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699章楊廣第三次西征,姬昌李嗣源割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2699章:楊廣第三次出兵西域,姬昌李嗣源割據西域  李靖原本覺得以楊廣對大秦的警惕程度,起碼也需要在中原大戰開啟后的三四個月,甚至半年,才能放下警惕心。

  畢竟也只有這么長的時間過渡,才會讓以楊廣為首的隋庭,認定大秦將力量都投入到中原,這樣才會對大秦放松戒備。

  李靖原本也都已經做好了,等待三四個月,甚至是半年,再出兵討伐隋國的準備。

  可讓李靖怎么都沒想到的是,中原大戰開啟后才過了一個半月,楊廣就已經有些按耐不住了,放松了對大秦的防備。

  一開始李靖還有些懷疑,楊廣是不是在試探自己,但楊廣竟突然決定三征西域,并且大軍都已經進入西域了,這才讓李靖認定楊廣并不是試探,而是真的按耐不住了。

  楊廣為何會決定突然討伐西域呢?自然是被大秦對中原的攻勢給嚇到了。

  要知道,經過這么多年的兼并和爭霸,原大漢十三州現在只下剩秦、魏、宋、明、蜀、楚、吳、隋八個國家,而隋國在這八國中的實力排名是最弱的。

  大秦近百萬大軍,八路大秦齊出,以一己之力單挑魏宋吳這三個比隋國都強的國家,卻依舊打的三國聯軍節節敗退。

  楊廣以前覺得自己不會怕,可真當這一天到來之后,依舊被這殘酷的現實給刺激到了。

  目前大秦在中原西線戰場屢戰屢勝,曹魏沒有絲毫能擋住大秦攻勢的意思。

  而一旦曹魏落敗,甚至是慘敗的話,宋明兩國孤立難支,被逐個擊破也不過是早晚的事,到時西涼的隋國必將成為大秦的下一個目標。

  魏宋明三國都比隋國強,三國聯手都擋不住大秦,單靠隋國一己之力,又怎么可能擋得住大秦?

  末日將至,楊廣也是一介凡人,又豈能不害怕?

  楊廣本來是很看好三國聯盟的,但曹軍和宋軍在戰場的表現太差,明軍的表現雖好點,但也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楊廣現在已經對中原戰事不報希望了,但讓他在秦魏宋明四國大戰時,出兵出兵偷襲大秦的后方,他又沒這個膽子。

  大秦討伐中原三國,雖出動了絕大部分的兵力,可剩余的力量依舊強大。

  隋國若是守著西涼自是無虞,可一旦出動攻秦的話,那可就真的是主動沖上去送人頭了。

  以隋國的體量,單獨伐秦跟找死沒區別,而聯合其他勢力共同伐秦?偏偏又沒有一個勢力會出兵。

  除了秦魏宋吳隋吳國之外,吳國因內訌而遭到楚國入侵,吳楚兩國正在進行國戰,自然是都不可能出兵的。

  至于蜀國,才剛剛經歷了漢中大敗,并且還丟了蜀南數郡,還沒有恢復過來。

  就算蜀國強行出兵,也必須要攻破漢中,才能威脅到大秦,可大秦在漢中留有重兵猛將,以目前蜀國的實力根本不能攻破。

  除了中原八國之外,異族國家雖也能利用,但元蒙才被大秦給暴揍了,金滿兩國也還在內戰。

  至于高原上的吐蕃國,和隋國的關系雖最好,兩國還是盟友,但松贊干布也不是傻子。

  大秦若是要滅隋國的話,吐蕃可以出兵救援隋國,因為救隋國就是在自保,但和隋國聯合出兵伐秦,吐蕃肯定是沒有這個膽量的,畢竟打贏了大部分好處卻是隋國的,而打輸了則必定滅國。

  收益太小,風險太大,完成不成正比,松贊干布又怎么敢和楊廣聯合出兵伐秦呢?

