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二十二章 伊州危機(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語乃是《孫子兵法開宗明義的第一條,自是有其道理的,所謂的察,不單是察敵,察天時,察地利,更主要的是自察,這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李貞身為大兵法家李靖之傳人,對于此道自是熟爛于心的,故此,盡管失望于安西都護府舊將們的表現,卻也并沒有表露出絲毫的不滿,甚至不曾再提過征戰之事,哪怕是到了交河,與喬師望完成了交接之后,李貞也絕口不再提及此等事宜,不過嘛,李貞也沒就此閑著,每日里除了日常公務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泡在了各處兵營之中,對現有的四營人馬進行了個徹底的摸底排查,花了個把月的時間,總算是心里有了底。

  安西都護府按編制該有兵六營,每營千人,可因著安西之兵乃是邊軍,并不是輪番的府兵,施行的是招募制與父子承襲制相結合——不少安西兵是原山東義軍降卒之后,當年大唐平天下之際,擊潰了山西竇建德等山東豪杰之后,鑒于山東兵兇狠好戰,故此將這些降卒調到邊關充任邊軍,安西兵原本是駐扎在瓜州的邊軍,后因唐滅了高昌,遂調到了安西,依舊是邊軍,這部分官兵便是安西軍的主體,人數大約在兩千左右,都是山東降卒的后代,訓練有素,戰斗力極強,但基本上都是基層官兵,中高層將佐基本無人,還有一千多地士兵乃是招募來的邊民,雖也長年在軍中,但戰斗力卻遠不及山東降卒之后人,至于缺額的三千余人則是因安西都護府財政匱乏,無力養兵所致。

  安西都護府兵力不足是個大問題,武備匱乏又是另一個大問題——現有四營兵全都不足數,每營只有八百人左右,騎、步各半,除了鎧甲、兵器因是兵部調配,能勉強保證之外,戰馬倒也不缺的——因安西本就是產馬之地,無論步、騎全都有馬可用,可作為唐軍步兵最犀利兵器的陌刀隊在安西軍中竟然缺編,也沒有相關的訓練,這等步兵用之于守城尚勉強湊合,一旦拉出城去打野戰,壓根兒擋不住騎兵的狂野沖擊,難怪安西軍幾次出城野戰都是慘敗一場的結局,這敗仗打得多了,軍心士氣能旺才是怪事了。

  發現問題不難,難的是解決問題,不過,對于李貞來說,這些問題都算不得什么難題,無他,錢這玩意兒李貞有的是,練兵的人才也不缺,無論是騎、步、弓,李貞手下都有著充足的人才儲備,至于武備方面,有著“燕記商號”強大的運輸能力和隨軍抵達安西的“燕記工場”技術工人的存在,這方面也很容易解決,唯一稍顯棘手的便是豎立軍隊的戰心問題,畢竟軍隊的信心并不是靠武器裝備乃是訓練能豎立起來的,必須得靠一系列的勝仗來支撐,就目下安西唐軍這等狀態,李貞哪敢將軍隊拉出去打仗,所能做的也就是趁著冬季將至的機會,募集士兵,強化訓練,而后下令隨軍抵達安西的各方面人才動將起來,設立各種武器研發機構及工場,無論是陌刀、強弩,乃至火藥武器等全都擺上了議事日程,與此同時,軍校正式開始試運行,對軍中的將領進行重新培訓,不合格者予以撤換,好在安西遠離朝堂,山高皇帝遠,一切都是李貞說了算,倒也不曾出過太大的亂子,整整三個多月忙碌下來,安西之事務漸漸走上了正軌:

