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米國代表聲稱我們的技術威脅文化多樣性時,“林薇的聲音通過同聲傳譯系統傳遍大廳,“我想請大家看看這個。“她戴上星鏈頭盔,瞬間,大廳的穹頂變成了敦煌的星空,虛擬的飛天從壁畫中飛出,手中的飄帶化作銀色的光鏈,連接起在場每位代表的座椅。
坐在前排的法國文化部部長突然驚呼出聲——他感覺到座椅扶手傳來輕微的震動,低頭一看,扶手上竟浮現出用自己母語書寫的詩句:“光本無界,文明亦然。“這是他昨晚在私人日記中寫下的句子,從未對外發表。林薇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星鏈系統捕捉到您對印象派繪畫的神經共鳴,將莫奈的《星空》與敦煌的飛天進行了色彩頻率匹配,這是系統為您生成的專屬文明對話。“
米國代表猛地站起身,手中揮舞著那份376頁的報告:“這正是我們擔心的!未經授權的神經數據采集!這是對個人隱私的嚴重侵犯!“
“真的嗎?“李寒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全息投影中,他身后是滾動的代碼流,“我們剛剛開源了'共鳴'系統的神經數據脫敏模塊,任何人都可以查看——當部長先生想起那句詩時,系統采集的只是腦電波的頻率特征,就像您說話時的聲紋,而不是具體內容。“他打了個響指,大廳的墻壁上浮現出水果互動篡改數據的原始代碼對比圖,“而某些公司所謂的'安全報告',用的卻是這樣的手段。“
就在此時,張雯推送的實時畫面切入——非洲聯盟的代表們正戴著星鏈設備,與遠在敦煌的文物專家進行虛擬協作,共同修復一幅唐代壁畫。畫面中,一個肯尼亞少年的虛擬形象正用斯瓦希里語向東國專家請教顏料配比,他的語音被實時轉化為敦煌壁畫中的礦物色彩圖譜。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林薇的目光掃過全場,“不是將文明關進玻璃罩里的標本式保護,而是讓它們在數字空間中自由呼吸、相互滋養。當非洲的孩子能觸摸東國的古琴,當歐洲的學者能理解敦煌的飛天,技術就不再是分裂的工具,而成為連接的銀鏈。“
會議進行到第七個小時,米國代表突然接到一個加密電話。他臉色鐵青地掛斷電話,匆匆離開了會場。幾分鐘后,李寒收到浩宇科技網絡安全團隊的緊急消息:“水果互動歐洲服務器遭到不明攻擊,其篡改數據的后臺被黑客曝光,IP地址指向...米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
林薇與吳浩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釋然。窗外的八籬下起了小雨,透過會議大廳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埃菲爾鐵塔在雨中若隱若現。而在靈湖之畔,微傳媒總部的玻璃幕墻上,敦煌飛天的光影正與非洲鼓點的節奏同步閃爍,那是“文明共振“系統向全球發出的無聲宣言。
危機解除的消息傳來時,微傳媒的員工們正在進行“數字敦煌“項目的全球聯調。當系統成功支持178個國家的用戶同時在線修復壁畫時,整個園區爆發出的歡呼聲連靈湖里的錦鯉都受驚躍出水面。李寒站在技術部的陽臺上,看著樓下奔跑慶祝的年輕人,忽然想起創業初期那個擠在二十平米辦公室里吃泡面的夜晚。
“看這個。“吳浩遞給他一份剛收到的聯合國文件,標題是《全球數字文明公約(草案)》,其中關于神經接口技術的條款幾乎完全采用了微傳媒提出的“文明共振“原則。文件的附件里,有一封來自那位柏柏爾老藝人的親筆信,用阿拉伯文寫著:“現在我的孫子可以在星鏈里聽到曾祖父的駝鈴聲,這比任何黃金都珍貴。“
林薇正在與敦煌研究院的老教授進行視頻通話。屏幕上,老教授戴著星鏈設備,正在虛擬洞窟里指導一位意大利文物修復專家使用AI輔助修復技術。“你們的技術讓我想起唐代的絲綢之路,“老教授指著虛擬壁畫中一處修復痕跡,“那時的工匠們也是這樣,把中原的顏料技法與西域的題材融合,創造出全新的藝術。“
慶功宴依舊選在靈湖公園的草坪上。這一次,浩宇科技的新能源飛艇在湖面上投射出的不再是文字,而是由全球用戶腦電波數據生成的“文明頻譜圖“——亞洲的黃色代表禪意的寧靜,非洲的紅色象征生命的熱烈,歐洲的藍色寓意理性的深邃,它們在夜空中交融變幻,形成一幅流動的數字文明畫卷。
實習生小王戴著兒童版星鏈設備,正在追逐虛擬的敦煌飛天。他突然停下腳步,指著湖面驚呼:“快看!飛天的影子落在水里了!“林薇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靈湖的水波中,數字光影與真實月光交相輝映,形成一種難以言喻的美。
“知道嗎?“吳浩在她耳邊輕聲說,“我們剛在星鏈的底層代碼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全球用戶同時使用'文明共振'功能時,數據交互產生的諧波頻率,正好與敦煌壁畫中某些特殊礦物顏料的分子振動頻率一致。“
林薇看著湖面上跳動的光斑,忽然明白,微傳媒真正的偉大之處,不在于戰勝了多少競爭對手,而在于證明了技術可以成為文明的基因載體。當星鏈的銀鏈連接起撒哈拉的星空與莫高窟的壁畫,當神經信號的共振喚醒沉睡千年的文化記憶,那些曾經的制裁與打壓,都已化作滋養技術文明的春泥。
夜深了,員工們漸漸散去。林薇和吳浩沿著湖岸散步,月光將他們的影子與虛擬飛天的光影重疊在一起。遠處,微傳媒總部大樓的LOGO正在進行例行升級——那個由數據流構成的螺旋,此刻多了一圈敦煌壁畫風格的邊飾,象征著技術與文化的完美共生。
“你說,“林薇忽然停下腳步,看著湖面上泛起的漣漪,“當未來的考古學家挖掘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數字遺跡,他們會怎樣解讀這些由代碼和文明構成的星鏈?“
吳浩握住她的手,指尖傳來靈湖水的微涼與星鏈設備的微溫。“他們會看到,“他望向星空,仿佛看到了那些在數字空間中穿梭的文明之光,“在這個曾被地緣政治割裂的時代,有一群人用技術做琴弦,讓整個世界的文明唱起了共鳴的歌。“
請: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