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六十一章 烽火再起(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陣混戰后,只見魏延身上多有血口,血染戰袍。魏延的血性,激發出唐軍士氣,竟硬是擋住了蜀兵的攻潮。就在此時,張飛復回殺來,騎馬沖入亂軍之內,如同一頭暴走的怒虎。魏延見了,憋起的那股硬氣頓時泄了,連忙勒馬就走。太史慈、張任兩人緊隨追殺,蜀兵殺氣騰騰地一擁而上。唐兵大敗,魏延舍命死戰脫逃。張飛遂引著太史慈、張任等將揮軍殺往葭萌關下。魏延一路死命奔逃,趕至葭萌關下,急喊開門。幸好此時唐軍大部人馬已經回歸關內。一員唐將見是魏延,連忙打開關閘。張飛率領大軍聲勢浩蕩殺至,魏延忍著傷勢,登上關頭,竭斯底里地怒吼,指揮兵士以亂箭、落石阻擊。張飛驟馬冒著箭雨、落石奔走,魏延急取弓箭,瞄準關下的張飛,一箭猛地射出,眼見將要射中張飛。就在此時,一道如同迅光的飛影倏然射出,正中魏延所射箭矢,全文字魏延見之,面色剎地變得猙獰,死死地盯著關下太史慈。太史慈臉色冷酷,拈弓上箭,連射數箭。魏延心知太史慈箭藝超絕,哪敢怠慢,或擋或避。蜀兵攻勢猛烈,唐兵見統將魏延大有拼死之志,卻成以哀兵之勢。兩軍激戰直至夜霧,忽然在蜀軍背后傳來鳴金收軍的號角聲,張飛聽聞,雖是不甘,但亦不敢造次,遂命大軍撤退。關上唐軍見蜀兵撤走,無不振臂高呼,士氣高漲。魏延眼見蜀軍徐徐退出十余里外,緊繃的神經一松,頓時渾身陣陣劇痛撲涌而來。魏延腦袋好似轟地一下炸開,猛地墜倒落地。四周唐軍將士見之,急將魏延救起,扶入敵樓,喚大夫趕來治療  卻說張飛、太史慈等將引軍回到營寨,紛紛入帳來見諸葛亮。諸葛亮正與劉備商議戰事,只見張飛一頭撞入帳內,扯聲大喝。

  “今日傳令撤軍者,可是軍師耶!?”

  劉備聽言,眉頭一皺,就要呵斥。諸葛亮卻是笑呵呵地擺了擺手,與張飛笑道。

  “正是亮也。今日那魏文長及時發覺我軍埋伏,其大部兵馬得以及時歸關把守。張將軍雖后以大軍盛勢攻關,但關內唐軍皆欲拼死守關,成以哀兵之勢。若我軍與之硬戰,縱使能以得勝,亦會傷亡慘重,故而亮下令撤軍。還望翼德勿怪。”

  張飛聽了,面色一沉。此時在旁邊的張任亦出言而勸。

  “依照今日戰況,確如軍師所說。”

  張飛聞言,氣惱地叫了一聲,便生著悶氣地站到一邊。劉備見了,搖首長嘆,遂又與諸葛亮問道。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今后那魏文長必會多加提備,不敢掉以輕心。如此一來,要取葭萌關,無疑難于登天。”

  諸葛亮聽言,面色一凝,遂拱手一拜,向劉備問道。

  “孟起那處,可有消息?”

  劉備一聽,似乎明悟諸葛亮言下之意,急說道。

  “孟起率領七萬蠻軍已到梓潼境界,三日之內必可趕至此處。”

  諸葛亮聽了,微微頷首,把扇一招,凝聲而道。

  “如此一來,我等可無慮也。在這三日內,翼德、姑義你等二人可各引一軍,在葭萌關四周布下疑兵,多處虛插旌旗。至夜時初更,翼德你便命軍士擂鼓,到三更方止。到了五更時分,姑義你則命兵士擂鼓,至黎民方止。如此這般,三日后葭萌關內唐軍皆為疲兵。到時孟起引兵初至,士氣正盛。可命其率七萬大軍一舉破之,葭萌關必可取之!!”

