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25章 后浪推前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宋朝廷此時應該已經有點后悔了,他們也沒想到這些商人會有如此大的能量,更沒想到一言不合就開打,還能用錢買來這么多兵馬。這些事情他們以前都沒聽說過,當然也不會想到,這就是見識的問題了。

  不管是什么問題吧,事情到了這一步,連談都沒法談了,誰先服軟誰就沒底氣唄,必須要打一仗看看互相之間的力量對比,然后再琢磨談判的事情。于是從一二五一年上半年開始,南北就開始對峙,北方的朝廷玩了命的把當初北伐的軍隊往回調,南邊的海峽公司國則是拼了老命的從海外雇傭更多的軍隊,慢慢向北擴張。一場幾萬人對幾萬人的大戰迫在眉睫,一觸即發。

  這時候還有一個對戰局起決定性因素的國家卻一直沒出聲,既沒說要支持大宋朝廷,也沒說要支持海峽公司國。金河帝國從一二五零年底開始,就一直處于對外沉默狀態。

  不過這種沉默只是表象,外人看不出來,但是帝國內部卻也是一片風聲鶴唳。泊蛟領導的政府不想讓帝國直接參與大宋內亂,他的意思是繼續充當調停者,逼著大宋朝廷收回那些不太靠譜的政令,然后讓商人們也退一步,大家坐在一起好好談。最終結果很可能就是自治城市再多幾個,朝廷再找個背黑鍋的,把當初撕毀約定的事情抹過去就算了。

  這種思路很符合洪濤的一貫作風,文南也是這么認為的。他覺得改變大宋不一定非要流血打仗,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用不了幾十年,大宋朝廷就沒什么用了。到處都自治了,大宋的政體自然就會改變,而且是和平轉變,形成一個類似聯邦的模式。到底要不要皇帝這個東西,到時候再說。

  可是這種決議一出臺,立馬就引起了在野黨的不滿,他們在議會里也有議員,只不過并不占多數,但是已經有了發言權。青年黨在議會里提出了對現任政府的不信任案,說白了就是要把泊蛟領導的政府趕下臺,提前一年半進行選舉,起因就是大宋的政局突變。

  其實在大宋朝廷剛剛決定要遷都、征調商船的時候,國防部里就有人提出了大宋恐怕要內亂的猜測,也贏得了很多軍官的支持。

  青年黨的主要力量就是政府中下層官員和大部分青年軍官,于是這件事兒就被他們提到了政府工作會議上,要求帝國政府早作準備,趁著大宋內亂的機會,一舉拿下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然后從殖民地大量調集軍隊,開始向北推進,最少也要打到長江一線,并且就此占據不走了,和大宋朝廷劃江而治。

  用他們的話說,土地這么富饒、人民如此勤勞的地方,給大宋朝廷統治真是白瞎了,不如帝國自己管理。有了這幾千萬人民,用不了十年,從日本到馬六甲海峽西口的地盤,就都是帝國的了。再過十年,連印度半島都是帝國的。

  然后大軍一路北上,直到洪皇帝說的終年積雪不化的海邊為止,什么蒙古、大宋、高麗、真臘、日本,這片大陸和大陸下面的海洋,都將是帝國的版圖。他們要為帝國開創第二次輝煌,成績還得比開國皇帝強,因為洪皇帝從小就告訴他們,超不過老師的學生,都是笨蛋!

  這種論調在帝國政府和議會中不乏支持者,誰不想在自己的參與下見證一個大帝國的興盛,這是要被寫在史書上的,金河帝國的史書!而且最重要的是,帝國皇帝也明確表態了,他也希望超過自己的老爹,當一個為帝國開疆拓土的皇帝。不希望整天被拿來和自己親爹相比,然后自行慚愧。

  理想這個玩意吧,有時候會讓人充滿動力,有時候卻也讓人更加盲目。金河帝國自從三國海戰之后和平了十多年,那些二代、三代們是聽著老皇帝如何帶領十幾艘戰艦與敵人幾百艘戰艦拼殺,最終換取了和平的故事長大的。他們從小也被老師無數次的灌輸和平是靠大炮換來的思想、

  現在他們覺得,帝國身邊不能總待著一個虎視眈眈的大國,這樣對帝國不安全,如果能趁著對方虛弱把這個大國吃掉,哪怕只是咬下來一大塊呢,對帝國也只有好處沒壞處。至于說大宋和帝國之間的關系,這些年輕一代根本不會去考慮,他們只知道自己是帝國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祖輩的故事。再說了,他們的祖輩也不全來自大宋,數量連五分之一都占不到,更談不上對大宋會有什么感情。

