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16章 訪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游速真是明智而果斷,將利則進,不利便退,真符合鄭國人的做派……”

  趙無恤整個戰役期間都未離開指揮部,身上沒有一點塵土和鮮血,但卻大汗淋漓,眼睛酸痛,累的夠嗆。

  指揮萬人級別的作戰就是這么辛苦,眼睛要一眨不眨地盯著戰場動向,擔心自己的招數會不會被對方破解,擔心自己的意志能不能落實到陣線上去,此外還要考慮到天氣、風速,以及連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意外……

  好在一切都還算順利,突騎的作用很好地發揮了出來,雖然途中出了大意外,但盜跖還是準時趕到,武卒的推進更是干凈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

  哐哐哐,敵軍大營處鳴金了,這是收兵撤離的標志,鄭軍的魚麗之陣只差一點就能徹底擊穿己方中軍,看到橫亙在他們之后的那道溝壑。

  和游速想的一樣,趙無恤的確在后面動了手腳,因為視線遮擋,斥候又統統被騎兵驅趕捕獲,所以游速看不見,在中軍的戰場后挖開了一條溝壑,里面布滿泥漿和削尖的樹枝。所以曹兵頗有背水一戰的逼迫感,即便怕得要死,他們也無法掉頭,向前是死,向后也是死,只能硬撐,在司馬耕的鼓勵下超常發揮,等待繃不住時跪地投降就行。

  好在他們臨崩潰的邊緣時,這邊卻反敗為勝了。

  此時鄭軍正有序地后撤,趙無恤當然有心派人去留住他們,但最近的曹軍已經膽寒,向氏兵直接被打殘,跟根本無法追擊。左翼的混戰和收割尚未完全結束,右翼的樂氏兵則被游速安排的預備隊拖住,如今只能希望已經連沖數次的突騎還能發起追擊,多留下一些鄭人。

  到了午后時分,戰役基本結束,到處都是橫倒的尸體和被拋棄的旗幟兵刃。無主的馬匹亂跑,舔舐鮮血間的巖塊和草根。

  “也罷,窮寇勿追。”

  魚麗陣進可攻,退可守。他們且戰且行,苦戰多時的騎兵也占不到太多便宜,最后走脫了三千余鄭人。

  對此,趙無恤不無遺憾:“我計劃里要打一場和坎尼會戰類似的兩翼包抄,中部擠壓的殲滅戰。最后還是沒能獲得全功。”

  不過,今天能以劣勢兵力打成這樣,已經極為不錯了,衛國三千人或死或被俘,宋國公室叛黨一千人被殲滅大半,連公子辰的尸身都來不及運走。而他的哥哥公子地,也只帶著數百蕭邑兵脫逃,其余全部被殲滅、俘虜。

  而這邊的損失雖然還未統計出來,但武卒死傷不超過五百,樂氏兵死傷不超過八百。三千曹國人只剩下兩千,最慘的是向氏之兵,死傷過半。

  比較可惜的還有初建的突擊騎兵,馬匹死傷近百,不少騎從抱著受重傷的馬兒眼淚汪汪,舍不得結束它們的生命,這些良馬都是晉國趙氏提供的,可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啊。

  總之,這是一場大勝,是宋國內戰的大轉折。所有人都需要嘉獎,尤其是抄了敵軍后路的盜跖,他是此戰的勝負手。

  但歸根結底,趙無恤能想到這一出奇策。還是靠了那位神秘人物的指路,他真實的身份究竟是誰呢?會不會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那人?

