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四千二百五十六章 科技強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實驗室的燈光忽明忽暗,備用發電機的轟鳴聲穿透走廊,帶著柴油燃燒不充分的黑煙味。吳浩沖向窗邊,只見智能能源中心的光伏陣列在寒風中顫抖,第五儲能矩陣的散熱孔被冰霜與沙塵混合凍成的硬殼堵死,像結了層不規則的冰磚。遠處維修人員的身影在板間移動,棉帽檐上掛著冰棱,如同活動的冰雕。“齊廣坤!加熱電纜怎么回事?“他抓起對講機,聲音被窗外的風聲撕成碎片,“第二區光伏板的融霜系統失靈了!“

  “加熱電纜在20℃下短路了!“齊廣坤的聲音帶著金屬碰撞的鈍響,背景里傳來電烙鐵加熱的滋滋聲,“硅橡膠絕緣層在低溫下脆化開裂,現在只能手動用熱風槍融霜,效率比自動化系統低十倍。剛派了電工組過去,可電纜埋在凍土里,挖都挖不動“

  在一個寒潮預警頻發的黃昏,基地監測站發出紅色低溫警報。吳浩站在半地下指揮中心,看著監控屏上的風速曲線陡降至12米/秒,靶場方向的偽裝網被凍成硬邦邦的帆布片,像無數面冰盾插在沙地里。“天樞III“的炮管在液壓驅動下緩緩抬起,金屬摩擦聲透過防爆墻傳來,帶著令人牙酸的滯澀感,炮身熱成像圖上,15℃的低溫區域正沿著散熱槽蔓延,如同藍色的血管爬滿整個炮體。

  “儲能系統放電至30,“李默的聲音透過電流雜音傳來,帶著刻意壓制的緊張,“新到的耐寒菌蛋白涂層已噴涂在冷卻管道表面。趙博士團隊從北極凍土菌株里提取的這種材料,在模擬40℃環境下仍能保持柔韌性,顯微鏡下看像無數根彈性纖維纏住冰晶。“

  林舟抱著一箱元件沖進指揮中心,防靜電服上沾著新鮮的焊錫渣,睫毛上凝結的冰晶在燈光下閃著微光。“火控系統的抗凍芯片焊好了,“他將芯片插入測試槽,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數據流,“用的是戈壁獨居石礦提煉的稀土合金基底,耐低溫性能比傳統芯片高30℃。但初步測試顯示,在強低溫磁場下的信號漂移還是沒解決。“

  深夜,當第一縷冰霧籠罩基地時,寒潮如期而至。吳浩趴在觀察哨的防爆玻璃后,只見冰晶像粉末般傾瀉而下,天地間瞬間失去色彩,能見度驟降至二十米。“天樞III“的炮位掩體發出沉悶的轟鳴,沙粒與冰晶擊打在裝甲板上的聲響如同冰雹,又帶著金屬碰撞的銳響。突然,指揮中心的警報燈亮起,儲能系統的溫度監測曲線跌破76K,藍色警報音尖銳地劃破空氣。

  “冷卻管道凍裂了!“李默盯著屏幕,手指在觸控屏上劃出藍色警報,“耐寒菌蛋白涂層在驟冷下出現微裂紋!掃描顯示,涂層表面的納米纖維結構已出現大面積斷裂。“

  吳浩抓起工具包沖向儲能艙,狂風裹挾著冰晶灌進領口,磨得脖頸生疼,呼吸時能感受到冰晶顆粒刮過喉嚨的粗糙感。當他撞開艙門時,低溫罐表面的白霜已厚得像積雪,冷卻液管道正滲出淡藍色的超導冷卻液,在地上積成一小灘,迅速凍結成冰。

  “快!用石墨烯保溫套緊急包扎!“他喊道,聲音在充斥著冷卻液霧氣的艙內顯得甕聲甕氣。林舟立刻從背包里掏出銀灰色的保溫套,套子表面的納米氣囊在燈光下閃著微光,“這是從北極狐皮毛結構得到的靈感,微觀氣囊能鎖住90的熱量,理論上能扛住50℃的低溫“

  三小時后,寒潮的勢頭漸弱,天空呈現出一種渾濁的灰白色。吳浩站在儲能艙門口,看著被石墨烯保溫套包裹的管道,套子表面已結滿細密的冰晶,如同被雪覆蓋的樹干。他忽然想起生物實驗室培養皿里的耐寒菌——那些在北極永凍層中依然活躍的微小生命,此刻正以另一種形式,在鋼鐵與超導線圈之間對抗著戈壁的酷寒。而保溫套邊緣滲出的微量冷卻液,在低溫下已凝結成冰珠,像一串透明的珍珠。

  在一個月相隱晦的深夜,吳浩打著手電筒走向靶場。月光透過稀薄的冰霧灑在“天樞III“的炮管上,金屬表面的仿生溝槽里積著凍沙,像凝固的波浪。李默蹲在炮身下方,手里的超聲探傷儀正在掃描新更換的鎢合金電樞,儀器屏幕上的波紋隨著探頭移動而起伏。“昨晚低溫測試的磨損率下降了35,“他指著屏幕上一段相對平滑的曲線,“但低溫下的金屬脆性裂紋還是出現了。“

  探傷儀屏幕上,細密的裂紋像蛛網般在電樞表面蔓延,在手電筒的光束下閃著銀灰色的光。林舟遞過一份光譜分析報告,紙頁邊緣被凍得發脆,上面布滿藍色的批注和修改痕跡。“我們在鎢合金里摻入了戈壁特有的藍冰晶石微粒,“他指著成分分析表上的一行數據,“耐低溫性能提升20,但在持續低溫射擊測試中,裂紋擴展速率還是超過了設計值。你看這組對比圖,射擊二十次后,裂紋長度增加了0.2毫米。“

  突然,靶場邊緣的光伏板陣列亮起應急燈,智能微電網的儲能系統開始滿負荷運轉,低沉的蜂鳴聲穿透夜色。吳浩抬頭望向實驗室方向,只見生物實驗室的窗戶亮如白晝,百葉窗后晃動的身影顯示著里面的忙碌。“讓趙博士送些極端環境下的苔蘚菌絲體過來,“他對著對講機說,聲音在空曠的戈壁上顯得格外清晰,“那種能在南極冰原縫隙中生長的苔蘚,菌絲體的韌性或許能填補金屬低溫裂紋。記得提醒他們,用恒溫容器運輸,戈壁的晝夜溫差會影響活性。“

  數小時后,當東方泛起魚肚白時,涂有苔蘚菌絲體涂層的電樞被裝入炮管。吳浩站在指揮中心,看著屏幕上的發射倒計時,掌心沁出的汗水在操作臺上留下濕痕,很快就結了層薄冰。“儲能系統充電至80,“李默的聲音帶著夜的沙啞,眼底布滿血絲,“苔蘚涂層在30℃環境下的黏附力測試合格,實彈測試準備就緒。“

  隨著發射指令下達,電磁炮發出低沉的嗡鳴,比往日更顯沉悶。彈丸沖出炮管的瞬間,觀察哨的玻璃被震得嗡嗡作響,一股無形的壓力波穿過空氣,讓人心頭一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