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黎誼覲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輕飄飄的一句話語。

  甚至可以說是再為簡單正常不過的話語。

  但是在足利義稙眼中看來,卻是如聞天籟,好似仙音。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也是倭國或者他本人,和大明關系緩和的開始。

  最起碼在眼下,足利義稙可以稍稍放下緊張的心情,不用再繼續擔心大明皇帝為因為某些莫須有的緣由出言責難。

  足利義稙開心不已,之前他還在為送出那些珍寶感覺肉疼不已,可眼下卻感覺所有的花費都是值得的。

  只要大明不似對待韃靼和高麗那般對待倭國,哪怕再付出雙倍乃至數倍的錢銀又能如何。

  東西是死的,是隨時可以賺來的。

  但是一旦讓大明尋到對倭國動兵的借口,那一切就全部都完了。

  足利義稙憂愁漸消,恐懼漸去,整個人如沐清風之余,誠惶誠恐的對著高臺之上叩首一禮,高聲誦喝道:

  “外臣足利義稙謝過大明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話語說完。

  足利義稙稍稍等待了幾息的功夫。

  眼見沒有后續的旨意到來之后,這才敢顫顫起身,慢慢朝著大殿一側退去。

  而與此同時。

  大殿之中的滿朝文武,依舊還是處于懵逼狀態。

  事情進行到了這里,所有朝臣依舊沒有弄明白,倭國今日這般舉動到底是為了什么。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

  倭國,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在足利義稙退到一旁后,蕭敬站立高臺之上,繼續呼喝。

  “傳,番邦使臣覲見!”

  尖銳的聲音穿透大殿,被門外的小太監依舊傳遞出去。

  沒消片刻的功夫。

  又是三道身影出現在了大殿門口。

  和之前足利義稙一般無二的是,此次趕來的三道身影幾乎和之前的足利義稙如出一轍,躬身快行之余,姿態更是放的謙卑無比,看那模樣,就好似是宮中的奴婢,而非堂堂番邦的使節一般。

  進來的這三人衣著怪異,但是期間不乏有人認出了其裝束所代表的番邦國名,眉頭瞬間一皺的同時,臉色也開始變得難看起來,目光更是下意識朝著一旁的禮部尚書王華望去,似乎在疑惑什么一般。

  另一邊。

  躬身快步走進來的這三人,快速走到大殿中央的同時,又如之前的倭國一般,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高捧禮單的同時,口中高聲呼喝道:

  “外臣安南藩王黎誼參見大明皇帝陛下,恭祝大明皇帝登基大吉,江山萬代,大明安南永結宗藩之好,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言一出。

  大殿之中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壓抑。

  在這之前,僅僅只是某些辨識出這些裝束來自何處的官員變色,但隨著安南過往黎誼的自報家門,整個皇極殿中的滿朝文武,臉色瞬間變得難堪起來。

  如此情形待遇,是連當初倭國足利義稙出現都沒有過的待遇。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般情況,也是事出有因。

  眾所周知。

  安南自漢唐開始,就是華夏的一部分。

  雖然在五代十國時期,因為華夏境內的動蕩,給了其脫離出去的機會,讓其從原本的一份子變成了宗屬國。

  而這種情況,也一直持續到了太祖建國之后。

  當時的安南過往陳氏效仿高麗等國,王位的繼承者必須得到大明王朝的冊封才能被得以認可。

  如此識相之舉,再加上當初天下剛剛太平,彼時太祖的注意力更多在北元遺民的身上,所以也就暫且默許了這件事情,并且為了安撫其心,還將其列為了十五個不征之國之一。

  但這樣和諧的局面,并沒有維持太長的時間。

  等到太宗皇帝登基之后,安南的國內也后續發生政變,原來的安南丞相胡氏造反殺了國王和相關大臣,自立為王,為了獲得名正言順的冊封,竟然還皇城安南王族絕后,禪讓與他。

  當然。

  謊言畢竟是謊言。

  并且安南王族也沒有徹底亡族。

  僅存的原安南國王胞弟陳天平逃到了大明,向大明發出了求援的請求。

  如此倒行逆施之舉,太宗身為宗主國皇帝,自是不能坐視不理,一道詔書過去,嚇得胡氏趕緊應允。

  原本事情若是就這般結束,大家也就相安無事了。

  安南繼續你的藩屬國就是。

  可是誰曾想這胡氏膽大包天,在那陳天平返回安南之后,直接將其殺害,甚至為了掩人耳目,連一同前去的大明天使也一并慘遭毒手。

  如此消息傳回大明,太宗皇帝如何能忍。

  堂堂大明宗主國,竟然被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小附屬國給欺負,這可如何受得。

  當即下旨,張輔為統帥,八十萬兵馬齊出。

  一番平推過后,安南被徹底占領,整個領土被劃分成了十五府,重新回歸大明統治。

  但好景不長。

  隨著宣宗繼位,駐扎在安南的兵馬也開始相繼退回。

  而這,也給了安南重新分割出去的機會,從黎立開始起兵反明,到后續重新建國安南,再到現在八十多年的時間過去,安南和大明雖然比鄰而居,但是卻從未有過來往,朝貢出使的事情那更是不要提。

  甚至在當年瓦剌逞兇京師之時,這安南居然還在邊疆蠢蠢欲動,意圖分上一杯羹。

  可是誰想到,于少保力挽狂瀾,生生扭轉了戰局。

  安南見討不到好處,自此也就安生起來。

  但因為宣宗年間的事情在那放著,這么多年的時間以來,雙方依舊還是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勢。

  大明不拿安南當藩屬國,也不承認他在不征之國之列,而安南也自是如跳梁小丑一般,在國內肆意嘚瑟,卻不敢越雷池一步。

  可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

  今時今日。

  在陛下登基大典上。

  出現了安南的使團前來恭賀也就罷了,居然還是安南過往黎誼親自前來。

  這件事情,之前在朝堂之中根本就沒有半點風聲,滿朝文武知曉其間內情的微乎其微。

  所以。

  當眾人聽到安南國王黎誼前來恭賀的時候。

  盡皆露出詫異神色不說,目光齊齊朝著禮部尚書王華的所在望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