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百七十三章 劉健來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朱厚照看著眾人在這忙碌著過秤一事,腦海之中卻思緒紛飛。

  在這之前,一直沒太鉆研過度量衡的朱厚照,還差點因為這過秤一事,差點弄出笑話。

  在朱厚照的心中,他一直都以為,這個‘石’是一個容量單位。

  哪怕就在今日之前,他也一直以為,等到土豆當著眾人面收獲的時候,需要準備一個大大的容器放在這里,好決定這土豆的產量,究竟是多少‘石’。

  當初的朱厚照還懷疑,這土豆有大有小,甚至有些小的土豆,塞到大土豆的空隙之中,根本就顯現不出來。

  就在朱厚照還在暗暗琢磨,該怎么避開大小土豆,好讓這產量看起來更高的時候。

  一旁知道這事的谷大用,突然告訴朱厚照,這個‘石’,不僅僅是個容量單位,它其實也是一個重量單位。

  聽到這里的朱厚照頓時變的疑惑起來,想見谷大用解釋一番,可是他吭吭唧唧說了半天,來了一句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就直接跑到一邊躲起來了。

  不過這事也難不倒朱厚照,谷大用這邊不行,身邊不是還有一個蕭敬呢嘛。

  蕭敬此人,自小入宮,因為聰明伶俐,直接被派到內書堂中學習,而在之后的歲月里,更是利用宮中藏書頗多的便利,慢慢的積累。

  熟識典故,規章制度也是張口就來,甚至就連一些冠、婚、喪、祭的事情,他也是駕輕就熟。

  所以朱厚照見谷大用逃跑之后,直接就湊到了蕭敬的身邊,同樣的問題詢問了過去。

  蕭敬聽到朱厚照的問詢,還以為太子殿下是在考自己,躬身行了一禮后,就開始徐徐到來。

  ‘石’這種單位,最初只是作為重量單位的。

  在最初的時候,統治階層為了統一所轄區域的度量衡,必須要制作一種東西,來衡量物體的重量。

  而在那個青銅器都很缺乏的年代,石頭則是成了最合格的替代品。

  統治階層將石頭,磨成不同的重量后,下放的所轄的區域,供人交易和納稅用。

  而到了后來,青銅器變多,原本用于衡量物體重量的石頭,也變成了青銅器,不過這‘石’的叫法,還是依舊保留了下來。

  再然后,歷經了兩晉、南北朝、隋唐和五代,這度量衡也在隨著時間不斷的變化。

  至于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則是統治階層,為了千方百計的從老百姓那里多收稅,來增加財政收入。

  到了南宋末年,朝廷又重新定義,一斛改為五斗,而十斗是一石,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石’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他變成了容量單位。

  可即便如此,‘石’作為重量單位的身份依舊沒有取消,它的身份,就在兩者之間穿插使用著。

  至于眼下的土豆產量,眾人所投注的‘石’數,之前別管他是重量也好,容量也罷。

  但是在見識到土豆的大小不一之后,如若再用容量單位來計算他的話,那就有可能造成,同樣的一堆土豆,重復兩次過斗,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

  所以為了計量的準確,這邊干脆直接來拿重量說話就是。

  就在朱厚照胡亂尋思的時候,那邊忙著過秤的眾人,也已經差不多快過完了一半的麻袋,高亢的報數聲音,還在這大棚四周不停的回蕩著。

  一些因為數字太多記不過來的百姓,只能就近尋找地方,或往外走,或往邊靠,反正各想辦法把那士卒報出的數字記下來,而這般做的原因,只是為了能早一點知道這土豆的最終產量。

  “第十三袋土豆,重一百六十二斤二兩六錢。”

  又一袋土豆被稱完了重量,負責傳話們的士卒開始一個接著一個的,將這個數字傳達下去。

  而就在百姓們一臉期翼,偶爾還會踮腳遠眺,數數那邊剩余未過秤麻袋的時候。

  在這人群的外圍,一群身著朝服之人,突然出現在了這個當場。

  外面的一個士卒,在見到這些來人之后,更是快速的擠進人群,跑到姜三千戶身邊,附耳匯報了起來。

  聽到這個消息的姜三千戶更是眉頭一皺,直接走到了朱厚照的身邊,輕聲說道。

  “殿下,剛才有士卒來匯報,說內閣首輔劉大人,帶著一眾尚書和侍郎過來了。”

  正在朝著過秤那邊張望的朱厚照,聽到姜三千戶的話語之后,頓時就疑惑的朝著外面望了一眼。

  可是因為人群的阻隔,在這里面,根本就看不到外面的人影,朱厚照搜尋了一番之后,未見到對方人影的他,直接對著一旁的姜三千戶追問道。

  “可曾說明來由?”

  “未提,據守衛說,只是聽聞這邊土豆出產量,過來看看而已。”

  朱厚照聽到姜三千戶這般回話,忽的想起之前謝遷那篇奏章所言,面色頓時就是一沉,直接說道。

  “那他們樂意看就看吧,不用管他們,讓他們隨意看就是。”

  說完這句話的朱厚照,又接著補充道。

  “記住,告訴你那些手下,他們看可以,拿,一點都不行!”

  姜三千戶這邊領命安排去了,而朱厚照,則是朝著外面掃了一眼之后,又將目光轉向了過秤這邊。

  此刻人群的氣氛已經開始變得越發高漲起來,若不是眾人親眼所見,誰也不敢相信,這么多的土豆,居然都是從這一個大棚之中所挖出來。

  要知道此刻的大明,一畝良田若是產米的話,重量也就和這兩麻袋三麻袋的土豆差不多。

  可是眼下這都已經過了多少袋了,而且看那邊那些土豆,似乎還有幾袋仍然放在那里,未曾過秤。

  周圍的百姓們,現在已經沒人再去關心有沒有中獎的問題了,他們現在更想知道的是,這一畝地的大棚,到最后究竟能產出多少的土豆。

  過秤的那些人,還在那邊繼續忙碌著,而報出的數字,也在一個士卒一個士卒的接力下,在空中傳遞著。

  “第十七袋土豆,重一百五十二斤八兩三錢。”

  “第十九袋土豆,重一百六十五斤六兩八錢。”

  “第二十袋土豆,重一百六十一斤二兩五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