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章 授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開拳是傳統武術的一種老講究,師傅為徒弟講授拳法來龍去脈,交徒弟練法基礎,從此之后本門之中再填一徒,傳承武脈。

  而徒弟自此要奮勇精進,不墮師門的威名,自此就算入了門了,可以自稱為某師之徒。

  至于拜師儀式,卻是只有真傳弟子才會辦的,要廣而告之,意思是從此我門下再填一徒,望諸位同道多多照顧提點。

  所以說開拳與收徒一個是對內,一個是對外,終歸還是收徒的意思。

  孫祿堂站在王學斌面前雙目如電般緊緊地盯著他,說道:“為師幼而失學,即喜習武事,并非圖猛力過人之勇,只求有益衛生之功。習武即今五十余年,身兼形意、太極、八卦之要,今承祖師之賢德,為爾略述。”

  “王學斌”

  王學斌聞言面色肅穆,上前抱拳拱手呼道:“弟子在!”

孫祿堂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形意者,內含無極、太極、五行、八卦起點諸法。

  探源論之,彼太極、八卦二門及外家、內家兩派,雖謂同出一源可也。

  后世漸分門類,演成各派,實亦勢使之然耳。

  形意拳創自達摩祖師,名為內經,至宋岳武穆王發明后,元明二代因無書籍,幾乎失傳。

  當明末清初之際,有蒲東諸馮人姬公先生諱際可,字隆風,武藝高超,經歷有年,適終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譜數編,融會其精微奧妙,后傳授曹繼武先生。曹先生即康熙要西科武試聯捷三元,供職陜西靖遠總鎮者是也。

  先生致仕后,別無所好,惟以平生功夫授人而娛余年,以技傳戴龍邦先生(山西人)。

  戴龍邦先生傳李洛能先生(直隸人)。李洛能先生相傳郭云深(直隸人)、劉奇蘭(直隸人)、宋世榮(直隸人),車毅齋(山西人)、白西園(江蘇人)諸先生。諸先生各收門徒,郭云深先生傳李魁元、許占整諸先生;劉奇蘭先生傳李存義、耿繼善、周明泰諸先生。

  為師侍李魁元先生為師,從學數載。所學乃成。”

  孫祿堂說著,起勢擺了一個三體式的樁,雙手一只懸于眼前,一只沉于丹田,雙腳開闔,左腳前探,右腳扣地,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一派宗師氣概。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體,而這形意拳中萬法出于三體。”

  說著前踏一步,右手劈出,然后回身踏了半步,換手一拳崩出。

  又介紹道:“形意拳脫槍為拳,又分為內家五行拳與外家十二形拳,五行拳講究內勁,有劈崩鉆炮橫五種勁道。”

  說完又是三拳打出,一鉆一炮一橫,練完收勢起身,繼續說道:“十二形拳有龍形、虎形、猴形、馬形、鼉(tuo)形、雞形、鷂形、燕形、蛇形、鸌形、鷹形、熊形這十二形拳以五行拳為基礎,實為技擊之法,為護身之用,暫不為敘。”

  然后孫祿堂又復起勢,一手前伸,掌心朝前,一手掌心向下,腳踏趟泥步,一步一頓的演示八卦掌。

  “八卦掌,內含易理,不知何人所創,始聞于董海川先生得授于異人,后董先生傳于程先生延華,為師因研習拳中易理,經郭師舉薦,同程師學習八卦掌,習得死步、活步、變化掌、穿掌等技藝,又承蒙先生授得八卦拳理法及點穴、輕功、八卦劍、七星桿等絕技,終究未得真傳,所幸有形意拳為底,補全了這一路拳法,因區別于八卦門真傳拳法,故自謂孫氏八卦掌。”

  一邊說,一邊腳踏趟泥步,抽撤連環,一邊雙掌順逆和化,讓人目不暇接。

  起身收勢孫祿堂回身問道:“我剛才說的你可曾聽清?”

  王學斌聞言一個激靈,連忙回到“大致聽清了,但是拳法還沒記住。”

  孫祿堂擺了擺手說道:“先知道來龍去脈,而后再慢慢學不遲。”

  “接下來是太極拳,看好了!”

  說著,擺出一個無極樁,雙手輕抬使了一個懶扎衣。

  一邊打一邊介紹道。

  “乾坤肇造,元氣流行,動靜分合,遂生萬物。是為后天而有象。

  先天元氣賦于后天形質,后天形質包含先天元氣,故人為先后天合一之形體也。

  人自有知識情欲,陰陽參差,先天元氣漸消,后天之氣漸長,陽衰陰盛。

  又為六氣所侵(六氣者,即風、寒、暑、濕、燥、火也),七情所感,故身軀日弱而百病迭生。古人憂之,于是嘗藥以祛其病,靜坐以養其心。

  而又懼動靜之不能互為用也,更發明拳術,以求復其虛靈之氣。

  元順帝時,張三豐先生修道于武當,見修丹之士兼練拳術者,后天之力用之過當,不能得其中和之氣,以致傷丹,而損元氣。

  故遵前二經之義,用周子太極圖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數,順其理之自然,作太極拳術,闡明養身之妙。

  此拳在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動一靜,純任自然,不尚血氣,意在練氣化神耳。

  其中本一理、二氣、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等奧義。

  始于一,終于九,九又還于一之數也。

  一理者,即太極拳術起點,腹內中和之氣,太極是也;

  二氣者,身體一動一靜之式,兩儀是也;

  三才者,頭、手、足,即上、中、下也;

  四象者,即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也;

  五行者,即進、退、顧、盼、定也;

  六合者,即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精,是內三合也;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是外三合也。內外如一,是成為六合;

  七星者,頭、手、肩、肘、胯、膝、足,共七拳,是七星也;

  八卦者,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即八卦也;

  九宮者,以八手加中定,是九宮也。

  先生以河圖、洛書為之經,以八卦、九宮為之緯;又以五行為之體,以七星八卦為之用,創此太極拳術。

  其精微奧妙,山右王宗岳先生論之詳矣。

  自是而后,源遠派分,各隨己意而變其形式。

  至前清道咸年間,有廣平武禹襄先生,聞豫省懷慶府趙保鎮有陳清平先生者,精于是技,不憚遠道,親往訪之。

  從學數月,而得其條理。

  后傳亦畬先生,亦畬先生又作五字訣,傳郝為真先生。

  先生以數十年之研究,深得其拳之奧妙,為師受教于為真先生,朝夕習練數年之久。

  略明拳中大概之理,又深思體驗,將夙昔所練之形意拳、八卦拳與太極拳三家,會合而為一體,一體又分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式雖不同,其理則一也。”

  話罷,緩緩收勢,頭上出了一層薄汗,回頭看了王學斌一眼,問道:“這三門拳法你可了解了?”

  王學斌興奮的點了點頭問道:“師傅,我都了解了,您看我先練哪一門?”

  孫祿堂接過趙叔送來的毛巾,一邊擦汗一邊打量著興奮王學斌,說道。

  “先站樁,扎馬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