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三章帝乙傳位壽王辛 孔宣出世任總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上回說到商湯在孔宣的護住下沒有被水牢困死,又得上古道門三教的截教出世相佐,使人賄賂朝中奸佞方才脫身。商湯回國之后,便在幾位賢臣的輔佐之下商朝漸漸強盛,由于商湯賢德之名傳于四海,遂夏朝諸方皆人心向商,在左右兩相和截教門人的鼓動下商湯伐夏,十一戰定乾坤立下商朝。

商湯建立商朝幾年之后便已病逝,商朝經二十七世,太丁帝位傳于帝乙。時商朝已經趨于沒落,百姓生活甚為困苦,外族島夷和淮夷等諸多夷族經漫長時間的發展也都恢復起來而且越顯興盛,時常威脅著商朝的邊疆。帝乙  在位九年為解決邊疆之患出兵征伐島夷和淮夷,半路卻被孟方伏擊,遂敗退回朝。過了幾年帝乙含怒率諸侯討伐孟方得勝,次年帝乙再次征伐淮夷得勝,帝乙在位十五年又一次領諸侯南征伐夷。

  帝乙在位末年為鞏固統治遷都于沫,改名朝歌。時帝乙聞之西伯侯姬昌有賢明,與商朝開國之商湯相似,心中甚為擔憂,遂遣使有莘國將有莘國長女太姒嫁與西伯侯以此來維系商朝和西伯侯之間的關系。不多時帝乙幾經操勞,身體漸漸不適,心中知曉怕是自己的大勢已經到了。可是時下帝乙生有三子,皆是賢明之人,帝乙一時難以選擇,遂遣使召太師聞仲殿內相見。

  聞仲聞得陛下召見立刻整理衣裝,前來宮殿見駕。不多時便被使者相召聞仲走進殿內拜倒在地:“陛下,臣聞仲前來聽旨!”

  “太師來了?”帝乙掙開眼睛問道,接著見太師聞仲跪拜面前立刻說道,“太師請起,來人速給太師候座!”

  “多謝陛下!”聞仲起身施禮道,“不知陛下此番召見微臣有何旨意!”

  “太師為我商朝操勞多時啊,”帝乙嘆了一聲,“我記得太師是先帝時的重臣,先帝將帝位傳于我之后,命太師輔佐與我,現在想來我這商朝還多虧有太師啊!”

  “陛下···”聞仲施禮道。

  “太師不必謙虛,”帝乙揮了揮斷聞仲的話語,“我此次相見太師乃是有一事相問,還請太師看在大商的份上回答于我!”

  “陛下請講,臣定當知無不言!”聞仲說道。

  “我大壽將近,卻擔憂后繼之人不能治國,毀我商朝基業,如此一來我死后也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啊!”帝乙緩緩地說道,“此來相召太師便是想聽聽太師的看法!”

  “陛下···”聞仲聞言一驚,可是待聞仲看到帝乙現在已經是風前殘燭,也只得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臣斗膽妄言,陛下三子皆是有賢之人,其中微子啟有大賢,能治善舉,微仲衍就要差了許多,陛下之三子受德天資聰穎,聞見甚敏;現在稍長又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臣以為陛下若要選子接任,便可在微子啟和受德兩位王子之中選擇!”

  “太師果然慧眼啊!”帝乙聞言笑道,“由此我心中已有定居!”

  “臣斗膽猜測不知陛下是否選中的是受德王子?!”聞仲問道。

  “不錯!”帝乙點了點頭,“微子啟雖有賢才,可畢竟不是嫡子,若立為太子恐諸侯不滿反而生起禍端,況且這微子啟之賢只可置于明世不可用于亂世,今我大商邊疆尚有鬼方,犬戎與東方諸夷為患,以微子啟之能恐怕是不夠處理的;受德有賢才,又武勇過人,擔任國君正好能夠讓我心安!”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聞仲忽然開口說道。

  “你有什么看法?!”帝乙見聞仲忽然開口說話立刻問道。

  “陛下,臣知曉一事,此事非同小可,所以欲說與陛下聽聽!”聞仲有些遲疑。

  “你且說來聽聽!”帝乙笑道。

  “臣聞武勇易暴,王位亂心!”聞仲見帝乙非要聽也只得開口說道,“臣聽聞受德王子身負千斤之力,武勇非常,此時尚且還有賢才,若是驟得王位,恐怕會被權力迷惑,行暴政于黎民···”

  “太師之言甚為有理!”帝乙點了點頭,“我卻是疏忽了這件事!”想了一會,帝乙笑道,“不若先封他為壽王看看如何?!”