  諸葛亮此計一落,帳內眾人聽得紛紛眼射精光。劉備扶須大笑,連稱計妙。張飛、張任領命,次日一早,便各引部署出寨,依照諸葛亮之計,在葭萌關四周密布疑軍。關上守軍見了,速報之魏延。魏延傷勢極為嚴酷,正在歇養,忽聞關外疑有大量蜀兵。魏延聽了,臉色大變,報傷而出,登上關頭,眺眼望去,果見四周高山上有無數旌旗,不知有多少兵馬。魏延心里大驚,速叫關內軍士備戰。關上唐兵無不精神集中,準備廝殺。可過了數個時辰,仍不見任何動靜。魏延虎目一瞇,不知蜀軍欲使何詐,但也不敢掉以輕心,命軍士緊密把守,又派數隊斥候,在關下數里外探尋,但見動靜,立刻回報。

  直到夜幕降臨,蜀兵依舊未有動靜。魏延遂叫兵士造飯。哪知飯剛造好,一到初更時分,四處擂鼓聲大震,嚇得唐兵無不心驚膽跳,連忙紛紛抓起兵戈,穿起鎧甲,趕往關上備戰。魏延臉色蒼白,忍著傷痛亦是趕來。當他來到關上時,卻見四周只有聲勢,卻不見有任何兵馬殺來。雖是如此,但魏延心知諸葛亮多謀狡詐,不敢絲毫大意,命兵士皆做好備戰。

  咚咚隆隆!!

  震蕩山脈的擂鼓聲,響徹不停,直到夜里三更方才紛紛而止。魏延見了,亦不敢大意,待過了半個時辰后,方才敢叫兵士造反歇息。唐軍食飽后,一日警備,令各個兵士都是疲憊不堪,正欲歇息時。剛好到了五更時分,如同轟雷般的擂鼓聲又再響起。唐軍嚇得頓時驚醒,慌亂趕至關上,亦是不見有任何蜀兵殺來。比及次日黎明,鼓聲方才停下。此時斥候來報,又見關外四周疑有許多蜀兵。魏延聽聞,當下猜到諸葛亮欲使疲兵之計。魏延雖是猜得,但卻不敢有絲毫松懈,而使諸葛亮有機可乘。魏延當下速命一隊輕騎趕往漢中求援。

  一連數日如此,到了第三日,葭萌關上唐軍無不筋疲力盡,又困又餓,士氣極其低落。魏延更是因此,傷死愈增,面色蒼白無色,如同死尸一般。與此同時,馬超在昨夜引七萬蠻軍,漫山遍野地趕到了蜀軍大寨。當夜,劉備接見后,遂與馬超告之諸葛亮之計。馬超領命,命蠻軍歇息一夜。

  咚咚隆隆!!!

  擂鼓聲,赫然暴起。關上唐軍聽聞,以為是虛張聲勢,皆無提備。忽然,一陣陣翻天搖海般的喊殺聲爆出。只見無數蠻兵獠丁從四面八方圍擁過來,人數之多,如若道道巨浪撲來。魏延見狀,連忙喝令兵士備戰。唐軍軍士早就嚇得魂魄驚飛,一時間卻未回過神來。眼見馬超身穿一副獅頭金甲,著一身赤紅西川百花袍,腰系蠻獸玉帶,騎著一匹卷毛赤兔馬,惡煞威武。在他身后,有一員蠻將,長得虎背熊腰,面闊大嘴,面目猙獰,那碩大的雙臂如有撕虎擒獅之力。頭戴日月狼須帽,身披金珠纓絡,兩肋下露出生鱗甲,眼目中微有光芒,騎著一匹白象。身長一丈二,巨大無比。此人名叫兀突骨,乃南蠻界外臨近烏戈國之主,此人不食五谷,以生蛇惡獸為飯。卻說馬超平定南蠻后,野心澎湃的他,在一年間引蠻兵攻伐南蠻臨近諸國,兀突骨天生異稟,腹有鱗甲,刀槍不入。馬超與此人大戰三天三夜,戰足十余陣,仍是不分勝負。后來馬超設計,詐敗而逃,兀突骨無備而追,被祝融夫人引藤甲兵埋伏,馬超方才力擒兀突骨。后來兀突骨為保性命,又見南蠻勢大,遂引烏戈國眾投降了馬超。同時又有一員蠻將,黑臉巨目,面容丑陋猙獰,生得面如噀血,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此人正是敗走交州的沙摩柯。卻說沙摩柯逃出交州后,逃往南蠻,后投于馬超麾下。馬超得了兀突骨、沙摩柯這兩員絕世猛將,羽翼豐盛,野心亦隨之膨脹。如今馬超雖尚為蜀國之臣,但其實暗中已有反逆之意,此番來助劉備,亦是望能借劉備之手,先將唐王文翰擊敗,然后趁機奪取西涼,重振馬氏一族。

  且說七萬蠻兵,漫山遍野地沖殺過來。唐軍兵士見蠻兵各個猙獰惡煞,又見其中烏戈之人驅獸殺來,未戰先怯。魏延在關上看得,亦是目瞪口呆,詫異不止。一員唐將急與魏延勸道。

  “魏將軍,蠻軍勢大,兼之又有馬孟起所領。我軍兵士連日未得飽餐歇息,皆以筋疲力盡,如何能擋敵勢。還望將軍當機立斷,棄了葭萌關!!”

