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章 校場揚威(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貞會武,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兒,可滿大唐見識過李貞武藝的卻沒幾個,反倒是關于李貞之武藝的傳說卻有著十數個不同的版本,有說李貞武藝冠絕天下的,也有說李貞不過是浪得虛名罷了的,紛紛紜紜,但卻從不見李貞出面分說或是展露一下身手,即便是李世民也沒親眼見過李貞施展武藝,無他,往日里,無論是馬球賽還是田獵,李貞總是充當看客,還是最安靜的那種,除了面帶微笑外,連話都很少說,當然,李貞武藝有多高李世民心里頭還是多少有個數的——一代戰將秦瓊臨終前就曾給李世民留下遺言:越王大才,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若是往日,李世民倒是很想看看李貞的武藝究竟高到何種程度的,可現如今是選拔出征大軍先鋒官的時辰,在這個節骨眼上李貞提出要一展身手,李世民卻不得不多想一些了,倒不是擔心李貞武藝不行,丟了天家的臉面,甚或也不是擔心李貞背地里搗鬼,而是擔心兵危兇險,李貞若是真兒個地掛印出征,萬一有個閃失,那樂子可就大了不是?

  李貞素性沉穩,打小了起就不喜多言,可辦起差使來卻是牢靠得很,也從來不求任何的回報,這一條甚得李世民的歡心,這當口上冷不丁地提出了要上場比試的要求,著實令李世民不好開口拒絕的,沉默了片刻之后,李世民揮了下手,笑著道:“朕準了,更衣去罷。”

  哈哈,成了!李貞心里頭可是得意透了,說實話,就算不是為了拉山頭自保,李貞也很是向往那熱血沸騰的沙場的,只可惜以前年紀小,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建功立業,這回總算是讓李貞逮著了機會,不好生表現一下更待何時?

  “是,父皇,兒臣尊旨!”李貞心里頭雖得意,可臉上卻沉穩依舊,恭敬地磕了個頭,起了身,緩步走下高臺,徑直往自個兒的侍衛群中走去,腳步雖沉穩依舊,可比往日里稍快的步伐卻泄露了李貞心中的激動之意。一起子早已等候多時的侍衛們一見到李貞趕到,立刻蜂擁而上,侍候著李貞更衣披甲,拉馬執鐙,好一通子忙乎,總算是將李貞送上了馬背。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這話說得一點都不假——原本就身材高大挺拔的李貞一旦換上了身銀盔銀甲的明光鎧,再加上座下一匹通體雪白的高大戰馬,手中一桿重達六十四斤的精鋼所制之亮銀槍,還未上場呢,光是這么一亮相便贏得了滿場的喝彩聲。

  李貞座下那匹白馬名為雪龍駒,大宛名馬,神駿非凡,頗通人性,跟隨李貞也有些年頭了,可卻從未經歷過如此大的場面,此時響鼻不斷,四蹄不停地刨著地,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中又帶著一絲絲的緊張,那小模樣兒倒也有趣得很。李貞輕輕地拍了拍雪龍駒的大腦袋,好生安撫了一番,笑呵呵地一抖韁繩道:“駕。”但見雪龍駒人立而起,發出一聲暢快的嘶鳴,望著不遠處的點將臺沖將過去。

  “稟李帥,末將已準備就緒,請大帥令。”李貞縱馬來到點將臺之下,雙手持槍,對著高臺之上的李績高聲稟報道。

  李績,原姓徐,名世績,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淵賜姓李,故名李世績。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遂改為單名績,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一帶)人,十七歲便投入瓦崗寨,與秦瓊、程知節等人都是一個鍋里撈飯吃的伙伴,彼此間過從甚密,沒少在私下里見識過李貞的武藝,對于李貞的本事如何,他心里頭自然是有數的,即便如此,此時見李貞馬如龍、人似虎的英姿,李績還是不由自主地暗自叫好不迭,饒有興致地看了李貞好一陣子,這才揮動了令旗,示意李貞可以上場演示箭技了。

  奶奶個熊的,成不成就看這一回了!一見李績揮動了令旗,李貞的心情陡然間波動了起來:多少年了,習武吃了那么多的苦頭,咱圖個啥?不就是為了能上回戰場嗎?頭前年級小,眼瞅著征戰不斷也只能干瞪眼,口水都流了一地,這回總算是逮著了機會,再不抓住更待何時?來罷!李貞深吸了口氣,平定了下心神,一夾馬腹,斜刺里望著靶子所在的方向狂奔而去。