  “陛下圣明!”聞仲笑道。

  “如此,便這般傳旨下去!”帝乙對身邊使者說道,“封受德為壽王!”使者聽旨前去受德寢宮宣旨之后。帝乙回頭對太師聞仲說道,“太師師出截教門下,我身為商朝國君卻有一事相憂···”

  “陛下之憂臣知曉!”聞仲說道,“陛下大可不必擔憂,臣之師門皆是求道問心之人,不會貪圖人間富貴,亦不會前來奪取陛下基業!”

  “如此,我心終于可以安定下來了!”帝乙說道,“我這一去,商朝還需有勞太師操心了!”

  “陛下···”聞仲聞言跪拜在地。

  “你且下去吧···”帝乙揮手說道,接著閉目睡了起來。

  幾年過后的一天,吳傳道此時正騎著黑牛麥片往朝歌而來,途中忽見空中有一道光掠過,吳傳道皺了皺眉,接著伸出右手指一點。不多時金光落于吳傳道面前拜伏在地說道:“孔宣拜見老師,愿老師萬壽無疆!”

  “孔宣,你不在蓬萊修道,來朝歌何事?!”吳傳道閉著眼睛說道。

  “老師,”孔宣已經聽出了吳傳道語氣中的怒火,立刻說道,“弟子先前于洪荒受難,虧得商朝先祖契所救,今日便欲前來報答此情!還請老師見諒!”

  “算了,這也是你的機緣,”吳傳道聞言嘆了一聲,“你隨為師多年,定然知曉此間第三次量劫來臨,你此番恐欲仕商,望你好自為之!”吳傳道說完便拍著黑牛繼續往朝歌走去。

  “多謝老師!”孔宣躬身施禮道,耳邊忽然傳來一句,“你此番前去仕商定然官拜總兵,我說一事與你聽著,日后若是見得西方之人,盡皆擒殺,莫要起了善念,不然你便會因果不散,落得個身困之災!”孔宣聞言心中一驚,接著眼睛之中閃過一絲冷光,“老師之言弟子定然謹記于心!”說罷孔宣駕云繼續飛向朝歌。

  “唉,這也是老師我的算計···”吳傳道騎著黑牛看著劃過的金光心中說道,“若不這樣,你日后必然落得個困于靈山之災,如何能夠安然上榜成就肉身成神之道?!”

  朝歌之中眾臣皆在飛云閣隨侍帝乙賞花,帝乙忽的見過空中閃過一道金光,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眼睛之中閃過一絲亮光。帝乙此時腦海正在想著那道金光,卻不料飛云閣中一橫梁忽的落下,正要砸中帝乙,群臣見之大驚失色,就在帝乙無奈之時,卻有一只手攔住橫梁將之舉起扔向一側,此人卻是壽王受德以千斤之力撫梁易柱救下了帝乙。

  眾臣見壽王救下了帝乙皆是大喜,紛紛上前扶起倒地的帝乙,接著便在眾人的擁護之下回到寢宮,接著眾臣在帝乙的示意下躬身施禮拜退出殿,留下三位王子和箕子,比干幾位王室之人留侍身邊。

  帝乙遷都朝歌十七載之時,因身體漸衰,又因不久之前被橫梁驚嚇,終于感覺自己壽命已經快要枯寂了,遂遣使宣太師聞仲,壽王受德進殿。

  不多時便見聞仲與受德兩人來到,進得殿內,拜在帝乙面前,“陛下(父王)!”

