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03章 買下安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自從冬天開始,一直到了三月份,從河南等地陸續遷移出80萬百姓,有的去了安南,有的去了遼東,效率不可謂不高。可是進入三月份之后,移民的數量銳減,哪怕朝廷想盡辦法,也難以向外面移民。

  道理很簡單,最難熬的冬天過去了,三月陽春,天氣也凍不死人,家里的田地正好耕種,只要幾個月的時間,老天爺賞一點臉,就能活下去。

  別看把海外說的和一朵花似的,但是有多少困難,大家心知肚明,這年頭別說跋涉萬里,漂洋過海,就算是千里販運,臨走的時候,都跟生離死別似的。

  能不走就不走,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幾千年來的觀念,真是不好改變的。

  “氣死我了!”

  吳兌暴跳如雷,把茶壺茶碗都給摔了一地,好些拿了朝廷糧食,還簽了約書,答應移民海外,就是因為沒急著把他們帶走,在開封住了半個月,人就都跑了,兩三天的功夫,就走了一半。

  “上個月遷移二十萬人,這個月連十萬人都保不住,你說說,這可怎么向朝廷交代?”吳兌見申時行走進來,連忙說道:“申大人,我準備派人去村里抓丁,誰不同意移民,就拿著大枷,枷起來!”

  “可別!”

  申時行嚇了一跳,“我說君澤兄,你可不能這么干,要是抓人百姓就更怕了,到最后,往外移民的數量只會越來越少。”

  “那該如何是好?”吳兌轉了轉眼珠,笑道:“我聽申大人的,反正首輔責怪下來,由你扛著,我放心!”

  申時行差點吐血,敢情這位是給自己挖坑呢!要真是惹火了師相,我這個小身板能扛得住?

  “君澤兄,還是如實向師相稟報吧,咱們盡力想辦法,師相會通情達理的。”

  兩個人商量之后,急忙把情況寫成手本,送給了唐毅。

  “故土難離,果然如此啊!”唐毅看了半天,搖了搖頭。

  他還想著打亂了河南的舊秩序,就能快速向外移民呢,但是他忽視了,秩序會快速恢復的,生存壓力一小,百姓就更愿意恢復原來的生活狀態。

  難不成再掀起一場大亂,逼迫著百姓出海?

  且不說如此殘民之法,唐毅干不出來,就算是他能下狠心,搞不好也會激起民變,惹來一大堆的麻煩。

  這條路絕對走不通,那該用什么辦法呢?

  唐毅思索了一陣,順手拿起剛剛從安南送來的兩國約書文本,看了一陣,唐毅臉上露出了笑容。

  辦法來了!

  唐毅立刻下令戶部,著手擬定一個糧食法案。

  內容很簡單,就是為了應付大明的糧食緊張,規定日后從海外進口糧食一律免除關稅,同時每一萬石糧食,給予三百元路費補貼。鼓勵商人從海外販運糧食回大明。

  再有,凡是販運五十萬石以上,可以成為功勛商人,凡是得到朝廷認定的功勛商人,都可以參與經營食鹽。

  唐毅改革了一大堆的東西,唯獨食鹽還沒碰,不過他也早有腹案,兩淮鹽業肯定要改革,要廢除鹽商的壟斷,把鹽價降低,把鹽稅收上來。

  本著這兩條,肯定要引入其他商人的力量,但是總要有個名堂,不能說隨便什么人都能經營食鹽吧!

  從海外運糧,對朝廷有貢獻,獲得特許經營權,名正言順,誰也說不出什么來。

  這個購糧法案一出,許多聚集在京城的商人得到了消息,都一股腦跑到了雷七的住處,一個個嬉皮笑臉,點頭哈腰。

  “七爺,七哥,七伯……”稱呼不一樣,可意思只有一個,就是這個法案有什么玄機!

  “哈哈哈,諸位,鹽業有多大的暴利,我不多說,你們心知肚明,做生意的,要是不想成為鹽商,那就不是生意人!”

  大家伙一起伸出了大拇指,一針見血,說得太對了!

  “元輔的意思很明白,要想經營鹽業,就要從海外運糧,這些年北方災害不斷,南方又廣種桑樹棉花,產糧越來越少。糧食少了,可人口卻多了。我剛剛看到戶部的統計,眼下大明在籍的人口已經突破了九千萬,加上隱匿的黑戶,只要要超過一萬萬人!”

