頭蹙的更緊了。
仙境權能玩得這么大的嗎?
之前在外面得聞“封印神明”,安格爾還沒有太在意,以為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野神,甚至他自己去一些原始的世界,都能稱神做主。
他當時頂多覺得仙境權能還挺會玩的……
現在真正進入后,才發現仙境權能哪是會玩,這忒么是讓人在鋼絲上跳舞啊!
雖然安格爾相信,仙境權能所創造的副本,不可能是無解的,這個封印“神明”難度應該也不會太過超模。
但這個任務背后所代表的意義卻很重大。
捕捉神只的記憶!而且,極有可能是“真神”!
這仙境權能的膽子可真肥啊!
總感覺讓仙境權能這么玩下去,未來會有很多危險……
不過安格爾轉念一想,單看眼下的夢之晶原,仙境權能留下的“危險痕跡”其實已經不少了:
比如說窗口副本,直接去儀世界薅序列者的羊毛。
又比如西吉蒙德所去的暗角,那地方的規則極其復雜且完善,大概率也存在非常強大的意志,可仙境權能依舊沒退縮,不僅敢深入,甚至把主線任務都設成了“占山為王”。
從這就可以看出,仙境權能的“反骨”有多重。
當然,安格爾也很清楚,以上不過是他把仙境權能“擬人化”后的錯覺。
仙境權能本身沒有任何主觀意識,它只是一套遵循既定邏輯運行的底層規則,核心機制里本就包含“風險權衡”——既然它敢觸碰這些“危險”,應該是覺得能應對。
更深一層想,仙境權能這么做,或許還來自世界意志的默許。
畢竟仙境權能本就是世界意志下轄的規則之一,若它的行為真會給夢之晶原帶來不可控的危險,世界意志肯定會提前干預。
如今世界意志始終默然,要么說明這些“危險操作”的風險本就在可控范圍內,要么,或許這些操作本身,對夢之晶原的存續或發展,有著極大的益處。
這么一想,安格爾緊繃的眉心稍稍舒展,內心的顧慮也淡了些。
但對于“祂”的存在,安格爾還是不能放松,仍要謹慎應對。
1秒:m.dlngdian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