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千五百零三章 改變的歷史(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一日,大將軍府轄下民部尚書荀或出得雒陽,前往穎川老家。

  身邊有五百軍將護衛,家中小廝丫鬟數十,加上禮物土產足足拉了十幾馬車,行走在路上好不威風。

  出了雒陽城后,立馬上了又寬敞又平整的水泥官道。

  坐在寬敞豪華的四輪馬車中,荀或感受不到半點顛簸,盡管心中存了事,可他依舊不得不佩服大將軍在這些小事上的手段。

  也不知大將軍哪弄來的方子,竟然利用最簡單的火山灰,混合著黏土和沙石,弄出了勞什子水泥,在建筑和修路等工程上的用處廣泛。

  一經推出,水泥便便成了各地官府紛紛爭搶的香餑餑,不管是修繕城墻加固城防,還是在道路橋梁建設之上,又或者水利設施的加固上都有奇效,一經出現就成了搶手貨。

  只是不知為何,大將軍好象對水泥的使用相當熟悉,根本就不給地方官府亂來的機會,所有水泥全部掌握在大將軍府手里,根據大將軍親自考察規劃統一分配,用在什么地方,用量多少都有嚴格規定,等建設完成后還要經受嚴格檢查,一旦發現質量不達標,或是其中存了貓膩,大將軍可一點都沒有手軟的意思,不是削官罷職就是直接送入大牢,毫不手軟倒是震懾了一群宵小之輩!

  不過說來,水泥這玩意當真不錯,對道路橋梁等建筑加固作用明顯,按照大將軍的說法,起碼能維持數百年的使用周期。

  能不能維持數百年,荀或不知道也不關心,不過在水泥開始充塞各種建筑之中后,確實方便了許多這是事實。

  就比如官道,用水泥修建和沒用水泥差距極大,單單出行的舒適度而言,水泥官道便完勝之前的碎石土路。

  只是可惜,大將軍不知出于何種考量,一直不放開水泥的制作工藝,同時對于大將軍府掌握的水泥作坊,也有了嚴格的規定限制,每年的水泥出產數量有限,各地官府為了在基礎建設上用上水泥,簡直搶破了頭。

  每每想起那幫官員為了爭奪水泥份額,恨不得卷起袖子大打出手,荀或便忍不住一陣輕笑,他這個民部尚書可是被糾纏得不輕。

  不過他也理解大將軍的難處,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卻是萬萬不能起頭的,不然遺禍無窮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水泥這玩意好是好,火山灰雖然不是隨處可見的沙石,卻也并不難尋,只是有一樁不妥之處,那就是生產水泥時會對附近水源造成極大污染,一個控制不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記得當初他帶著一干民部官員尋到大將軍,希望大將軍能開放水泥生產限制時,大將軍如此跟他們說道。

  不僅如此,大將軍還特意帶他們到附近最大的一處水泥生產工坊查看一番,那里布滿粉塵的惡劣環境,還有流經附近變得渾濁青灰的河流,他和手下民部官員頓時無話可說。

  當然,就是有如此不便之處,大將軍府的水泥工坊,依舊迅速開遍了治下八州之地,每年的水泥產量卻是一增再增!

  而因此形成的一整條產業鏈,包括原料收集,生產,運輸還有減緩污染等等一系列環節,養活了數以十萬計的工人,就算水泥有再多危害,此時除了大將軍誰都沒膽子喊停!

  不過大量使用水泥很快就見到了效果,主要的州郡官道變得更加寬敞平整,無論走路還是走車的速度都有提升,而且對鞋子和車輪的損耗也沒以往那般大。

  還有大型河流水利工程,像是堤壩和蓄水壩之類的玩意,比起以往可是要堅固無數倍,也已經經過了河水泛濫時的沖刷考驗。

  不僅如此,農田水利工程用上了水泥后,也基本擺脫每隔幾年就得整修一番的麻煩。

  可以說,水泥的出現,對大將軍府治下八州的方方面面,都有極大促進。作為民部尚書,荀或對此深有感觸。

  只是,很奇怪的是大將軍府把水泥用在很多方面,每每規劃設計都相當不錯,不僅應用于當下,就連以后可能出現的變動都考慮到了。

  可是在最重要的城墻修繕方面,大將軍卻是吝嗇之極,甚至連一丁點份額都舍不得分出,這就讓荀或等人十分不解了。

  “城墻有什么用,看起來高大堅固,卻是經不起一流高手的連番轟擊!”

  大將軍的回答也是叫人無言反駁:“再說了,眼看著涌入城市定居的百姓數量越來越多,以前所謂的大城市都有些不堪重負,以后少不得要將城市的規模向外擴張,難道連城墻也一起擴張么?”

