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200 寂寞飛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今天第六更,求推薦‘求訂閱!

  “在云端”這部被期待為后“朱諾”時代埃文—貝爾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作品“一天”可不是典型的藝術電影,所以進行點映的時候,其實想要看笑話的人絕對不少,看看首映式上那些記者屢次提到十一工作室現在在圈內受到排擠的情況就略知一二了。

  事實上,娛樂圈內的利益哪有那么簡單,從當初“莎翁情史”擊敗“拯救大兵瑞恩”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開始,韋恩斯坦公司就是好萊塢許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但這些年也沒有看到韋恩斯坦兄弟被真正排擠,所謂的嫉妒、埋怨、排擠,其實也就是一種負面情緒的代名詞罷了。最主要的體現,絕對不會是小學生那樣簡單說一句“我不和你玩了”就結束,而是用更加挑剔的眼光去對待。

  十一工作室和埃文—貝爾目前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每一次的作品都勢必會遇到更加苛刻的審視目光。而這一次,“在云端”在挑剔的影評人眼光之中,埃文—貝爾依日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威廉—伍德為埃文貝爾的作品撰寫影評,這不是新鮮事,但威廉怔德這一次對“在云端”史無前例的專業生動解讀,卻是十分難得的,畢竟威廉—伍德不是專業影評人出身,他更習慣于用觀眾的視角、用攝影師的視角去對埃文—貝爾的電影進行述,而不是解讀。但這一次,威廉伍德的感觸顯然是再深刻不過了。

  “荒野生存,上映時,有人說那是埃文—貝爾的真實寫照;‘一天’上映時,又有人說那是埃文—貝爾的故事折射;‘在云端’上映時,還是有人說這就是埃文—貝爾的人生軌跡。真的是這樣嗎?

  不管真相是否如此,但卻沒有人會否認,埃文—貝爾的鏡頭依是如此深入人心,輕而易舉地就摧毀所有心理防線,讓人繳械投降。

  這一次也不例外。

  故事里的瑞恩是一今生活在云端之上的人,把機場當做客廳,把酒店作為休息室,在貴賓卡、會員卡的包裹之中,迎來人生每一天的起承轉合。當然,身為裁員專家的這一份工作更使得他的身份特殊起來,這樣的生活當遇到試圖改革他工作的娜塔莉時,發生了改變。

  埃文—貝爾選擇的視角一如既往的獨到,對于故事的特殊解讀更是貫穿始末。瑞恩這份四處裁員的工作,成為了電影前半部分的最大看點之一,讓觀眾們在承受著裁員這個過程痛苦的同時,卻也對瑞恩工作產生了好奇。而散落在故事各個角落里的幽默,延續了‘朱諾’時那種讓人嘴角露出微笑的戲謔風格,也將整個觀影過程變得十分愉快。

  當然,如果僅僅只有幽默感,這是不足以支撐‘在云端’成為年度最佳驚喜的。這一次埃文—貝爾十分意外地煽情了一把,不過這種煽情放在整部電影的節奏里,卻有別樣的特殊意義。

  埃文—貝爾雇傭了大量非職業演員的普通人采用偽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將裁員這一行為無比真實地呈現出來。失去工作的人在鏡頭前的真實情緒甚至有些夸張,在侃侃而談之間,觀眾們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世界支離破碎。此時,瑞恩的種種理論和勸解,聽上去都是一堆狗屎。

  要知道,這種最為真實甚至有些刻意煽情的宣泄卻恰恰是來自于生活的殘酷,這不僅給了電影表演氣場上一種無法捉摸的貼近感,更關鍵的是通過普通人最直接的反應,將瑞恩那看上去很完美的終結者式工作反襯的冰冷和荒謬,進而引發瑞恩這個人物的矛盾感,并且逐漸從瑞恩的身上發現問題:帥氣的外貌、瀟灑的行為、優雅的氣質,在這之后也隱藏著冰冷的寂寞和生活的無奈。

  所以說,從電影一開始那一絲與埃文—貝爾電影風格格格不入的氣息就直接進入了大屏幕,原本我們都以為這是埃文—貝爾對自己電影風格的一次巨大顛覆,但事實上卻是埃文—貝爾的又一次伎倆,將不安的情緒悄無聲息隱藏在了每一個觀眾的心里,或者準確一點來說,就是將每一個觀眾都從電影院這個世外桃源代入了外面那大雪紛飛的現實之中。然后在埃文—貝爾的鏡頭引導下,所有觀眾的情緒從冰冷到溫暖、再又從溫暖回到現實的殘酷之中,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

  于是,當電影中的背包理論出現之后,觀眾會先注意到埃文—貝爾飾演的瑞恩的談吐風趣和幽默睿智,在很長一段時間,觀眾都會沉浸在他的無窮魅力之中,認為他所講述的一切都是發自內心的溫情流露,然后轉過頭來才會發現這一切是如此冰冷如此無奈。瑞恩不僅僅是沉迷甚至是受困于這一切了。