  所以當趙無恤巡視戰場,找到了正在指揮手下搜掠死人財物的盜跖時,第一問的是他有無受傷,屬下損失幾何,而第二問的。便是……

  “那位獻計說孟諸中有小徑,還愿意為吾等帶路的先生呢?我要好好感謝感謝他。”

  盜跖又一次立下大功,面上本來是志得意滿和大盜那標志性的玩世不恭,哪怕面對趙無恤時也是如此。但當趙無恤提起“先生”時,他卻難得地收斂神色,肅然起敬起來。

  “稟司寇,那位先生,他……”

  事情的緣由,還要從半個月前說起。(倒敘哈,別看糊涂了)

  八月下旬時,天已轉涼,而宋國的內戰卻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繼趙無恤和曹國后,鄭、衛陸續卷入,齊國也大車大車的糧食往宋國運。戰爭進入中期,雙方不再是謹慎的接觸,而是開始攻城拔地。

  但趙無恤在這時卻忙里抽空,去了一趟樂氏控制區域內的葵丘。

  他來這里,是因為想要尋找一個人,一個隱士,一個不為人知的宋國賢人。

  在戴城時,趙無恤便詢問過關于此人的事情。

  “計然?”大舅哥樂溷對這個在他治下的名字一無所知,偏著頭看向自家阿妹:“靈子,你可知曉?”

  趙無恤頓時無語,樂溷基本一問三不知,這些天許多調度內務都是樂靈子在側幫忙處理的,究竟誰才是家主?不過也虧得這樣,樂氏家臣極為依仗樂靈子和趙無恤,仿佛他們才是主君和主母……

  樂靈子頷首施禮,說道:“曾聽父親提及過一次,計然者,原為辛氏,名然,字文子。其祖先乃是晉國流亡公子,來到宋國已經有好幾代了,或許就是晉文公諸子之一,漸漸湮沒為士人。據說此人自小非常好學,求學于成周守藏室,通覽群書,年少時便博學無所不通,尤善計算,曾為樂氏計吏,故又稱之為計然……”

  樂溷撓了撓頭:“有這樣一個人,我怎么不知?”

  樂靈子解釋道:“據說這位先生外表貌似平庸、愚鈍,年少時在邑中并不出名,年長后又品行剛直,酷愛山水,做了計吏不久便辭官而去了。他常駕車泛舟出游,又不肯主動游說,自薦于諸侯,所以盡管才冠當世,卻不為天下人知……”

  趙無恤了然:“如此說來,是個隱士了?他現在在何處?”

  樂靈子道:“不遠,戴城西北三十余里的葵丘邑,濮上鄉有他的別居,或許是在那兒……”

  “既然才冠當世,卻又不為人知,大概是欺世盜名之輩罷!”樂溷卻尤自不信,也沒有去求訪的,反而疑惑地問妹妹:“你是如何知道得如此詳盡的?”

  趙無恤也奇怪地看向樂靈子,他三年前在宋國時就有求訪此人的想法。但四處求問,只知其人在世,卻不得詳細位置,包括樂靈子處。也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可現在為何……

  樂靈子垂目道:“因為君子先前有尋訪此人的想法,我卻幫不上忙,這兩年間我便譴人細細查訪了。”

  “原來如此……”趙無恤感動之余,也有些心疼。因為南子失蹤一事,樂靈子這些天可謂是吃不好睡不著,眼看著消瘦了一圈。

  他就當樂溷不存在,撫著靈子的小手承諾道:“勿要擔憂,此戰吾等必勝,且不管南子在何處,我都會將她找到,帶回你身邊。”

  兩人的親密舉動氣得樂溷在旁邊直翻白眼,趙無恤也不太想理他。

  遠的不說,在服服喪期間。這貨居然和妾室生了兩個娃,也太過于明目張膽了!這事在樂大心添油加醋下,成了司城樂氏無德叛亂的罪證之一,雖然不至于讓趙無恤和樂氏陷入輿論被動,但傳出去也不太好聽。至于近的,這貨前幾日剛輸給鄭國人一場仗,搭上了千條性命,讓戰局對他們極為不利!

  所以從西魯過來的援軍和輜重便極為重要,趙無恤親自率兵接應,同時也要途經葵丘……

  所以。就順路去看看?

  樂溷連自家后院藏著一個寶都不知道,樂靈子知道其詳細情況,卻不清楚這個人的真正能耐,但趙無恤卻記得。

  漢興三杰:蕭何、張良、韓信為史所稱道。但原本的歷史上。越王勾踐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育三千越甲可吞吳”也有三杰輔佐,即文種、范蠡和計然。前兩人趙無恤記得是楚國人,后來跑越國當了大夫,不知現下具體身在何處,但想來是不得志的。至于計然,趙無恤也是來到這時代后。才知道他是宋人的!

