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開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只見一部部大軍屯據,威風駭然,盡是肅殺之氣。且說大魏雄軍,屯兵八十三萬,號稱百萬雄師。另一邊,在虎牢關內、關后,亦是營寨遍地,各據要口,乃西唐丞相龐統,親自調撥。各營各寨,兵士人滿為患,守備深嚴,共有兵馬三十二萬,號稱六十萬眾。曹仁曾引兵去探,見唐軍營寨擺布,精妙絕倫,各據地勢,互為接應,不禁嘆道。

  “這龐士元韜略之高,實乃是鬼神莫測。縱是姜子牙、張子房親來,也不過如此。萬萬不可小覷,輕敵大意。”

  兩部大軍合眾近有一百十數萬眾,便在天下第一險關,互為對峙。一場足以震古爍今,載入史書的驚天大戰,一觸即發。約是七、八日后,唐軍又來一部援兵,正是由蠻王孟達所率的八萬蠻軍。與此同時,兩軍輜重、軍備,皆以完善,從各地趕來的兩軍將士,紛紛而到。魏帝曹操,已在軍營中多日,將士曾屢屢諫言,當速怔戰事。可曹操卻無意進攻,拒絕眾將所請,下令不可輕舉妄動,違令者斬!于是眾將皆不敢多言,暫且按兵不動。

  忽一日,有斥候來報,南蠻王孟達,率八萬蠻軍已到虎牢關內。眾文武聞言,無不色變。兵馬大將軍曹仁,皺眉而道。

  “西唐賊子本就有六十萬眾,此下又來八萬蠻兵,與我軍相差無幾。兼之西唐賊子,據關而守。如此一來。我軍恐是寸步難行!”

  眾將聞言,欲言又止,臉上皆有悔色。曹操聽了卻是精神奕奕,哈哈大笑。

  “蠻人已到,此下正是與西唐賊子一決勝負的時候!!”

  黃鳥上將郝昭聞言,一臉茫然之色,急便問道。

  “陛下為何聽說西唐賊子,增得援兵,不憂發喜?”

  “哈哈。伯道所問,想必諸位卿家心中所問。你等且是莫急,聽朕與你等道明一二。”

  曹操一聲笑后,眾文武無不變色,紛紛緊緊望去。曹操沉了沉色,遂張口接話道。

  “西唐賊子軍內,異族占據不少,據探子所報,就羌胡兵馬便足有五萬余人,此下又來八萬蠻兵。異族所占兵力甚重。如有萬一,必成后患也。你等可知,那偽帝文不凡是何以成名耶?”

  曹操忽然問起,郝昭似乎對文翰極為熟悉,張口便答。

  “據末將所知。文不凡當年乃是討伐胡人之亂,大破胡人,受并州百姓敬仰,皆稱其為冠軍侯,因此成名于天下。莫非!陛下之意!”

  郝昭說罷,眼眸一瞪,似乎已猜得其中一二。曹操會心一笑,那雙依舊凌厲逼人的細目,發著陣陣駭人精光,凝聲而道。

  “文不凡與異族仇恨極深。近年雖各頒政策,謀取融合之道。但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兼蠻人遠距他方,又豈會與唐人心齊。但若有些許變故,必定生亂。即時朕再率軍傾勢攻之,其軍必可破也。何況,早前從冀州、荊州趕來的大軍,遠途跋涉,不宜作戰。朕故下令按兵不動,一來可令軍士得以歇養,二來便是等此時機!”

  曹操一席話道出,眾文武聽之無不欽佩。金鵬上將姜維,英目一凝,拱手拜道。

  “竟若如此。事不宜遲。陛下可即發號令,教諸軍整備,以備戰事!!”

  曹操微微頷首,臉上竟是亢奮之色,遂各頒發號令。眾人領命,紛紛退去。須臾間,虎帳內便僅剩下曹操,還有一直并無發言的賈詡。曹操轉眼望向賈詡,沉吟一陣,方才張口問道。

  “文和以為,此役朕能否擊敗那文不凡,一統山河?!”

  “陛下雄才大略,朝中文武萬眾一心,各軍兵士無不傾心為國而戰。陛下又豈有落敗之理?”