  “這樣的工程量太過浩大,以眼下大將軍府的財政實力,也就雒陽和各州守府之城能夠做到,沒什么太大意思!”

  “等過不了幾年,可能城池的范圍又得繼續擴張,到時候新修建好不久的城墻,是不是又該擴建了?”

  “有錢也不是這么糟蹋的,我倒是寧可不要城墻這樣的玩意,也不想以后把大筆銀錢都浪費在不斷擴建的城墻之上!”

  “別說什么城墻重要之類的屁話,眼下除了邊境城市之外,八州腹地的環境再平和安寧不過,要是哪地官府對管好地方治安沒有信心,那就直接換有能為的上,大將軍府現在的人才可不少!”

  想起大將軍的某些古怪念頭,給他感覺很是荒謬不可思議,可細細思來卻又不乏道理,最后往往都是大一干屬官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

  好在大將軍行事沒有太過荒唐,或者說沒什么荒唐可言,有些舉動可能叫人看不太懂,可時間一長就慢慢看出味道來了。

  果然不愧是文武全才的大將軍,也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將中原之地,在短短十幾年時間,治理得蒸蒸日上遠超秦漢。

  有時候想想,就是所謂的三皇五帝治世,也比不上眼下中原之地的繁華氣象吧?

  除了水泥之外,還有座下的四輪馬車,也是大將軍吩咐手下工匠做出的玩意,對于出行還有貨運流通方面都有極大幫助。

  比起以前的兩輪馬車,四輪馬車的面積更大,能夠裝載更多的貨物,乃是這幾年最為時興的出行工具。

  像是荀或這樣的民部尚書,都有大將軍府特別定制的官樣四輪馬車配置,無論出行,辦公還是休息都相當得宜。

  有他們這些大將軍府高官作為榜樣,下面的地方豪強,巨商豪賈,甚至稍有些家資的人家,都會購上一輛大將軍府工部治下車坊造出的四輪馬車,無論是作為身份表現還是用作實際都相當不錯。

  就一點不好,木制車輪在平整的水泥路上行駛還成,一旦到了碎石土路上那真是顛簸得要命。就是在水泥路面上行駛,對于車輪還有路面的磨損也是相當厲害的。

  所幸工部的能工巧匠,弄出了草桿編織的外輪,能夠減緩車廂震動和車輪的磨損,只是每隔數十里便得換一套新的草織外輪,難免有些煩瑣不便。

  當然,這點子不便,對于富貴人家,還有他這樣的高官沒什么妨礙,但凡只要是出行道路是水泥鋪就,一般都會用上四輪馬車,這是最近幾年的流星趨勢,并且還有越演越烈的跡象。

  荀或一行浩浩蕩蕩數百人,又有滿身精悍的軍士護衛,一看就是大官出行,路上行人商旅紛紛避讓。

  所幸水泥官道確實寬敞,能并排行駛六輛四輪馬車,倒不至于會將路上行人商旅擠下官道惹人厭惡。

  話說大將軍也不知是什么想法,之前修建水泥官道時,不是沒有屬僚提議弄出馳道,官道還有民道出來,不過卻被大將軍直接否決,沒有額外花費精力弄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

  按大將軍的說法,想顯擺身份地位,用不著如此刻意為之,你要是能叫旁人一眼看出不凡來,那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等,在這些小細節上玩這樣的手段,沒什么意思還浪費。

  也是這個理,城外的水泥官道,平時又有幾個官員行走,白白空耗一段路面不用,簡直就是浪費。

  荀或當民部尚書已經習慣,什么事情都得好好計算一番,覺得好的便民的自然支持,像是這等專門為面子浪費的事情,還是算了吧。

  所幸大將軍不是那等喜好排場面子的,只要是利民之策,基本上都不會打折扣實行下去。對于某些想要依靠溜須拍馬幸進的官員,只要不做得太過也就睜只眼閉只眼,卻是沒有被那一篇篇好話迷昏了腦袋。

  傾趟在柔軟的靠枕上,身子隨著馬車微微起伏,手上拿著一卷最近出版的陶公商卷,一邊漫不經心翻閱一邊想著有的沒的。

  這些年大將軍府治下的變化實在太大,大到他這樣的才智之士,都感覺有些不真實,每每出城都能有這種清晰之極的感受,就是不知其他同僚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觸?

  半睡半醒間,一行已抵達二十里外的一處驛站,隨行管家在詢問了他的意見后,一行便嘩啦拉進了驛站占下了好幾個院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