  這時候金河帝國內部和洪濤打天下建立國家的那批人除了老死、病死的,真正能在政治中心里任職的已經沒多少了。像泊蛟、孔沛、文南、慈器、黃濤、黃沙、栗娘都已經算最老的人,大部分官員都是三十出頭的金河灣二代,軍隊里還有很多金河帝國三代。

  在這種環境下,又沒有洪濤這樣德高望重的人出來說句話可以服眾,再加上皇帝過早表態,立刻就讓泊蛟政府陷入了被動。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是該換一換政府了,這個政府好像有點軟弱,不符合金河帝國未來的發展趨勢。甚至在保皇黨內部都有了分歧,很多人認為泊蛟過于保守,過于平庸。

  于是泊蛟這位帝國第二任總理不得不主動辭職,別等著人家把自己趕下臺了。跟著他一起辭職的還有文南,這兩位是洪濤的得意門生,他們到下臺為止,依舊不認為自己錯了。但是沒辦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錯了,在洪濤建立的這種規則下,那就是錯了。

  泊蛟因為有泊家撐著,辭去了總理職務,立刻就得到了一個麻逸城市長的職位。可是文南卻沒人愿意用了,新政府里容不下他這個老和大家唱反調的人,他也沒有背后的家族勢力可以斡旋,只好去了卡蘭巴港的帝國大學,繼續當他的老師。

  孔沛沒辭職,但國防部長肯定當不了了,變成了副部長,原來他的下屬成了他的頂頭上司。這個結果對于孔沛來講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他和文南一樣沒有家族勢力撐腰,但是他比文南更實際,懂得該低頭的時候只能低頭的道理。而且他也并不太反對攻占大宋的主張,如果可能,他想一直打到山東半島去。那里是他的老家,讓大宋朝廷占著,不如讓帝國占領。反正他也不認為自己是宋人,只是個北地漢人而已,沒必要替大宋朝庭惋惜。

  黃氏兄妹和栗娘、武大郎、高小錘都留任了,他們都是專業性質比較強的職位,別人還真不敢說能比他們干得好。慈器這個萬人不待見的臭狗\屎,自打替洪濤背黑鍋之后,不光沒倒霉,還成了帝國官員的表率。這次他也沒辭職,而且還升官了,當上了監察部的部長,原來的監察部長伊一當選為第三任帝國總理。

  洪濤猜的一點沒錯,伊一在這件事兒里又是幕后主使者,而是還是最終的最大受益者。這個第一屆航海學校畢業生并不是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也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他和他那群志同道合者只是在實現他們的理想。

  當初在慈禧手下的時候,伊一就是航海學校畢業生中升官最快的。他由于職務之便,知道的事情也多,慢慢就成了這群畢業生里的領軍人物。后來他當了監察部長,理所當然的繼續當這個領軍人物,而那群畢業生也都進入了帝國政府和帝國海軍任職。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職務越來越高,可是理想并沒變,就是要把帝國建設成為一個巨大的國家。有海洋的地方就該有皇家海軍,就該歸入帝國版圖,就像當年洪濤給他們上課時候說的,帝國的國境線就在海軍大炮的最遠射程上。

  他們也確實在為這個理想而奮斗,而且是百折不撓,即使他們的校長洪皇帝反對,他們也認為是一種考驗,目標依舊不變。不光不變,還更清晰了,第一步就是北面的大宋。

  這倒不是他們天生仇恨大宋,只是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呂宋島南面全是荒島,一個比一個荒涼,也就文萊港和爪洼島上還有點人,基礎太差。西面倒是有一片大陸,可是中間隔著南海,距離有點太遠。那邊的條件也好不到哪兒去,山地、雨林居多,除了港口之外,也不適合做為建立大城市的基礎。東邊更別提了,全是大海。

  只有北面的大宋距離不遠,經濟發達、道路交通、城市建設都比其它地方好太多,還有金河帝國最需要的人口,不想侵略都不是合格的洪皇帝學生。

  其實從道理上講,這些年輕人的選擇真沒錯。如果金河帝國能占據大宋,對國力來講將是一個質的飛躍,馬上就變成這時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有了金河帝國的制度和科技,再加上大宋的人口和土地,真是誰也擋不住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