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791,送糧賑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我知道了,我會召集大家開會著重強調下的,你如此費心為大家謀劃財路,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要是還有不識好的人,那就真是狼心狗肺了,那樣的人咱們隊絕不會姑息的。”

  秦躍進很是鄭重的表態,他知道明生媳婦這樣做,完全都是為了村民們好,不然她沒必要花如此大的心思及精力,帶著大家一起賺錢。

  慕伊人提醒道,“我們預計六月份就會對外開放了,這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叔可以好好安排準備下。”

  “好。”

  秦躍進滿懷激動的應道,他真沒想到他們村還有這樣的一天。

  “明生媳婦,你看咱們村要不要專門掛了牌子,取個名字啊?我看你買下的那座山都取了一個名字,既然咱們對外做生意了,也應該有個名字吧?”

  慕伊人微頓,隨即笑說,“那就叫臨海度假村吧!”

  這個名字通俗簡單,又很貼切。

  “行,那我現在就去安排。”

  說著,秦躍進就激動的站起身。

  “等一下。”

  慕伊人急忙制止,繼而說道,“叔,事情還沒說完呢。”

  “還有其他的事?”

  秦躍進疑惑的又坐了下來,他感覺剛剛說的事情,就已經很重大了。

  “對,還有兩件事,我也想跟你通通氣。”

  慕伊人接著就把他們家要賑災以及出錢修路的事情,一并給說了,當然度假村的事情是首要的,這兩件事情就是其次的。

  秦躍進聽得愣眼,這么一系列的事情操作下來,那得花費多少錢啊,他不禁想開口問問了,他們家是有個聚寶盆嗎?

  就是那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錢生錢的那種寶盆!

  不然,他們小倆口咋就這么壕呢?

  “這都是好事情,我自然是支持的。”

  緩了好一會,秦躍進才開口表態,這樣的事情,只要不是傻子,肯定都會支持的啊,又不需要自家掏腰包,誰還好意思有意見啊?

  “那好,我們就分開行動了吧。”慕伊人欣然說道。

  與秦躍進溝通好了,秦家這邊就開始啟動計劃了。

  當天下午,秦躍進架著牛車,載著滿滿一車的糧食,秦老大坐在牛車上負責照看著車上的米袋子,而秦老二與秦明生則各自騎著一輛自行車,跟在牛車后面。

  四人的目的地是鄉鎮府,不管是賑災還是修路的事情,都需要跟公家打聲招呼才合禮,既然決定要做這些事,自然要讓大家都知道才好。

  做人可以低調,但做事還是要高調點,不然誰知道你做了什么事情啊。

  秦家三兄弟與秦躍進找到鎮長,直接表明了來意及目的,他們運來的糧食總共有十六大麻袋,一袋大約有一百五十多斤重。

  他們想在各個鄉鎮都發放一袋大米,一家舀上一碗大米,一百五十多斤的大米至于也能分到兩三百人家了。

  而一碗大米拿回去可以熬上一鍋的米粥了,對于那些十分節省的人家而言,甚至可以分成兩三頓的飯量。

  窮苦的人家,熬煮稀飯那基本都是米少湯多,哪舍得一整碗都是米粒了。

  秦明生四人很順利的直接進入到了鎮長的辦公室,鎮長很是熱情的招呼了他們。

  秦明生兩夫妻的名字在鄉鎮府所有干部名單上,都是掛了頭等號的,如此為他們鄉鎮爭光的兩位科學家,他們要是還不知道的話,那簡直不用待在政府混了。

  何況,這兩夫妻可是縣城書記著重點名要讓他們多多關照的對象,因此鎮長一聽說秦明生的名字,立馬就讓人把他們給引進來了。

  在聽說了秦家三兄弟的來意后,鎮長自然是無比的歡喜了,這樣的好事,他巴不得天天都有人做好事,那他們政府可就省了不少的壓力了。

  再聽到秦明生兩夫妻要出錢修路,更是高興的合不攏嘴,一個勁的夸贊他們兩夫妻,同時十分爽快的表示,鄉鎮府會全權配合他們的工作。

  至于旅游產業的事情,秦明生就沒提及了,這件事他家媳婦說了,會直接跟林書記對接溝通,畢竟這件事最開始就是跟林書記洽談的。

  等上面溝通好了,自然會給下面的鄉鎮府派發相關文件的,所以不用他費口舌多說了。

  鎮長馬上找來了一輛拖拉機,把大米搬上了車,立即送往其他幾處受災嚴重的鄉鎮上,秦老大跟秦老二坐在了拖拉機,負責跟進這件事。

  這些大米可是以他們秦家的名義送出去的,自然要讓他們露露臉啊。

  有拖拉機運送肯定要比牛車快捷很多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可以把幾個鄉鎮跑完了,縣城自然不在送糧食的范圍內。

  他們只需要把幾個受災嚴重的鄉鎮送了就可以了。

  鎮長特意安排了一個主任跟隨拖拉機一起出動,這樣也方便他們跟其他幾個鄉鎮干部進行對接及安排。

  當然,也是想借此嘚瑟一下,雖說是秦家人要賑災送糧食,但秦家人是他們鄉鎮上的人啊,在秦家人得到鄉親們夸贊的時候,也是間接的讓他們鄉鎮出了風頭啊。

  于是,秦老大跟秦老二就作為秦家賑災代表,跟著拖拉機去往了另外的幾個鄉鎮送糧食,而秦明生與秦躍進就去安排修路的事情了。

  這條路要從臨海村修到縣城,這之間的距離如果是開車的話,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如果全讓村里人負責的話,那耗費的時間跟精力就無疑加大了。

  所以,慕伊人的意思就是到一個地方就讓當地人來負責接著修建他們范圍內的那截路,因為這樣對工人而言,就要方便很多。

  如果都是臨海村的人一路修到縣城,那每天他們來回奔波的時間就無疑增加了,假設不回來的話,那讓大家去找住宿的地方也很麻煩。

  而當地人就不一樣了,無論大家做點什么或是缺了什么,離家近一些的話,就很方便了。

  但這個施工隊伍必須要找一個信得過的人,負責監工,需要一直跟著施工進度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