  雪龍駒不愧是大宛名馬,一旦跑將起來,那速度快得驚人,如同一陣旋風般刮過演武場,七百步,六百步,五百步,眼瞅著靶子越來越近了,一直穩坐不動的李貞將手中的亮銀槍掛在了馬鞍的得勝鉤上,解下背上斜背著的五石鐵胎弓,從箭壺中取出了三支雕羽箭,一箭搭弓,另兩支羽箭則銜在了口中,待得到了離靶位還有四百步的距離時,存心要威震三軍的李貞毫不猶豫地開弓放箭,也不去管那箭是否中了靶心,將口中銜著的兩支雕羽箭一并取下,在三百五十步的距離上,以連珠箭的手法接連射將出去。

  箭行極速,如同流星劃破天際般帶著強烈的呼嘯聲飛向了鏢靶,第一支羽箭正中靶心之余,愣是將靶心射了個對穿,兩尺余長的羽箭,僅余一半箭桿在外,第二支羽箭緊挨著第一支羽箭的邊上射入了靶心,整支箭除了箭尾外,全箭均已穿過了靶心,接踵而來的第三支箭更是夸張,正中紅心不說,硬生生地將靶心轟出了一個大洞,而余勢不止,又飛行了數十步才斜斜地扎在地上。

  死寂,一片的死寂,滿場十余萬眾全被李貞這神奇的三箭震得目瞪口呆,多半會才有人發出一陣的驚嘆聲,霎那間,喝彩聲、鼓掌聲響成了一片,即便是高坐在點將臺上的李世民也被這神乎其神的三箭所震撼,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不說,手掌心都鼓得通紅了,無他,李世民乃是馬上皇帝,自身也有一手好騎射,見識過的神射手更是多得數也數不清,可卻從沒見識過有如李貞這般神奇的射術,老懷大慰自是不肖說的。

  唉,還是沒能到大成的境地,可惜了,媽的,天曉得何時才能突破那只差一線的大關。在一片的歡呼聲中,李貞并未顯露出一絲自得的神情,反倒是有些子遺憾,無他,李貞自幼就力大,后頭秦瓊對力量訓練又抓得緊,雖說不到十五歲,可一身力量之大滿大唐也無幾人能匹敵的,更何況后頭跟隨李靖修習鬼谷派的秘學“真陽訣”與“猿公劍法”,一身內力修為已頗為可觀,只是離著“真陽訣”的大成卻始終還差著一線,否則那最后一箭應該是箭穿靶心卻不會因力道略有分散而將靶心震碎,不過嘛,雖說心里頭還有些失落,可能做到如今這個地步,李貞也算是能滿意了罷,自嘲地笑了笑,放馬向點將臺而去。

  李貞射畢,這第一輪的選拔就算是完事了,接下來第二輪比試是沙盤推演。說起來這沙盤還是李貞的“發明”之一,自打貞觀七年李貞將此物獻出之后,李世民大喜之下,下詔在軍中推廣,凡軍中將領莫不習之,閑來無事之時,一桿子大唐將官們可沒少在沙盤上演練、廝殺,人人都能玩上幾手的。當然,此輪之沙盤推演并不是諸侯選者之間的對練,而是回答問題,具體來說就是抽考題,按照考題上載明的要求在沙盤上作答,或是安營扎寨,或是攻防演練,不一而足。

  這一場李貞抽到的考題是安營扎寨,即在一片地形復雜的地兒找出一個適合安營扎寨的戰略要點,并以柵欄等模具在沙盤上安營,時間限制為一柱香,要求是:既能抵擋住五倍于己的敵方兵力之圍攻,又能把控全局,令敵方無法舍此繞道而去。沙盤這玩意兒李貞早就玩得爛熟了,面對著這么簡單的一道考題,壓根兒就不需要啥思考,答案信手拈來,不過半柱香的時間而已,李貞便已答完了題,還留有余暇去看其他人的排兵布陣。

  還別說,這十五名從南衙各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年輕將領個個都算得上強將,一柱香的時間里,所有的候選者全都答題完畢,也全都順利地進入了第三關,盡管以李貞的戰略眼光來看,除了侯國忠、秦懷玉、何龍等寥寥數人答得不差之外,大多數人的答案不過是勉強合格罷了。

  如果說前兩輪選拔算是熱身的話,那第三關可就是動真格的了——單挑!簡而言之就是十六名入選者抽簽決定對手,捉對廝殺,勝者晉級,敗者淘汰,完全憑個人武力定勝負,來不得半點僥幸之處,當然,個人武力強弱是一回事,運氣卻是另一回事,對手是誰就全憑運氣而定了,這不,當李績手捧著裝滿簽條的木匣子走上前來之時,所有的入選者全都屏住了呼吸,人人臉上都滿是緊張之色,便是李貞也不例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