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看得出她有反應了,因為呼吸很快,白皙的臉一陣泛紅。
付霞握著李和的手在她身上上下下游走,李和這次沒有拒絕,在她的上衣里磕磕碰碰,舒服的感覺讓他確實有點舍不得出來。
屋子鍍乎籠罩在一層無聲的氣氛中。
李和想掙扎著動一動,不能再這么下去了,真整出火花就玩完了。
但是付霞卻不給他機會,依舊牢牢地束縛著他,用柔軟的身子化身為一個無形的牢籠。
李和就感覺到這個身子是光溜溜的,因為相接觸自然能感受到。
平靜的被窩里也開始很不平靜起來。
李和多么想一往無前地沖擊個痛快,把這個勁頭釋放出來,舒緩出去,這樣才能讓他平靜下來。
不過最終還是清醒了一下,把要騎上去的付霞推開,“行了,不要發瘋了”。
“我沒瘋,我真的沒瘋,我心甘情愿”,付霞手里還不老實的撩撥李和。
“把衣服穿上吧,認真聽我說,我付不起責任,我做不了你的擔當。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李和認真的說道,這句話他是咬著牙說出來的,說這句話是多么的心不甘情不愿。
付霞想了想,也沒走,就直接把李和摟在了懷里,“晚上我摟你睡成不?”。
李和還能說什么,都光溜溜的相見了,還能怕什么,“行吧,好好睡覺,明天我早起整理行李,下午趕火車”。
付霞在李和額頭重重的親了一口,愈發不愿意放開李和了。
就這樣兩個人這樣別扭的相擁入睡。
窗外,大雪不停地鋪灑在地面上。
一陣陣急促的風聲,震得窗玻璃都發出了響動。
雪花從空中幾乎是垂直落下來的,簌簌有聲。偶爾有一陣輕風,才令他們凌亂飛舞,像是在黑黑的夜幕里,飛舞著的白蝴蝶。
第二天一早,李和起身的時候,發現付霞已經不在了。
剛穿好衣服,付霞就端著熱水進來,“就在屋里洗吧,好像又降溫了”。
李和看了看外面,雪下的很深,“行,我吃點東西收拾下就走了。雪這么大,我估計路上的公交也不好走,慢騰騰的也不知道挪什么時候”。
好像經過昨晚一夜,兩個人說話的方式都變了。
吃完早飯,李和收拾好了行李,同時把六萬塊錢放到桌子上,“拿著吧,看你的了,做好做壞,我都不強求。我等會就走,你也鎖好門,收拾下去飯店那邊吧,那邊熱鬧點”。
付霞也沒客氣,直接把桌子的錢有布頭包好,放到自己的包里,“我肯定能做好,不能辜負你的”。
李和道,“沒人給你那么大壓力,做好了是你本事。做不好,你就當做交學費了”。
付霞噗呲一笑,“你真的想的開,誰腦袋讓門擠了?敢拿六萬塊交學費”。
李和是下午三點鐘的火車,他準備還是早去的好,去火車站的這段路,大雪天氣下并不好走。
等了半個小時公交,又在公交公交上折騰了一個小時,這截路,李和都快費了2個小時。
在平常,也就半小時。
火車站到處都是人頭,到底多少人數不過來。
有笑意,有懊惱,有喧囂。
這就是1984,又一個嶄新的開始。
李和身處其中,確又無法準確表達。
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無法描述這個特殊的時代。
如果說開放,看書寫詩、彈琴跳舞,也并不完全算是開放,也算是全盤否定加思想上的無所適從,大部分人狂熱的吸收國外文化,甚至有的路邊攤都有路邊的書攤都有成人的雜志賣。
后面基本演變成和美國60年代差不多,love.學校里對眼了就可以找個角落啪啪啪,郊游都是野戰部隊,每周舞會就是海天盛宴前奏……
就連犯罪分子都與時俱進,學習國外電影中先進的作案方式。
如果說激情,這個國家還有占七成七的農民剛剛處在溫飽線上,他們都是在拼命的熬啊熬。這種所謂的激情,可能會在知識分子的筆桿子里,現實中不多見的。
還有一種存在于ccav中的艱苦樸素,某某勞模掌握獨門絕技,全國僅幾人,然而這樣一位一堆贊詞的人,卻生活在簡陋的房子里,過著清貧的生活。靠心靈雞湯忽悠,指望社會中最優秀的人無私奉獻,就國家意識形態方面來說,貧窮是道德,是政治正確。
其實李和更多感受的是渴望。
不管是社會底層,還是社會精英,他們總歸是普通人,既有普通人的生活,也有普通人的夢想。
渴望個人生活的富裕,渴望個人命運的改變,渴望這個國家早日走向富強。
李和再一次麻溜的先把包袱扔進車窗,見有人拿起他包袱,他立馬跳腳罵,“哎,那個大胡子,你要是敢扔下來,我非揍死你”。
李和這兩年雖然沒長個,可肩膀寬了,身上也長肉了,有了點骨架,也慢慢展現出了一點成熟男人的氣勢。
大胡子只得又把包袱放下了。
李和爬過車窗,把包袱撿起來,狠狠的瞪了一眼大胡子,才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因為雪大,火車比以往又慢的多了,回到鎮上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了。
還好沒有下雪,路面都很干燥。
回到家的時候,李和第一眼看到是李兆坤。
李兆坤懷里正抱著李沛在爐子上烤饅頭片呢。
李和本來想跟李兆坤說話,可看到他那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李和脾氣上來,也就沒搭理李兆坤,直接把帶回來的包給了老五,只逗弄了下孩子。
李兆坤斜著眼睛看了一眼李和,然后嘟囔了一句,“王八犢子”。
老五把李和的包擺在桌子上,就開始扒拉了,吃的要挑出來,對其他的一律沒有興趣。
家里新蓋了三間瓦房,原來他睡的土屋已經拆了。
李隆在電報里說,梅雨季的時候,墻根塌了,才重新扒了重蓋的。
村里有不少人家都新蓋了磚瓦房,旁邊的潘廣才家的三間大瓦房就是今年新蓋的。
李和進屋仔細瞧了瞧,發現比前面的那幾間屋子闊氣,房梁更高,屋子更寬敞,地面都高標號水泥,屋里的家具都是新作的。看來老三是用了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