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九十四章 金剛斷煩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趙德昭十分狼狽,差一點被刺殺,此時有點虛脫感,依靠著皇宮的宮門,大口喘息。他的臉上帶著一絲驚恐,眼神中透著一絲迷茫。

  他微微皺眉,聲音中透著一絲不解:“派人,追捕那些黑衣刺客,我想知道,他們都是什么人,為何要刺殺本殿下。”他的聲音微微顫抖,顯然對這次刺殺感到震驚。

  趙德昭有些不解,甚至覺得離譜。長這么大,他還是第一次被人刺殺。他平時循規蹈矩,做人做事從不逾越,也沒有得罪什么人,根本沒有什么仇家。哪怕是敵國刺客,也不該來刺殺他,因為他還沒有權力,既不是儲君,也不是親王。

  “難道是,有人不希望我活著,嫌我礙事了?”

  趙德昭聯想到父皇病情加重,這個皇位有可能會出現動搖。那么作為大皇子,他便是最有利的競爭者。所以,有人不希望他活著,繼承皇位?想到這里,趙德昭感覺得頭皮發麻,渾身發冷。他得立即入宮,把這件事稟告給父皇,暗中徹查此事,否則,大宋要亂了。

  現在,他誰也不相信,只相信他的父皇,因為只有他的父皇不會害他!趙德昭匆匆入宮,再次覲見自己的父皇。

  趙匡剛要瞇一會兒,聽到腳步聲急促響起來,他勉強撐起身子,看向了殿門口。只見趙德昭神色慌張地跑進來,衣衫不整,帶著血跡和狼狽,讓他心生疑惑。

  “噗通!”趙德昭跪倒在地,哭著說道:“求父皇救兒臣性命!”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哭腔,眼神有些驚慌。

  趙匡聞言有些發愣,不知道大皇子為何如此害怕和狼狽。他微微皺眉,聲音中透著一絲嚴肅:“德昭,究竟怎么回事,你為何這般慌張?”

  趙德昭微微抬頭,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回父皇,兒臣出宮之后,遭遇了刺殺,差點將兒臣殺害。”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恐懼,顯然是對這次刺殺心有余悸。

  “竟有此事!”趙匡頓時大怒,這可是觸動他逆鱗了。什么人如此大膽,竟然敢在京城內刺殺大皇子,這等同于行刺皇帝是一樣的。他的臉上露出一絲憤怒,聲音中透著一股威嚴:“來人!”

  在宮內伺候皇帝的太監總管王繼恩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震驚無比。他立刻走上前,躬身道:“官家,請吩咐。”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緊張,對這次刺殺事件感到不安。

  這王繼恩是在后周的時候入宮的,趙匡發動陳橋兵變奪取皇位以后,他成了趙匡的宦官,深得趙匡的喜愛,在趙匡的后宮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也是監察機構武德司的掌權者。

  趙匡微微皺眉,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冷峻:“傳旨,立即調動禁軍,全城搜捕刺客。此事關系重大,必須盡快查明真相,將刺客一網打盡!朕想知道什么人,如此膽大妄為,敢行刺皇儲!”

  趙匡勃然大怒,氣得咳嗽起來。

  “是,奴家去辦!”王繼恩點頭,轉身去安排武德司調查此事。

  連王繼恩心中都在存疑,究竟是什么人下的手,為何要行刺大皇子啊?

  趙德昭起身之后,看著父皇欲言又止,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應不應該說出來。

  趙匡何等人物,一看兒子的神色,就知道他心中憋著話,于是開口詢問:“有什么話要對父皇說嗎?”

  “父皇,兒臣也沒有什么大事要說,只是,兒臣覺得此次行刺之事,太過蹊蹺,若是吳國、遼國做的,他為何會對兒臣動手,按理說,我的名聲不顯,也不是親王,更非儲君,他們為何要殺兒臣?”趙德昭這樣說出自己的猜忌。

  趙匡神色復雜變化,想到了很多,不過,畢竟他經過一次黃袍加身和謀國事件,對此事倒是并不覺得多匪夷所思,各種可能性,他都瞬間盤算了一遍,可以說,各種可能性都有。

  一切都要等調查結果出來,趙匡才會相信,所以,此時他還是出言安慰大皇子道:“這可能是敵國的一次計策,要刺殺皇族,能殺一個人,便少了皇族決策人,另外,若是造成我們皇室之間的猜忌,那么敵國更會高興,因此,越是在這個國之危難時候,不能自亂陣腳。”

