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五大軍團 時間飛速流逝,轉眼間已經是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十八日。
進駐關中大秦故都櫟陽、雍城等地的二十萬灞上大營兵卒盡皆陸續回到灞上大營。灞上大營如今統共匯聚了六十余萬的兵卒。
今天,所有的灞上大營兵卒都穿上了尚坊新制的鎧甲。
今天,是灞上大營六十余萬大軍成軍的日子。
早在二十天前,灞上大營的兵卒就已經開始了選拔。這選拔的對象正是皇帝親軍,二十萬的虎賁軍。不過二十萬的虎賁軍如今僅僅剩余不到十七萬的名額。
當初王離的兩萬余咸陽衛卒殘軍已經被胡亥特許直接并入虎賁軍中。
六十萬人競爭十七萬個進入虎賁軍的名額。虎賁軍,從一開始就注定成為大秦的定海神針。
通過騎術、箭術、武技等等各個方面的選拔,十七萬的兵卒終于在今天如愿以償的穿上了烙印有黑色猛虎的“虎賁軍”特制鎧甲。
在虎賁軍選拔完成的同時,除了玄武軍外,青龍、朱雀和白虎軍團的旗幟首次出現在灞上大營。玄鳥軍卻儼然已經是大秦的機密所在。
除玄武軍因為有特定的要求,早已經選拔完畢。除了翁仲那本來自灞上大營兵卒中挑選出來的三萬余人外,李斯從留在關中的勞役中也挑選出了近七萬人,剛剛好達到胡亥的要求,十萬人。
只是這十萬人中,重甲步卒還是太少了,只有不到三萬人,剩余的都是重甲騎兵。專門配備給重甲騎兵的戰馬如今已然是個大問題,還有至少三萬重甲騎兵沒有合適的戰馬,只能當步卒。
青龍、朱雀和白虎三大軍團沒有采取選拔的方式,而是采取了自愿的方式。
經過虎賁軍挑選之后,灞上大營還有四十余萬的兵卒。這些兵卒通過了解青龍、朱雀和白虎三大軍團的特性向各自的將官報請加入哪一軍。
三大軍團,每個軍團額定兵卒只有十萬人整,不能多不能少。每個軍團在額定兵卒滿員后,就不能再行調取兵卒的名冊。
青龍軍,青龍均攻防兼備,配備了五千人的重甲騎兵和兩萬五千人的輕騎兵。剩余盡皆是步卒。這步卒中還有兩千人的戰斗力要稍次于翁仲玄武軍的重甲步卒,用作攻堅。
朱雀軍,朱雀軍除了兩萬步卒外,其余盡皆八萬人統統是騎兵,而這八萬人的騎兵中同樣除了五千的重甲騎兵外其余盡皆是輕騎兵。同時朱雀軍還配備了為數眾多的箱車。所以朱雀軍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快如飛雀,攻如烈火。
白虎軍,十萬白虎軍兵卒,除了一萬騎兵外,其余盡皆是步卒。而在白虎軍中卻配備了整個大秦任何一只軍隊都無法抗衡的整整兩千具大型連射弩機。如果加上每個兵卒隨身攜帶的小型強弩,白虎軍的攻擊力天下無人可出其右。
白虎軍包括如今整個大秦今后將逐步配備的大型連射弩機,同先前大秦軍中使用的連射弩機有根本的不同。以往的大型連射弩機,都是人力來拉開強勁的弓弦。田仁的尚坊通過胡亥的一些想法和建議,設計出了一種全新的大型連射弩機。
新式大型連射弩機。底座和弩機臂不再是純粹的是木頭,而是采用了半木半鐵的方式。同時在弩機底座多了四個鐵腿,可以直接釘入地下以固定,而這四條鐵腿卻都是能夠旋轉活動的,也就是說在戰時能夠快速的調轉弩機的瞄射方向,打擊任何一方來犯之敵。
先前大秦軍中所用的連射弩機固定之后一般很難再次移動。同時由于四條鐵腿站立,大型連射弩機不再是緊貼地面,而是同地面有了將近兩到三尺的距離。
新式大型連射弩機統統采用了絞輪上弦法,用幾只手工打磨成的鐵齒輪通過弩機一側的絞臂只需一兩個兵卒就能夠完成以往至少需要六名以上的壯漢完成的上弦、裝填弩箭等等事情。使大型連射弩機的發射速度同先前大秦軍中使用的老式連射弩機有了天壤之別。
新式大型連射弩機所有的一切都比先前秦軍使用的連射弩機要強。射程更是達到了恐怕的兩千步,有效殺傷一千六百步。超過老式的連射弩機足足兩百步。
面對這些新式大型連射弩機,胡亥敢肯定即便是以龜殼著稱的翁仲玄武軍,也只能是敗退一途。任何一只軍隊都無法擋住白虎軍這如此眾多的大型連射弩機。
