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前48小時,浩宇科技總部地下三層的保密實驗室里,藍光在光學儀器間流轉。首席光學工程師李薇摘下護目鏡,盯著顯微鏡下的全息投影元件,鏡片后的瞳孔因連續工作布滿血絲。“第七代衍射光波導鏡片的透光率達到 92,但鬼影消除還需要優化。”她將數據同步到主屏幕,投影上,虛擬的皮克斯角色“胡迪”正舉著激光槍,在全息幕布上留下的殘影,像極了此刻輿論場里揮之不去的質疑。
吳浩的腳步聲在金屬地板上回響,他手里握著剛收到的“星環數碼”發布會數據報告——對方新發布的折疊屏手機,首銷10萬臺的成績被媒體大肆渲染。但他的目光很快被李薇實驗臺上的原型機吸引,伸手輕輕觸碰那塊僅0.3毫米厚的柔性屏:“把《玩具總動員》的光影效果再調亮 15,我們要讓觀眾看到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與此同時,36層的戰略會議室里,大屏幕上跳動著全球競品的實時動態。市場總監王磊滑動著平板,語氣帶著焦慮:“‘云端智家’昨天宣布和歐洲三大運營商達成智能家居協議,‘極光智聯’的新互聯標準也在行業協會過審了。”財務總監調出股價曲線,紅色的折線在發布會預告后雖有回升,但相比兩個月前仍跌去 12:“機構投資者要求我們在發布會后召開說明會,否則可能引發新一輪拋售。”
吳浩指尖敲打著會議桌,定制西裝袖口露出的智能手表正閃爍著母親的健康提醒。他想起今早視頻時,母親戴著浩宇醫療手表晨練的模樣,心率曲線平穩得如同實驗室里的精密儀器。“告訴供應鏈,所有核心部件的到貨時間再提前 6小時。”他突然開口,目光掃過在場所有人,“我們不僅要回應質疑,更要重新定義行業規則。”
深夜的AI芯片實驗室,冷卻液循環系統的嗡鳴聲中,工程師張陽盯著實時監測屏,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天樞芯片在120TOPS算力下持續運行30分鐘,溫度突破 85℃!”他的聲音帶著顫抖,“如果不能解決散熱,發布會演示時隨時可能宕機。”
研發總監陳峰抓起散熱模組的3D模型,金屬外殼在燈光下泛著冷光。這個厚度僅 1.2毫米的組件,此刻卻像座難以逾越的高山。“啟動液氮冷卻備用方案,”他咬牙下令,“就算增加設備體積,也要保證穩定運行。”
凌晨三點,吳浩帶著咖啡走進實驗室,看到的是橫七豎八躺在折疊床上的工程師們。他輕輕蓋上張陽滑落的外套,目光落在墻上的倒計時牌——“1天 17小時”的數字在黑暗中格外刺目。當指尖觸碰到發燙的芯片測試臺時,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車庫創業的場景,那時他們連像樣的散熱風扇都買不起。
“把星鏈協議的智能家居聯動演示提前到開場。”他對著陳峰耳語,“讓所有人知道,我們不是在追趕,而是在開辟新賽道。”
發布會前24小時,社交平臺上的戰火已提前點燃。“數碼圈顯眼包”頂著#道歉聲明#的熱搜,卻在小號發布長文:“浩宇所謂的‘技術突破’不過是PPT造車,敢不敢和我們直播拆解?”這條動態瞬間獲得 5萬轉發,評論區里“技術造假”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而在專業論壇,“科技擺渡人”發布了最新分析視頻。他將浩宇近五年的專利布局與行業趨勢對比,激光筆指向屏幕上突然激增的汽車電子與醫療 AI專利:“這些專利的完成度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浩宇的沉默,或許真是在醞釀一場革命。”
吳浩的手機不斷彈出輿情報告,他卻只是將手機倒扣在桌面,專注地調試車載 AI座艙的方言識別系統。當重慶話版導航語音準確報出路線時,他終于露出微笑:“就用這個版本,讓所有人知道,技術的溫度在于貼近生活。”
同一時刻,深圳某工業園區的“晶屏光電”工廠內,生產線正全速運轉。總經理李強緊握著浩宇新訂單的合同,指節泛白。三個月前,他曾因訂單銳減而焦慮失眠,如今看著車間里為浩宇定制的 8.5代柔性屏產線,心中五味雜陳。
“通知質檢部,每片屏幕的彎折測試增加到50萬次。”他對著對講機低吼,“浩宇這次要的不是合格產品,是藝術品。”而在千里之外的“銳眼科技”,CEO望著倉庫里堆積的 AI視覺模組,最終按下了銷毀鍵:“重新研發,跟不上浩宇的腳步,我們就只能被淘汰。”
吳浩的秘密行程表此刻正躺在保險箱里。三天前,他連夜飛往日本,在“櫻花電子”的無塵車間里,親自確認新一代折疊屏的像素排列方案。“把良品率再提升 1,”他對社長鞠躬,“浩宇的未來,需要你們的支持。”
距離發布會還有 8小時,彩排現場突發意外。全息投影的皮克斯角色突然出現色彩紊亂,李薇盯著控制臺,豆大的汗珠滴落在操作面板上。“是光波導鏡片的鍍膜參數偏差!”她聲音發顫,“必須全部重新鍍膜,但時間...”
吳浩趕到時,看到的是呆立當場的技術團隊。他沒有說話,而是卷起袖子,戴上護具,走向鍍膜機。“我在斯坦福讀研時,做過類似的光學實驗。”他的聲音沉穩,“現在,聽我指揮。”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時,最后一片鏡片完成鍍膜。吳浩摘下防護面罩,臉上帶著疲憊的笑容,鏡片上倒映出的,是逐漸亮起的發布會舞臺。后臺休息室里,他換上定制西裝,對著鏡子整理領帶。智能手表突然震動,母親發來語音:“兒子,記住,你是最棒的。”
2025年1日上午9點,浩宇科技春季戰略發布會準時開始。當吳浩走上舞臺,聚光燈下,他胸前的“浩宇2025”徽章與背后的全息 LOGO交相輝映。臺下,“硅基瞭望塔”的記者架起高清攝像機,“星環數碼”的高管握緊了手中的筆記本,而“數碼圈顯眼包”正躲在人群后,緊張地擦拭著額角的汗水。
天才一秒: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