  安西之地素來是以軍代政,雖然所控制的地區僅僅只有四座城池,可卻全無文官體系,一直都是鎮守府在管著民政,以一幫子丘八大爺管理民政事務,不亂套才是怪事了,故此,李貞在整頓軍隊的同時,也沒忘了建設文官體系,第一步便是軍政分開,將原四鎮守府手中的民政之權收回都護府,任命莫離為都護府長史,秦文華為都護府錄事參軍,共同負責民政事務,并以“旭日”暗中培訓的讀書人為骨干,組建文官隊伍,在現有的四鎮試行州縣制,以唐律為準繩,治理地方,第二步便是對現有的軍隊進行整編,將四鎮守府撤編,改成六營野戰軍,原有士兵中經考核不合格者淘汰到地方,組建團練營,每營五百人馬,四城各一營,除負責守城之外,兼顧地方治安,當然,這些團練營并不是以軍隊的編制存在,而是以衙役的身份行事,也算是在編制外打了個擦邊球,第三步便是對軍官層進行相關培訓及考核,以軍校的形式對所有中層以上的軍官進行集中培訓,實行競爭上崗制,不合格者淘汰到團練營去任職,一番整合后,精兵強將之策初見成效——六營滿編六千六百人,步、騎各半,但無論步、騎均以馬代步,只是戰時步兵下馬列陣而戰罷了,每營設校尉一人,分別為:騎甲營校尉劉旋風、騎乙營校尉沙飛駝、騎丙營校尉原樓蘭鎮守使林挺、步甲營校尉鷹三、步乙營校尉原西州鎮守使賀大才、步丙營校尉游思凡;騎兵統制官為陳武,步兵統制官為林承鶴,王府親衛隊長之責由燕十八接任,副典軍則是鷹大;原先四鎮合并為大西州,由都護府掌總,具體民政由莫離負責,而由秦文華出任大西州刺史一職,其下設四縣,各縣令由都護府委任,并報朝廷審核,至貞觀十七年元月底之前,諸般事宜算是具備的雛形,雖說離完備尚有差距,可畢竟算是開了個好頭,幸虧李貞忙于內政之際正好是冬季歇兵之時,并無外敵騷擾,一切都順當得很,倒也算是幸事一件。

  正所謂幸與不幸是對雙胞胎,就在李貞忙著整頓內務,無暇顧及外部事宜的當口,一件大事突如其來地降臨了——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扣押了大唐派去宣撫的時節,并于貞觀十七年元月二十一日發兵五萬余,號稱八萬,兵圍伊州,叫囂要剿滅安西唐軍,此等意外的消息一傳來,整個安西都護府立時震動了起來,人心惶惶不安,剛走上正規的內政立時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西突厥乃是大唐之強敵,占據了天山南北最富庶的草原,共有十大部落,另有附屬之小部落無數,人口近六百萬,善戰之兵計四十余萬,其現任可汗為乙毗咄陸,其人好戰且貪婪,屢次對外用兵,曾滅了吐火羅、米國等中亞強國,對大唐也是屢屢犯邊,劫掠無算,此次又找了個借口,言稱大唐使節對其不敬,扣留了唐使,并不顧尚未到化冰時節的天時,悍然出兵圍困伊州,其囂張之氣焰不言自明。

  伊州地處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沙州(今甘肅敦煌縣城西)與西州之間,是戈壁灘上一片較大的綠洲,農業開發較早。東漢明帝時擊敗匈奴,取其伊吾盧地,筑伊吾屯城,置“宜禾都尉”,于此屯田。此后,大多為屯田鎮兵所居住。隋朝在伊吾屯城之東新筑伊吾城,為伊吾郡郡治。隋末又為雜胡所據,依附于西突厥。貞觀四年,唐派西北道安撫大使李大亮運去糧食,對伊吾地區雜胡進行招慰,伊吾城主石萬年以伊吾等七城歸唐,唐因此置州,隸屬安西都護府管轄,下有三縣——伊吾、柔遠、納職,因此州處于哈密地區,又是設州較早之地,文官體系已經成型,李貞此次州縣改革并沒有涉及到伊州,只是對其原有的駐軍一營人馬進行了初步的培訓,派去了幾名軍官對原有人馬進行訓練,尚未來得及按交河一帶的營兵那般進行整合,其戰斗力存疑,面對著五萬西突厥精兵的圍攻,能守住多久便成了個大問號。

