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的話是典型的客套,就是為了找個可以深入的話題。
對于官場中人來說,對這種語言交流的套路自然駕輕就熟。
哪怕他眼前的這位肖市長看上去并不是個有書生氣的人——一張國字臉油亮油亮,泛著紫銅色,看著就像個司機或者伙夫,但也依然熟悉這種話術。
他馬上就揚眉一笑,主動給了寧衛民可以深入交流的機會。
“哈哈,大家都這么說,可是要依我看,實際上未必啊。”
“您這話怎么講?”
“知道兩年前海南建省的事兒吧?”
“知道,十萬人才下海南嘛。當時那動靜可真不小,大家的積極性不比去深圳差多少。聽說好多公職人員都為了這事兒辭職了。”
“現在可沒有那個熱鬧勁兒嘍。你是有所不知啊。轟轟烈烈洶涌澎湃的人材潮已悄然退去,這幾年,一窩蜂跑到海南的人都發現,他們面對的仍然是一個落后的邊陲。沒辦法啊,海南的底子太薄了,盡管資源豐富,風景優美。然而,由于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開放,長期以來它只是一個封閉、貧窮、落后的海島。現在海南的工農業總產值也只占GD省的百分之五,所以很難籌集到增加基礎設施所需的大量資金。跟深圳的情況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際上在建省一年多之后,‘海南熱’就開始了急速降溫。現在大部分跑到海南的人都后悔了,已經有大批量的人選擇離開了。怎么樣?了解到這些,難道你還覺得那里是個好地方嘛?”
肖市長的話無疑帶著考較之意,此時他看著寧衛民的眼神就像老師看著一個學生。
大概在他眼里,寧衛民盡管頗受霍延平的看重,但因為年紀的緣故,也只是一只還趴在窩里的,張著嘴巴向外張望的雛鳥吧?
然而寧衛民卻依舊沒杵窩子,不但沒被這個問題難住,反而很快就為其提供了足夠的驚喜。
“人才退潮說明不了什么,只能說明當初這種人才流動太盲目了而已。屬于資源錯配。”
“資源錯配?”
肖市長的眼神,一看就是第一次聽這個詞。
寧衛民耐心的給他解釋。
“對,我的意思是,人才也是一種資源。所謂錯配,指的是資源在分配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或不均衡現象。就像當年那么多人都前仆后繼涌入海南,這意味著海南在短期內可能獲得了過多的資源,或者是獲得的資源不符合實際的需要的無效資源。所以那些只靠腦子一熱就跑到海南的人,最終回歸理智離開海南,這都是正常現象。海南也因此實現了去蕪存菁,未必是件壞事。”
“可人才難道不是越多越好嗎?人才怎么可能是無效資源呢?”
肖市長明顯還沒消化好寧衛民的名詞解釋。
寧衛民便又舉了個身邊的例子來深入淺出進一步說明。
“這也不奇怪啊。就像這幾年社會上最普遍、最具爭議性的腦體倒掛現象,其實本質上同樣屬于資源錯配。您看,說到收入,現在的人都知道,造導彈的明顯不如賣茶葉蛋的。可為什么高級知識份子過著清貧的日子?連小學都沒畢業的個體戶卻發了財?大多數都覺得這種現象不正常,甚至絕對不公平,但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釋。但如果換個角度來想一想,就很明白了。”
“因為我們國家現階段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活躍經濟和改善民生。不再為了超英趕美,大干快上了。那么既然如此,從我們的社會的實際需要出發,現在最寶貴人才自然就是那些能夠活躍經濟的商販。無論是科學家,還是大學教授,可沒法滿足大眾衣食住行的需求。而既然這些商販趕上了歷史的風口,他們也就因此擁有了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
