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一百二十二章七人同時論天下(24)
淝水之戰之后,整個北方完整的戰略防御體系基本崩潰,加上慕容泓,慕容沖等人相繼造反,一度使得苻堅的政權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而那個時候,石越的十萬大軍,卻基本保住了實力和建制,而且牢牢的守住了山東,卡住了南北的要道,并且一戰擊敗了最精銳的東路北府軍,也就是因為這個勝利,才讓苻堅和苻宏對于大局心里有底。00ks//熱書閣可以說,山東在,整個北方就在。
而那個時候,石越的駐扎地,就是廣固。
而這廣固不是別的地方,在歷史上,這個地方叫做臨淄,也就是戰國時候齊國的國都,在山東諸要地中論防護之固,無如臨淄。可以說,自從姜子牙被封在這里,建立齊國以來,齊國之所以始終處于能夠爭雄天下的有利位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國家始終是以臨淄作為根本的。
如今的廣固,過去的臨淄,東北對海,西北阻河,背靠山地,瀕臨淄水,有山川之險,有魚鹽之利。昔日蘇秦組織合縱時,在臨淄對齊宣王說:“齊,南有泰山,東有瑯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司馬遷也稱“臨淄亦海岱之間一都會也。”可見這個地方,不但富饒的足以支持一個國家,而且地勢的險要也足以擋住敵人的進攻。
事實上,在淝水之戰之后,手握重兵的石越,當時也有過一番考慮,因為石越雖然對于苻堅絕對的忠誠,也一定會為了國家戰斗到底。但是,他總得為手下的十幾萬人考慮,也總得為自己的前途考慮。
既然他是肯定忠于苻堅的,那么如何保住這種力量,如何最好的利用這種力量,讓這支軍隊能夠占住一個合理的根據地,并且發揮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就是他考慮的首要問題。而那個時候,石越的妻子王氏卻告訴石越:“山東沃野二千里,精兵十余萬,左有負海之饒,右有山河之固。廣固城曹嶷所筑,地形阻峻,上足為帝王之都,中足以守南北之路。既得其地,然后閉關養銳,伺隙而動,則大人舉足而分輕重也。”
王氏的這番話說服了石越,這也是石越最終選擇駐守廣固,全有山東的原因,也正因為石越就像一根釘子一樣,牢牢的戳在了這里,確保了整個大局的大概穩定,當時的苻宏才敢帶著區區數萬兵馬,不惜唱空城計而南征北討,最終把晉國的兩路北伐軍各個擊破,從而一舉扭轉了那個危險的局面。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后來的石越,因為看見慕容沖和慕容垂之間發生了沖突,而那時候,鄴城和整個河北還在苻丕手上,因此這讓石越決定冒險,他率領全部軍隊,毅然離開了山東,而進入河北,按照他的算盤,苻丕在鄴城內,自己在鄴城外,慕容沖和慕容垂在中間,如此夾殺,如果配合得利,可以一舉將慕容家的叔侄殲滅在鄴城城下,從此整個北方也就太平了。
設想的很好,之前的策劃也很周密,很多事情,石越也都想到了,可是他唯獨漏算了一點,塞外的拓跋珪居然在這個當口率眾南下,而且南下的時機,偏偏就是在雙方的對決陷入焦灼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隨便的一支奇兵的出現,就足以改變整個局勢,結果不消說,石越敗了,敗得很慘,十萬大軍根本沒剩下多少,苻丕也敗了,鄴城也丟了。就連之前已經圍攻鄴城很久的慕容垂也敗了,還白白給人家做了嫁衣裳。
不過,石越是聰明人,看形勢不利,根本一點不糾纏,迅速帶著心腹跑路,倒不是他膽怯,而是他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個時候,只要自己在,大秦在東方就一定能夠留下一支力量,因為自己就有從無到有的本事,而自己如果死在這里,那么大秦在通關以東,是不是還能有人,就不好說了。
但是,之后這一次獲益最大的慕容沖,卻苦于一個現實:這一次他能取勝,歸根到底,是因為李千山設的險計實在太過精妙,恰好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而讓慕容沖成功的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利益。可是問題在于,這樣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切歸根到底還得看實力。
李千山自然知道這一點,因此也為慕容沖制訂了厚植實力,快速擴張的一整套辦法,可是,李千山不管多么神奇,也沒本事在幾天內撒豆成兵變出忠誠而有力的軍隊來。
雖然李千山的眼光很獨到,可是現在,慕容沖控制的地盤,已經遠遠超過了預期,慕容沖實在擠不出足夠的軍隊來保持對于占領區的控制,而且鄴城,邯鄲,中山等地,也都必須派兵駐守,自己手上,也必須時刻掌握著一支精兵,一來是要留下一支機動力量,算是留底,再者,這個國度也有了政變的歷史,如果自己手上沒兵,誰能保證自己殺親哥哥慕容泓的事情不重演呢?