  樹欲靜而風不止,這等煩人的事情卻總是發生,愣是令李貞傷透了腦筋,沒錯,李貞來安西的目的就是蕩平西突厥,可問題是此時尚不到時機,軍隊沒做好準備不說,身邊還呆著龜茲這么只豺狼,按李貞原定的作戰策略是先捏軟柿子,等滅了龜茲之后,借勢震懾西域各小國,對這些小國進行整合,將其全部納入大唐州縣制之后,先與吐蕃達成和議,后聯合薛延陀合攻西突厥,等滅了西突厥之后,回頭再收拾吐蕃,末了,挾百戰之軍,翻越金山,攻入薛延陀,一舉蕩平大唐周邊所有外患,整個計劃預期八到十年,卻不曾想計劃才剛開了個頭,八字都還沒一撇呢,西突厥大軍倒先殺上門來了。

  伊州乃是安西與中原的聯絡要道,一旦有失,安西便成了無根的飄萍,被人剿滅是遲早的事情,這一仗不打也得打了,可問題是該怎么打,敵強我弱還是小事,更麻煩的是——按李貞的判斷西突厥此來乃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兵圍伊州不過是假象罷了,其真實的目的恐怕還是在安西都護府身上——西突厥圍而不攻,固然有天氣寒冷,不適合用兵之故,可更主要的原因只怕是圍城打援,誘使安西都護府發兵,而后于野戰中殲滅安西軍主力,從而將大唐在塞外的勢力一舉拔除。

  難,真的很難,目下李貞能出動的兵馬算上那些團練營也不過八千左右,就算是全軍出擊也不到西突厥大軍的一個零頭,更何況還得防備身邊的龜茲來個趁虛而入,怎么著也得留下些人馬看家,如此一來,真能派出去的援軍滿打滿算也就是那六營正規軍,以六千對五萬,李貞還沒自大到信心爆棚的地步,自打接到伊州刺史王栓的求援信之后,李貞便沒怎么睡過覺,不停地思索著該如何打這一仗,與莫離商議了一日一夜之后,總算是有了些眉目,這才下達了聚將令,讓各軍主將齊聚都護府議事。

  貞觀十七年元月二十四日,卯時正牌,安西都護府里突地響起了一陣嘹亮的號角聲,劃破了凌晨的寂靜,片刻之后,位于交河城南、城西兩處的軍營立時鬧騰了起來,數十騎人馬從軍營中蜂擁而出,一路疾馳在寂靜無人的街道上,不數刻,兩股人馬在都護府門前匯合成了一處,所有的將官幾乎同時翻身下馬,卻無人交談,各自面色凝重地步入了都護府的大堂,按品級排成兩列,目不斜視地站著,須臾,一陣腳步聲響起,十數名親兵簇擁著全身鎧甲的李貞走進了大堂,霎那間,原本木立著的眾將全都躬身行禮,異口同聲地道:“參見殿下!”

  “很好!”李貞瞄了一眼擺在大堂前的香案上那柱計時的香才剛燃了一半不到,對眾將的行動迅速很是滿意,環視了一下眾將,點了點頭道:“伊州被圍之事諸位都該已知曉,本王就不敷多言了,今日本王召爾等前來,只想聽聽諸位對此有何高見。”李貞話說到這兒,揮了下手,做了個手勢,心領神會的燕十八立刻指揮著一起子親衛們將一副大型沙盤搬進了大堂,擺放在了大堂的中央,自個兒走到沙盤前,指點著沙盤道:“現已查明情況如下:突厥軍主帥為五弩失畢部頭領阿史那瑟羅,為突厥可汗乙毗咄陸帳下左狼帥,曾為突厥滅吐火羅之前鋒大將,智勇雙全,被譽為朝草原之狼,善奇襲,副帥為乙毗拔奪,是突厥可汗乙毗咄陸之長子,生性殘暴好殺,個性魯莽,然,勇力過人,素受突厥可汗乙毗咄陸重愛,突厥軍實數五萬四千余騎,其中隸屬于五弩失畢部的共計兩萬一千余騎,屬于可汗庭侍衛之士的有一萬一千余騎,其余為附屬小部落之兵,來自十余小部族,各出兵數百至千余不等。敵軍兵分三路圍困伊州,其中阿史那瑟羅所部兩萬五千人圍困伊吾城,乙毗拔奪率侍衛之士及仆從部族兵共計一萬五千人兵發納職,上述兩部并未發動攻城行動,倒是其余小部族之兵由阿史那瑟羅之子阿史那赫魯所率,正急攻柔遠,據昨日戰報,柔遠已告急,陷落只是時間的問題,目前已知的情況便是如此。”

