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464章:通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明永樂二十一年,rì本應永三十年,五月十六rì傍晚,平戶港遭到炮擊,毀為白地!

  無論是大明的正史記載,還是大明的野史記載,全都忠實的記錄了當時所發生的情況。www.)當場被炮彈炸死的人員比例最多為3成,其余7成則死于窒息、高溫和焚燒。

  以平戶港為圓心,直徑在數十里以內的人畜都能感應到明顯震感,沖天而起的濃煙和烈焰則是近百里以外都能看見,據說當時整個北九州的黑夜甚至被燒成了白晝般明亮。

  而現場制造了一切事故的大明皇家海軍聯合艦隊隨后飄然離去,沒有留下任何提示。

  rì本列島北九州肥前國松浦郡周圍各個大名、小名和豪族,紛紛在隨后的時間內派人前來查探,但卻一無所獲。探查諸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親自目睹的一切,還以為從人間來到了地底煉獄。到處都是焦土,沖天火焰所散發出來的熱量逼迫著每個人無法靠近。

  原來屬于rì本最繁華的港口商都,連續7天7夜的時間里處于熊熊烈焰的包圍當中。

  松浦家的附近駐守家臣率隊趕來后曾試圖組織人手救火,結果發現火勢實在太大,而且不知道其中到底蘊含著什么魔力,居然連水澆上去也只能稍稍減弱火勢而已。

  但凡澆水幅度和速度略略有所減緩,剛剛小下來的火勢會再度“轟然”一聲壯大起來。

  當代家主松浦龍直的親弟弟松浦信直在2天后趕回平戶港,結果也只能是眼睜睜看著平戶町在烈焰中逐漸化為灰燼完結。[]

  隨著有心人越來越多,又發現松浦家組織救火不利,北九州開始流傳起來了松浦一門眾作惡多端得罪了雷神,因此遭遇天譴的消息。

  隨著平戶港的大火屢次撲滅不能,這條流言開始逐步向外擴散開來。后來又有僧人在目睹這一幕后雙手合十靜默許久,隨即聲稱國內高層觸怒了蒼天,這才降下了災禍懲戒!

  同時又有另外一個消息開始慢慢從山陽道傳了出來,就是前次有倭寇襲擊了大明寧海鎮市舶司所在地后明國皇帝曾派遣使者前來rì本問責,卻被幕府巧言推辭的事實。

  據說因為此事,明國朝野上下都聞風而動,甚至向皇帝獻上萬言書直陳出兵rì本掃蕩倭寇的利弊。明國天下因此而陷入了一場涉及范圍廣闊的大討論,核心便是對rì作戰。

  “這便是萬民的憤怒呀!華夏民間的怒火終于驚動了上天諸神,這才引發了災難,降下神罰來懲戒那些不知所謂的家伙呢!”

  整個北九州有誰不知道松浦家是東南海沿岸倭寇海盜的總后臺,大大小小的海賊幾十伙都在平戶港出手贓物,而且還向松浦家繳納分紅。

  甚至松浦家本身的水軍也時不時的會化身倭寇,去明國或朝鮮沿岸狠狠的私掠一把。而幕府當代將軍足利義持,更是將妹妹嫁給了松浦龍直的長子,雙方結為姻親,休戚與共。

  現在傳出這樣的消息來,其中所指目標已經是再清晰不過的了。而隨著有心人的不斷擴散傳播,甚至連民間的百姓們也知道了這條傳言。

  最近去寺廟里面還愿的信眾,不但越來越多還越發虔誠了起來,紛紛請教高僧,應該如何避開這次的天災降臨。

  而幕府得知此事后態度曖昧,直至平戶港的大火熄滅后依舊沒有做出任何處置決斷。據說京中有關此事的處置態度也是很紛亂復雜,幕府內部的幾位大佬和將軍都各自有想法不說,連皇族和公卿當中也隱隱流露出來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意見。

  具體到平戶港災難的原因調查方面,各個團體幾乎已經默認了天災懲戒的說法。甚至有京都的寺廟還打算派得道高僧前往肥前國平戶港原址做法,以慰在天之靈。

  不過有關松浦家后續處斷究竟該如何去做,各方力量短時間內牽扯在一起,尚未形成任何有效的統一態度。

  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內,幕府和皇族都未能出臺任何有力措施處理后續事宜。

  而此段時間的北九州則是暗流涌動,不少家族已經接收到了某處指令,開始暗暗動員家中的軍事力量,準備趕在秋收后就動員領內的足輕。

  而山陽道和山陰/道更是半公開的出現了頻繁的外交聯絡,大內家開始四處派遣使節交通周邊的大名和豪族,互通消息并囤積軍備物資。

  甚至有好幾家豪商都開始大量收購各種兵器和糧草,甚至連流浪武士的招募也開始了。

  九州領內的商人近來還發現了一個新的情況,原來在海路上經常能遇到的海賊團似乎正在大幅度減少,有人行船甚至在全程中都未曾遇見繳納買路錢的事故。

  要知道那些縱橫在東海沿岸的海盜們不但劫掠明國和朝鮮沿岸,對于國內的行商也從來不會看在同胞的份上就善待一二。近來突然沒了消息,實在有些讓人奇怪呢!

  同時,似乎有九重濃厚的戰爭陰云正籠罩在包括山陽道和山陰/道并九州在內土地上,可怕的壓力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個時候,界町有商人在出海時候遭到了不明身份的團體劫持,隨后驚恐萬分的商人不顧財貨損失而返回,并快馬加鞭向京都遞上了一份最后通牒:解散國內zhèngfǔ,懲辦無禮大臣,割讓九州和四國兩島賠償損失。否則,兵戎相見!

  落款居然是大明皇家海軍聯合艦隊總指揮、神機營常務副統領、國師唐少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