至于廣固,李千山雖然也跟慕容沖講過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但是慕容沖竭盡全力,也只擠出了三千人,派弟弟慕容釗來駐守。
李千山雖然主張再多一些,但是慕容沖也表示實在拿不出人了,李千山也就沒有堅持,因為在他看來,晉國現在正處在嚴重的內亂之中,而且剛剛北伐失敗,他們短期內是不大可能擠出力量來北伐的,有了這三千人,由于廣固地形的限制,以及外線的一些要塞多多少少也都有人把守,起碼幾個月問題應該不大。
而只要給李千山三個月,李千山就有把握,把整個南線變得固若金湯,而那時候,就該李千山實現其宏大戰略的時候了。
只是,李千山雖然之前幾乎是料事如神,卻并不是神,他也有失算的時候,因為他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劉裕居然敢在部隊基本沒有休整,還很疲憊的時候,就冒險北上,他也沒有算到,晉廷內的內斗力量,也沒有擋住劉裕。
他更不可能算到,也壓根沒有去想的事情,是劉裕北上,一路遇山翻,遇水渡,小城鎮兵不血刃拿下,居然迅速就逼近了廣固。
劉裕這一次率軍北伐,大軍自淮入泗,至下邳后,留艦船、輜重,率軍徒步取道瑯琊北進。一路之上,由于這整個區域,幾乎已經成為了無政府地帶,而劉裕這次來,還專門帶來了幾百名經過訓練的書生,每到一地,只要能夠占領,就直接留下人,直接委任為地方官員,雖然劉裕現在的權限不能給他們轉正,但是好歹也是代理,這樣一來,就等于在淮北一代大量的重建了基層政權。
可不要小看這件事情的意義,一方面,實際的占領的關鍵,不是軍事占領,而是行政占領,自從淝水之戰后,雖然石越一度對這里還是擁有控制權,但是基層已經松動了,城狐社鼠也好,衙役小吏也好,基本都不怎么聽號令了,而那時候,石越既沒有條件,也沒有時間,對于已經有些潰散的基層進行重新整合,而且那時候,他真正想的是如何快速的聚集人力物力,來擴軍備戰,這個也就是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區別了。石越是一個杰出的統帥,卻因為政治上視野的死角,而注定無法成為領袖。
好在石越倒是有自知之明,壓根就沒有想過取誰而代之,而是老老實實的給苻堅父子賣命。可是劉裕不同,劉裕知道,自己絕對不能永遠只當一個職業軍人,因為他只想當握著刀的手,而不想當人家手里的刀。
另外,這樣做還有個很大的意義,那就是劉裕迅速就能形成自己的班底。要知道,這些書生們,本來基本也沒啥前途,因為朝廷還是被門閥控制,他們最好的出路,不過是給人家當客卿,西席什么的,頂多在熬足了資歷之后,很可能因為忠誠可靠,而被門閥們推薦為代理人,當個無關緊要的官兒。
可是現在不一樣,他們本來是沒啥盼頭的,劉裕卻給了他們前程,讓他們直接當上了官吏。而且,這些地方,本來是淪陷區,門閥們在這里也沒啥太大的利益,劉裕直接這么做,他們也不會太反對。況且出征大帥也本來就有根據情況臨時任命代理官員的權力。
妙的地方,就在這里了,這些書生們一旦上任,只要劉裕不打敗仗,那么這些地方,就可以征收賦稅,動員兵源,那么就會重新成為國家實際控制的領土。
