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十章:東京汴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有宋一朝,經濟文化發達,身為大宋都城的東京汴梁更是世界經濟文化中心。

  時汴梁城中,人口逾百萬,各行各業百花齊放,可謂繁花似錦。

  這日,東京城通天門外,卻有一名道人,手持丈八長幡,徐徐而來。

  道人一身青布道袍,行走若風,青絲整備,模樣清俊非常,一眼望去,風骨具佳,在這舉國崇道的時節,很是引人矚目。

  這道人自然便是陳通。

  大宋開放,似陳通這般散游之人,若非戒嚴之時,也不需文牒,于是陳通并未遇著什么攔阻,順利進入東京城中。

  一路進城,人流涌動,真可謂是熱鬧非凡。

  以陳通見識,這東京城比之前世一些繁華城市不差半分,甚至因時代緣故,不論買賣娛樂都需出門,反而更顯幾分人氣。

  不過陳通不知因桃花印記緣故,趙佶已對他有幾分映像,如今還正愁著如何接近這位道君皇帝,一時也就沒了體會東京城熱鬧的心思。

  轉念琢磨起來到此方世界之時,桃花印記所傳訊息。

  有桃花印記指點,他知曉這方世界并未有真正道法存在。倒不是這方世界沒有元氣,只是沒有真傳。修行之事,不得其門而入,便是有元氣存在,自然也難練成神通。

  可以說陳通未到此方世界之前,此世是無神也無仙。

  如此一來,陳通完成委托的難度也算是降低不少。

  身為此世唯一一個擁有神通道法的人,他的操作空間顯然大了很多。

  不過這并非就表示解救大宋這個任務就容易了,他就算身負道法,說到底不過陰神出竅修為,或能憑借法術,對付百來凡夫俗子,卻也無法做到一人成軍。

  好在他自鐵山觀歸來之后,便有了幾分計劃。

  此外,當朝皇帝趙佶,既然自號教主道君皇帝,想來對于道法之事,也是有憧憬的,陳通若是顯現法術神通,想見到這位道君皇帝,當也不是什么難事。

  當然,在此之前還是得了解情況,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既然有法術在身,也不必急于一時。如此想著,陳通寬心不少,轉而想要找個地方,好好了解時事,也好未后來行事做準備。

  于是兜兜轉轉,陳通尋摸城中茶肆酒館,借此探聽八卦。

  大宋風氣開放,此類茶肆酒館之中,最是好探查消息,尤其是那些并非隱秘的時聞。

  再者陳通也沒有別的門路,若想了解時事,也只能如此行事。

  不多時,他便來到了一方茶肆。

  茶肆之中,能見不少閑漢,也有行商之流,總而言之,這東京街市之中,魚龍混雜,一眼看去,也難分辨對方到底什么身份。

  好在陳通倒也不在意這些,此來不過想聽些八卦,至多偶爾摻嘴詢問一句,也不會招惹什么人。

  陳通模樣出彩,進入茶肆,倒也引起不少人注意。

  不過這時節東京城中道人本就不少,旁人看了幾眼,稍稍在陳通那有些不同尋常的招魂幡上掃了掃,也就不再多看了。

  “店家,來一壺茶,一碗清湯面。”

  正好也有些餓了,干脆叫了一碗面。

  類似茶館之中,做的自然不止茶水生意,那賺不得幾個大錢,大頭還是在吃食之上。

  “道長稍待。”

  招呼的是個三十年紀左右的娘子,想必是這家茶肆的老板娘。

  不一會兒,一大碗清湯面便上了。

  陳通正吸嗦面條,也不知是見了他這道士,所以引起幾分思緒,還是別的什么緣故。

  茶肆之中,還真有幾名閑漢交談起了一件陳通比較感興趣的事情。

  “近來這東京城中,道士確是愈發多了,我聽人說,是與元妙真人有關,卻不知具體是何緣故?”

  聽得這話,陳通耳朵一動。

  “此事我倒有所耳聞,聽聞是官家要行那道舉之事,與天下道士一個晉身之階,具體不知,但聞過了道舉,能與那科舉一般,得入朝為官,卻不知是真是假。”

  “此事近來傳聞愈盛,想來不是假事,畢竟官家慕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元妙真人這些年來,更是愈發得到官家看重,此事想必是元妙真人推動。”

  “說來若是早知此事,前些年我就去入個道籍了,現在卻麻煩許多,自元妙真人入朝以來,想當道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唉……”

  吃了面,在茶肆之中坐了一會兒,陳通了解到不少消息。

  此后他又大致在汴梁城中逛了逛,大抵了解到,此時是重和元年,具體重和元年是什么時候,陳通前世雖然不是什么精通歷史的人,但還真巧知道。

  這事兒還是得虧看了水滸傳,陳通四大名著電視劇都沒少看,甚至還曾翻閱過原著,因此對水滸傳有不少了解,也曾經上網查詢,大致知道水滸傳時期就是重和二年到宣和三年這段時間。

  后來又因水滸傳緣故,對徽宗時期有了幾分興趣,算是有一些了解。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離靖康之恥發生的時候只剩八年了。

  這個時間不長,也不能說短。

  不過過了重和年,大宋時局便開始朝著不可收拾的地步急轉而下了。

  如今這個時間點,于陳通而言,還算不錯。

  當然,涉及朝政,顯然都是未來的事情了,于陳通而言,此時最緊要的還是想法子接觸到那位教主道君皇帝。

  此前茶肆所聞的道舉一事,算是一個門路,不過陳通估摸以自家本事,怕是不大行。

  所謂道舉,想來還是考究學問的,道門學問不差于儒家經典,陳通不過在畫皮世界學了三年道經,自認沒那個本事和此時的那些道門天才比較。

  所以唯一的法子,也只能是先揚名了。

  展露自家法術神通,以皇帝慕道之心,想來能引起幾分注意。

  如此想著,陳通便準備再行那‘姜太公釣魚’之法。

  這法子雖然沒什么技巧性可言,但勝在好用,陳通本就身負道法,也不虞他人懷疑,只需證明自家有真本事,亦能夠最快達成目的。

  于是陳通稍作琢磨,便有了計較。

  俗世話本之中,高人入世,可謂是各有操作,不過陳通記憶最為深刻,也覺得最容易在市井之中傳名的,還是聊齋種梨老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