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1章 收之桑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感謝書友祥瑞1,ma123ma,Nimeitaba的打賞!

  賈孟拊掌道:“然也!正是范氏。”

  趙無恤皺起了眉頭,這個家族,簡直是趙氏最大的攔路虎。

  原來,春秋的人們認為,上古之時,有智慧的賢人創造器物,心靈手巧的人循其法式,守此職業世代相傳,叫做工。熔化金屬而制作帶利刃的器具,使土堅凝而制作陶器,制作車而在陸地上行進,制作船而在水上行駛,現如今百工所制的器物,都是圣賢的創造。

  而陶器,自然是陶唐氏,也就是堯帝的手筆。

  無恤懂了,范氏為祁姓,出于陶唐氏,其家族傳承了數千年,一直有制陶的傳統,持續到了今天,自然是陶器制造和貿易的主導者。雖然這東西單個算,價值不算貴,但耐不住所有人都需求,薄利多銷下,還是能賺不少幣帛的。

  而漆器雖然銷量較少,但卻價格昂貴,范氏的漆園遍布領地,也牢牢占據了公卿大夫這個上層市場。

  所以,在范鞅執政后,這一優勢更是被放大了數倍,新絳陶市,乃至于整個晉國的制陶業,可以說是范氏一家專營。別看這里商鋪五花八門,可背地里,多半有范氏的背景!

  而且,那范鞅,到底什么時候會死?他已經八十歲了吧,在天下的舞臺上活躍了六十多年,卻還活蹦亂跳的,甚至能披甲領兵。越是了解這個人的過去,趙無恤越是覺得他可怕,趙鞅上次輸的,其實一點都不冤枉。

  趙無恤沉吟不語,卻是趙廣德又湊過來,一句話就把賈孟給賣了:“賈孟,來新絳的路上,你不是和我說過,因為齊魯兩國在打仗,齊國掠奪了魯國的城邑,抓獲了許多百工陶匠。齊人把其中一些轉賣給了鄭國商人,在溫地交易,而鄭國商人又要將他們賣到新絳中來么?”

  還有這種事情?趙無恤孰視賈孟,也不知道他是刻意隱瞞還是忘了,少年君子不怒自威,看得賈孟心里發毛。

  他便苦著臉道:“好叫君子知道,那些鄭國商人,大概要過上半月才會到達新絳,也不知道那時還能剩下多少。這樣,不如等半月后,君子再來市上看看?到時候小人應當還在,一定引君子去人市,買下那些陶匠。”

  人市,就是奴隸市場,雖然對這種方式很排斥,但卻也是目前獲得高級陶工最可行的辦法。趙無恤點了點頭,這賈孟還有些眼力,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以后有機會,少不得要照顧下他的生意。

  賈孟又說道:“不過,君子可要早些過來,聽說最近半年,有個衛國的年輕行商因為估算貨物盈缺得當,在新絳大賺了一筆。之后他就經常在人市轉悠,遇到衛國籍貫的隸臣,他出錢贖買,遇到魯國的,他也贖買,而且不收為己用,反倒順路帶他們回國歸家……若是君子來晚了,恐怕就被他贖走了。”

  “哦,還有這等奇人?”趙無恤心中奇怪,不是無奸不商么,居然還有做人道主義事業的商人,簡直和那極具愛國主義精神的弦高有得一拼啊。

  “可不是,不過看他的打扮,儒雅斯文,大概還是一位士人家的子弟。不說話時禮儀得當,可喊起價來卻一點不客氣,能言而善辯,可惜小人忘了他叫什么名字……”

  “咚咚咚。”

  就在這時,市中敲響了閉市的鑼聲,這是宣告一天交易結束,市場將要關門,看來,今天的事情只能作罷了。

  臨走前,趙無恤考慮了一會,對賈孟說道:“我且問你,若是有一種‘陶器’,其表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在晉國有沒有銷路?”

  賈孟一愣,心道這世上真有此奇物么?