除了白虎軍之外,剩余青龍、朱雀和玄武軍中同樣也有這種大型連射弩機。只是數量遠遠沒有白虎軍那么多而已。
因為胡亥的北上,因為李斯的喪事。因為司馬欣賣國一案,使原本壓力山大的田仁終于有了足夠的時間來完成皇帝給這六十余萬灞上大營精兵進行換裝的工作。
五大軍團,每個軍團都有區別于其余秦軍兵卒的制式鎧甲,青龍軍鎧甲左胸之上是一條騰空的巨龍。朱雀軍則是一只欲火的朱雀,白虎軍則是一只仰天長嘯的黑虎,至于玄武軍的標志則極為可愛,一只縮頭縮腳背上長著尖刺的小烏龜。
除了鎧甲之上的烙印外,這些兵卒內袍的內襯上同樣都繡有各自軍團的標志。普通兵卒一律采用白色內繡,伍長綠色。什長紅色,屯長黃色,百將藍色,五百主橙色,二五百主紫色,校尉及以上則盡皆為黑色內繡。
這些刺繡在所有兵卒鎧甲里面內袍之上異常明顯的標志。能夠清楚的告訴所有兵卒各自的身份。誰是將領什么階別的將領一目了然。
如今對兵制進行改革顯然時機未到,所以胡亥采用了這個最為簡單的方法。
三大軍團的組建要比虎賁軍快的多。僅僅不到兩天三大軍團三十萬大軍就已經滿員。而在灞上大營中還有三萬多的兵卒因為猶豫選擇哪只軍團而錯過了時機,被拋棄了。
對這三萬余兵卒的處理灞上大營的兵卒不得而知。只知道,皇帝一道詔令這三萬余兵卒就盡皆離開了灞上大營,然后不知所蹤。
從大秦二世元年四月十五日,到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十八日,灞上大營的四十萬刑徒軍包括原本護衛胡亥東巡的二十萬禁軍,已經在灞上大營整整訓練了四個月零三天。
今天,就是他們像給了他們自由和榮耀的皇帝陛下展示他們這四個月不分晝夜艱苦訓練成果的日子。今天,也是名垂千古的五大強軍正式記入史冊的第一天。
無數旌旗招展,五座巨大的高臺早已經在矗立在灞上大營的大校場之上。
五個巨大的方陣各自對應著一個高臺。
每一個軍團,皇帝陛下都將會親自、單獨為他們授旗。而這只由皇帝陛下授予的軍旗,將會是各個軍團世代相傳的軍旗。
軍旗失,則代表著這只軍團覆滅,哪怕這個軍團僅僅損失了一個兵卒,但是只要軍旗失去了,那么這個軍團就將自動的成為歷史。從今往后,這只軍團就再也不會出現在大秦的軍隊序列中。
這是胡亥沒有給五大軍團授旗前,就已經傳詔整個灞上大營的事情。
他要讓這些兵卒知道,軍旗就是他們整個軍團的生命,軍旗所指,就是他們的使命所在,即便刀山火海,即便前方就是萬丈懸崖,也要義無反顧。
軍旗,就是他們所有的榮耀。
今天,陽光格外的燦爛,天空格外的湛藍。
五個整齊的方陣,澄亮的烏黑鎧甲在陽光下森冷的耀眼光芒。無形的殺氣在大校場上空匯聚。整個大校場寂靜無聲,所有的兵卒都默然肅立著,等待著皇帝陛下到來。
“咚!咚!咚!”
三聲短而綿長的宏大戰鼓聲響陡然自寂靜的大校場上響起。
鏗然聲響中,原本稍息而立的六十萬大軍齊齊聞聲立正,挺直了胸膛站的筆直。他們知道,這是二世皇帝陛下已經到了大營門口了。
“嗚嗚嗚!”
三聲沉悶的戰鼓聲過后,蒼涼綿長的號角聲響徹整個天際。
“咚咚咚!”
細密而響亮的隆隆戰鼓聲在號角聲過后,轟然而起,每一個鼓點都壓著心跳,讓人不由自主的聞聲而澎湃。
隆隆的戰鼓聲中,一溜長長的人馬踏著鼓聲在大校場邊緣停下。鼓聲驟然而止,一干人紛紛翻身下馬。在當先那個身穿黑金鎧甲、腰懸長劍的年輕人帶領下大步朝著校場中行來。
那個人,正是如今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胡亥。跟在胡亥身后距離他十余步遠的是蒙恬、馮去疾、尉繚、李由、贏騰、姚賈等一眾三公九卿以及朝中御史以上的重臣。
這些人,是如今整個大秦最為頂端的一批人。
從左自右,二十萬虎賁軍排在第一個。
隨著胡亥前行,一排排的兵卒紛紛單膝跪地,眼神炙熱的看著健步如飛、俊臉肅然的年輕皇帝。
他,給了他們自由,給了他們尊嚴,給了他們掙得榮耀的機會。
今日之后,就將是他們,回報給他忠誠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