  此唐將一言道出,四周將士亦紛紛附和。魏延見眾將皆有懼色,心中一片寒澈。一時間,在魏延腦海生出許多念頭,魏延寒光爍爍,眼發陰光。就在此時,忽有一驚喝聲叫起。只見關北之處,有一部大軍正火速飛奔趕來,見一旗幟,龍飛鳳舞地大書寫著‘神龍侯關云長’五字。關上唐兵看見,無不大喜。原來在兩日前,魏延遣快騎星夜趕路,趕往漢中。關羽正整備兵馬,忽聽聞葭萌關勢危。關羽當即率領一萬騎兵,星夜趕往葭萌關。而在這一萬騎兵之內,則有五千黑風騎。話說,在這三年間。唐王文翰下令重組黑風騎,從三十萬大軍內挑以牙門將、百人將編入。

  原先黑風騎兵士,年老的皆依功績提遷,其余的則留于軍內擔任將職。如今的五千黑風騎雖非原班人馬,但經過三年的操練,卻更勝以往。關羽赤臉威赫,騎著赤兔寶馬,引著一部盡穿閻羅黑甲,手執漆黑鋼槍,配備馬鞍馬鐙,各員兵士坐下匹馬皆是百里挑一的駿馬。關上唐兵見之,頓時認出這部兵馬,正是名震天下,被號稱為天下第一騎的‘黑風騎’!頓時間,關上唐兵士氣大增,好似如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關羽騎馬趕到關下,大喝開閘。

  此時,馬超已引一部蠻軍獠丁殺到關前數里之外。只見那些獠丁各個身形高大,雙臂如猿長,手執刀盾。馬超瞇著獅目,瞰視著關上守軍,原本以為唐軍必然會被他的大軍嚇得魂魄驚飛,棄關而逃,但卻無料到,那些唐軍忽然士氣大漲。馬超見了,不覺心里一凝。此時,城上唐兵各個奮起,或以弓箭射之,或以亂石砸之。馬超面目冷酷,把槍一招,這些蠻兵各個彪悍,竟冒著箭雨亂石沖殺。在馬超身后,祝融夫人引著藤甲兵撲涌趕來,左路兀突骨亦引烏戈蠻軍殺來,右路沙摩柯則引一部手持巨大的蠻兵撲來。

  就在此時,葭萌關口驀然打開。一員身穿金龍甲,閃著陣陣金光的綠袍將士驟馬飆飛而出。馬超視之,正是關羽,頓時面色一變。關羽直豎臥蠶眉,圓瞪丹鳳目,赤兔馬飛走如飛。關上箭雨落石一停,說時遲那時快,關羽早就飛馬沖入蠻軍陣內。青龍偃月刀飛舞出陣陣犀利光芒,蠻兵不知厲害,撲涌抵擋,卻被關羽紛紛攔腰砍死。陣陣血雨暴飛,關羽單刀匹馬,硬是殺出一條大路來,馬超還回過神來,便見關羽驟馬逼來,青龍偃月刀震鳴,一道光芒閃起,只見青龍偃月刀倏然向馬超當頭劈去。馬超瞪大著獅目,連忙避開。青龍偃月刀一刀砍空,左右兩側無數蠻兵撲來,關羽冷哼一聲,提飛青龍偃月刀,殺得蠻兵慘叫不覺。馬超穩住慌勢,大喝一聲,挺起錦銀獅牙槍殺向關羽,一槍飛搠,正刺向其心窩之處。關羽擰刀一擋,猛地彈開馬超的槍支,一刀斜劈過去。馬超急閃避過,哪知關羽第二刀須臾便至,橫砍向他的脖子。馬超低頭又閃,同時心里一緊,很快便又察覺到破空聲響。原來關羽第三刀又至,馬超急忙擰槍擋去。關羽這刀力勁極為猛烈,一刀彈飛馬超的槍支。幸好此時,蠻兵及時來救,圍住關羽。關羽勒馬舞刀沖殺。馬超見關羽勢猛,趁機退回,喝令軍士前往廝殺,欲等關羽力竭時,以逸待勞,盛勢殺之。

  (一鶴文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