  在吳越相爭中,文種直接管理越國政務,范蠡以軍事輔佐勾踐,計然不同于文種、范蠡,他的主要貢獻在經濟方面。計然對治理國家的策略極有研究,善于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談論治國方略,他教授范蠡“計然七策”,范蠡輔佐越王勾踐,只用了其中五條,就富國強兵,消滅了強大的吳國,洗刷了會稽之恥。

  對趙無恤來說,隨著領地的擴張,他現在急需人才。以前是連自己都朝不保夕,沒有財力也沒有信心招攬,可現如今他好歹邁入了“百乘之家”的行列,還在朝竊取一個“千乘之國”的中期目標而努力,這樣一個經濟人才就在手邊,哪能不去瞧瞧?

  “其實我上次離宋入魯時來過這里,還和孟談一同在齊桓公葵丘會盟臺上憑吊了一番……”

  九月季秋將至,天氣越發涼快,趙無恤去曹宋邊境接應完輜重后,讓能臣干吏們繼續往戴城去,自己則拐了個彎,去了戴邑西北三十里的葵丘。

  故地重游,沿途風景秀麗依舊,只可惜已經物是人非。

  因為宋國諸卿內亂的緣故,肥沃的田野上少見農人,路經的鄉、里亦多人煙稀少,行在涂道上,許久不見一個人蹤,部分是被樂氏征召了,部分則躲在里閭的墻垣內。趙無恤目睹這番內戰里凋敝的景象,雖非宋人,卻不覺慨嘆,對隨行的眾人說道:“宋國本是中原富庶之地,雖無山川之饒,卻能致蓄藏,而今卻十室三空,兵戈之災,兇于猛虎……不知道何日何月才能結束戰亂,讓宋國復安。”

  眾人只聞唯唯,無恤心里卻有其他想法。

  趙無恤現在還是魯國大夫,和宋國間隔著曹國,他的手伸不了那么長。即便戰勝,且不說吃掉宋國會不會把自己撐死,貪宋為己有也會惹得諸侯憤慨,兩百年后齊國滅宋還惹得五國伐齊,萬乘之國的東帝差點嗝屁,就更別說他這“百乘之家”的小身板了。

  所以在趙無恤的計劃里,他的底線是能在宋國扶持一個親趙氏的政權,那就再好不過了……

  尤其是大舅哥樂溷這種有時明白有時有糊涂的主政者,最容易控制和傀儡化……

  所以戰勝樂大心、四公子,驅逐外國干涉者。勝利后排擠向氏兄弟,架空宋公,讓司城樂氏成為執政和最大的卿族,讓他成為趙氏和西魯的強大助力,便是趙無恤此戰的目標了!

  五千乘勁宋可是號稱戰國第八雄的,她的潛力若能好好利用,將來對趙無恤在魯國的地位鞏固,以及趙氏在晉國的掌權獨大至關重要!

  這是他兩年前,不對,半年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卻借著此番大亂有了機會。只可惜,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勝負都是貴族上層獲益的事。

  內亂前,宋國有人口百萬,經過此番大亂,不知能剩下九十萬人不能?

  只希望戰亂結束后,能將宋國也納入魯曹的經濟圈內,讓民生得以盡快復蘇罷。

  葵丘會盟臺既已看過就不必去了,辦今天的正事要緊,十余騎在小道上前行,為了表示鎮重,趙無恤還特地乘車。他記得信陵君訪侯贏時就玩過這一出,若是有機會,邀請賢人上車細談也是種手段,總不能說你上馬來我帶你騎一段吧,那樣待美人還行,如此待名士的話,畫風頓時就不對了……

  虛席而待,為之駕車,不慍不怒……把戰國四君子招攬門客那套拿出來,就不信所謂的隱士不上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