“當然,我并不是想否定高級知識分子的價值,他們并非不重要,他們仍然是國之棟梁,是精英群體。但問題是我們國家目前的條件有限,缺設備、缺資金、缺技術,沒辦法為這一群體提供足夠的平臺去發揮他們應有的價值,給不了他們施展能力和才華的機會。這就導致高端人才白白閑置。而無法學以致用的人,就必然要忍受清貧。就拿咱們京城的建筑設計院來說吧,因為編制和項目有限。我就知道有清北土木工程系的畢業生,目前的工作只能在設計院當勤雜工。這就是現實。”
“唯一解決的辦法,還是得發展經濟,不斷的調整經濟結構。我們白手起家,免不了得先過幾年‘不正常’的日子。這就像一個街頭賣貨小商販立志要做大老板,就必須先一點點的攢錢,才有可能擴大經營。從行商變坐商。也只有等到我們國家的經濟狀況改善了,有余力發展工業去搞科研了,而且還能夠把研究成果及時轉化為先進生產力,能夠通過市場變現了。高級知識分子的真正價值才有足夠的條件體現出來。到時候,社會分配方式也就會重歸常理。”
無論是肖市長還是他的老婆,都沒想到會從寧衛民口中聽到這樣的高論。
要知道“腦體倒掛”可是當今社會的頑疾,是不知多少經濟學家束手無策的難題。
他們只會反復強調“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力度不夠”,可別說解決問題了,很多人其實壓根就說不明白毛病出在哪兒。
寧衛民給他們講述的道理不但簡明扼要,而且是他們至今為止聽過最新穎,最符合邏輯的的解釋。
讓他們一下子都精神抖擻起來,頗有耳目一新和豁然開朗的感覺。
肖市長先是忍不住“噢”地一聲,夸了幾句。
“年輕人,你這個解釋可有點意思啊。我還是頭一次聽說。不錯不錯,挺有想法嘛。”
跟著又忍不住繼續考教,“哎,那你再說說,你覺得海南現在應該引入哪方面的人才啊?還有,以海南的現狀,經濟又怎樣才能盡快發展起來?”
他的妻子也開始鼓勵寧衛民,看寧衛民面色似乎有些顧慮,一再寬慰。
“說下去,說下去,就是隨便聊聊,說錯了沒關系。我們就喜歡聽年輕人說話,年輕人的頭腦靈活,想法就跟流水一樣。”
這種情況下,寧衛民當然沒辦法拒絕,便點點頭,淺笑著繼續。
“那好,既然您二位不嫌棄我見識有限,那我就再胡言亂語幾句吧。剛才肖市長問,海南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我看來,答案說起來很簡單,著手卻多半不容易。那就是要和海南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進度相匹配。也就是說,海南需要發展什么產業,推動什么樣的經濟模式,就需要什么人才。至于海南怎樣發展經濟?我就知道一句老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白了,發展一個地方的經濟無非是因地制宜。必須善于利用當地的優勢和本身資源,才能活躍經濟,創造財富。先把海南經濟方向的定位找準了,找到適合海南的發展模式,這兩件事情也就不成問題了。”
“有道理。”
聽寧衛民說過這番話后,肖市長忍不住贊嘆了一聲,他的妻子也不由頻頻點頭。
不過隨即肖市長又輕笑起來,“只是,你這話說得有點含糊啊。全是理論,不夠具體,做不到聯系實際,那不跟沒說一樣嘛。年輕人,你再給我說點實際的怎么樣?”
實際的?
寧衛民當然不在話下。
要論賺錢的事兒,那是他的老本行。
何況海南未來的樣貌,和未來的定位,他多少也心里有數,給一個市長出謀劃策,難不倒他。
可問題是,他不是個愛賣弄的人,這么跟一個地位比自己高,年齡比自己大的人說話,好像他在給人家傳授教條和經驗似的,不大合適。
何況地方經濟牽扯的方方面面太廣,俗話說,禍從口出啊,他一個商人哪兒好妄議?