  賈詡拱手一拜,畢恭畢敬而道。曹操聞言,淡然一笑,眼中光芒絢麗,仿佛年輕了十多歲。另一邊,在虎牢關內。文翰坐于高堂,一眾西唐文武依席而坐。文翰刀目赫赫生威,環視眾人,沉聲而道。

  “此下,蠻軍已到。兩國之戰一觸即發。還望諸位卿家,傾心效力。助朕一統江山,他日若能建以偉業,皆全賴諸位卿家之功也。”

  文翰話音剛落,諸文武紛紛起身而拜,皆道愿效死力。文翰大喜,伸手一擺,眾臣紛紛落座。唯有神龍將,武圣侯關云長仍如盤山般屹立,拱手遂道。

  “稟陛下!如今兩軍幾乎盡傾國之兵,于虎牢關下對峙。此戰勝負,關乎天下所屬。若陛下不嫌老臣年邁,老臣愿引一軍,先挫魏人銳氣!!”

  關羽一雙丹鳳目,如射神光,雖已至暮年,但渾身仍是散發著一股雄威,不可冒犯的威嚴。文翰聽了,燦然一笑。這時,在階下趙云、徐晃等大將皆有出戰之意,不過卻都不敢與關羽爭功。關羽可謂是西唐的定國庭柱,朝中上下誰人不敬重之?這時,有一人卻是不知好歹,忿然起身,大咧咧地喝道。

  “殺雞焉用牛刀!關圣爺名震天下,若先往而去,豈不教魏人笑話我西唐無人!末將不才,愿為先鋒,前往搦戰!!”

  文翰定眼視之,正乃蠻王孟優心腹愛將,銀環三結。孟優聞言,面色一變,唯恐惹怒了關羽,連忙投去眼色。哪知銀環三結卻不理會,滿臉倨傲之色。關羽丹鳳目一瞇,正欲張口。此時文翰卻爭先頷首應道。

  “嗯!此話是理。河東王乃當今武圣,輕易出戰,卻是有份。這位蠻人壯士,竟愿出戰,以震軍心,亦是好事。不過,大魏猛將如云,不可輕敵。郭伯濟何在!?”

  文翰眼神一亮,忽然叫道。郭淮聞令,慨然而出,拱手秉道。

  “郭伯濟在此!!”

  “朕令你引精兵一千,與這位蠻人壯士一同而去。你當謹記,此去絕不可落敗,有失西唐氣象!!教魏寇輕視!!”

  文翰話音一落,郭淮喝聲領命,遂以銀環三結為先鋒,郭淮為副將,先到魏軍寨前搦戰。文翰吩咐畢,銀環三結甚是得瑟,瞟了一眼郭淮,嫌其年幼,心生輕視之心,自顧自地邁步離開。郭淮也不理會隨后跟上。孟優見狀,暗暗嘆氣,見銀環三結、郭淮紛紛離去,急忙拜道。

  “那銀環三結雖是性子張揚,但卻是重情重義的好漢。當年若非他傾心相投,優早死于非命。若有冒犯陛下還有河東王的尊威,還請恕罪!”

  關羽聞言,卻是輕閉鳳目,一言不發。而文翰則是淡然一笑,擺手而道。

  “蠻王不必如此。自朕頒發百族相融,凡朕子民,不分主異,皆為一家。你等蠻人素來脾性火烈彪悍,朕亦知一二。不過,所謂無規不成方圓。還望蠻王日后多加管轄。”

  孟優聽言,心里一震,甚為感激。而其身旁的蠻人將士,卻少有聽在心里,暗笑文翰孱弱,不敢重罰。文翰看在眼里,卻先不發作,與眾文武紛紛而出,到關前樓閣上觀戰。

  卻說銀環三結拜退而去,點齊麾下三千精兵,眼見郭淮引兵趕來,一聲令下,引兵便往關外沖出。郭淮眉頭一皺,隨之引兵趕上。在魏軍大寨內,魏兵見得有一部蠻軍居前,一部唐軍居后,連忙來報曹操。曹操聞言,眉頭一挑,望向賈詡。賈詡心領神會,拱手一拜便道。

  “可遣郝伯道前往應戰!”

  賈詡所言,似乎甚合曹操心意。曹操即令左右,召郝昭點齊三千兵馬出戰。隨后,曹操又率眾將,前往前寨觀戰。不一時,銀環三結率兵來到魏軍大寨十數里外,只見前方一片風塵涌起,一彪人馬倏然涌來,為首大將正是身穿一襲黃鳥大袍,赤紅雀甲,手提雙鞭的郝昭。郝昭虎目一瞪,在馬上喝道。

  “我乃大魏黃鳥上將郝伯道也,來者何人,速速報上名來!!”