  大明的人口究竟有多少,爭論很多,按照官方記載,峰值出現在永樂元年,大約是一千一百多萬戶,六千六百多萬人丁。

  顯然這個數據是不可信的,且不說大明有復雜的戶籍制度,光是黑戶就數量眾多,難以計算。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在籍的戶口就都是真的,比如九邊的軍戶,里面就有非常大的缺額,實際人數只是記載的五六成,甚至三四成。

  有增有減,總體估算,明朝的人口還是不斷增加的。

  隨著唐毅大力改革,廢除軍戶,推行清丈田畝,減輕稅負,種種措施下來,朝廷的戶口增加了到了一千五百萬左右,擁有人口九千萬人,比起永樂元年,還多了兩千多萬。

  但是這絕不是大明人口的峰值,實際估算,至少在一億三千萬左右。

  一人一張嘴,每天要消耗多少糧食,簡直不敢想象,遇上了災年,上千萬人受災,幾百萬人無家可歸,要操多少心,費多少力氣,這個家真的不好當……

  雷七感慨了一陣,話鋒一轉,“這些事情都是元輔要操心的,和咱們關系不大,值得大家伙在乎的就是商機!”

  “七爺說的有理,只是我們不懂海外的情況,怎么向海外各國買糧,又如何販運回來?”

  “錯了,大錯特錯了!”

  雷七哈哈一笑,“那些南洋小國他們有多少糧食,怎么會輕易賣給大明?你們去了,就不怕被狠狠宰一刀?”

  大家的臉色一變。

  雷七不等大家憂心,又笑道:“大家伙知道開中法嗎?”

  “當然知道,不就是向西北邊鎮運輸糧草,換取鹽引,經營食鹽嗎!”

  “那諸位知道商屯嗎?”

  也有人點頭,“有人覺得從內地運糧實在是麻煩,就在邊地租用土地,屯田耕種,把糧食交到軍中,來換取鹽引。”

  說完之后,有腦袋轉得快的,忙就一拍大腿。

  “七爺。您的意思是讓我們也仿效商屯,跑到海外屯田?”

  “聰明!”

  雷七撫掌大笑,在海外屯,南洋土地肥沃,一年三熟,一畝地產水稻三石,扣除各種消耗,至少能有一石賣出。

  假如一萬畝田,一年運回大明一萬石糧食,就能拿到補貼金三百元。

  哪怕糧食不賺錢,這個補貼也是很誘人的。

  更何況以在座這幫人的身價,不弄個百十幾萬畝,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做生意的嗎!

  “七爺,錢我們不缺,可是田在哪,種田要人手,人又在哪?”

  “哈哈哈,這不都是現成的,安南和大明簽了合同,準許大明子民去安南經商,購買田產,安南雖然彈丸之地,但是耕地至少能開出三五千萬畝,從安南買來百十萬畝田,輕而易舉。正巧這些年北方遭了災,你們從北方招募農夫,到安南種田,然后再把糧食賣回大明,順便拿下食鹽的經營權。”

  雷七說著,抹了抹下巴,大笑道:“你們算算,這是多大的利益,我都要流口水了。”

  安南的田價遠比大明便宜,說句不好聽的,其實就是半搶半買,花不了幾個錢。至于招募農夫,朝廷賑災,鼓動移民,沒有多少辦法。可是商人不一樣,只要有錢賺,他們有的是主意能把老百姓忽悠出去。

  利用災民,在海外屯田,首先幫了朝廷救災,能拿到一筆補貼,到了海外種田,能收一筆租子,運回大明,糧價賺一筆,運費補貼又是一筆錢。

  而且向安南輸送農具,布匹,瓷器,家具,筆墨紙硯,書籍……還能賺錢。

  最關鍵是參與食鹽經營,分得一筆鹽利。

  而且安南也不是窮山僻壤,有木材,有礦山,有漁場,甚至還有人!大明已經頒布法令,不許奴隸,半奴隸存在,可是法令卻不干涉外國的人。

  假如把安南的女子弄回大明,充當婢女,很多大戶人家一定非常歡迎!盛唐的時候,不是有新羅婢,昆侖奴嗎?憑什么大明就不能有安南婢?

  草草一算,能賺錢的地方,不下十幾處之多。

  難怪雷七都眼紅呢,果然處處是商機啊!

  商人們一下子就來了精神,他們一打聽,眼下負責安南事務的正是北洋公司,再打聽一下,乖乖,北洋公司可是老唐大人在經營,還聽說小唐大人也被派到了安南。

  乖乖,元輔大人早就看中的地方,豈能放過!

  一時間,商人們搭乘北洋公司的商船,立刻南下,正好恰逢東南的商人已經提前趕到了,大家伙眼珠子都紅了,安南還在戰亂,百姓逃亡,土地荒蕪,很多地方幾乎都是白菜價,別說還有北洋公司和大明雄兵撐腰。

  根本就是搶錢啊!

  瞬間商人們砸出了上千萬元,在安南瘋狂圈地,紅河兩邊的平原,幾乎都落到了他們的手里。當然莫朝的宗室貴胄還是很不情愿的,可是他們能如何,商人們拿著合同,土地也不白要,咱們一起合作,點頭就一起賺錢,不點頭,劉將軍會找你們的!

  一聽到劉顯那個老兵痞,安南的上下乖乖簽了合同,不到半年的功夫,安南幾乎都成了大明商人的囊中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