剛才的話,委婉點還好說,不牽扯什么因果。
真要是具體了,弄不好就會影響到某些人的利益,也有可能給自己惹出麻煩來啊。
想到這兒,寧衛民不由轉頭去看霍延平,看他是什么意思。
卻沒想到收到的是霍延平溫和可親的眼神,和微微點頭的鼓勵,好像希望他袒露心聲,別讓肖市長失望似的。
如此一來,寧衛民為了霍延平的情面,也只能暢所欲言,再說點更直白的話了。
“我的見識有限,您拿這么大的題目考我,我可說不好。不過,我畢竟是個商人,對賺錢是有興趣的,經濟問題方面,我自認為也有一些心得的。所以如果可以,我當然也想說說自己的想法,請您指教一下。”
寧衛民客套地回應,正如飯桌上“茶七飯八酒滿杯”的規矩。
他中規中矩的先捧了對方一下,給自己留了充足余地,這才開始深入真正的話題核心。
“這個世界是有規律的,要富先富水,從歷史上看,這就是亙久不變的經濟規律。四大文明古國最先強大起來,是因為起源地都有水,都靠著河。我們有黃河,印度有恒河,埃及有尼羅河,巴比倫有兩河流域……但是,河還是沒海大,這四大古國后來就慢慢窮了。荷蘭、葡萄園、英國就趕上來了。這些國家的海盜成了歐洲的第一批富人。”
“我們現在就是吸取了當年明清兩代閉關鎖國政策的教訓,才會想著打開海門,開放沿海口岸。現在的四個特區,十四個沿海城市,哪個不是挨著海?所以啊,想做大生意,那就得往海邊跑。而要是以這個地理優勢來論,作為我國第二大島,四面環海的海南簡直得天獨厚。”
“因為海南北隔瓊州海峽與國內省市相望,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南兩面與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等國家隔南海相鄰。東北方還有港澳臺這些亞洲最富庶的城市和地區和我們隔海相望。這樣的海南想要做國際貿易簡直太方便了,完全可以成為東南亞各國對于我國內地進行貿易的中轉站和物流樞紐存在。”
“除此之外,海南位于我國最南端,是我國最接近赤道的地方,常年氣候溫潤舒適。不但擁有特殊的物產,還擁有美麗的風光,完全有條件成為國際知名的度假勝地,就像美國的夏威夷那樣,肯定能吸引來無數的外國和國內游客。”
“那您想想看,有著國際貿易和度假勝地兩條腿走路,海南還能缺錢嗎?只要有政策,用初步的投資完成必要的基建,外國人的錢就會源源不斷注入海南。所以無論怎樣,海南都是要大興土木,大搞基建的,所以起碼土木工程系的人才,對海南來說,肯定是多多益善。”
“除此之外,航運和空運,以及島上的交通也是需要海南優先發展的行業。而港口、機場、高速公路是必須盡快建設起來的必要基建。對于海南的長遠發展來說,我認為根本用不著搞什么工業建設。盡可能的保護環境,發展具有特色的農林牧漁,不斷擴建港口和機場條件,打通國內外的物流和客運渠道,全方位開發海洋經濟,才是最應該做的……”
寧衛民一邊說著,肖市長則用心的聽著,到了后來甚至光聽都不行了,除了點頭附和,他甚至還找來了紙筆,認真的記錄下來了一些東西。
直至寧衛民說的口干舌燥,不得不停頓下來,喝了一口杯中的酒潤嗓子。
肖市長這才如夢初醒一樣對他連聲稱贊起來。
“好啊,好啊,說的太好了。你總結的真好,思路也夠新穎。”
他已經毫不掩飾的開始表達對寧衛民的欣賞了。
以他的個性來論,他不是那種靠著溜須拍馬就能討好的人,但他這種人也最服氣真有本事的人,由于寧衛民幾句話就展現出了超人的見識和智慧,讓他頓生愛才之心。
他甚至忍不住的又主動伸過手去和寧衛民緊緊握了一下,來表達他的重視。
“你的確是個人才,不錯,不錯。你這些話對我太有幫助了,我會好好考慮的。要我說,你就不該去做生意,應該去研究經濟。你這樣的頭腦可惜了,哎,你要不要跟我去海南啊?你這個年齡走仕途雖然晚了點,但也不要緊,你是有真才實學的,我也會關照你。后來者居上嘛。你要愿意,先給我干幾年秘書,我再給你派個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