  趙匡對自己的兒子殷殷教導,希望他能夠迅速長大,在情商和手腕上能夠成熟一些,不要輕易被影響,產生誤判。

  做大事要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的心理素質,說是簡單,但真正做到這,需要認知能力、判斷能力、應對一切變化的能力等等,可以接受任何結果,又敢于付出,果斷行動等等,絕不是普通一個心理覺知素質那么簡單。

  趙匡一生戎馬生涯,見慣了大風大浪,所以,他自然能夠面對任何事,包括生死,平淡一些,真正的大智慧者,往往會超脫世俗的一切,包括皇權地位,名利權情都是虛相而已。

  趙德昭聽完,稍微平靜一些了,在他父皇面前,他始終都像個孩子。

  “德昭,今夜你就宿在皇宮偏殿內吧,剛好等待行刺調查的結果。”

  “是,兒臣遵命。”趙德昭拱手,然后退出寢宮。

  經過這番折騰,趙匡困意全無,不知為何有些心煩意亂,心神不寧,這是多少年不曾有過的事了。

  既然睡不著,趙匡索性起身,也不批閱奏折了,讓宮女去孝明皇后王氏的房間,去取那本王皇后手抄的《金剛經》。

  趙匡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分別是已故的孝惠皇后賀氏、孝明皇后王氏,以及現在的皇后宋氏。目前皇室長大的皇子公主,包括趙德昭、趙德芳等人,都是賀氏的骨肉。賀氏是趙匡的結發妻子,與趙匡青梅竹馬,婚后感情深厚,育有三子二女。然而,賀氏因身體虛弱且頻繁生育,于后周顯德五年(公元958)病逝,年僅三十歲。

  王氏是趙匡的第二任皇后,五代慶州華池人,她在賀皇后去世哪年,嫁給趙匡,年僅十七歲。王氏為人謙和,虔信佛教,深得趙匡及其母杜太后的喜愛。然而,她所生子女均夭折,于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病逝,年僅二十二歲歲。

  王氏因為虔信佛教,在宮內手抄了不少經文,其中最讓趙匡受觸動的是般若智慧的《金剛經》,能讓人斷除煩惱,只不過,趙匡之前因為治國安邦,征戰天下,所以,并沒有時間和精力耐心品讀。

  現在他病情加重,國將不國,兒子遇刺,各種事糾纏在一起,忽然讓趙匡有一種心力憔悴的感覺,他不自然就想到了《金剛經》,這部佛學大乘經典。

  很快,宮女取來了《金剛經》,趙匡倚靠床背,翻開了一頁,上面都是王氏的娟秀字體,讓趙匡內心頗有感觸,一股強烈物是人非的念頭生起。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趙匡一邊翻閱金剛經文,一邊默念其中最讓他觸動的四句偈語,似乎心中有了一些感悟和澄明。

  世間的功名利祿,名利權情,都是虛妄的,假有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哪怕他現在是大宋太祖皇帝,依舊不能逆天改命,不能隨心所欲,也要遵守天道,之后這些皇位、權勢無法帶走,或許幾十年、幾百年后,他打造的王朝、宮殿、都城都會煙消云散,成為歷史塵埃。

  人就是如此的描寫,只是在娑婆世界體驗一場而已,如果當真了,著相了,那只能自討苦吃,因為所有事皆有因果,該來的會來,該去的會去。

  趙匡想到了這些,輕輕合上書,內心的煩悶似乎清除了許多,對皇位的繼承人也不那么執著了,不論是傳給自己的兒子,還是傳給兄弟,都是趙家的江山,而且,這些跟他關系都不大了,自己的建國使命完成,最后誰能做皇位,那是那個繼承者的天命和因果。

  “連佛祖都改變不了自己王國被滅的因果,更何況是我一個凡俗帝王,都有因果……”

  趙匡對皇位傳承、宋國命運的執念稍微減少了些,反而對逝去的王氏緬懷起來,她的音容笑貌,反而是自己那時候的歡樂時光,還有已故的賀氏,青梅竹馬,跟著自己一路成長,見證了他的建國安邦,這一切,都如過往云煙。

  “朕有些想念你們了……”

  趙匡默念了幾句,困意來襲,昏昏沉沉地睡去,在睡夢中仿佛見到兩位皇后來見他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