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455章 伐蜀之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先西征,后北伐,這既是總參議司的建議,也是李中易定下的戰略。

  然而,隨著林仁肇投靠了西蜀之后,強漢朝的揚子江防線,隨即吃緊。

  孟昶不是傻瓜,江南的吳越國和唐國先后被滅之后,基于唇亡齒寒的地緣邏輯,接下來就該輪到蜀國和北漢了。

  北漢背靠著兵強馬壯的契丹人,而孟蜀卻只能靠自己。更重要的是,林仁肇手握六萬水師投靠過來,讓孟昶一直如同芒刺在背。

  蜀國也有水軍,只是,水軍的數量頗少,僅僅數千人而已。

  林仁肇投靠了蜀國之后,孟昶大喜之余,命其為水軍都指揮使。只是,蜀國原本很弱小的水軍,卻沒有交到林仁肇的手上。

  如此明顯的忌憚之意,林仁肇也不笨,他索性上奏孟昶,主動申請屯扎于夔州。

  夔州,即今ChóngQìng市奉節縣。從漢代起至20世紀初,奉節為巴東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關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一直為巴蜀東北部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當初,李中易為了預防林仁肇很可能的襲擾,特意命袁老幺領著水師的主力,駐扎于峽州,以遏阻林仁肇可能的順流東進。

  這個時代的揚子江,和后世的長江頗有些不同。主要就是三峽以內,水流湍急,江心處的航道內怪石叢生,稍微有個不慎,便會觸礁船沉人亡。

  簡單而言,林仁肇即使是順江直下,不付出沉幾條船的代價,也難以攻到峽州。

  這還是雙方沒開戰的基礎之上,如果林仁肇戰敗西逃,戰船的損失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所以,袁老幺卡住了峽州的門戶之后,就等于是扼住了林仁肇東進的咽喉。

  原本,參議司定的滅蜀策略是,北邊馬步軍出鳳州,沿嘉陵江南下,東邊水軍出歸州西擊夔州、渝州地區。

  只是,林仁肇突然率領六萬水軍投靠了蜀國之后,兵出歸州顯然成了妄想。

  林仁肇,不是一般人,而是水軍名將。他只需要在上游多備用火船,就可以將強漢朝的水路攻勢,化解于無形。

  這么一來,滅蜀之戰的計劃,繞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曹魏滅西蜀的舊途,即兵出漢中或是兵出鳳州。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指的就是走陸路的艱難險阻。

  不過,巧合的是,歷史上的多次滅蜀,都是由陸路作為主力完成的。

  秦國奪蜀、曹魏滅蜀,走的是陸路;北宋滅蜀,依然是靠陸路為主。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手下的心腹高級將領之中,一大半都是蜀國的獵人或是山民。例如,楊烈、李云瀟、李浩東、李延清等人,都是蜀國的獵戶出身。

  對于土生土長的蜀人而言,無論是兵出漢中,還是兵出鳳州,地形上面并不存在不了解的盲區。

  凡事,有利亦有弊!

  伐蜀之役,重在后勤保障,而不是戰斗,李家軍的高級將領們,都深深的懂得這一點!

  “稟皇上,目前,獨輪車的產量為每月一千架,按照計劃,從下個月開始,要達到兩千架的程度。”知后勤司事的葉同明,詳細的稟報了伐蜀的后勤籌備進度。

  “嗯,獨輪車生產出來之后,秘密運輸至鳳翔府和京兆府……”李中易一邊點頭,一邊小聲叮囑葉同明。

  “皇上,兩個月前啟運的30門6磅炮,已經暗中運至了京兆府。”葉同明作為老后勤,他心里非常有數,蜀軍在山間修筑的城寨,必須依靠6磅炮的支援,才有可能加快進攻的節奏。

  李中易點頭笑道:“鳳翔府30門6磅炮,京兆府也是30門,這可是國之重器,絲毫也不能馬虎大意。”

  葉同明抱拳拱手道:“皇上,臣下明白。如果不是蜀道太難行,12磅炮也可以隨軍一起行動。”

  李中易搖了搖頭,嘆道:“蜀道太過于艱險,12磅炮又過重了,帶著一起行軍,非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會成為累贅。”

  “唉,是啊……”葉同明以前也是蜀國的獵戶,他自然知道,帶著12磅炮越過秦嶺,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召見結束之后,李中易喝了口茶,隨手拿起桌案上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人是警政寺卿李延清,報告的內容,是義陰侯昨日的行蹤。

  義陰侯劉相,原本是周太祖郭威的貼身牙將,因為和樞密使王竣走得很近,在郭威臨終前,被奪去了實權,從此坐上了冷板凳。

  李中易的心里多少有些奇怪,就利益而言,被郭威拋棄的義陰侯,完全沒理由參與謀逆的行動。

  然而,世事難料,義陰侯劉相偏偏不常理出牌,在李中易滅了江南兩國之后,居然主動跳了出來,并且從李中易最忌諱的軍隊入手。

  根據李延清的暗中調查,劉相的兩個兒子,先后被清理出了禁軍,導致劉家后繼無人,很可能就是劉相怨恨李中易的根源。

  這年月,凡是玩政治的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世代富貴才叫真富貴。

  劉相的兒子們遠離了權力圈之后,劉家的富貴日子,也就如同王小二過年一般,一年不如一年了。

  在李中易看來,劉相搞的小動作,別看進展不大,實際上卻是挖根的心腹之患。

  和伐蜀相比,李中易更重視劉相私下里拉攏禁軍官兵的行徑。畢竟,軍中只允許有一位最高統帥,并且只能是李中易本人。

  和同時代的軍隊都不同,李家軍自從建軍那一日起,就格外的強調腳板的功夫。

  說句心里話,每十日三次全副武裝急行軍二十里的訓練,已經堅持了很多年。

  論腳底下的工夫,李家軍屈居第二,誰敢自認第一?

  李中易吃了幾塊點心,開始批閱內閣遞上來的奏章。由于大量的軍需物資,持續不斷的往西邊運輸,內閣的事務也變得格外的多。

  別的且不去說它了,單單是往西邊的鳳翔府和京兆府運輸糧食,就不是個小數目。

  早在后周建立之前,陜西路本地產的糧食,已經無法做到自給自足,必須依靠中原地區輸送糧食,才能養活近百萬人。

  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自秦朝以降,陜西路的土地持續性開發之后,地力逐漸貧瘠,糧食產量與日俱減。

  按照后勤司和內閣的統計,每輸送到鳳翔府一斤糧食,路上至少要消耗掉二十斤糧食,虧空不是一般的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