  “你們來了,”帝乙緩慢地睜開眼睛,躺在席上說道,“且都起來,我此番召見你們乃是有大事需要托付于你們!”

  “陛下··”聞仲聞得此言頓時一驚。

  “好了,”帝乙說道,“我大壽將盡,此后我這大商基業便要由你們照管了!”

  “父王?!”受德聞言立刻驚道。

  “我此番將帝位傳于你,”帝乙看著跪在地上的受德說道,“你繼位之后,以太師聞仲和武成王黃飛虎為左膀右臂,凡事可與丞相,比干,箕子等人商議,切要好生在意!”

  “父王!”受德拜倒在地哭道。

  “太師,”帝乙將目光看向聞仲,“太師已是二世老臣,先帝時的肱骨重臣,也是我倚重的臂膀,現在我將壽盡,這大商基業便要再次多勞太師了!”

  “臣定然盡心盡力,以報二位陛下的恩情!”聞仲擺在地上說道。

  “既然受德要接任帝位,聞太師亦是我商朝的肱骨之臣,我便將一人介紹與你們認識,”帝乙說道,接著對背后說道,“孔道長請出來一見!”

  聞太師和壽王二人聞言看向帳帷之后,卻見帳帷之后走出一人,生得俊秀,目若朗星,頗有英姿。那人出來便施禮道:“貧道蓬萊孔宣!”

  “蓬萊門人?!”聞太師聞得來人竟然是蓬萊之人頓時大驚失色,只因聞仲曾經在老師金靈圣母處得知蓬萊一門非常神秘,其中門人多是得道高人,今日忽見面前這人竟然乃是蓬萊門人頓時如何不驚?!

  “此人與我大商朝有緣。我憂商朝不穩,禍患無窮特求先祖列宗顯靈,降下一人前來相助!”帝乙說道,“我于夢中夢見玄鳥東來,接著先祖商湯駕于玄鳥之上言有得道高人前來相助!”

  “這般說來,此人便是先祖所言的高人?!”壽王奇怪地說道。

  “不錯!”帝乙說道,“你若繼位,此人乃是你的肱骨重臣,可以商議大事!”

  “孔宣見過壽王!”孔宣向壽王施禮道。

  “你乃是先祖所薦!”帝乙說道,“今鬼方在北為患甚重,不若先封你為三山關總兵!”

  “孔宣多謝陛下!”孔宣謝禮道。

  “陛下!”聞仲忽的說道,“三山關現在總兵乃是鄧九公,恐怕···”

  “這···”帝乙聞言尷尬道。

  “無妨,無妨!”孔宣笑道,“貧道不貪富貴,此來乃是為還情,陛下大可隨便安置!”

  “這···”帝乙遲疑道。

  “父王,兒臣所思河渡關(自編關卡,勿怪)守將無能,河渡關乃是護衛朝歌的北方守關,離冀州甚近,亦是重要關卡!”壽王忽的出聲說道,“孔道長乃是得道高人,自然可以任之以護衛朝歌!”

  “不錯!”聞仲說道,“壽王此言甚是有理!”

  “如此甚好!”帝乙說道,“就有勞孔道長為寡人坐鎮河渡!”

  “孔宣聽命!”孔宣施禮道,接著化作一道光消失不見。

  “這是···”聞仲與受德二人大驚失色。

  “好了,你們可以退去了!”帝乙說道,“宣微子啟,箕子,比干,黃飛虎,商容等人進來!”

  就這樣帝乙安排好后事之后于大殿之內駕崩,壽王受德接任帝位,稱為帝辛,以聞仲,黃飛虎二人為左膀右臂,商容,比干,箕子等一眾賢臣輔佐朝政,倒也未有出現什么岔子。

  吳傳道騎著黑牛在空中觀看完整個過程,微微一笑,接著便調轉牛頭往河渡關前一驛站飛去。孔宣接任河渡關總兵,于關中日夜操練,防止鬼方等外族入侵,鎮守朝歌以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