  他斟酌著語氣道:“大概……不會差吧,士大夫和商賈們應該會喜歡的。”

  “若是讓你來賣,你敢不敢?”溫地是趙氏小宗,而且有趙廣德這層關系在,跟溫地開口要一個商人,或者進行合作販賣,應該沒什么問題。

  賈孟心中一喜,但隨即又哭喪著臉道:“君子,小人只敢做點轉賣的小本買賣,從中軍將家口中奪食的事情,小人還不夠格,放眼晉國,也沒有幾個商人敢做。”

  他也只是個普通商賈,靠著溫大夫趙羅的庇護,在新絳市中做點轉運和小本生意還行,可要是想介入大宗買賣,尤其是執政范鞅一族專賣的漆陶業,肯定會輸得連骨頭渣都不剩下。

  趙無恤心中嘆了口氣,這賈孟膽子還是小了些,竟不知道他錯過了一個發大財的好機會。看來,自己不僅僅需要尋找技藝高超的陶匠,而且還得尋一個負責中轉貿易的商人,最好是有膽量,有節操,還能忠于自己的。

  要不然,到時候去下宮求趙鞅幫忙找找線路?但趙鞅曾明言,一年之內,一切靠四子經營,除非情況急迫,否則他不會提供太多幫助。

  趙無恤側目看了看樂符離,銅鞮大夫一族,也有自己的商人和門路。但像樂氏這滑頭家族,得罪范鞅的事情,大概也是不敢接的吧。

  也罷,等到半月后的三月十五,再來看看,這種事情,可急不得。

  一行人離開了新絳市場,各自返回府邸,趙無恤再次感謝了樂符離,并說等領邑豐收后,由他做東,請樂符離宴飲,好好彌補下樂子今日的“未償之愿”。

  樂符離口稱不敢,經過一天的相處,他對趙無恤的觀感還是不錯的,嗯,除了沒進女閭這件事有些遺憾外。

  無恤在新絳趙府又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便要回成邑鄉去。

  直到這時,趙無恤才從豎人們口中得知,邯鄲稷在朝食過后,就辭別少君魏姬,說是要去舅家中行氏府上住幾天,便帶著親隨,收拾行裝搬走了。

  趙無恤知道后,在心里冷哼了一聲。

  雖然對此極為不滿,但畢竟趙氏和中行現在還沒完全撕破臉,而邯鄲氏家主邯鄲午尚念一些香火情,對大宗貢賦和逢迎都沒有怠慢過。光按照血緣遠近的話,邯鄲稷和中行氏反倒更親些,所以也無法指摘邯鄲稷這一“走親戚”的舉動,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現在,只能希望那邯鄲稷能有些分寸,不要做出在泮宮里也公然投靠中行氏的事情來!

  但正因為如此,去成邑之前,無恤還要把趙廣德忽悠帶走。

  趙廣德在這里住的也不是很痛快,趙無恤沒來的時候,邯鄲稷時不時會欺負他,主母魏姬不待見溫地一系,在外邊也沒什么朋友。不過他還是有點猶豫,堂兄的封邑好像只是一個偏僻小鄉,是不是無酒無樂,每天只能吃粗糧豆羹啊?那種日子,他可受不了。

  趙無恤卻神秘一笑:“堂弟,你是不知道,我那地方雖然偏僻,卻別有一番趣味,不僅有很多可以玩樂的新鮮游戲,還會有不少新制的美食,就差一位善嘗五味的君子前去品嘗。”

  趙廣德聽得眼睛發亮,咽了咽口水,當下就讓人備車,跟在無恤一行人身后,隨他前往成邑。

  雖然這次新絳之行,和邯鄲結怨。但無恤明白,只要把這小胖子徹底籠絡進自己的口袋里,就等于將半個溫地納入囊中。

  這就叫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而另一邊,剛吃完朝食,樂符離就到了張氏府上,也不用豎人引領,便輕車熟路地拐進了張孟談的居室內。

  張孟談總發垂鬟,穿著月牙白深衣,正跪坐在案幾后,不緊不慢地揮筆,默寫昨日在泮宮學得的四種晉國法令。樂符離知道,自己這位好友,別看他總是一副慢悠悠的模樣,卻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并且心比天高。

  他自己則沒什么追求,就指望著以后能順利繼承銅鞮大夫之職,在卿族間僥幸存活。反正旁邊沒別人,樂符離也不客氣,就在屋內蒲席上大咧咧地張開腿箕坐,靜靜等待張孟談忙完手頭的事情。

  過了一會,張孟談停筆了,檢視一遍后,沒有一個錯字,他呼了一口氣,緩緩地說道:“樂子昨日夜宿南市女閭,今日居然能起這么早,殊為難得,如何,那趙氏君子可玩的盡興?”

  樂符離道:“昨日之事,卻是張子你誤會了。”

  求收藏,求推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