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四千一百五十一章 安全風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未修改版  材料研究所的A3實驗室里,離子推進器的嗡鳴帶著不祥的高頻震顫。吳浩的皮鞋踩過灑在地上的金屬碎屑,發出咯吱聲響。他蹲下身,指尖拂過推進器外殼的焦痕——那是過熱導致的氧化痕跡,與三個月前爆炸現場的灼燒紋路如出一轍。

  “最后一次設備校準是什么時候?”吳浩的聲音在金屬棚頂下回蕩。

  負責實驗的博士生小王的白大褂口袋里掉出半片面包,他慌忙去撿,卻碰倒了旁邊的試劑架。硼氫化鈉試劑瓶在地上滾動,標簽上的“劇毒”字樣在燈光下刺眼。

  安全部老張用熒光筆在檢查清單上畫圈:“推進劑儲存柜的雙人雙鎖制度呢?鑰匙怎么掛在門把手上?”他拽下那串鑰匙,金屬碰撞聲像警鐘敲在每個人心上。

  吳浩走到控制臺前,屏幕上的溫度曲線已突破黃色預警線。“誰允許你們在超溫狀態下繼續運行?”他的手指劃過屏幕,留下一道汗漬,“知道這臺設備里儲存的氙氣一旦泄漏,在封閉空間會形成什么嗎?”

  老專家陳工的領帶歪斜著,他盯著地板接縫處的油污:“吳總,我們想著趕緊做完實驗……學生要畢業答辯……”

  “畢業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吳浩突然提高聲調,“把三年前‘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整流罩落區安全事故的調查報告找出來,讓所有人手抄一遍!”他指向墻角堆積的實驗廢料,“這些鈦合金切削液和強酸廢液混放,是想制造化學炸彈嗎?”

  當檢查隊伍離開時,陳工顫抖著撕下墻上的“優秀實驗室”錦旗。吳浩在走廊盡頭回頭,看見小王正用抹布瘋狂擦拭地板,卻沒注意到通風系統的出風口還掛著去年的防塵網——那網眼已被灰塵堵死,如同實驗室麻木的安全意識。

  動力測試車間的行車吊臂上還掛著爆炸事故中扭曲的鋼梁殘骸,作為警示標本。吳浩的手指劃過一臺渦輪泵的維護臺賬,紙張在他掌心發出脆響。

  “7月15日的軸承溫度記錄,溫差波動0.6℃,為什么沒有觸發預警?”他將臺賬拍在操作臺上,墨水字跡被震得模糊。

  值班工程師老李的工牌歪斜著,他掏出手機翻找聊天記錄:“當時以為是傳感器故障,在工作群里說了……”

  吳浩掃碼進入那個名為“動力核心攻堅”的微信群,往上翻了五十條記錄,果然看到老李凌晨兩點發的“傳感器異常,明天處理”。但下面緊隨其后的是項目經理的回復:“先保測試進度,天亮再說。”

  “進度比安全重要?”吳浩將手機倒扣在金屬臺面上,屏幕亮起——那是爆炸事故中遇難的小張工程師設置的火星壁紙,“知道這0.5℃溫差意味著什么嗎?軸承保持架可能已經出現微裂紋,再運行半小時就是飛車事故!”

  周向明蹲在地上檢查設備接地電阻,萬用表顯示數值超出標準三倍。“接地系統老化,”他用扳手敲了敲生銹的接地線,“這玩意兒現在跟沒接一樣。”

  吳浩指向車間入口處的“安全承諾墻”,上面貼著二十一位遇難者的照片,每人照片下都有同事寫的寄語。“你們每天從這里過,看著他們的眼睛,怎么還能讓這種事發生?”他的聲音突然沙啞,“把項目經理和值班工程師的績效考核全部清零,從明天起,所有人必須通過安全實操考核才能上崗,包括我。”

  離開時,吳浩看見老李正用砂紙打磨接地線的氧化層,火星濺在他斑白的頭發上。車間廣播突然響起可可的聲音:“請注意,動力測試區所有設備接地電阻檢測數據已實時上傳至總部安全云平臺。”

  安保監控室的空調發出哮喘般的嗡鳴,二十四個監控屏幕中,有三個顯示“信號中斷”。吳浩指著屏幕上晃動的雪花點:“這三個探頭分別對著哪里?”

  安保主管老王的對講機還掛在腰上,他慌忙翻找記錄本:“是……是基地西圍墻的三個拐角,昨天風沙大,可能被堵住了……”

  “可能?”吳浩走到機柜前,抽出一個布滿沙塵的硬盤,“監控錄像只保存三天?《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要求至少保存三十天!”他用指甲刮下硬盤外殼的沙粒,“知道‘禿鷲’組織滲透氣象站時,他們的特工是從哪里翻進來的嗎?就是監控盲區。”

  老張用紅外熱像儀掃描機柜,發現兩個電源模塊溫度異常。“供電系統冗余設計呢?怎么只用了主電源?”他拔掉一根松動的電源線,屏幕瞬間黑了兩塊。

  老王的臉色由紅轉白,他身后的榮譽墻上還掛著“年度安防先進單位”的錦旗。“吳總,我們馬上整改……”

  “馬上?”吳浩調出基地三維地圖,紅色標記出所有監控盲區,“給你們七十二小時,把所有模擬攝像頭換成4K紅外夜視,增加智能行為分析功能。從今天起,安保部全員取消休假,我要看到每小時一次的巡邏記錄,手寫,不準打印。”

  當檢查隊伍離開時,老王正在給隊員們分發新的巡邏記錄儀。吳浩在走廊拐角聽見他低吼:“都打起精神!再出問題,我第一個滾蛋!”而監控室里,被風沙堵住的探頭依然對著空無一人的戈壁,像三只失明的眼睛。

  后勤供水站的水泵房彌漫著濃烈的漂白粉味,地面上的積水混著泥沙。吳浩踩過一塊松動的地磚,下面露出生銹的水管接口,水珠正滴滴答答落在電機上。

  “上個月的水質檢測報告呢?”他接過后勤主管遞來的文件,手指在“鐵含量超標”一項上停頓,“這玩意兒流到員工宿舍,喝進肚子里是什么后果?”

  老張用測厚儀測量水管壁:“銹蝕最嚴重的地方只剩1.2毫米,標準是3毫米。”他敲了敲水管,發出空洞的回響,“再這么下去,不出半年就得爆管。”

  后勤主管的工裝上還別著“服務之星”的徽章,他搓著手解釋:“經費緊張,想著先湊合用……”

  天才一秒:m.lingdianksw8.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