  銀環三結兇目大瞪,見郝昭年幼,又起輕視之心,哈哈大笑,張聲喝道。

  “要知你家蠻爺爺大名,便看你有無這個本事!!”

  銀環三結手提一對金光赫赫的大刀,飛馬而出。郝昭聽言大怒,一提雙鞭,縱馬便出。電光火石之間,兩人赫然交馬。銀環三結舞刀亂劈,一來便驟發攻勢。郝昭亦不怠慢,擰起雙鞭就打。郭淮策馬趕上,眼見銀環三結攻勢凌亂,郝昭蓄勢待發,暗叫不好,急按住手中虎頭儀刀,暗取雕弓。說時遲那時快,兩人戰了大概有數十回合。陡然間,郝昭連連避過銀環三結劈來的金刀,轟然聚勢,一頭黃鳥大雀赫然而現,雙鞭如有摧枯拉朽之勢,左右橫劈而來。銀環三結見郝昭驀然發作,一時無備,急忙擰刀擋去。‘嘭!嘭!!’兩聲巨響,銀環三結痛呼一聲,雙手虎口震裂,流血不止,金刀脫手落地。

  “大言不慚的蠻賊!!取你狗命!!!”

  郝昭虎目一瞪,右手一起,擰鞭望銀環三結當頭就劈。銀環三結眼看鐵鞭打來,手中已無兵刃,嚇得面無蒼白,暗叫我命休矣。千鈞一發之際,一道嘣響暴起,只聽有人叫道。

  “魏寇!!休要放肆,看箭!!!”

  只見郭淮不知何時,策馬閃出,從右側發箭向郝昭斜刺里射來。郝昭心頭一緊,耳中聽得箭響驟緊,不敢怠慢,連忙挪身收鞭。箭矢就在郝昭眼前,斜里迸射而飛,閃閃射過。這時,銀環三結回過神來,適才幾乎小命難保,哪敢再是放肆,一勒馬便望陣后逃去。郝昭卻無急著去追,而是望向右側的郭淮,看其年紀比他還要年輕幾歲,不禁嘆道。

  “好俊的少年郎,好俊的箭法!!”

  卻說郭淮深得關羽器重,關羽將其一生所學,傾囊教授。郭淮在軍中,幾乎每日都得到當今武圣指點,武藝自然突飛猛進。不但學得春秋八法,就連箭藝亦學過精通。郝昭知得郭淮非等閑之輩,瞇眼盯去,厲聲喝道。

  “哪里來的宵小鼠輩,莫非西唐之人,只知暗里偷襲耶!?豎子,可敢與我郝伯道一戰!?”

  “郝賊你休要張狂,我郭伯濟這便來會會你!!”

  郭淮大喝一聲,俊俏的面容上,一雙銳目精光爍爍,按下雕弓,縱馬提刀便來與郝昭廝殺。兩人飛馬殺近。郝昭見郭淮手中大刀細長,形狀古怪,便知這就是那傳聞的唐刀,連忙抖數精神,舞鞭而戰。郭淮擰刀劈砍,一刀比一刀快疾,大有一往無后,不死不休之勢。郝昭暗暗心驚,郭淮刀法迅猛,刀勢如驚濤駭浪,一旦被他壓制,只恐永無翻身之地!郝昭想此,大喝一聲,黃鳥相勢赫然而現,雙鞭暴打猛擊,攻勢猛烈,漸漸地硬反壓住郭淮一頭。陣前各軍將士看得,無不面色大變,驚呼不斷。銀環三結看郝昭、郭淮武藝如此了得,臉色連變不止,暗嘆不如。

  另一邊,在魏軍前寨。曹操細目泛著陣陣赫光,扶須而道。

  “看來那四式唐刀,果然威力不凡。這西唐小將手上兵刃,應該便是四式唐刀中的儀刀。好快的刀吶!!”

  曹操話音一落,四周諸將皆是面色沉著,緊緊地望向廝殺處。就在曹操說話間,戰場突變陡生。本被壓制的郭淮,扯聲一喝,如若虎嘯。郝昭面色一變,只見郭淮身后竟赫然顯現出一面白虎巨獸相勢。相勢一起,郭淮如有神力,刀勢加緊,劈、砍、挑、搠連環而出。郝昭越戰越是心驚,遂施出渾身解數,全力應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