  異族國家,除了元、金、清、吐蕃四國之外,還有一個王莽所建立的朝鮮國。

  楊廣完全沒把王莽放在眼里,也不認為三韓被整合之后,就能有匹敵隋國,并且威脅到大秦的實力,所以壓根就沒有考慮過王莽。

  楊廣將神州地圖翻來覆去的看,卻找不到一家可能聯合出兵的勢力,隋國一家單獨出兵伐秦又沒有任何勝算,于是就將目標瞄準了西域諸國,畢竟柿子要挑軟的捏嘛。

  楊廣已經不對中原三國報希望了,而一旦中原三國滅亡的話,隋國必將成為大秦的下一個目標,所以他才如此迫切的想要進行對外擴張。

  在楊廣看來,一旦中原三國全部被滅,等秦軍將矛頭指向隋國的話,只憑隋國之力肯定是難以自保的。

  若是能滅亡西域諸國,將西域之地盡數占領的話,一可以增國實力,二也能給隋國留一條后路。

  將來就算西涼和海州淪陷,隋國也可以退入西域茍延殘喘,不至于被徹底滅國。

  至于投降大秦,以保全富貴和性命?楊廣從來就沒想過。

  天下諸王之中,秦魏宋吳四國是姻親關系,所以曹操、趙匡,孫權可以投降嬴昊,

  甚至連漢室宗親出生劉秀,以及稱帝的劉裕,也都可以投降,并主動投降還能得到厚待。

  當然可以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又是另一回事。

  天下諸王之中,唯獨只有楊廣和朱棣不能投降,因為他們兩個和大秦都有殺父之仇。

  朱棣之父朱元璋就是死在了嬴昊劍下,而楊廣之父楊堅,雖不是死在嬴昊手上,但卻是被賈詡給暗算死的。

  玄武門事變的真相,楊廣已經徹底查清了。

  李世民確實困住了楊堅,但并沒有下殺手,反而被大秦的刺客乘機下手,并且將黑鍋扔給了李世民,從而挑撥隋唐兩大勢力火拼。

  楊廣和大秦同樣有殺父之仇,自然不可能投降大秦這個仇人。

  投降這條路被徹底堵死,楊廣又看不到任何報仇的希望,又不想隋國被大秦滅掉,而為了給隋國留條后路,于是就盯上了西域這片地界。

  楊廣深知一旦大秦伐隋的話,隋國不可能守住西涼和海州,而西域的環境雖然差了點,但有絲綢之路在,卻是一點都不窮,而且還沒有太強的勢力存在。

  隋國若能將所有勢力都滅掉,并將其整合起來的話,同樣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就算沒了西涼和海州,也依舊是一方強大的勢力。

  至于大秦會不會又盯上西域?那就是之后的事了,現在考慮還太早了點。

  楊廣連眼前的事都快顧不上了,又哪里還會考慮以后的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隋國對于是否征討西域,內部的分歧也很大。

  以楊爽為首的激進派,認為柿子撿軟的捏,在打不過大秦的情況下,出兵西域好處大于壞處,所偶一支持出兵討伐西域。

  以楊素為首的保守派,則認為前兩次征討都未能盡滅西域諸國,足可見西域并不是軟柿子,而且西中原才是重中之重,大秦也未必將全部力量都投入到中原。

  在這個時候出兵西域的話,萬一中原發生變局,隋國就算是想參與也來不及。

  所以,以楊素為首的保守派,反對再出兵西域,認為應該在觀望上一段時間才保險。

  楊素雖領軍連滅了西域九國,并將打下了的領地,設立為天山、伊州、高昌三郡,卻依舊對西域的化外之地不甚看重。

  楊素覺得東方才是世界中心,一旦隋國重心向西轉移的話,這輩子恐怕都打不回來了,所以極為反對楊廣在這個時候征西。

  隋國內部兩派的主張,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是兩種不同的選擇。

  楊廣都已經對抗秦聯軍失去信心了,也認為魏宋明三國必被大秦所滅,留給他準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自然不可能再浪費寶貴的時間了。

