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治病講究望聞問切,要先弄懂病情,才能對癥下藥。Ψ雜&志&蟲Ψ

  蘇頌接下首相也四年多了,在這段不短的時間,大宋發生了什么呢?

  首先第一條,那就是鐵路工程大大推進了。除了原有的兩條主干線之外,又增加了十幾條鐵路,包括江南,也動工興建了數條重要的鐵路。

  而且修路這種事情是干得越多,經驗越豐富,做起來就越順手。

  在王寧安任內,推動工科教育,如今也到了收獲的時候,一大批年輕能干的工程師,加入到了建設之中。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擁有鐵路之后,就能遠距離調運機器設備,大宋如今已經能生產相對成熟的大馬力拖拉機,甚至還有蒸汽推土機,壓路機等等……

  眾多條件加起來,使得整個修路已經和最初不一樣了。

  剛修路的時候,那是用人命來填,每一里除了消耗材料之外,還要消耗人命。現在基本上死人已經很少了。

  這就像一個人,費了好大力氣賺了第一斗金,當有了第一斗金之后,就不用低聲下氣,不用起早貪黑,可以用很優雅的方式,更輕松地賺大錢!

  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第一斗金的重要!

  修鐵路也是這個道理,最近一年來,各個工程,除了西南的鐵路,因為要在崇山峻嶺之間施工,耗費巨大,必須用奴隸之外,其他幾條道路,用的奴隸都在減少。

  數以百萬計的奴隸結束了服役期,又不能把他們都抹掉,只能放任進入勞動市場,很多礦山,工場,種植園,都大量使用奴隸,來節約成本。

  這也就是小彘所說,老百姓認為是奴隸搶了他們工作的原因。

  理學這邊,迎合百姓,鼓動廢奴。

  他們的廢奴不只是廢除奴隸身份,甚至還要遣返原籍,從大宋趕出去。

  “鼠目寸光!”

  王寧安毫不客氣道:“這幫蠢材,根本不知道,那些修建鐵路的奴隸究竟多值錢!大宋的鐵路干線初步有了眉目,可是南洋呢,還有那么多的陸地都是蠻荒一片,需要開發……先行者是要付出代價的,那么好的奴隸,就應該組織起來,到各殖民地修路,最終建成一個巨大的鐵路網,把所有陸地都涵蓋進去!”

  王寧安的計劃非常龐大,實施起來當然也很困難,但是只要做成了,那可就完全不同了,整個世界面貌都會被改寫!

  別看王寧安不是首相了,可他依舊掌握著新政學會,而新政學會在議政會議擁有過半的席次,更不要說政事堂和六部了。

  很快,王寧安的意思就得到了大多數人認可。還確定了兩條修路的重點方向,一個是遼東,別看遼東苦寒,遍地生女真,但是遼東資源豐富,有煤有鐵,有糧食,有木材,甚至還有金礦!

  在工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原材料比起人力要重要很多,往往有個煤炭區,一個鐵礦區,就能孕育出一個工業城市。

  修路,通過鐵路,把資源串聯起來,接下來就會有投資,有工廠,有工作機會,另一個要命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沒錯,就是人口!

  大宋人口膨脹的速度,甚至超出了王寧安的估計。

  殖民無時無刻都在做,移民也是如此,可移民再快,也趕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

  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大致的原因有幾個,還都和王寧安有關系……人口增加的前提是有足夠吃的,王寧安在很多年前,就推廣過占城稻,在長江流域種植雙季稻,增加產量,后來他又從海外弄糧食,接著,還引進了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

  三者加在一起,吃的東西多了,自然人口就膨脹起來。

  人家滿清還能把人口增加到4億,現在只有區區兩億出頭,還算正常的。

  只是這么短時間就達到了,很讓王寧安措手不及,當然了,他也是罪魁禍首……均田令的推行,讓每個人都有了土地,老百姓財富平均分配,哪怕窮人,也娶得起媳婦。

  再有,因為女人也分到了土地,千百年的傳統徹底打破了。

  女人的地位上升,愿意給人做小妾、丫鬟的越來越少,都爭著做女主人。年齡相當,小夫妻兩個,又有田產,多子多福,除了生孩子,還能干什么?

  光是能生還不行,還要能活下來,大宋的醫學進步也非常快,嬰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生得多,死的少,人口爆炸,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且這一次人口爆炸,還是從嬰兒開始,差不多從治平三年往后,每年大宋就要增加300萬人,到了去年,更是飆漲到了500萬!

