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四千二百七十七章 心靈感知的共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個消息讓正在調試設備的實習生小王手一抖,差點碰倒旁邊的神經信號分析儀。他上周剛處理完非洲部落長老的腦電波數據,那些關于祖先遷徙的記憶在虛擬空間中呈現出絢麗的光帶,讓他想起小時候奶奶講述的神話故事。此刻實驗室的白板上,用熒光筆寫著“文明接駁協議“的初步框架,旁邊貼著水果互動最新發布的“元宇宙文化聯盟“宣傳頁——但配圖中虛擬金字塔的光影效果,明顯模仿了微傳媒“數字埃及“項目的早期危機在看似平靜的合作中悄然潛伏。當微傳媒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簽約儀式在巴黎舉行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突然發布公告,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境內企業使用微傳媒的星鏈接口設備。水果互動隨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展示了一份“獨立研究報告“,聲稱星鏈技術會“干擾人類大腦的自然電磁頻率“。林薇在發布會直播畫面中,注意到水果互動  CEO手中的報告封面,印著與歐盟之前那份“安全評估“相同的防偽水印。

  “他們用的是同一套手段。“吳浩將加密通訊器放在會議桌上,屏幕上滾動著浩宇科技網絡安全團隊截獲的數據包,“水果互動收買了一家德國神經科學研究所,篡改了二十組志愿者的腦電波數據。“李寒突然推門而入,手里拿著一份剛從打印機里出來的檢測報告:“我們反向破解了他們的偽造算法,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他們用來模擬'異常腦波'的模型,居然源自我們三年前開源的初級神經網絡。“

會議室里爆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但很快被林薇嚴肅的表情打斷:“這不是笑話。“她調出星鏈系統的實時數據,北美地區的用戶活躍度正在以每小時  12的速度下降,“當技術優勢不足以說服時,我們需要拿出更有力量的東西。“她的目光落在墻上的世界地圖上,那些代表文化項目的光點正在非洲和亞洲連成璀璨的網絡,“還記得我們在敦煌遇到的老教授嗎?他說真正的文明對話,從來不是技術參數的比拼,而是心靈感知的共振。“

  三天后,微傳媒在撒哈拉沙漠邊緣的突尼斯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發布會。沒有炫目的舞臺燈光,只有傳統的貝都因人帳篷和星空下的篝火。林薇戴著輕量化星鏈設備,向全球直播她與一位柏柏爾族老藝人的“心靈對話“——當老藝人彈奏傳統的烏德琴時,星鏈系統將聲波轉化為流動的光紋,在兩人之間形成一條發光的紐帶。更神奇的是,遠在西安的一位琵琶演奏家通過星鏈接入,她的指法在虛擬空間中與烏德琴的光紋交織,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和諧旋律。

這場發布會的直播觀看量突破了  27億,社交媒體上#文明共振#的話題迅速登頂。美國科技媒體《連線》雜志罕見地發表長篇評論,標題是《當防火墻遇到光紐帶:微傳媒如何重新定義技術主權》。文章中提到一個細節:在發布會結束后,那位柏柏爾老藝人撫摸著星鏈設備說:“這不是西方的技術,也不是東方的魔法,這是讓祖先歌聲穿越沙漠的風。“

  水果互動的反擊變得更加隱蔽。他們聯合幾家美國科技巨頭,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了新的“元宇宙倫理準則“,其中多項條款直指微傳媒的星鏈技術。吳浩在收到準則草案時,正在查看泛非數字教育平臺的用戶反饋——一個尼日利亞女孩在作文中寫道:“通過星鏈,我看到了中國的故宮,那里的紅墻和我們部落的土墻一樣,都在守護著故事。“他突然對林薇說:“我們應該召開一個真正的全球聽證會,讓使用技術的人來制定規則。“

聽證會在數字空間中舉行,超過100萬用戶通過星鏈接入。來自秘魯的印加文化傳承人展示了用星鏈記錄的古老織錦圖案,德國的文物修復專家演示了虛擬修復技術如何拯救二戰中損毀的藝術品,而一位美國的神經科學家則公開了水果互動篡改數據的原始代碼。當聽證會進行到第八小時時,水果互動的  CEO突然中斷了直播連線——他身后的屏幕上,正滾動播放著全球各地用戶上傳的“星鏈記憶“視頻:印度老人用星鏈重溫亡妻的笑聲,巴西兒童通過星鏈與亞馬遜雨林的精靈“對話“。

  轉折發生在聯合國大會的特別會議上。一位來自非洲小國的代表手持星鏈設備走上講臺:“我的人民曾被剝奪記錄歷史的權利,現在這個設備讓我們的口頭傳統得以永存。“他展示了一個由星鏈生成的虛擬博物館,里面陳列著用全息技術還原的部落面具,每個面具都連接著一段傳承人的記憶講述。當畫面切換到微傳媒為保護瀕危語言開發的“聲音基因庫“時,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禁令在三個月后悄然撤銷。沒有官方聲明,只是在一份不起眼的政策更新附注中,刪除了關于微傳媒設備的限制條款。與此同時,水果互動宣布退出元宇宙文化市場,其  CEO在辭職信中承認:“當技術成為文明對話的障礙時,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微傳媒的總部大樓此刻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數字藝術展廳。每層樓都展示著不同文化的數字化成果:一樓是會“生長“的虛擬敦煌壁畫,二樓是實時更新的非洲口述歷史長廊,三樓則是孩子們用星鏈創作的“未來文明“幻想空間。林薇和吳浩在參觀時,遇到了那位曾在慶功會上表演的工程師,他現在負責維護“全球記憶網絡“的底層架構。“你知道嗎?“他指著一個正在生成的虛擬星系,“每個光點都是一個用戶分享的記憶,現在這個星系已經比銀河系還要大了。“

  深夜的靈湖格外寧靜,微傳媒大樓的玻璃幕墻反射著點點星光。林薇站在頂樓的空中花園,看著遠處浩宇科技新能源基地的燈光與星鏈衛星的軌跡交相輝映。吳浩走過來,遞給她一個小小的金屬徽章,上面刻著星鏈的符號和一行小字:“致連接星辰的人“。這讓她想起創業初期那個二十平米的辦公室,現在看來,那些擠在舊沙發上吃泡面的夜晚,都是為了此刻能觸摸到如此浩瀚的文明星空。

  請:m.bqq9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