  楊素見楊廣不聽人勸,一意孤行的非要征西,也只能贊同隋軍西征西域,但卻提議拉上季(姬)昌和李嗣源一起。

  楊廣聽到此言之后,頓時眉頭緊皺起來,他已經將西域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自然不想讓季昌和李嗣源來分自己的蛋糕。

  姬昌雖是被迫降的隋,可其身份畢竟是李唐隴西太守,再加上手下還有三萬漢羌混編軍,所以才歸順后楊廣封為了伊州太守。

  伊州郡也就是后世的哈密地區,領土面積很大,但卻人煙稀少,共有十三縣之地。

  姬昌雖被楊廣封為伊州太守,但也只是名義上的,他能夠管轄的城池只有一座,而且還沒多少人口,根本不足以供養三萬大軍。

  由此足可見,楊廣表面上雖接納了姬昌,可心中從未放下對姬昌的防備。

  楊廣就是想等姬昌進入西域后,通過卡姬昌糧餉,或其他政治手段,以逼姬昌逐步退讓,直到徹底放棄手中兵權,為自己效命為止,卻沒想到姬昌的手段,遠比他預料的還要高明的多。

  楊廣政治屬性在諸王中也就比孫策強,從他明明占據了絲綢之路,能夠靠這條商路源源不斷的獲得財富,卻依舊把隋國發展的這么窮來看,就足可見其政治手段并不算多高明。

  姬昌的政治屬性卻高達100點,是黃金政治級別的治國大才,楊廣想跟他玩政斗屬實是有些自不量力了。

  楊廣不給姬昌發糧餉,姬昌就打著隋軍的旗號,領軍前去劫掠西域諸國以養軍,同時還加劇了西域的矛盾,并且還讓楊廣來背黑鍋,可謂是一舉三得。

  至于楊廣的其他逼迫手段,也都被姬昌給巧妙的化解了。

  不過姬昌時不時的就要被楊廣找麻煩,并且還要警惕西域諸國的報復,可見他在西域的日子也不好過,就算不是如履薄冰也差不了太多了。

  直到李嗣源也進入西域之后,姬昌的日子這才好過起來。

  李嗣源是蜀漢冊封的隴西王,這個身份在蜀漢沒有多少用處,但在蜀漢的盟友隋國這里卻有大用。

  蜀漢是除了吐蕃之外,隋國唯二可以在關西拉攏的勢力,李嗣源又打著蜀漢的旗號,率兩萬八千大軍和一萬兩千軍屬和工匠過來避難,作為盟友的隋國自然不能對其下手。

  楊廣早就猜到李嗣源不懷好意,畢竟李嗣源明明只有四萬人,卻找他要十萬人的口糧,可讓楊廣怎么都沒想到的是是李嗣源會盯上了西域。

  李嗣源離開海州,進了西域之后,就賴在西域不肯走了,而且還背著楊廣,主動聯系上了季昌。

  季李兩家聯手,對付西域本土勢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滅了兩個小國,這才在西域徹底站穩了腳跟。

  直到此時,楊廣才反應過來,原來他一直看不上的西域,在很多人眼中竟然是塊寶地。

  前有姬昌,后又有李嗣源,都前赴后繼的往西域擠。

  這也讓楊廣意識到西域的重要性,所以在對中原戰局徹底失望之后,才會將西域當成隋國的后路,并發動第三次西征。

  只是楊廣醒悟的有些晚了,因為他的放任,季李兩家已在西域形成了割據之勢,并且尾大不掉。

  楊廣已將西域視為禁臠,并且還想打壓季李聯盟,自然不想和其分享西域的土地和人口,可楊素卻提議拉上姬昌和李嗣源一起出兵,這自然讓他非常的不滿。

大年初一去看了流浪地球二,劇情和節奏的相當不錯,沒看過的書友可以去看一下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