  燕十八話音剛落,步丙營校尉游思凡便率先站了出來道:“殿下,末將以為突厥賊子此番用兵極為可疑,柔遠地處納職與伊吾兩城之間,城小力孤,又不甚富庶,賊軍狂攻此城實無意義,即便拿下此城也于事無補,這其中必然有詐,若是賊軍真想取下伊州,該先行攻打伊吾才是,而今卻放著伊吾、納職不打,偏偏急攻柔遠,其用意除了是拔除柔遠后,賊軍能得到一個補給之地以及取得相互呼應之勢外,更可能是個誘使我軍出援柔遠,而后兩面夾攻我軍,從而逼迫我軍在柔遠城附近與賊軍展開正面決戰,從而消滅我軍主力,故此,末將以為我軍不當去救柔遠,而是出奇兵偷襲離我軍最遠的阿史那瑟羅所部,打后就走,誘使敵軍追擊,而后趁亂取勢,以調動敵軍,并摧毀其后勤輜重為目的,從而迫使賊軍不得不撤軍。”

  騎丙營校尉林挺久在塞外,自是知曉突厥軍的虛實,他可不同意游思凡的見解,待得游思凡話音一落,林挺立馬站了出來道:“殿下,末將以為游校尉此言恐有不妥,現如今大漠冰封,利堅守而不利行軍,我大軍若是擅自出擊,一者行動艱難,二來也難以機動,一旦落入突厥軍之包圍圈中,終難逃一敗,況且侍衛之士乃是突厥最精銳之王庭軍,以我軍目下之狀況,若是遭遇此軍,敗面極高,故此,末將以為此時斷不可輕動,待得化雪之后,聯絡瓜州、沙州之我軍,三部齊聚自可收復失地,不怕突厥賊子不撤軍。”

  “不妥!”林挺話音剛落,步乙營校尉賀大才立馬站出來反對道:“殿下,林校尉所言雖是穩妥之計,然如此一來,我伊州百姓必將遭劫矣,民心一失,治理就難了,更何況瓜州、沙洲之兵并非我安西都護府所統轄,要想調兵非得朝廷令諭不可,這公文一來二去,所耗之時日必多,而我軍后路被斷,勢難支撐,不但軍心民氣就此受挫,一旦突厥大軍掩至,必是兇多吉少之結局,故此,末將以為這仗必須打,還必須勝!”

  賀大才說得鏗鏘有力,可林挺卻是不以為然,立馬反駁道:“賀將軍說得倒是動聽,卻不知這勝從何而來?以六千對五萬,這仗又該如何打?”

  林挺這么一問,眾將的目光“唰”地便全都集中在了賀大才的身上,都想聽聽賀大才有何神機妙算,卻不曾想賀大才雙手一攤道:“某不知該如何勝,但卻知道這一仗必須勝,殿下英明,定可率我等擊破賊軍,獲此大勝。”

  哈,媽的,這賀大才還真他媽的是個馬屁高手!李貞被賀大才這一番話搞得有些子哭笑不得,不過卻并不想就此表態,眼瞅著眾將的目光全都看向了自個兒,李貞只是皺著眉頭揮了下手道:“看本王做甚,爾等先議著罷。”

  得,李貞這么一說,眾將反倒沉默了下來,一時間竟再也沒人出言建議了,滿大堂立時靜了下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