而這樣一來,這些人就會成為實際的官員,而成為官員馬上就代表著一方的利益,這時候,朝廷如果不給他們轉正真除,那么就是得罪了如此大的一方勢力,朝廷不會不考慮。
而如果朝廷直接把他們代理的帽子摘掉,那么很簡單,他們的前程是劉裕給的,他們一樣不會感激朝廷。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劉裕這樣的買賣,是穩賺不賠的,他當然會做。
只是他這么做的時候,很多人其實都在暗暗的看著他,比如有人就把這一切寫在了一張字條上,然后小心的從自己枕頭底下取出了一個小小的瓷瓶,從里面倒出一種藥水,涂在信箋上,于是這布滿了蠅頭小楷的紙就變成了一張白紙。
而之后,如果沒有出意外的話,這張紙將會出現在段業的案頭。
事情都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慕容沖再不知道南面所發生的一切,就沒法混了。不消說,這種大事情,慕容沖自然要首先聽聽自己的核心謀士李千山的意思。
而得知消息的李千山,除了震驚之外,也有些自責,因為這個可能性,李千山是想到過了,但是也許是心存僥幸,也許是連番勝利,讓李千山對于自己的判斷過度自信,他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慕容沖基于對他的信任,也就放松了南線。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是有責任的。
因此,李千山有些沉痛的說道:”主公,此次判斷失誤,乃李千山的責任,請主公責罰。“
慕容沖輕輕搖頭,道:“此事乃是孤沒有聽從先生的話,就算有責任,也完全是我的責任,請先生千萬不要再提。倒是現在,先生看看,還有什么辦法補救。”
“可是……”
“沒有什么可是。”慕容沖堅定地說道,“先生不必說了,慕容沖心里有數,我們向前看吧。”
李千山一想也是,事情已經都這樣了,再去后悔也沒有用,倒不如想出解決的辦法來。同時,慕容沖也讓李千山有些感動,因為作為一個君主,能夠做到不諉過于他人,實在是難上加難,遑論還主動承擔責任,就沖著這一點,李千山這一次也一定要幫慕容沖渡過難關,補救這一次的失誤。
而且現在,用補救兩個字,其實也一點不過分,問題的關鍵,是劉裕的軍隊不但吃下了南邊的大片土地,而且擺明了吃下了就不準備吐出來了,聽說劉裕還帶來了大量地方官的候選人,這擺明了是要挖自己的墻角么。如果不趁著現在,趕緊把劉裕給趕出去,那么后果可就嚴重了。
仔細想了想,李千山還是說道:“劉裕此次前來,雖然氣勢洶洶,而且帶著大量地方官吏,看起來要做長遠打算,但是畢竟,之前三路北伐,晉國損傷不小,劉裕又是孤軍深入,如此說起來,劉裕利在速戰,而且北府鋒銳,一時不可爭鋒。所以對于我們來說,上策是堅守大峴,使劉裕大軍不得繼續深入,同時我們出動輕騎,騷擾他的側后,曠日延時,沮其銳氣,然后,請主公親率最精銳的精騎二千,循海而南,絕其糧道,而在下則率別部之軍,緣山東下,腹背擊之,如此劉裕必敗,如果他走,我們攔不住他,如果他不走,在下擔保,他的主力北府軍一定會失敗!”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