  埃文—貝爾通過華麗的鏡頭軌跡、精彩的畫面剪輯,用流暢的鏡頭把一組裝行李、穿衣、出門、登機、安檢的程序演繹得酷勁十足,卻也帶來了這個人物無處落腳的暗潮洶涌。當新進職員娜塔莉提出了視頻會議的新型工作方式,與其說是改變了工作方式,不如說是改變了瑞恩已經成為體系的生活方式。因此,這才看到了瑞恩的第一次失態,較勁、幼稚卻又認真。

  到這里為止,電影呈現出了兩種思想,一個是特殊職業背后不為人知的生活,一個則是瑞恩為代表的一類特殊生活狀態。這種生活狀態除了瑞恩,還有亞歷克斯。

  當亞歷克斯、瑞恩和娜塔莉對面而坐、侃侃而談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兩代人的談話,也不是一個代溝就能夠解釋的問題,這更多是觀念的差異,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的碰撞。即使將瑞恩和亞歷克斯的年齡減去十歲,將娜塔莉的年紀增加言論,這兩種不同類型群體的生活,依是平行線,很難有更多的交集。

  亞歷克斯和瑞恩無拘無束,從步入社會就在工作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家庭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人生的重點,酒店、機艙、租賃汽車都可以成為他們停泊的港口;娜塔莉則是早早地將人生做好規劃,另一半并不是所謂的愛情產物,而是相輔相成、攜手到老的伙伴,他們制定計劃,將孩子房手車子捆綁在命運的繩索上。前者的行為彷佛永無落腳點的無足鳥,飛行到死疲憊的剎那絢爛墜落,后者地人生猶如被人安排好的劇目,看著乏味卻不斷在我們的生活里上演著。

  但問題是,我們都不知道前者的精彩可以維持多久,就連當事人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的人生理性占據了主導,是數字,是各種卡片,是漂泊的自由,但是這種快樂他們也知道,不但難以一生維系,他難免是要孤獨終老的,當落地的那一刻,也就是死亡的時刻。因此,瑞恩在他妹妹的婚禮上有了遲疑,在一場看上去精彩卻自知乏味地理論灌輸演講中卡殼,在奔向亞歷克斯尋找幸福的道路上,其實他就已經開始選擇了與娜塔莉相似的人生。只是可惜的是,瑞恩沒有能夠找到正確的道路,他依無法停泊。

  當心動的剎那,那個將足跡遍布全球的瑞恩就宣告消失了,無足鳥的墜落令人驚嘆,但是無法落地的悲哀在亞歷克斯身上也是一樣的,只是她更加靈活罷了,她知道如何在天空、海洋和陸地之間尋找平衡點,讓自己得到短暫的喘息。她的一半人生和瑞恩一樣似浮萍般隨意而快樂;她的另一半人生卻依現實,其樂融融的芝加哥民宅內,兒女嬉戲奔走、丈夫溫暖體貼。而在這兩半人生的銜接之處,瑞恩這支無足鳥就是亞歷克斯的短暫棲息之地,等她休息夠了,就繼續飛翔,而瑞恩則冰冷刺骨跌入谷底。

  瑞恩終究沒有能夠結束無足鳥的生活,他想親情、友情和愛情敞開了擁抱,但是代表友情的娜塔莉辭職了、代表親情的家人依在密爾沃基遠離他的生活、代表愛情的亞歷克斯永遠消失在他的生活里,所以,他知道夢醒了,他知道自己還是需要繼續飛翔,獨自一人。

  而當瑞恩一直夢寐以求的目標實現了,遙不可及的一千萬英里就在最不可思議的時刻到來,這能意味著什么嗎?什么也不是。

  所以,在故事的最后,無足鳥瑞恩又繼續開始飛行,在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前行,因為如果不動搖這一切,瑞恩的故事只不過是獵奇而已,展現了特殊職業的世界,卻無法深入人心;但如果動搖了這一切,觀眾看到皆大歡喜的大團圓結局,這會是十年前的俗套愛情戲路,如今已經不復存在。

  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里,時代已經變了,電影中的溫情被掩藏在細節之中,生活的真相開始浮現。埃文—貝爾彷佛在告訴你:沒有那么多鉆石王老五的改邪歸正故事,只有一只在云端上寂寞飛翔的無足鳥的故事在反復上演。

  這種寂寞的飛行,彷佛電影里石墨材質制作而成的貴賓卡一樣,在需要時,手握起來溫潤貼心;但是遠離的時候,卻只是一張被廢棄的卡片,冰冷普通,隨處可見。

  無足鳥的一生,永無停歇,當它落地的時候,就是生命的終點。瑞恩就是如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