  這個時間和落實均田令高度重疊,可以說,是王寧安一手創造出一個嬰兒潮。

  “向外修路,拓寬市場,增加投資,吸收勞動力,向外移民……”趙曙笑得眼睛瞇了起來。

  “師父果然是寶刀不老,這份計劃無懈可擊,可保我大宋幾十年繁榮昌盛啊!”

  王寧安道:“陛下過譽了,這可不是臣一個人的手筆,而是許多才智之士,一起替大宋規劃的藍圖……而且在臣看來,大宋的變化一天一個樣,未來真的很難說,誰也不知道幾十年后會如何,陛下可不能懈怠,更不可自滿啊!”

  這話真是發自肺腑的。

  王寧安甚至都沒有想過,大宋的發展會這么快?

  畢竟西方是靠著幾百年的積累,才從海盜變成紳士,才從山寨變成原創的……大宋怎么也要幾十年吧!或許當王寧安混成了老王,直到閉上眼睛,都未必能看到大宋真正進入工業時代。

  可事實上,王寧安算錯了,他太低估大宋進步的速度了。

  現在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工業發展,不過就是個投資積累的過程,大宋的體量無與倫比,擁有巨大的財富,轉化成投資,絕對是天文數字。

  再有,眾多的人口,全面鋪開的基礎教育。天才是按照人口比例誕生的,人越多,天才就越多,教育越普及,就越容易出更多的天才,用他們聰慧的大腦,開發新技術,解決層出不窮的難題。

  最后,假假的,王寧安也是個穿越者,他擁有強大的先見之明,可以跳過一些陷阱,少走一些彎路。

  到了現在,就連王寧安也沒法預測,五年,十年之后,大宋會是什么樣子。

  處在劇烈變化的時期,機會層出不窮,身為天子,趙曙是最自豪的那一個。

  “師父請放心,弟子絕不會有半分松懈,弟子已經想好了,要繼續親征!”

  “還要打?”

  王寧安都傻眼了,明明小時候的趙曙,又軟又萌的,幾時變成好戰分子了?

  見師父露出驚訝的神色,趙曙立刻解釋,“弟子覺得,一旦不打仗,內部的矛盾就會層出不窮,讓人頭疼……弟子沒有勇氣處理這些事情,所以只能投機取巧,打下更多的地盤,開拓更多的商機,讓大家伙都忙著賺錢,天下也就不會亂了。”

  好一個新奇的想法!

  趙曙得意道:“師父,弟子已經選好了目標,就是這里!”

  他伸手抓過桌案上的地圖,用手指了指一個三角形的半島!

  是天竺!

  也就是印度!

  “朕要打這里!”趙曙格外篤定,他笑道:“師父,弟子記得早在很多年前,就想對這里下手了,如今時機成熟了,就讓弟子替師父完成這個心愿吧!”

  進軍印度!

  當然是一步好棋。

  印度土地肥沃,人口夠多,最重要是夠廢物……面對一波又一波的征服者,從來都是屈膝投降,就連擺脫大英帝國,也是靠著非暴力不合作。

  如此奇葩,不下手,簡直天理不容!

  打印度不難,控制印度更容易,方法用好了,只要幾千名公務員就行了,甚至不用駐軍,能節省一大筆錢。

  皮薄餡大易推倒!

  難怪趙曙盯上了天竺,他興奮道:“師父,現在已經準備好了,我們打敗了塞爾柱之后,就派遣一些騎兵南下,搶占天竺北部山口。另外這些年,在天竺的沿海,我們也建立了商貿據點,甚至有武裝商人。動用海軍,水陸并進,一年之內,將天竺拿下來,只要占據了天竺,我大宋就擁有了不計其數的奴隸,也擁有了除了大宋,最遼闊的市場!”

  “千秋霸業,遠邁漢唐。”趙曙情緒激昂,大聲宣誓著,“朕讀史書,最仰慕者,就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無論帝王將相,百年之后,皆是一抔黃土,甚至連墳塋尸首都未必能找到。魏武帝擔心墳塋被挖,便廣設疑冢,朕卻以為不然,魏武帝的文治武功,早就寫在了史冊里,有何必留戀一具皮囊!”

  “朕僥幸承接父皇基業,兵精糧足,就該提三尺之劍,橫行天下……若是能打下天竺,那可是歷朝歷代,都沒有的壯舉,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趙曙說的慷慨,可王寧安卻微微皺眉。

  “陛下,天竺雖然不難打,但是臣以為陛下還是不要親征的好。”

  “為什么?難道師父也不支持弟子嗎?”

  “陛下,天竺氣候酷熱,與大宋迥異,很容易水土不服。臣以為最好是派遣一員上將,足夠把天竺拿下來了!”

  趙曙略顯猶豫,但是老師的意思又不好駁斥。

  “讓弟子想一想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